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南山有台      更新:2023-06-21 10:50      字数:4092
  前后夹击,可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傅成璧颈间泛着凉意,忽地一下火辣辣地烧起来。箭尖儿在她的肌肤上划开小小的一道,一下沁出一串血珠。“放下弓箭,否则我就划开她的脸皮子。”傅成璧眼色冷厉:“段崇,做你该做的事!”可段崇想都没想,将弓箭扔下,一脚踢得很远。傅成璧又恨又恼地咬起了牙。她没想到段崇真这么实诚,扔下就算了,还要踢那么远。只是她却不曾察觉自己无意识间已经不再害怕了,就在段崇出现的那一刻,她几乎本能觉得他能救她,就像在墓室中一样。“我们只想离开……”这人冷声说,“只要放我们走,她一定会安然无恙。”段崇眸色深邃,眼睛盯着傅成璧,话却是对他们说的:“原本你是可以离开的。”“甚么?”“可你却动了最不该动的人。”这一声如寒雪拂梅。他缓缓抽出剑,声如沧海吟啸,沉然剑气压迫着四周,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黑衣人没想到他敢拔剑,慌乱喝道:“你做甚么!你——”铮然清鸣,寒光一晃,傅成璧只觉得眼前一白,颈间陡寒陡热。眼见那利箭啪嗒掉在地上,她的身子便如飘起来般翩然一动,再落地时已离方才有几丈之远。再看过去,那本挟持她的人瞪着滚圆的眼珠,脖子上赫然张开一个血窟窿,嘴里、创口处一股一股地涌出鲜血来。陡寒的是段崇的剑,陡热的是喷溅的鲜血。傅成璧惶然摸了摸自己的脸和脖子,手指沾染了一片滚烫的黏腻,腥味一下钻进她的鼻腔中。锋芒展露的剑横挡在前,如同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傅成璧牢牢护住。而那还活着的黑衣人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大哥轰然倒地,淌了一地的血泊。他没有看见段崇出剑,他甚至都没看清段崇是如何在一瞬间杀了人,夺下箭镞,又将人带出去的……等回过神来,局势已经完全扭转。他持着轻弩的手止不住地颤抖着,歪歪斜斜地对向段崇和傅成璧,狂声尖叫发泄着恐惧,吼道:“你是甚么人!你究竟是甚么人!”傅成璧眼见着他就要抠动扳机,下意识往段崇怀里一缩。又是“扑扑”两声,她抖了一下,倒抽一口冷气。即使是被金铰丝捆缚着,即使是被箭镞抵着关喉,她都没像现在一样紧张过。眼前不断闪过的都是上辈子段崇落入刀剑网中,被绞杀得血肉难辨的场景。不久,头顶响起段崇的声音:“傅成璧,你还真晓得害怕么?”他从容轻淡的声音让傅成璧紧提到嗓子眼的心脏,一下震落回原处,余下的全是惊惧后的冷汗。她喉咙一阵酸涩,怯怯地回过头去。正见持弩的黑衣人中了一箭,死了。而从房顶上又重重跌下来一个,也是心脏中箭死的。两发齐中,精准无误。缓缓走进寒冷月色下的两个人皆持着弓箭,一个是李元钧,另一个则是……惠贵妃。傅成璧茫然地看着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发展,跟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李言恪跌跌撞撞地从阁子里走出来,见到惠贵妃,惊喜地大喊着:“母妃!”惠贵妃将弓箭交给一旁的侍卫,张开手抱住扑过来的小身影,忙摸着他的脸问:“可伤到哪儿了?”