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分节阅读 829
作者:沙漠      更新:2023-06-21 04:14      字数:4839
  d且每一个人几乎都无数次被告知,也许十年八年从南边都不会有敌人来袭,可却绝不能因此有丝毫的疏忽大意,是以卡哨的兵士警觉性确实很强,但自从楚汉分别立国之后,秦岭的各条狭道几乎成了鸟不拉屎的荒蛮之地,即使是在楚汉最激烈的三年秦淮大战其间,楚国也没有一兵一卒出现在秦岭狭道这边。守兵虽然日复一日地强打精神履行着重复的任务,但骨子里却终究还是松懈了许多,谁也不会觉得楚国人真的会出现在眼前。瞭望塔上的两名兵士穿着厚厚的棉服,他们站得高,自然也就成了夜风照顾的重点对象,虽然距离寒冬时节还有些日子,但夜风刮在脸上,还是让人感觉到了一股股寒意。一名兵士靠在瞭望塔角落的木杆上,瞥了那牛角号一眼,心中有些疑惑,这牛角号在这边已经多年,却始终没有被吹响过,他甚至怀疑这牛角号是否还能吹响。夜里执勤,可以分配到一些干粮作为夜宵,另一名兵士从小袋子里摸了一把炒豆子放进嘴里,伸了个懒腰,已经是半夜,还要挺上几个时辰才能轮换,若不是军令如山被调过来,再加上饷银可观,谁他娘的愿意跑到这鬼地方来守卫,他心里盘算着等几个月轮换离开这里后,是否要找找关系,不要再跑到这鬼地方来。口里嚼的炒豆子越嚼越香,兵士忍不住又伸手抓了一小把,正准备放入口中,肩头却被拍了拍,扭头过去,却见自己的同伴皱着眉头,手指向下方指了指:“那是谁”那兵士忍不住顺他手指看过去,可是还没看到什么,却感觉喉头一堵,竟似乎有什么刺入自己的喉咙,他一时甚至感觉不到疼痛,只感觉浑身上下在这一瞬间如同坠入冰窖,说不出的难受,眼角余光瞥见自一支箭矢没入到自己同班的脖子里,兵士瞳孔收缩,拼了气力抓住瞭望塔围栏,想要喊出声音,却什么也叫不出来,整个人软软地趴在了围栏上。第一一八七章夺哨双箭齐出,一击而中。瞭望塔上的两名守兵甚至没有看明白敌人是谁,就已经被射中了喉咙。卡哨的守兵多年来已经习惯将注意放在卡哨外面的南方,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会从背后偷袭而来,等汉兵发现情况,几十条凶悍的楚兵已经挥舞着大刀冲了上来。没有喊杀声,但没有杀声反而更恐怖。“敌袭,敌袭”石墙之上的汉兵大声叫喊起来,连声喊叫,立刻让许多迷迷糊糊的汉兵们清醒过来。守卫在卡哨的汉兵平日里当然会训练,一旦出现敌情,所有人也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一直以来,汉兵训练的假想敌是从南边过来的楚人,若是南边楚敌出现,每一个人都会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可现在敌人却是从后方袭来,再按照之前训练的部署去做,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最让汉兵惊骇的是,来敌在第一时间便将瞭望塔上的两名哨兵射杀,这当真是要了命的事情。瞭望塔上的哨兵被杀,那就无法放出任何的讯号,就算在这边喊破了嗓子,也不可能喊来任何援兵。夜色之中来敌如同狼群一般,冲上前来,二话不说,挥刀便砍。守卫在卡哨的官兵也就三十来人,在人数上根本不占任何优势,而且对方杀的这边猝不及防,汉兵这边还没做好准备,已经有数人被杀。好在这些汉兵毕竟训练有素,一阵惊乱之后,已经有人厉声道:“弓箭手掩护,弟兄们不要慌。”墙头上数名弓箭手弯弓搭箭,夜色之中,只见到人影闪动,一时间也不清楚哪个是敌人哪个是自己人,更要命的是当认准之后,对方便已经和汉兵厮杀在一起,箭手唯恐误伤同伴,也不敢轻易射箭,好不容易找到空隙射出几箭,对方却也都身法不弱,连连躲过。曹英醉酒之后,睡得正酣,迷糊中依稀听到声音,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听到身边有人叫道:“校尉,校尉,快醒醒,有敌来袭”曹英一听到“有敌来袭”四字,背心冒冷汗,瞬间酒醒,爬起身来,夜色之下,只见到人影交错,四周已经是厮杀成一片。