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是攻啊》TXT全集下载_25
作者:安西沉      更新:2023-06-22 01:22      字数:9800
  萧景想到此处,突然颓然的倒在了地上,施冉子叹了口气,迈步走到萧景身前,微微倾身,将黄稠轻轻放在萧景的手边,安抚道:“殿下再考虑考虑,您与二殿下毕竟骨肉血亲,能善了,还是善了的好。陛下若是还清醒着,想必也是希望如此的。”萧景蜷起了手,避开了被放在他手边的黄稠,仿佛那黄稠会扎人般。他做了二十年的太子,整整二十年的时光,他都以储君,以日后的帝王的身份活着。然而,现在所有人都在逼他滚下御座,为别人让路。包括亲自册封他为太子的父皇。他的心渐渐冷透了。城楼的守将已经换了人,萧胤若是愿意,随时都可以亲率一万黑骑踏平京都,扫平皇城。但是他没有动,他仍然耐心的在京郊的大营中安坐,等待某人的决定。若是可以不用流血,就能名正言顺的走进皇城,他自然愿意退让一步。李承欢抱着膝盖蹲在萧胤身边,和他一起等待着皇城之中的反应。萧胤沉默的摩挲着细瓷茶盏,眸光轻轻垂落在案前。案前是从各个地方传来的消息,整个京都外围都已经围起了一张严密的网,只要一声令下,瞬间就能将京都吞噬。只是准备归准备,萧胤还是希望太子可以清醒一些,理智一些,或者说再软弱一些,这样大家都可以好看些。对于萧胤而言,他现在等得,不过就是一个名正言顺而已。可是若是太子非要鱼死网破,他也只能用鲜血镇压不臣。“殿下,我们在等什么?”李承欢看着萧胤冷冽而沉郁的脸,有些担忧。他最怕看到这样的萧胤,总能让他想起那晚的恐惧。萧胤从满桌的书函中回过神来,抬眸的刹那,所有负面情绪都潮水般退去,唯留一脸的温柔笑意,“承欢无聊了吗?”“在殿下身边,不无聊。殿下,现下情况如何了?”李承欢的下巴搁在膝盖上,抬头看萧胤。从源源不断的暗谍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时候,李承欢就知道,萧胤为这一天准备了多久。从那一刻,李承欢就知道,他真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以殿下走一步算百步的性情,恐怕刚刚踏进京都的时候,就已经算到了今日的局面。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为何殿下分明万事俱备,却依然耐心的等在大营中。难道殿下认为,太子真的会肯签下那份退位书吗?就李承欢所知的萧景,傲慢而狭隘,他的一切荣光都来自储君之位,他怎么可能就这样轻轻巧巧的放手。他若有这样的豁达,也不会走到今天。当晋王的投诚送来的时候,李承欢简直震惊,亲兄弟尚且欲除之而后快,太子实在是失败。萧胤将一桌的书函拢了拢,叠放在一旁,朝李承欢伸出一只手,“过来。”李承欢眨了眨眼睛,看着萧胤修长漂亮的手,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萧胤笑着握住,“若是太子不肯,我便要率黑甲尉入城,到时候,承欢且缓一缓再入城。”“不,我要随殿下一起入城。”李承欢突然反握住萧胤的手,坚决的说道。“承欢,我不想你与我一同沾上同袍的血。”萧胤有些黯然。“殿下,请让承欢随您一同入城,从今往后,承欢会一直站在殿下身旁。”李承欢这次没有妥协,这样重要的时刻,无论是荣耀还是罪恶,他都要与萧胤一同承担。“何必如此?”萧胤怜惜的看着李承欢,他实在不愿意让李承欢沾染上这些肮脏与血腥。“我愿与殿下同在。我承诺过的。殿下想让我食言吗?”李承欢难得固执,可一旦认定了某件事,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萧胤定定的的看了他许久,才无奈的摇了摇头,“好。那你一定要跟紧我。”“嗯。”李承欢笑了起来。