李言恪冲着惠贵妃摇头,“没有。是璧儿姐姐救了我。”这一句话让惠贵妃和李元钧的视线都凝在了傅成璧的身上。她赶忙从段崇的怀抱里睁开,没了着力,发软的膝盖一曲,一下跪在地上。她仍旧余悸未了,牙关上下不断打着架,说不出一句整话。宜娴也随后扶着门走出来,李元钧冷声吩咐人将她扶过来。宜娴跪在他的面前,通红着双眼给李元钧磕头谢恩:“王爷……”她刚刚从阎罗殿里出来,怕得浑身颤抖,眼泪淌个不停。她一生中都没有哪个时刻这样盼望着有个人能借给她温暖的肩膀,让她靠一靠。她只能寄希望于眼前的男人,可他始终冷着一张脸,只吩咐下人将她扶起来送回府中休养。宜娴借着奴才的胳膊站起来,颤颤巍巍地走向八角门。停足在婆娑的树影下,她回过头远远望过去,正看见段崇单膝跪地,果断撕下一条衣襟,扎住傅成璧流血的肩膀,又用自己的鹤氅替她轻拭着溅到脸颊和脖子上的血污。段崇见她脸色惨白,话语中似乎多了些隐隐的笑意:“刚刚那股气势去哪儿了?”傅成璧推开他的手,自己擦干净脸,没好气地瞪着他,“真的,段崇,你不说话才最可爱。”他果真不再说话,抬起臂弯给她,让她能借着力站起来。惠贵妃领着言恪走近,一眼看见傅成璧肩膀上氤氲的血迹,说:“你家中无人,就先跟本宫回去,让御医好好瞧瞧你的伤势。”傅成璧没有想到推脱的辞令,只得俯首谢恩。这会子缓过神来,她才觉得伤处真是疼得钻心。段崇并未做出再过逾越的动作,与她扯开距离,持剑而立,向惠贵妃恭敬颔首。他抬头间,与不远处神姿挺立的李元钧视线相接,如星火碰撞。李元钧轻轻讥笑了一声,移开视线,转身消失在月影之下。惠贵妃看向段崇,又瞥了一眼傅成璧,轻挑秀眉,道:“倒是少见你出剑。”“下官也少见娘娘用弓。”段崇中规中矩地答。惠贵妃感慨道:“是啊,好多年没用,都有些手生了。”她肃容,转而吩咐道,“长金郡主大婚,不宜闹出大动静。你留下小心善后,查清楚这群人的来历,自己入宫向皇上复命。”“臣遵旨。”惠贵妃对一旁的傅成璧伸出手,道:“好孩子,走罢。”作者有话要说:傅成璧:段崇,扫把星转世。段崇:……怪我咯?第27章 册封回到景秀宫,太医院派来个女医察看傅成璧的伤势。女医直言只是伤及皮肉,并无大碍,只需好生将养即可。景秀宫西殿一直空着,无人居住,惠贵妃着令人打扫出来,供她养伤。这天,李言恪将当日暖阁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惠贵妃,又道:“母妃或许要责怪儿臣多事,可儿臣总不能见着那些人欺负一个弱女子。而且傅姐姐也很怕,她却敢站出来保护儿臣。”他抿起唇,拱手拜礼:“母妃时常教导儿臣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儿臣当日却还不如傅姐姐勇敢。”她沉吟片刻,揽过言恪,轻抚着他的头发,说:“你没有做错。恪儿要快快长大,才能保护自己,保护更多的人……”李言恪说:“那这次儿臣要怎样做,才能谢过傅姐姐呢?”惠贵妃已有了主意,“她既称自己是公主,本宫会让她成为真的公主。”她前去请旨册封,当时段崇正在向皇上复命禀告长金郡主大婚时所起的叛乱,自也从她的口中得知当日暖阁中发生的一切。文宣帝听闻此事,感喟于老侯爷的功德和与姜阳公主的兄妹情分,又惊叹于傅成璧的胆识,一半为了补偿,一半为了奖赏,允惠贵妃收傅成璧为义女,册立为公主,封号“长宁”。傅成璧跪着听旨时一脸茫然,没想到这世不做睿王妃,反倒混了个公主当当。