大宋男儿 分节阅读 138
作者:我是路口      更新:2023-06-21 02:07      字数:4860
  d兵三千利用雪夜乘船溯江西上四十里至青山矶对岸停泊,拟从防御薄弱处乘虚渡江。次日晨阿术遣前军强渡至中流,遭宋水军阻截,死伤三百余,遂亲率后军继至,击败宋都统程鹏飞所率水军,程鹏飞战死,阿术获船千余艘,立即架设浮桥保障大军渡江,伯颜闻讯督军急攻阳逻堡。夏贵闻元军已渡江于是立刻出动再战,此时元军却趁势放火,夏贵一看无力回天立刻带领亲兵逃窜,而宋军大部分也都溃散。元军乘势拔阳逻堡,王达及守城将士大部战死。朱孙率部退回江陵鄂州江防至此瓦解,元军包围鄂州。此役元军焚宋战舰三千余艘,彻底切断了汉阳与鄂州联系,于是两城遂相继请降。范文虎终于投降大元,伯颜对其礼遇有加,范文虎也感其恩义当即献出了存于鄂州仓库中的掌中雷和破掳炮,伯颜大喜过望。鄂州大战就此结束,大宋二十万大军作鸟兽散,而贾似道则在听到元军登陆的消息之后就马上独自逃跑,直接扔下了自己的军队,从他上任到最后逃跑,只不过二十几天时间而已,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宋军溃败的速度之快让人膛目结舌,而伯颜也不愿意在这里耽搁时间,他再次采取了破玄子的建议,留下了四万人镇守鄂州,然后带领大军直插临安而去,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时间已经不等人了,想要最快速的干掉大宋,就必须要如此一博。贾似道此时却已经跑到了扬州,他认为只要宋度宗还在那自己就应该平安无事,可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宋度宗却因为听说了鄂州大败的结果之后,连病带吓再加上生气,一病不起,两天之后就直接归天,而他只有四岁的嫡子赵显登上了皇位,不过此时大宋的朝廷已经被江万里等人夺权,,他们立刻代替皇帝下令将贾似道就地免职,谢太皇太后也跟着下旨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好歹这些年贾似道和皇家的关系一直不错,就算是谢太皇太后也和他关系不错,这次啊没有按照民意处死他,不过江城也跟着下了严令不准他进入京城,而且要星夜兼程奔赴广东,贾似道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只好出发了。第110章 贾似道之死上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当贾似道倒下的时候,曾经他的死党也都纷纷开始背叛,而那些曾经最害怕他的人则全都跳出来开始拼命撕咬贾似道,做出一副不把他除掉誓不罢休的样子。当初那个全靠拍贾似道马屁才得以升官的陈宜中此时已经被提升为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竟然是他第一个上书要求查办贾似道的误国之罪。很多人都惊诧不已,甚至有人说陈宜中是要痛改前非了吗可是江万里却直接一句话给他定了性,狗永远改不了吃屎,陈宜中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他不知道贾似道并没有被元军杀死。但是此后为表示自己不是贾似道的哈巴狗,陈宜中甚至把贾似道的亲信韩震诓到家里,派人用铁椎将其砸死,而后又开始气势汹汹的要找贾似道其他的手下算账。贾似道另外一个铁杆手下廖莹中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这位贾似道首席文人,当初在贾似道向忽必烈求和时他曾撰写福华编替他贴金,而后来贾似道过生日时,廖莹中向他献上肉麻的木兰花慢。宋度宗即位后,贾似道独断专权,一切朝事均由廖莹中决断,可以说廖莹中既是贾似道的臂膀,又是无耻文人的典型。陈宜中开始的时候也曾想和他联手,但后来却发现这个计划根本实施不了,所以他直接下定决心要除掉廖莹中,因为廖莹中终究有些才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廖莹中竟然是个忠义之士,绝不是陈益中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史书中记载了这段往事,当夜他悲歌雨泣,到五鼓方罢。廖归舍不复寝,命爱姬煎茶以进,自于笈中取冰脑一握服之。既而药力不应,而业已求死,又命姬曰:更欲得热酒一杯饮之。姬复以金杯进酒,仍于笈中再取片脑数握服之。姬觉其异,急前救之,则脑酒已入喉中矣,仅落数片于衣袂间。姬于是垂泣相持,廖语之曰:汝勿用哭我,我从丞相数十年,宾主之情无间,然今事势已去,丞相必有南行之命,我命亦恐不免。