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678
作者:沙漠      更新:2023-06-21 04:06      字数:4721
  d助,东海水军能有今天,与沈将军的辛苦是分不开的。而且沈将军对大都督也是尽了兄弟之义”顿了一下,才道:“前年大都督生了一场大病,兴许是操劳过甚所致,足足躺了十天,都是沈将军亲自照顾。”“那夫人”侯总管苦笑道:“方才我也说了,夫人和大都督感情不是很好,虽然当时夫人也在旁照料,但但两人几乎不怎么说话,等沈将军过来之后,大都督才谈笑起来,那些天大都督和沈将军谈笑风生,夫人夫人倒是被撇到了一旁。”压低声音道:“侯爷有所不知,您那天到了东海,验过大都督遗体之后,那天晚上,沈将军沈将军他一个人躲在屋里哭了半天”“沈将军哭了”侯总管点头道:“大都督过世后,沈将军妥善安排,唯恐消息泄露出去,自己亲自守在都督府。等侯爷来了,想是沈将军终于觉得轻松一些,那天晚上才痛哭失声,那晚是老奴有事情要去找他商量,刚巧碰上,其他人其他人都是不知。”叹了口气,道:“沈将军和大都督是生死兄弟,在一起那么多年,如今大都督去了,沈将军自然是悲痛无比。也亏他撑了十多天,只等到侯爷过来才发泄了一下”“性情中人”齐宁也是颔首轻叹,身体微微前倾,问道:“老总管,夫人去世的时候,留下了遗书,那份遗书你也是看过的,你确定那是夫人所留有没有可能是别人盗笔”侯总管摆手道:“侯爷,老奴可以担保,那份遗书定是夫人所留无疑。”“哦”齐宁道:“老总管为何如此肯定”“笔迹。”侯总管道:“夫人虽然是女人,但略通文墨,平时也喜欢字画,闲来无事的时候,自娱自乐,却又不愿意被别人看见,那些字画后来也都烧掉,除了她的贴身丫鬟,便只有我见过。而且夫人需要什么东西,也不是亲自开口,只列下清单,交给老奴采买。女人能写字的不多,所以夫人的字迹,老奴是记得一清二楚,别人没有瞧见,也是很难模仿。”齐宁手托着下巴,略微沉吟,才道:“也就是说,遗书确实是夫人所留,但遗书上的内容,却未必是夫人的真心话。夫人不过三十多岁,大好年岁,而且生下小公子不久,就算对大都督真的情谊深中,看在小公子的面子上,也不会轻生,更何况她与大都督夫妻感情冷淡,就更不会舍下小公子追随大都督而去”侯总管点头道:“这道理虽然不能对外人说,但事实上就是这个道理。”“老总管,那你可知道,大都督是否另有别的女人”齐宁犹豫一下,终于还是问道:“他是否另有喜欢的姑娘”侯总管神色一紧,肃然道:“侯爷,大都督可不是那种人。老侯爷自小家教甚严,特别是对大都督寄予厚望,大都督除了喝点酒,并无其他嗜好,在女色之上更是如此。大都督最大的爱好便是读兵书,他很早就立下誓言,要尽忠大楚,帮助我大楚一统天下,为此一门心思都是放在军务之上的,平时与人来往都很少。”“哦”“东海那几大家族的人,多年来几次邀请都督赴宴,可是大都督从无理会。”侯总管正色道:“当年江漫天几次登门拜见,大都督只说地方事务都归当地官府去管,他是军人,只管军务,几大家族的事情与军务全无干系,不必相见,所以江漫天那些人甚至都没有和大都督坐下说过话。”齐宁有些诧异,侯总管继续道:“江漫天的船队在海上贸易,早年还需要官船护航,大都督也只是交给沈将军去处理这些事情,从不与那些家族来往。”齐宁微微颔首,心想澹台炙麟倒还真是一个谨慎之人。毕竟朝廷当初下令东海水师不得干预地方政务,就是担心手握兵权的澹台家与地方上的商贾走得太近,有兵有粮,就算澹台家没有别的心思,但朝廷也必会存有戒备提防之心,任何一名臣子如果被皇帝生出提防之心,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澹台家当然明白这一点,澹台炙麟在这水师都督的位置上多年,保持与东海地方豪绅的距离,自然也是为了保护澹台家的一种手段。见齐宁若有所思,侯总管小心翼翼道:“侯爷,如果大都督真是被人所害,老奴求您一定要找出真凶,否则否则大都督死不瞑目”“老总管放心,我会尽力而为。”齐宁正要起身,忽地想到什么,问道:“老总管,还有一桩事情想问问你老。”“侯爷请讲”“据说这次大都督从军营回来,是为了看小公子。”齐宁低声道:“不知大都督在府中待了几天”“大都督确实是为了小公子回来。”