就在这时,陆迁在账外咳了一声。“什么事?”萧胤放开李承欢的手,问道。“施先生传来了消息。”陆迁在账外回禀。萧胤与李承欢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一丝期望,他随即道:“拿进来。”陆迁便掀开帐帘,将一个小竹筒递到案前。萧胤接过,打开看了,随即失望的垂下了眉,“做好准备,今夜入城,速战速决。”“是,殿下。”陆迁立即明白了萧胤的意思,眼底泛起一丝兴奋之色。李承欢敛了笑意,有些失落。虽然明知太子不可能轻易妥协,可是真到了要刀剑相向的时候,还是有些怅然。毕竟是自己曾经侍奉过的旧主。虽说谈不上多深的情谊,太子目的也不单纯,可毕竟曾经的确是有过一段君臣之谊。“承欢,去休息一下吧,今晚可能可能没法睡了。”萧胤柔声安抚。李承欢点了点,略微有些失神的退出了大帐。李承欢一走,萧胤的脸便沉了下来。陆迁的头跟着垂低了一分。“殿下,似乎是因为施先生去之前,晋王先去了太极殿见太子。大概说了些什么刺激太子的话,据施先生传来的消息,说当时太子情绪极不稳定,正伏地痛哭。”陆迁沉声道。萧胤紧紧蹙起了眉头:“萧狄想让太子死?”陆迁点头,觉得这个晋王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连自己的同胞兄长都不肯放过。“殿下以为,晋王可有二心?”陆迁有些担心,晋王那厮的心思神鬼难测,谁知道打得什么诡秘心思。萧胤冷笑:“二心必定是有的,他既不肯屈居太子之下,又何尝愿意臣服于本王呢?他便是不想让这件事轻轻松松揭过去,他想让我们乱起来,他好做筹谋。哼!可惜,他不明白,真正的实力从来不是计谋,而是拳头。”所有人都以为萧胤最爱玩弄阴谋阳谋,可是唯有萧胤最亲近的人才最了解他,一切的阴谋算计都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实力只有他手中一点一点练起来的黑甲尉。即便是北凉一战,动用了那么多的暗谍去算计颜行,可最终打垮颜行的,不是那些缭花人眼的算计,而是那三万黑甲尉骑兵。今夜也同样如此。若是萧狄只是想让太子不好过也就罢了,从今往后,任然可以做个逍遥王,可是若是敢在这个时节动什么歪心思,可就是大大的不智了。在老大老二老三纷纷活跃争锋的此时,其他几位兄弟却异常识趣的保持了绝对的沉默,将自己锁在家中,闭门谢客,谁也不见。对此,萧胤表示满意。这才是懂事的样子。太子拒绝了施冉子的提议,将那卷黄稠远远的丢出太极殿外,开始整顿京都军备,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血战。他知道靠着五千京都守备和三千御林军,是不可能对抗黑甲尉的一万黑骑的。可是逼得急了,即便是他,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萧狄与施冉子的接连背叛刺痛了他,让他无法平静,只想拼死一战。即便死了,也好过如此窝囊的苟延残喘。只是当他整顿军队时,却发现原本集结的八千军卒,竟然少了一半之众。让他大惊失色。“怎么回事?人呢?”萧景瞪着京都守备周重。周重抹了把脸上的冷汗,有些艰难的咽了口口水,“殿下,睿亲王的黑甲尉从未有败绩,我们便是人数再多上几倍,也打不赢的,将士们听说睿亲王回来了,纷纷怯于面对睿亲王与他的黑甲尉。这些,还是卑职用军法驱策,才勉强集结过来的。”萧景简直气的说不出话来,他手指着周重的鼻子,抖了半晌,才怒不可遏的骂道,“废物,孤要你们何用?”周重呐呐的伏低了身体。别说军卒们了,就是他,也不愿意面对睿亲王的黑甲尉。况且睿亲王才刚刚整治了西境,治理了江南水患,又解决北凉这头猛虎。乃是人望最盛的时候,谁不知道睿亲王乃是他们齐国的守护神?哪里是怯于面对,根本就是不愿意对萧胤动手,否则他们成什么了?即便只是一个小小军卒,也是明白萧胤对整个齐国的功绩的。