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男儿 分节阅读 270
作者:我是路口      更新:2023-06-21 02:14      字数:4905
  d鼓展开反击,这件事就足够让所有人感到热血沸腾了。张顺在这里的讲话也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全国各地,那种速度让所有人吃惊,甚至远远快过了之前的各种情报传递手段。张顺讲话中蕴含的意义,也立刻让那些早就有所准备的人立刻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想要的就是这个,但是光封一个王可不能满足这些人的心,他们想要的东西可是更高阶层的,那就是从龙之功,天下第一大功劳了。第四十五章 计划上张顺渡江之前的谈话快速传遍了各地,也飞快的传到了攻日部队的耳朵里面,毕竟这支部队里面有大量的八大顺的人,这帮人传递情报的速度真的很令人刮目相看。不过这些事情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的如此迅速,根本就不在将领们的考虑之中,他们想的问题就是终于盼出头了,张顺如此光明正大的要求一个明王的称号,基本上也就可以算是明刀明枪了,而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变得舒服多了。这支部队虽然成分复杂,乱七八糟来自五湖四海,但却都是实打实的张顺坚决拥护者,他们可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从龙之臣才聚集到一起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这支部队之中竟然没有一个将领是怀着别的心思的,这也是一件十分令人感慨的事情。钱斌他们的船队这个时候正在日本海范围内的一个岛上休整,这里现在已经成了他们的前进基地,各种物资都被运送到这里,而他们的大本营也是设在这里的,各路的将军也都在这里,他们一直都在等待着一个日期,因为按照张顺说的最近一段时间应该是一场风暴来临的,所以要躲过这一场风暴之后,才开始正式进攻。这个岛屿环境很差,怪石嶙峋峰峦跌涨,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都是一股硫磺的味道,但即便是这样这里还是有很多植物,那些低矮的长着倒刺的野草植被覆盖了大部分地区,但只要没有被覆盖的地方就常年飘着淡淡的白气,裸露出红褐色的石头和泥土,看上去就像是传说中的地狱一般。但只要有植物就意味着有淡水,所以这座岛即便有千般不好,但只要有这么一样就足够让钱斌把它当成自己的最佳选择了,不过有一件事他也并不知道,那就是他随意选择的这个岛屿竟然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硫磺岛,这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了。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清楚,在另外一个历史中元人曾经先后两次进攻日本,但都是折戟沉沙,当初曾经有不少名人都在自己的节目中详细的说过这件事,而那个时候张顺也对这段往事很感兴趣,所以很仔细的听过了,自然也就知道所谓的神风是从哪里来的了。元朝第一次东征日本发生于1274年,原因是日本不肯臣服于元朝,而且他们还常年和大宋的残余力量做生意,保证了当时还是有不少宋军保持经济能力,于是忽必烈决心用武力征服日本。1274年11月元水军从高丽的合浦出发,驶向对马岛。出征的有大战船三百多艘,轻型战船舱三百多艘,小型运输船三百多艘,蒙汉士兵二万余人高丽士兵一万多人。元军在对马岛登陆,全歼了日本守军占领了全岛,然后元军继续东行攻占了壹岐岛,接着元军在肥前海岸击败了日军的抵抗后,向博多湾登陆,占领了今津地区。由于该地区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元军决定改在百道原和箱崎分别登陆。在百道原登陆的元军进展顺利,打破了日军的阻击,但有一部分元军在赤坂高地被日军击败。在箱崎登陆的元军击退了日军,占领了海岸松林,夹击在百道原的日军使其溃败。经一天激战元军胜多败少,但同时元军将领对日军估计过高,害怕日军在夜间袭击,将部队撤回船上休息。哪知道当夜海上狂风大作波浪滔天,元军战船大或被刮翻或触礁沉没,仅有二百余艘撤回,官兵伤亡一万三千多人,元军第一次东征日本失败告终。第二次东征日本发生于五年之后。这一次元军调集了重兵分两路东征,东路军战船九百艘官兵4万人,再次从高丽合浦出发。江南军战船三千五百艘官兵更是高达十万人,从庆元出发,两军约定在壹岐岛会师。同年六月东路军攻占对马、壹岐岛,没有按约定等待江南军,便抢先攻击博多湾。由于日军已在海滩筑起石坝,元军难以上岸,因此改为进攻防守薄弱的老贺岛。元军同日军为争夺该岛海滩,展开了激战,不过元军不善于在海滩上作战被杀千人。