他立刻抬头看向瞭望塔,见到瞭望塔上两名兵士一动不动,心知不妙,拔出佩刀,喝道:“给老子挡住。”并不多言,向瞭望塔直冲过去。他毕竟镇守在这卡哨,如果这卡哨被楚人得去,自己便将要担负全部罪责。曹英知道军法无情,如果无声无息卡哨就落在敌人的手中,到时候上面问起罪来,自己的家小必然不保,可是如果自己能够及时放出讯号,让后面的卡哨知道有敌来袭,那么即使最后这第一道卡哨不保,甚至自己战死在此处,但家眷也将会平安无事。他此时并无其他念头,只想爬上瞭望塔,吹响牛角号。曹英的心思,身边的几名汉兵也是明白,立刻跟在了曹英身边,向瞭望塔冲过去,迎面冲过来两名敌人,曹英身后立刻冲上去两名汉兵挡住,是要为曹英争取时间。曹英如同被激怒的野兽一般,带着两个人冲到了瞭望塔边,敌人那边显然也发现了曹英的意图,五六道身影向这边冲过来,准备阻止曹英,汉兵这边也是有明白人,数人也是迎上去挡住。曹英和两名汉兵冲到瞭望塔下,立刻向瞭望塔上攀爬上去。这瞭望塔有两道梯子可以攀爬向上,曹英率先在一边爬山,身后跟着一人也往上爬,另一名汉兵则是顺着另一边的木梯迅速向上攀登。咻一支利箭破空疾来,没入那汉兵的后脖子,汉兵双手一松,已经从木梯滚落了下去。曹英吃了一惊,却加快速度往上爬,忽地感觉眼前黑影闪动,心下一凛,随即从旁一阵寒气逼来,曹英扭头看过去,只见到一把大刀兜头向自己砍了下来。曹英抬刀抵挡,眼见两刀相击,却不料对方手腕子一扭,那大刀却已经魔术般划了一个半圈,曹英还没看明白是什么招式,大刀却已经斜划而过,瞬间割断了曹英的脖子,刀口喷血,曹英整个人便从木梯向下滚落,撞在身下那兵士身上,两人都是如同滚石般滚了下去。曹英欲图冲上瞭望塔,许多汉兵都是看见,夜里一群敌人来袭,虽然已经与对方交手,但许多汉兵兀自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只是凭借本能抵挡厮杀,心里只盼着曹英吹响牛角号,这时候见到曹英也被人一刀砍了,万念俱灰,许多人心惊胆战,陷入绝望之中。出刀砍杀曹英的自然是齐宁。他知道瞭望塔上的守兵被射杀之后,其他人必然想着夺取瞭望塔发出讯号,是以冲过来之时,就守在了瞭望塔附近。曹英被杀,汉兵战意全无,反倒是一众楚兵想着在小国公面前立下功劳,一个比一个凶悍,出刀毫不留情,这些人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精锐中的精锐,战斗经验十分丰富,一群人杀过来,虽然谈不上是虎入羊群,但却还是占了压倒性的优势,汉兵一个接一个倒下,到最后甚至有人弃刀投降,但楚兵却是没有接受投降的意思,手起刀落,照样斩杀。不到一炷香时间,卡哨便已经恢复了宁静,守卫在此处的汉兵无一幸免,有汉兵想要趁夜逃遁,也都被追山赶尽杀绝。齐宁擦干刀口上的血迹,吩咐众人先清点人数。今次夜袭,可说是大获全胜,但却还是有两名楚兵战死,另有四人受了伤,除此之外,其他人俱都是完好无损。齐宁令人先将汉兵尸首堆积在一处,随后着众人将卡哨的入口打开,将四名受伤的兵士叫过来,道:”你们四个受了伤,立下了战功,回京之后,我必然会向朝廷为你们请功。”又向陆亢道:“陆亢,这四个受伤兄弟的名字,你都要记下来,还有,两名战死兄弟的名字也都要记着,回去之后,不但要厚葬他们,而且要对他们的家眷重重抚恤。”陆亢拱手称是。“你们四个就留在这里。”齐宁道:“两名战死兄弟的遗体先留在这里,等后面的人马过来,再派人送回汉中,你们就在这里等着大军过来,在此之前,这座卡哨就交给你们看守,万不能出现任何状况。”四名伤兵互相瞧了瞧,一人道:“爵爷,这里不会再有人过来,我们愿随侯爷继续前行。”“我知道你们的心意。”齐宁拍了拍那人的肩头:“不过你们几个有伤在身,前面还有一道卡哨,如果被他们发现你们身上的伤势,必然会起疑心,我们决不能冒险。你们今次已经表现的十分勇敢,也立下了让我十分满意的功劳,若还要立功,我一定会给你们机会,但不是这一次。”伤兵心里却也清楚,齐宁所言不假,四人的伤势虽然不致命,但很容易就被看穿,在抵达下一道卡哨之前,根本不可能恢复,若是被下一道卡哨的汉兵看出破绽,确实会连累整支队伍,再不坚持,一齐跪下拱手道:“爵爷一路小心,我们在这里等着后队人马赶来。”