太子如此独断,在睿亲王凯旋回京述职时,突然封禁了京都,本就惹来无数非议,此时竟说睿亲王要杀入城来,众人皆是惊疑不定,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此时站在长街上列阵以待的守备军以及御林军,皆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哪里有战阵之前该有的肃穆与安静。“听说陛下病倒与太子有关……”“嘘~想死吗?”“睿亲王是陛下召回京都的,此时却被挡在城外,太子到底想做什么?”“睿亲王若是杀入城中……”“……”一片嘈杂恐慌中,天色更暗沉了几分。第70章夜色深沉如墨,京都正在震颤。这场毫无悬念的战争,开始的可笑,结束的荒诞。睿亲王率领黑甲尉入城,城门大开,黑甲尉入城,一路长驱直入,几乎没有阻碍。直到皇城之下,才遭逢了那几千名胆战心惊犹豫不决的守备军和御林军。当他们看到黑压压逼过来的黑甲骑兵时,几乎没有做太多的抵抗,就缴械投降了。见此一幕,城楼上观望战局的萧景悲哀的闭上了眼睛。萧胤却十分温和,所有顺从缴械投降的军卒都被带走,甚至没有捆绑。皇城的高门在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中,渐渐不支。李承欢跟在萧胤身侧,看着这一幕,有些如在梦中。没有想象中的惨烈厮杀,没有刀与剑,光与火。只是如同骑马游街般,轻轻松松就到了皇城之下,甚至连军卒们都像极了温顺的羔羊,轻易就放弃了抵抗。难道这就是大势所趋?太子虽然依旧坐镇皇城,可是,这齐国似乎已无他立锥之地。萧胤的准备实在太充分了,若是没有萧狄插了一脚,很可能连这一场如同玩笑一般的逼宫也不会上演。轰然一声。城门倾倒。李承欢看着那面庄严巍峨,向来高不可攀,连经过都要低头避开视线的皇城正门,就这样,被粗暴的,难堪的,屈辱的撞倒了。激起一片尘土,所有往日的威严与高贵,顿时支离破碎,烟消云散。而下一位皇城主人带着他的军队,堂而皇之的踩着它的尸骨,一步步踏入了皇城。身下马儿的铁蹄踩碎木屑发出的声音,让李承欢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随即移开了目光。从这一刻开始,江山易主。太极殿中,萧景颓然的坐在玉阶上,即便到了这一刻,他也没有去碰那高高在上的御座。听着殿外仓皇奔逃的脚步声,和隐隐的铁蹄声,萧景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太极殿却空旷而安静,宽敞恢弘的殿宇只有萧景一人沉默的坐着,心如死灰。哒哒哒的脚步声,一下一下的敲击着琉璃地砖,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萧景抬起眼皮,朝来人看去。正是他那位容颜惊世,智计无双的二弟,即将将他送入地狱的人。大概是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死到临头,萧景反而格外的平静起来。他看着萧胤一步步走进殿中,直到来到他身前十步远的时候,才停住了脚步,神情平淡的看着他。萧景自嘲的笑了一声,“没想到会输的这么难看,让二弟见笑了。”依然端着。深入骨髓的储君姿态。萧胤沉默了一下,说道:“本不必如此。”萧景闻言不置可否的偏了偏头,看向殿宇深处,“若你是孤,难道会坐以待毙,将江山拱手让人吗?”萧胤摇了摇头,说道:“若我是兄长,必然会选择暂避锋芒,徐徐图之。”萧景有些意外,他转眸看向萧胤,“你忍得下?”“只要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兄长以为臣弟在西境七年,是如何活到今日的?”萧胤的声音平淡,话语里透出的不屈与坚韧却让萧景震撼莫名。