血战一个多月之后元军仍未能取胜,只得退往壹岐岛。江南军因种种原因退迟了行动时间,但最终仍与东路军会师,元军向日本主岛继续前进。一路上多次遭到日本水军阻击,元军在驶往鹰岛途中又与日本水军激战了一夜,此后元军船队在海上停留了几天。没想到这一次海上又起台风,元军再次船毁人亡,至此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又以失败告终。从那一次之后日本人对于神风的崇拜到达了顶点,在此后将近千年的时间之中,沿海的百姓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祭奠神风的举动,并设有专门的神风节,可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二战之前,二战中他们甚至以神风为名成立了特别战斗队伍,不过也正是这个举动让这一阵曾经保护过日本的神风,名声丧尽,最终导致臭名昭著,在此后的很多年再也没有人愿意提起这一阵所谓的神风了。此时正是十一月,但具体是哪一年张顺却根本算不出来,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军队等到十一月末在开始进攻并且坚决不能在船上过夜,而钱斌则是非常坚决的贯彻了这个要求。大家早就准备停当,都认为是时候动手了,所以一听说要开会便全都赶了过来,此时屋子里面已经坐满了将领,由于张顺对军事进行了巨大改革,以前那种主帅坐着将领们站着的形式,也已经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就是我军的那种传统,一视同仁,大家都坐着开会,想说什么只要举手站起来发言就行,而很明显这样的方式非常受众人的欢迎,至少在所有人看来这样的方式显得非常亲民,大家好像平起平坐了一样,一个个都是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形式。第四十六章 计划下大家早就准备停当,都认为是时候动手了,所以一听说要开会便全都赶了过来,此时屋子里面已经坐满了将领,由于张顺对军事进行了巨大改革,以前那种主帅坐着将领们站着的形式,也已经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就是我军的那种传统,一视同仁,大家都坐着开会,想说什么只要举手站起来发言就行,而很明显这样的方式非常受众人的欢迎,至少在所有人看来这样的方式显得非常亲民,大家好像平起平坐了一样,一个个都是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形式。钱斌看众人已经坐稳,便笑着说道“大家都到了,很好,我们这就马上开会。今天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你们怎么看咱们王爷的话。”这帮人本来还都以为钱斌是想要和自己说说接下来攻击日本的具体安排或者是战术任务什么的,可谁知道他竟然说的是这个,但是看他兴奋的脸色众人就知道这个家伙不是在开玩笑,恐怕这个时候这些话才是他最感兴趣的,而其他的则都是一些根本无所谓的东西了。好在此时在座的都和他的心思差不多,所以一个个听了这话之后全都不自觉地直起了身体,眼睛里面纷纷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互相看了一眼就马上有人站起来说话了“王爷说得好啊,咱们这些人都希望他能走得更远,现在他终于开口要当王爷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出第一步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说话就是夏贵,他这一次也被张顺点名安排到了征日本的大军之中,而像他这样的人还真的不在少数,这一次这支部队可谓是精华荟萃,一大帮降兵叛将都聚集在此处,但是他们却都有着另外一番心思,那就是一定要趁这个机会扬名立万,争取立功,所以他们对于这一战也是求之不得恨不得马上快就开始大战一场。夏贵一开始发言,其他人也都纷纷跳起来表态,一个个说的热血沸腾,全都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出兵进攻日本,他们以前还是有些茫然,但现在张顺已经光明正大的宣告自己要称王了,那么距离那个日子也就会越来越近了,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身负如此大的功劳一定会受到重用的,到时候自己曾经走错的那些路也就不会有人在意了。可是正当他们这些人一个个显得义愤填膺的时候,钱斌却再次开口了“你们不要这么高兴,事情还差得远呢。咱们王爷明白的表示要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才会选择登上王位,但这个有点太慢了。