侯总管道:“自从小公子出生后,大都督和夫人的关系比从前好了不少,以前大都督在我们面前,并无对夫人说过关怀之言,但小公子出生后,大都督偶尔对夫人嘘寒问暖。”顿了一顿,才继续道:“这半年大都督回来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一个月回来五六遭,虽然大都是过一夜便走,但和以前已经大是不同。这一次回来,大都督心情很好,说是要陪夫人和小公子三天,老奴看在眼里,也是心中欢喜。”“你是说这次大都督回来,心情很好”齐宁神色一紧。侯总管点头道:“大都督回来的时候,老奴在大门迎候,大都督还和老奴说了不少话,看起来心情确实很好,而且还带了一箩筐各色贝壳回来,说是要给小公子玩耍。”“看来小公子的诞生,确实让大都督敞开了心扉。”齐宁似乎是在对侯总管说,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想了一下,才继续问道:“老总管那几天都是在大都督身边伺候吗”侯总管点点头,齐宁立刻问道:“大都督回来到他自尽,那是几天”“三天”侯总管毫不犹豫道:“老奴记得,次日一早大都督就要回军营,所以那天晚上专门让厨房多烧些好菜,大都督在军营里和将士们吃的一样,每次回来,老奴都会让厨房用些心思。”苦笑道:“就是那天晚上,大都督忽然自尽,事先老奴根本没有想到。那天晚上用过晚饭,大都督去了书房,快到半夜,大都督还没有回屋,夫人让人过来传话,让老奴去叫大都督回房歇息。”“夫人为何不直接派其他人过去,而是要让人再劳烦老总管”“大都督在书房的时候,不许别人打扰。”侯总管解释道:“除了老奴,别人也不敢过去,想必因为如此,夫人才会如此。”“所以老总管发现了情况不对”“夫人主动派人请大都督回屋,老奴心里欢喜,立刻就去了书房。”侯总管回忆道:“书房里点着灯,老奴叫了几声,大都督一直没有应声,房门推不开,从里面反锁着,又无人应声,老奴就觉得事情不大对,所以立刻过去禀报了夫人,夫人就带了两名丫鬟过来,后来就”说到这里,眼圈再次泛红。齐宁神情愈发严峻,低声问道:”老总管,在那天以前,夫人可曾有过派人请大都督回房歇息的”侯总管略一沉吟,摇头道:“好像是没有,大都督之前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回来住一晚,也都是半夜时候才回房歇息。”微眯起眼睛,沉默了一下,终是十分肯定道:“那是第一次,以前夫人从无让人催过大都督”齐宁深吸一口气,目光瞧向油灯,眸中精光如刀。第九六五章飞马入营侯总管不是笨人,能够被老侯爷留在东海帮衬金刀世子,实际上侯总管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人。齐宁几句话一问,侯总管隐隐意识到什么,脸色有些泛白,神情不安,声音有些发颤:“侯爷,难道难道您的意思是”“老总管千万别多想。”齐宁立刻道:“真相没有查清楚之前,我们所有的猜想都不成立。今晚来找老总管,只是尽可能地对当时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而已。”侯总管神情有些发怔,机械般点点头。“我记得你们好像说过,大都督自尽之前,心情并不好,似乎还很焦躁。”齐宁看着老总管:“但老总管方才又说大都督这次回来心情不错,这”侯总管解释道:“侯爷,其实那段时间,大都督确实心情不好。”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道:“大都督在海匪手底下吃了亏,很是愤怒,那些时日总是心情烦闷,虽然回来之后,看到小公子会尽力掩饰,但老奴能看出来大都督心烦意乱,一直耿耿于怀。这一次大都督回来,和以前大是不同,老奴老奴只以为大都督是想通了”齐宁并不言语,不错过侯总管所说的每一个字。“本来大都督回来之后,心情欢悦,可是就在出事的那天晚上”侯总管仔细回忆,话一出口,立刻摇头道:“不对,应该是那一整天又变的不对劲。”“如何不对劲”“前两天大都督都是陪着小公子一起戏耍,夫人也在一旁陪伴,他们一家三口很少会那样享受天伦之乐。”