是啊,萧胤去边境时才13岁,那个时候的萧胤没有黑甲尉,也没有如今的铁血杀伐,还只是个刚刚从皇城温柔乡里走出去的少年而已,或许连血都不曾见过。要如何活下来呢?萧景似乎能看到一个小小少年在西境无尽的风沙里,咬牙隐忍,等待反噬的模样,如同一只幼狼,在危险的丛林中,开始学会舔舐獠牙。“呵,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孤才会输给你吧。”萧景道。“兄长败给的是自己。你不该对父皇出手。”萧胤认真的说道。萧景听到父皇二字的时候,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面色阴晴不定,再也无法平静,他面上的肌肉扭曲这滚动了数下,才咬牙道:“分明是他亲自册封孤为储君,现在又要废储孤,孤也是他的儿子,他难道就不曾想过,孤被废储后,该如何自处?”“兄长的性情,不适合做帝王,父皇自会保你一世平安。”萧胤声音平淡,目光中却透着一股异样的情绪。他突然体会到了那个冷酷无情的帝王面孔下,深藏的温情。萧景愣了愣,“你什么意思?”萧胤轻轻笑了一下,难得的温柔:“兄长或许不知,即便父皇知道兄长对他出手了,他心中挂念的,依然是兄长与诸位兄弟的性命与荣华。”萧胤从怀中将那片薄薄的纸条取出来,抬步行至萧景身前,将纸条递到他面前。萧景惊疑不定的看着萧胤,迟疑的伸手接过那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却让萧景顿时泪如雨下。此时,才明白自己的狭隘究竟是多么可笑,他憎恨父皇,欲要其死,可是父皇在倒下前,却在筹谋如何保他一命。难怪萧胤明明可以直接攻入城中,却耐心的等在京郊,等待他的选择。他以为这是萧胤在羞辱他,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践踏他最后的尊严。他愤怒,憎恨,绝望,要和他鱼死网破,挽留最后的自尊。可是事实是,萧胤只是为了达成父皇最后的心愿,希望能以最温和的手段完成这次的皇权更迭。无论是皇帝还是萧胤,如非必要,都不希望看到齐国发生内斗,国人自相残杀。北凉如今国体动荡,根基破碎,不正是前车之鉴么?“兄长,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你能在退位书上,签下你的名字。父皇的心意,我不想违逆。”萧胤的声音温淳,带着安抚人心的平和。萧景渐渐收住了眼泪,将手中的纸条攥的极紧,沉声道:“若孤……若我签下退位书,你会如何处置我和母妃?”“若是兄长愿意配合臣弟,待臣弟日后即位,臣弟愿册封兄长为安亲王,永享太平富贵,母后自然是要做太后的。”萧胤十分平静。萧景有些不敢相信,他盯着萧胤的眼睛,狐疑道:“你竟如此自信?你就不怕日后我东山再起?”萧胤笑了一下,“臣弟说过,兄长并适合做帝王,自然不会有这一天。”“那淑贵妃?”萧景任然不敢确信,即便他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可是太后之尊,他竟要给自己的母后?“淑贵妃自然是要做太妃的。”萧胤毫不犹豫,似乎早就做好了所有的安排。萧景无话可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忍下一时之气,荣享一世繁华,一是引颈就戮,血洒太极殿。萧胤的态度过于温和,让萧景胸中的戾气无处发泄,他有些颓然的靠在了玉阶上,摇头苦笑起来:“我果然不是二弟的对手,二弟三言两语,就让我心生动摇,实在是操弄人心的好手,难怪所有人都要归附于你。”“兄长言重了,这不过是现下最好的结果。”萧胤道。“也罢,成王败寇,我输了。”萧景倏然长叹,似乎是终于想开了。他起身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踱步往殿外走去,“回头我就从东宫搬出去,退位书会让人送去你府上。”