我认为他应该在我们打败日本之后就称王,而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你们觉得呢”“对你说的对我们必须拿下这一战,这一次一定要给王爷送一个大礼。”一帮人的热情再次被激发了出来,一个个瞪着眼睛咬着牙,全都摩拳擦掌的样子。不过角落里面却有个声音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不过咱们王爷可是说了,他是奉太祖的章程,而宋太祖说的也很明白,收复燕云十六州者为王,他可并没有说收复日本者为王,更何况我们这一战只是要把倭人的军队消灭掉,却并不是收复整个日本全境,到时候这两件事并不能统一,那么就算王爷借此称王,又怎么能够封得住悠悠众口呢”众人正在兴头上,忽然听到了这个声音全都转过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个年轻人,虽然坐在角落里面但却还是显得很有精神的样子,有人并不认识他只是知道他是一员降将,可这里面还是有人知道他的,所以话音未落达大力已经站了起来,呵斥道“张珪,这是什么场合,哪有你说话的地方”达大力投降之后就被派到了南方,他开始的时候还以为张顺一定会把自己束之高阁,或者干脆给他来个无声无息的悄然消失,但没有想到张顺竟然还让他领兵,而且还不是和元人作战,这让他十分意外,也很是感动,所以这一次出兵日本,他可是一直都非常积极的,反正杀那些倭人他是一点心理障碍也没有的。而这个时候坐在钱斌身边的夏贵也立刻介绍起来“这是张弘范的长子张珪。”钱斌哦了一声,这个人他还真是听过名字的。在他过来之前张顺曾经交给他一份文件,上面写了七个人的名字,张顺是特意提过这些人都是很值得关注的人,要是他们真心实意为自己干活,那就好好重用,一旦要是这些人心里有别的想法,那就直接处决不要留情,其中就有这个叫做张珪的年轻人。张珪是张弘范的长子,从小就跟随他在军营中长大,对于军务的熟悉程度远超同龄人,而事实也证明这个小子是个很有天赋的家伙。在另外一个历史上张弘范在崖山灭掉南宋最后一只成规模的部队之后不到一年就病死了,而在他死后他的军队就直接交给了张珪管理,而张珪却并没有显示出一点惊慌或者生疏,在他的手下这支部队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他们还在此后参加了几次战斗,虽然都不算大规模,但都保持了胜利的结局,忽必烈对他可谓是交口称赞,连续给了他几次封赏。不过张珪还是担心被忽必烈猜忌,所以借故身体不好而终于辞掉了主帅的职位,也正是因此他躲过了进攻日本的战役。忽必烈对他的举动还是很高兴地,于是让他执政地方,没想到他在这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连续把几个地方都弄得风生水起,而这个时候正好赶上了元军第二次在日本战败,所以忽必烈再次起用了他,将它调回部队,重新担任了一方军队的统帅。从此之后他也就在部队一直待到了老去,死后和他父亲一样也被忽必烈赐了一个谥号武忠,这也就是父子双武忠的由来。第四十七章 张珪的意思张珪的话还是引发了很多人的注意,不管他说的话到底是什么含义,但实际上都是贴合实际的,他们也都知道张顺的脾气,虽然根本就看不上所谓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但他的心里还是有底线的,而这种底线到底是什么还是很难辨别的。张弘范死了之后,他的部下本来也准备作鸟兽散的,毕竟他们都知道张弘范实际上是被人算计了,可是就在军心不稳的时候夏贵和张珪一起站了出来,正是他们两个人的坚持张弘范的部队最终被保留了下来,而这一次对日作战,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被委以重任,而这也让这些人心里很是开心,至少这一点可以说明,张顺是对自己信任有加的,这也是他们最想要的结果。当然了,这些人的心里都是藏着自己小九九的,他们对于张顺的未来要比别人更加热衷一些,要知道历史上所有这种身份的人都是一个样子的,他们都担心自己的历史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所以一个个都比别人更加努力的更多。“张宇驰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我听着这话的意思很不舒服呢你到底想说什么就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吧,我们在这里坐着的人大部分都是大老粗,没有上过学,你说话还是直接一些,不要说半句留半句。”钱斌却显得不怎么满意的摆了一下手,他不是不知道现在的张珪是真心实意站在张顺这一边的,但又实在不满意他的态度,所以才会这么说话的。张珪面对钱斌的指责却并不显得很羞恼,看这个样子应该是早就想到了会是这个结果,于是微微鞠了一个躬才慢慢的解释道“司令不必生气,的确是末将没有说明白。其实我的意思是就算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