齐宁微微一笑,看着石墙已经被打开的入口,也不多言,挥手道:“走”今夜袭击,齐宁带了三十八名勇士过来,战死两人,伤四人,也就是少了六人,只能带着剩下的三十二个人回头和纪进才汇合。纪进才这边倒是没有任何状况,等到齐宁回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当夜队伍就在原地歇息,好让众人恢复体力。次日一早,队伍继续前行,走到黄昏时分,便瞧见了子午道内北汉人的第二道卡哨。队伍自然是故技重施,而第二道卡哨的汉兵对于楚国使团的突然到来确实感到十分诧异,但想着第一道卡哨都已经放过来,这边自然没有任何理由阻拦,却是比第一道卡哨更为顺利过关。过关之时,队伍里的众人依然不动声色地观察卡哨内的布局,和前一道也并无太大的差别。一切再次上演,而且有了前面的经验,这一次大家更是熟练,通过卡哨走了不过十来里路,队伍便停下来,等到夜色深沉,齐宁领着众人回头,先解决了营房里的汉兵,再直奔卡哨,依然是对卡哨的守兵发起了突然袭击,也依然是先解决了瞭望塔上的守兵,这一场厮杀依然是大获全胜,但齐宁这边依然是战死了四人,伤了七人,比之第一道卡哨的伤亡要惨重一些。“爵爷,从这里往北行,再有三十里地,便可以走出秦岭,进入西北境内。”兵士收拾战场的时候,纪进才过来道:“据卑职所知,前面的道路会通畅不少,一天之内,便可轻松走出秦岭。”齐宁微微颔首,道:“收拾过后,让弟兄们先换上北汉人的衣服。”抬头看着黎明将至的夜空,轻声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第一一八八章满宝咸阳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是西北第一城,亦是西北的中心,北汉立国之初,西北动乱频起,汉庭屡次派出大军平定西北动乱,多年下来,西北大地上对北汉有威胁的势力几乎一扫而空,也正因为如此,北堂一族虽然率先在北方立国,却因为境内的动荡始终无法抽身南下征讨,因此也让萧氏一族有了足够的时间横扫南方,建立大楚帝国。十几年前,屈元古被调任到西北担任镇西大将军,自此之后,屈家也就在西北落下了根。屈元古能够被调任到西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裙带关系,其妹姿色过人,入宫之后,深得北汉先皇帝北堂欢宠爱,连连晋封,等到晋封贵妃之时,诞下皇子北堂风,而北汉皇后过世之后,北堂欢便即册封屈贵妃为皇后,屈氏一族立时就成了北汉风光无限的外戚。也正是因为屈皇后的缘故,屈元古虽然才干平平,甚至庸碌无为,却还是平步青云,在仕途上节节上升,到最后甚至被晋封为镇西大将军,调任西北镇守西北各郡。北堂欢下旨之后,倒有不少人上折子,奏请北堂欢收回成命。其实许多人心里都清楚,北堂一族当年就是先楚帝国的外戚,起兵作乱,篡夺了皇位,如今却又重用外戚,难免要对屈元古小心提防。只不过北堂欢本就是一位独断专行的皇帝,不知是因为对屈皇后太过宠爱所以并不在意人言,又或者是觉得屈元古才能庸碌翻不起什么大浪,屈元古顺顺利利地到了西北,而且一待就是十几年。屈家在西北这十几年,没少折腾,一开始有西北官员暗地里向北堂欢上折子,参劾屈元古父子在西北胡作非为,不但盘剥百姓,而且豢养门客,可结果屈元古非但没有受到丝毫惩处,反倒是上折子的官员先后获罪,自此之后,屈家在西北更是有恃无恐,虽然都对屈家父子深恶痛绝,但却又无可奈何。屈满宝本就是官家子弟,自小便是锦衣玉食,欺男霸女的事情年轻的时候就没少干过,但多少还是有些克制,到了西北,仗着身为皇后的姑姑和身为镇西大将军的父亲,那更是肆无忌惮,在西北早已经是恶名远扬,谁也不敢招惹。屈元古统兵入关,将次子带去军中,却是将长子屈满宝留在咸阳镇守。屈满宝眼力并没有几个人让他忌惮的人,但唯一忌惮的就是屈元古。屈元古行伍出身,性情粗蛮,教子无方,脾气来了,便是用马鞭抽打,屈满宝虽然目空一切,但却还是对屈元古心存忌惮,他在外面肆无忌惮,可是回到镇西大将军府,却还是颇为收敛。等到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