“多谢兄长成全。”萧胤抿嘴,目送萧景走出殿外。待人走的看不见了,萧胤才转回身,看向玉阶上的皇座,神色莫名。李承欢从角落里走出了,也随着萧胤的目光看向那皇座。“殿下,您在想什么?”李承欢看了半晌,突然问道。萧胤回眸看他,幽幽说道:“皇座之上,也并非全是鲜血与骸骨。父皇是位真正的明君。”“陛下却是让人钦佩。”李承欢应和。萧胤看着他笑道:“承欢,随我去看看父皇吧。”李承欢点头。皇帝的寝宫,大概是现下整个皇城里最静谧安宁的所在。即便外面天翻地覆,这里似乎都没有受到影响。萧景虽然做了些手段,让皇帝提前病倒,此后却再也没有动过别的心思,大概是长久以来的敬畏和恐惧,仅仅是那一次,就让他寝食难安,连皇帝的寝宫都再也没有靠近过。萧胤的到来,让殿中侍候的诸人都纷纷拜倒。此时此刻,已经没人怀疑,面前这位主子,就是将来的皇帝了。赵公公听到动静,从里间踏着小碎步匆匆走了出来,一见到萧胤,便老泪纵横,要拜下行礼。却被萧胤扶住,“公公免礼,父皇如何了?”赵公公抹了抹眼泪,“还昏睡着,怎么也醒不了,太医们说,恐怕是醒不过来了。陛下的根基坏了,身子承受不住一丁点的刺激,下不得猛药。”“嗯,我去看看父皇。”萧胤仔细看了一眼赵公公,见他一脸仓皇忧虑,不似作伪,便不动声色的收回了目光。赵公公将萧胤与李承欢领进了内殿,龙床上,正躺着那位至高无上的老人,此时正紧紧闭着眼睛,仿佛已经死去。萧胤走上前,单膝跪在床前,对昏睡的老人说道:“父皇,儿臣回来了。”没有回应,意料之中。萧胤自顾与皇帝说了会儿话,便吩咐赵公公好生照看。领着李承欢出去了。李承欢跟在萧胤身后,亦步亦趋,不知为何,心中五味杂陈,总觉得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每一个都让他措手不及。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不由道:“殿下,我也想回府看看爹爹,不知道他老人家,现下如何了。”“好。”萧胤温柔应了,伸手轻轻拍了拍李承欢的脑袋,笑道:“去吧,这里还有些事情需要我处理,待事情都解决了,我再你一同去看李尚书。”“嗯。”李承欢闻言有些羞赧的垂下了头。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最近比较忙,实在抽不出时间码字,在这里请几天假,宝宝们可以一周后再来~卑微鞠躬~第71章李府,此时静悄悄的,沉默的匍匐在夜色中。似乎所有人都已经睡去。只是外间这样大的动静,今夜,整个京都,哪有一人能够安然入睡?李郸和衣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黑暗中的屋顶,等待着外间的尘埃落定。今夜过后,京都的天就要变了。皇帝恐怕是再也醒不过来了,太子只怕也不能幸免,那个去岁才初入京都的少年皇子,即将成为大齐的主宰。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旧朝老人,也该做好随时退下历史舞台的准备了。只是承欢啊,也不知那位新皇会如何待他?就在思绪纷乱之际,门外传来管家的轻声禀告。“老爷,二少爷回来了。”李郸一下就坐起了身子,年纪大了,突然的动作让他差点闪了腰,他苦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老腰,从床上起身,点上了灯盏。屋内亮起了昏黄的光,李郸扬声道:“叫他过来吧。”“是,老爷。”管家领命去了,李郸理了理衣裳,走到一边的榻上坐了,又叫人去沏了茶。没一会儿李承欢就脚步匆匆的随着管家走了进来。“父亲,孩儿回来了,您可安好?”李承欢见李郸正坐在榻上等他,笑着过去行了一礼。“坐吧。”李郸仔细打量了李承欢几眼,没发现什么不妥,身上也没有杀伐血腥的味道,不由松了口气,看来动静闹得不大。