侯总管道:“老奴只以为一切都已经改变,心中还在欢喜,想着要给老侯爷去一封信,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大都督的脸色就变得不好,一整天沉默不言,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魂不守舍”侯总管点点头:“那天中午用饭的时候,老奴就在他边上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察觉,吃饭的时候,也不说话,一直喝酒,一个人喝了一个多时辰,老奴劝说才停下,那天下午他一个人坐在客厅,还是一句话也不说,一直坐到晚饭的时候,又是一个人喝闷酒,夫人也劝说了一句,但大都督就像是没听见一样,晚饭过后,就直接去了书房。”“原来如此。”齐宁若有所思,问道:“大都督一夜之间变了态度,老总管,大都督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可是一直待在府里他有没有去见什么人”“没有。”侯总管道:“大都督当天陪着小公子玩了半天,晚饭过后,去了书房,老奴瞧见他书房的灯火一直亮着,快到子时时分,大都督是从书房出来,绝没有出去过。”“你亲眼看到大都督从书房出来”“是。”侯总管道:“大都督之前最晚也是在子时之前就离开书房,那天晚上我看快到子时,只怕大都督忘记了,想要过去提醒,刚进院子,大都督就从书房里出来,也没有说什么,直接回屋去了。”齐宁身体向后,靠坐在椅子上,沉思良久,终于起身道:“老总管,已经很晚了,这些时日你日夜操劳,要多保重身体,还是早点歇息。”看了满地酒坛,摇头道:“这酒还是不要饮了。”侯总管也起身来,轻声道:“侯爷,只要能够查清楚大都督过世的真相,无论让老奴做什么,哪怕是拼上这条老命,老奴也在所不惜。”齐宁握着侯总管的手,温言道:“老总管的心情,我能理解,你放心,我会竭尽所能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后肯定还有地方需要老总管相助。”压低声音道:“只是今晚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老总管千万要保密,莫对第三人说起来。”“侯爷这么晚过来,老奴已经明白意思。”侯总管神情肃然:“侯爷放心,今晚说的话,老奴只会带进棺材。”齐宁知道,澹台炙麟如果只是自尽那倒也罢了,可万一真的是被人有预谋所害,那么这件事情必定非同小可。澹台炙麟乃是金刀世子,更是东海水师大都督,可算是东海地面上头号的实权人物,要对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动手,势必要有极其周密的计划,否则一旦露出破绽,很难有人承受的起金刀澹台家的报复。齐宁初来乍到,知道要想轻易找寻到破绽,实在是异想天开。虽然澹台炙麟和澹台夫人自尽的现场确实无懈可击,但从京城动身之前,齐宁就知道这起案子十分的诡异,他相信金刀老侯爷的判断,直觉也告诉他澹台炙麟的死并不简单。直觉无法替代事实,他心知到东海若是大动干戈地调查此案,只会让事情变的越来越糟,从踏入东海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开始寻找关于此次事件的碎片,只有集齐这些支离破碎的碎片,方有可能还原事情的真相。次日齐宁倒是睡了一个大懒觉。越是面对大的挑战,越要保持精力和体力的充沛,而且更要保持一种平和冷静的心态。从京城带来的几名刑部官员,自第一天确定澹台炙麟是自尽过世后,也都变的百无聊懒无所事事,没有齐宁的吩咐,众人也不敢离开驿馆,他们只知道部堂大人领着他们来调查澹台炙麟自尽一案,但是什么时候返京,却一无所知,部堂大人不说。韦御江从一开始倒是对此案存有诸多疑虑,也有心想要深入调查,但澹台炙麟夫妇的遗体已经入棺,此外他掌握的可利用线索几乎没有,没有入手的突破口,要深入调查实在是困难重重。正午时分,齐宁派人叫了韦御江过去一同用餐,韦御江急忙收拾过去,进到小厅,见齐宁正在等候,正要行礼,忽听得身后脚步声响,回过头去,却见到吴达林匆匆而来。吴达林走路时候带风,从韦御江身边经过,也没来得及打招呼,径自向齐宁拱手道:“侯爷,沈将军派人有紧急事情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