年老如此,岂复能自若今得善死矣。吾平生无负于主,天地亦能鉴之也。于是分付身后大槩,言未既,九窍流血而毙。”虽说廖莹中也许罪有应得,但与阴险狡诈和贪生怕死的陈宜中相比,他当然算一条好汉。廖莹中死后,谢太皇太后好像忽然转了性,毕竟她也曾经依靠于贾似道多年,实在狠不下心将他杀死,一直都犹豫不决。贾似道此时已经落水,那些昔日被他吓得要死的人自然纷纷请求诛杀他。高斯得请求诛似道,上不从。黄镛、王应麟请移似道邻州,不从。不久,有人要求“下诏切责”贾似道。于是,贾似道想回绍兴,可守城者不给他开城门。后来朝廷“徙似道婺州”,婺州人到处张贴布告,把贾似道撵了出去。不久,监察御史孙嵘叟等,以为对贾似道的惩罚太轻,朝廷又把贾似道“徙建宁府”。可是翁合又说,建宁是朱熹故里,不能让贾似道侮辱圣地,应该把他流放到更加偏远的地方。接下来陈景行、徐直方等等纷纷上书,谢太后只好把贾似道谪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没收其家产。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在和贾似道在明面上争斗的江万里一党却一直都没有说一句话,这一点也让很多人都不由感叹,看出了这也是一位高风亮节的高人。按照宋朝法律,将大臣安置远州时,必须有监押官一路看守,就象押送犯人一样。那么究竟该派谁去押送贾似道呢这也成了朝廷的下一个议题。而此时一直都和贾似道关系相当差的福王,终于在此时站了出来。说起来福王赵与芮的儿子就是宋度宗,可是当他的儿子做了皇帝之后,赵与芮只不过被封为福王,没有得到太多好处。与此同时贾似道却变得一手遮天,被尊为“周公”,地位远在皇帝他爹之上。难道宋度宗就不想给老爸尝点儿甜头吗就算他想,又有什么办法呢曾经有人说过“儿子在上面当皇帝,老子在下面跪着,这成什么体统呀”不过在贾似道的维护下,没人敢于这么说,否则就会去地下和吴潜做伴。所以宋度宗清楚得很,必须把贾似道当作老祖宗看待,否则他的皇位就坐不稳。既然如此宋度宗当然要冷落自己的亲爹,赵与芮当然要痛恨贾似道了。总之当贾似道即将走上吴潜的老路时,赵与芮迎来了苦盼已久的报仇机会,开始招聘能够杀掉贾似道的公务员,而县尉郑虎臣欣然请行。这个郑虎臣和贾似道有旧仇,他的父亲曾经因为贾似道的缘故被发配到了边镇,大宋对于发配的一些人低级官员可是要刺面的,也就是在脸上刺字,这种心理惩罚远远大于生理惩罚的手段可是让那个郑虎臣这样的人一直都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找个机会替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但是贾似道以前高高在上,他这样的小小官员哪里能靠的上去,所以他也只能把仇恨放在心底,没想到这一次真的机会来了,哪里能不立刻请缨。福王自然也看中了郑虎臣的这一点,当即欣然派他前往,超重大部分重臣都并不知道这个郑虎臣是何方神圣,再说了此时也没有人会在乎他到地是谁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波澜郑虎臣便出现在贾似道的身边。郑虎臣终于达成了梦想,哪里不变本加厉,在押解贾似道前往循州的路上,郑虎臣对贾可以说是尽其所能对贾似道辱之备至。不过贾似道也有自己的脾气,这么多年的高位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大宋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自己只要撑得住,也许还有活命的机会,于是他竟然把所有的侮辱都硬生生的咽了下去。第111章 贾似道之死下贾似道的容忍却让郑虎臣愤怒异常,于是他变本加厉,用了更多手段。开始的时候还只是精神层面的打击,比如他们在路上的是路过一座古庙,在古庙中看到了吴潜当初被流放时写的文字,郑虎臣就故意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怎么会来到这里呢”贾似道却毫不在意,就像是根本没有听到似地。后来郑虎臣就不断给贾似道递话希望他自杀,老贾却说“太皇许我不死,有诏即死。”郑虎臣说:“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但说到这里之后贾似道就再也不多说一句了。在此之后郑虎臣也看出来这个家伙是真的下定决心就是不死,但他又不敢真的下手杀死他,他也知道大宋不准擅杀文官,让自己这样的人要是真的亲手杀了贾似道,那么以后他就一定会被人算后账,所以干脆就换了一种方式,那就是对贾似道全家老小施加虐待,先是不给饱饭吃,后来又故意把马车弄坏,让贾似道全家老小都步行赶路,这一下他们真的是遭了大罪,毕竟这些人大都是娇生惯养,哪受过这样的对待,只走了几天就全体老小集体扑街了。