也是,太子手下那群军卒人心不定,哪里能做什么抵抗?萧胤的黑甲尉连凶残如虎的北凉军都能战胜,更何况是这些人。“父亲还没睡吗?”李承欢见李郸穿的整整齐齐不像刚睡醒的样子,想来今夜也是无心睡眠的。“哎!外头闹了这样的动静,为父哪里睡得着觉。外间如何了?”李郸给自己倒了杯茶,叹息。李承欢抿了抿嘴,知道父亲不喜此事,犹豫了一下,才说道:“父亲放心,已经控制住了,明日天亮之前,一切就会尘埃落定,不会闹出什么乱子的。”李郸从茶盏间抬头,看了李承欢一眼,缓缓说道:“那你今后,如何打算?”李承欢一怔,“父亲此话何意?”“陛下撑不了多久了,睿亲王总是要登上大宝的,若是殿下成了陛下,你与他之间……”李郸没有说下去。若是萧胤成了皇帝,他与萧胤之间虽然没了皇帝这层阻碍,却多了天下悠悠众口。无论李承欢往后在政治上有多大的成就,总归逃不过魅惑君上的佞臣骂名。李承欢也想过这点,不过他也无可奈何。他低眉笑了一下,并没有回应李郸的话。李郸见他如此,又道:“二殿下登基之后,必然是要册封皇后的,殿下一旦有了皇后,妃嫔,甚至龙子,到时,你又该如何自处呢?”萧胤若只是个王爷倒也罢了,没有人会真的在意一个王爷是否后继有人,可是一国之君却是天下所有人都看着的。李承欢的脸色果然变了,他的眉更低,呼吸都放轻了,手在袖中紧紧攥着,好半晌,才抬眉笑道:“我只愿能在殿下身边,辅佐殿下便知足了。”“可是,你不在乎,旁人呢?一旦他有了后妃,那些人,可会容忍你的存在?”李郸语重心长。“父亲的意思呢?”李承欢似乎察觉到了李郸的用意。“为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要你自己想明白,究竟值不值得?此时若还是不肯放手,往后便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李郸道。“是,承欢明白了。”李承欢当然知道,他即将要面对的会是什么。只是让他现在抽身,他如何能做到呢?天明时分,京都已经恢复了秩序,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就连昨夜被铁蹄踏碎的皇城城门,都重又按上了崭新的朱色大门。只是守门的将士,换成了一身黑甲的军卒,相较于之前的盛气凌人,这些人沉默寡言,浑身都透着股凛冽的杀伐气息。今日廷议,照常进行。前几日皇帝突然病倒,整个京都戒严,连朝会都取消了,所有官员都龟缩在府中,忐忑难安。昨夜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没有人敢多一句嘴。因此,突然有宦官挨家挨户,宣布从今日起恢复每日朝会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知道一场动荡应当是已经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在侧殿等候时,所有人都沉默着,眼神四处飘忽,却无人开口说话,此时没有人知道那位睿亲王回做出怎样的安排,每个人都惴惴不安。除了早就投效睿亲王的那一部分。廷议开始,众人鱼贯行入太极殿中。纷纷站定后,才发现,今日没有诸王在场,御座也是空空如也。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才有太监侍卫簇拥着一位年轻俊美的男子从御道进入太极殿,是身着一身黑色蟒袍的萧胤。萧胤环首看了一眼殿中诸人,径直走上玉阶,立在御座之旁。众官员不敢迟疑,立刻俯身下拜。“殿下千岁千千岁。”“平身吧。”萧胤淡淡的开口,十分平静。众人起身,依然沉默寂静,偌大的太极殿,站了这许多的人,却安静的落针可闻。萧胤在人群中一眼寻到了李承欢的身影,几百人中,唯有李承欢是抬眸看着他的。他不禁勾唇,浅浅一笑。接下来,便是赵公公捧着黄稠,宣布了太子主动禅位,皇帝病重,暂由睿亲王监国的事情。