她领旨谢恩,又思之惠贵妃的结局,真当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心中五味杂陈,喜忧参半。惠贵妃按照规制赐给傅成璧东珠一斛,玉镯一双,更兼有如意玛瑙、绫罗绸缎者良多,皆抬入她的西殿;而她则要按礼去给惠贵妃敬茶。惠贵妃端过她奉上的茶盏,俊丽地笑了笑,轻抿一口茶水。孙姑姑在一旁亦温慈地笑着,上前将她扶起来:“殿下在景秀宫养伤,宫人用着难免有不合意的时候,娘娘特地允了殿下的婢女入宫。”傅成璧一喜,正听孙姑姑唤了一声,回头就见玉壶抱着昭昭出现在视线当中。玉壶看见她,喜极而泣,上前磕头。而从她怀中跳下来的昭昭乖乖趴在了一旁,无聊地舔着爪子,眯着眼睛盯向傅成璧,似乎对她多日没有回家有些不满,发出类似“哼嗯”的声响。惠贵妃瞧见这只猫,惊奇道:“你还养着这样的灵宠?”傅成璧将昭昭抱到怀中,给它顺着毛,应声道:“昭昭是我在庐州家中养的猫。”她又谨慎看了惠贵妃一眼:“娘娘喜欢吗?”“从前本宫在边关养过一只那么大的小狼狗。”惠贵妃手指一划,展开一方极小的空档,笑道,“很听话,认人,除了本宫,谁也不让靠近。……倒是许多年没养过这些猫儿狗儿的了。”傅成璧听出她言语间的喜爱,放下了心,又同她说了许多昭昭的调皮事。惠贵妃鲜少听孩子们讲这些东西,一时听起来,连眉梢都堆满灵俏的笑意。昏定时,傅成璧还要穿上正装去给皇上敬茶行礼。她来到政成殿,文宣帝刚同臣士议完政事,大臣们正从殿内陆陆续续地出来。而堪堪跟在最后的是段崇,他是当中唯一一个身着深蓝箭衣的武官,也是唯一一个入宫还能佩剑的人。傅成璧见了他,唤道:“段大人。”之前两人虽也拌嘴,但相处起来已经算得上融洽了。可现在不知为何,段崇阴沉着一双眼,鹰一样锐利,紧紧盯了她半晌,冷疏地道了一句:“臣恭喜长宁公主。”他语气中的不悦实在尖锐,令她不禁微蹙起眉来。可不等再问清楚,殿中走出一个宫人,细声宣她入殿。因不宜耽搁,她将疑惑按下,随即展开眉心,从容走进殿内。文宣帝议政多时,此刻眉宇间全是浓浓的疲倦。傅成璧则按照礼节,规规矩矩地敬茶。文宣帝捧着茶盏,教诲了她几句。其中提及其父亲老侯爷和母亲姜阳的往事,又言傅成璧的哥哥傅谨之如今以小侯爷的身份镇守边疆,为大周尽心劳力,实在辛苦,离京前最不放心的就是她这个妹妹。由此便又延伸到傅成璧的婚事……文宣帝长叹一声,想到长金郡主出嫁当日的欢颜,又瞧着底下乖巧温顺跪着的傅成璧,说:“朕知道你去六扇门是为了躲避亲事,朕便尊重你的意愿,以后你的婚事便由你自己做主。朕这个赏赐,你可还满意么?”傅成璧满意,满意的不得了。她生怕文宣帝反悔,赶紧谢恩:“成璧多谢皇上。”“好了,你还有伤在身,就退下好好休息罢。”文宣帝已连续多日都睡不好觉,其人又勤于政务,百般劳累,近来又遇到诸多难解的难题,此刻已然是头痛欲裂,疲于应付。他轻轻摆了摆手,遣她退下。傅成璧叩首行礼,轻步退离了政成殿。玉壶见傅成璧从殿内出来,赶忙上前搀住她。她低头敛了敛下摆,无意地问:“刚刚看见段大人了吗?”玉壶小心翼翼地附到她耳畔说:“段大人说会在环山园里等姑娘,有事相告。”“神神秘秘的,搞甚么鬼?”她疑惑地咕哝了一句,差玉壶问清路,就到环山园赴约了。环山园中假山林立,桥栈横生,故曰“环山”。景致仿造的是江南园林,但也逃不脱隆冬时一片荒芜的景象。水湖都结上冰,不闻灵动的水声,也没有了春夏的姹紫嫣红,平常很少会有人来。环山园里来往的除却打理园子的下人,就是负责巡逻的禁卫军了。因而四周显得尤为静谧,也尤为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