一直走到漳州,他们见到了赵介如。赵介如曾是贾似道的门客,不管以前到底和贾似道相处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问题,但总归还是有点宾主之谊,所以当他得知贾似道和郑虎臣来到漳州后,便在公舍宴请郑虎臣,同时想让贾似道入座,贾似道却不敢上前。赵介如很快发现,郑虎臣想杀贾似道,就派人试探郑的口风说:“想必贾似道也没有活路了,您不如给他来一个痛快的。”郑虎臣回答说:“我偏要这个老东西活遭罪”通过这句话赵介如知道郑虎臣的真实意思了,于是他买通了一个郑虎臣的手下终于私下里见到了贾似道。“恩相”赵介如这两个字说出来的时候,立刻就让贾似道的心中一紧,他也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敢于站在自己的面前说这些话,当即就热泪盈眶起来。不过还没等他说话,赵介如就马上低声说道“恩相,这一次看来是在劫难逃了,群玉已经归天了。”贾似道一直都在赶路,他根本就不知道其他地方出的事情,一直都还以为廖莹中和陈益中等人一定会在背后使劲营救自己,可是现在忽然听到了廖莹中的死讯,也不禁瞪大了眼睛“怎么,怎么回事到底群玉是怎么死的”“是被陈益中那个混蛋逼死的,还有不少人也都受到了牵连,全都死无葬身之地了。”赵介如本来还想多说两句,但忽然听到了外面有人咳嗽知道有人过来了,于是立刻低声说道“恩相,还要尽早做出决断,这个郑虎臣就是想要害死您啊。”然后就匆匆离开了。他却没想到自己这么半句本来是想要提醒贾似道的话却成了贾似道的催命符,贾似道就像是被抽空了灵魂一样神不守舍,他终于看清楚了整个形势,自己也已经没有任何的翻身的可能了。贾似道自知必死,他拿出了身边一直都藏着的冰脑一包,借故洗脸的时候就掬水吞之。之后就觉的腹中痛极,直接进了厕所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但问题是他并不知道这东西直接吃下去并不会致死,还要再加点酒才行,于是他现在只是腹泻不止,却并没有死去。而此时郑虎臣看他服毒便骂道“奸贼,奸贼百万生灵死于汝手,汝延捱许多路程,却要自死,到今日老爷偏不容你”然后用早就准备好的大槌连头连脑打了二三十下,只吧贾似道的人头打得稀烂,这才终于呜呼死了。之后他还不解恨,又让人吧贾似道的两个儿子叫来,骗他们说“你父亲中了恶疾,快来看视。”两个儿子其实早就六神无主,也没有防备上前查看,看到父亲已经死去便放声大哭。郑虎臣却在此时冲上前去一槌一个都打死了。然后教手下人拖去一边,又让人吧贾似道的全家剩下的人全都拉出来捆住手脚全部扔进附近的江中,之后才投槌于地叹道“吾今日上报父仇,下为万民除害,虽死不恨矣。”贾似道这个一生充满了传奇意味的权臣终于落到了这么个悲惨的下场,有人说他是大奸大恶,也有人说他只是生不逢时,但不管最终的定论如何,他都是个悲剧人物,生在这么个乱世之中,还有什么可以自由选择的命运呢其实死在一个酷吏之手也总好过于死在鞑子的手里,眼看着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大宋最后化为齑粉,也许是更加残酷的惩罚吧。当然了,他也许会直接投降,毕竟这是个著名的逃跑将军,但有些是历史并没有给出选择的可能,也就没有人知道这个人最终是不是真的会投降大元。张顺自从听说了鄂州战败之后就已经知道了后面的结果,虽然有些事情和他所知道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出入,但贾似道的结局已经确定,而经过他几十年的经营,在朝廷中剩下的一干奸党实际上也已经无法在称其为党了,他们也根本无法再像贾似道那样控制朝政,就算是当今的圣上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他们也没有翻云覆雨的能力。“所以你想要去临安”郭芙不可思议的看着张顺,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张顺竟然敢做出这么大胆的举动,毕竟在此之前他对于朝廷可是一点也不上心,哪知道现在竟然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是”张顺坚定地点点头“我要去临安这一次是必然之行,此时也是最好的时机,要不然我们在这里干的所有事情都一点意义也没有了。”“可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呢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