原本安静的太极殿,因此事,顿时激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萧胤朝一旁的陆迁使了个眼色,护卫在太极殿各个角落的黑甲尉顿时同时顿了一下手中长刀。猛然响起的金属碰撞声,让太极殿又重新安静了下来。“诸位乃是我朝廷根基栋梁,自当明白此时应当与本王共度时艰,自今日起,将由本王暂为监国,诸位可有异议?”萧胤温淳的声音传遍太极殿的各个角落,温和却带着不可违逆的强势。殿中一片漠然,以此时萧胤的锋芒,谁敢出来说个不字。宣布了这件事后,就开始了惯常的廷议内容,诸官将这几日积压下来不能裁决的事宜都一一列出,由左右二相几各位部堂给出方案,最终由萧胤定夺,一切似乎都十分顺理成章。即便是两位宰相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在萧胤表现出绝对的实力之后,一切的反抗都显得那么无力,萧胤的温和政策也让他们失去了反抗的决心。毕竟若是不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与地位,谁做皇帝对他们而言,其实都是一样的。那么,又何必去撞个头破血流呢?下朝之后,萧胤直接去了御书房,李承欢就跟在他的身后。今日的萧胤有些不同,虽然依然温和淡雅,却无形中透出一股皇者的威严,这是在成为万万人之上后自然而然出现的气度。李承欢放慢了脚步,离了一步远的距离,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垂下的眼眸里,是萧胤黑色的衣摆,在行走间,荡起又落下。到了御书房,此间的宫女太监早已换了一批,萧胤抬了抬手,便屏退了众人。李承欢依然垂着脑袋安静的站在一侧,直到闲杂人等都走了个干净,萧胤才回首看他,他走到李承欢跟前,伸出修长的手指,抬起了李承欢的下巴,注视着他的眼睛。李承欢被迫抬起了头,目光闪了闪,随即对上了萧胤的眼眸。双方的眸中都藏着几许复杂难明的意味,一时无言。四目相对,好半晌,萧胤才低头吻住了李承欢的唇,蜻蜓点水的一吻,轻而缓,一触即退。李承欢抿了下唇,眼中蒙上一层薄雾,春色潋滟。“在想什么?”萧胤轻声问道。“在想殿下。”李承欢老实回道。萧胤轻笑一声,“我就在你眼前,想我什么?”李承欢走近了一步,环住了萧胤的腰,温柔而坚决的说道:“殿下是我的。”萧胤的心猛然悸动了一下,他美丽的双眸眨了眨,似乎想到了什么,抬手抚上李承欢的背,柔声道:“好。”听到萧胤的回应,李承欢稍稍松开了萧胤的腰,抬头锁住了萧胤的眼睛,“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萧胤低头,与之抵额。李承欢终于弯起眼眸,笑了起来。萧景退出东宫后,便搬去了京郊别院,太子旧部前去寻人商议对策,却全都吃了闭门羹,于是众人终于明白了太子的心意,纷纷摇头叹息。一部分太子的死忠派仍不甘心,还想想法子劝萧景重新振作,以谋东山再起。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心灰意冷之下,甚至有人选择挂冠而去。京都朝堂陷入了短暂的乱局,只是萧胤早就安排了人手去做各个官员的府邸游说,能收拢的便收拢,不能收拢的,便随他去。一阵长达一月之久的朝廷人事变动之后,已经再也听不到反对睿亲王监国的声音。几位皇子出乎意料的平静,后宫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因为太子退出的过于干脆坚决,让其他几位皇子无端感受到了极大的压迫。而萧胤的温和政策,给了他们一条看上去还算不错的出路,使他们不敢贸然赌上一切,去和风头正劲的萧胤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