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甜腻小米粥      更新:2023-06-22 12:49      字数:4906
  温池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同他们告了别,便在朱公公和若芳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入宫时温池一直端坐在马车里,并未瞧见车窗外的景象,这会儿要离宫了,温池心血来潮地掀起窗帘,往外一看,便看见许多宫人忙碌的身影。宫人们行色匆匆,似乎都在办着急事,遇见温池乘坐的马车后纷纷低头退至两旁,待马车驶过,才继续前行。从前温池入宫了好多回,却没有哪一次看见这么多人,他印象中的皇宫空荡寂寥,时不时才有几个宫人匆匆而过。朱公公像是看出了温池的疑惑,他道:虽说太子殿下需为皇上守孝半年,但群龙不可无首,这帝位多空一日,这国家的将来就可能多一分动荡,太子殿下还是早些继位为好。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温池感到有些不真实,时烨从太子到皇帝的过渡,这个过程恍若在做梦一般。他转头看向朱公公:时烨何时继位?继位大典还未开始策划,得等到皇上入墓之后,以及各种细节也需采纳文武百官的想法。朱公公说完,笑了笑,但也不急,左右就在今年罢了,先等民心稳定下来吧。一路交谈着,马车慢慢驶出了宫门。温池正要放下窗帘,却冷不丁瞧见宫门外站着一道人影。那个人穿着朴素的灰衣,身上和发间皆无配饰,乍一看和街上的路人没两样,不过他的背影还是让温池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只见他正在和看守宫门的士兵说着什么。那个人温池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好像是温良。温池已经有太久没有回过温家,也有太久没有见过温良,不远处那道削瘦的人影差点让他以为自己认错人了。等那人侧过头来时,他仔细一看果真是温良。由于他们之间隔着一段距离,温池看不真切温良的表情,只知道他一直和看守宫门的士兵说话,似乎在哀求着士兵。可惜士兵不为所动,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恍若眼前压根没有温良这个人。看到这一幕,要说温池心中没有诧异那铁定是不可能的,他知道温家落败的事,却也没有想到温良会落到这一步田地。不过转念想到时锦的下场,能见到温良这副狼狈的模样似乎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了。温池收回目光,放下窗帘,转眼便对上朱公公注视着他的视线。他似有所感,问道:你刚瞧见了吗?朱公公点了点头:奴才听说,他已经在宫门外守了好几日了。温池道:他想为温家求情?那倒不是。朱公公摇头,讽刺地笑了笑,他不过是想见上瑄王一面罢了。温池吃惊道:见瑄王?是啊,见瑄王。朱公公表情中的讽刺意味越来越浓,瑄王一个朝廷重犯自然是关押在天牢中,哪儿是他说见就能见的?呵,不自量力。温池抿着唇,沉默地低着头。朱公公说完,没等来温池的任何反应,不由得顿了下,轻声问道:温公子可是想成全那人的心愿?温池被朱公公一针见血地戳中心事,免不了有些尴尬,他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种想法只是转瞬即逝的一个念头罢了。时烨好不容易走到如今这一步,他怎么舍得拆时烨的台?我没这么想。温池摸了摸鼻子,他撒谎时总会表现得特别明显,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还在用干巴巴的笑声掩饰自己的尴尬,我在想过两天去齐王府找张公子的事。朱公公神情淡然地看着温池,没拆穿他,只道:若是公子决定好了,奴才待会儿回去后便安排下去。第139章 牢这段时间以来, 温良宛若行尸走肉。他几乎每日都去宫门外碰运气,各式各样的小物件如同流水一样地送进那些士兵手中,到头来却没有一个士兵让他进去。听他说起时锦的名字, 士兵们毫不留情地放声大笑。不如这样,我教你一个法子。被缠得没办法的士兵调侃道, 瑄王那是犯了事儿才被关在天牢里, 若是你也去犯个事儿, 说不定就能和瑄王关在一起,由此一来,你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说个三天三夜都没人管你们。说罢,士兵笑得愈发肆意起来。其他士兵也越笑越大声。在四面八方响起的哄笑声连成一片, 如同刀子似的扎着温良的耳朵。温良脸色煞白, 嘴唇咬得死紧, 垂于身侧的双手攥紧又松开、松开又攥紧反复了许多次,可他的情绪仍旧没有平复下来。这么多天来的勇气在这一刻被消耗干净, 他再也没有脸面留在这个地方。温良深吸口气, 转身要走。站住。身后的士兵突然喊道, 若你有非见瑄王不可的理由, 我倒能给你指一条路。温良脸上的绝望在瞬间化作惊喜, 他赶忙转身看向说话的那个士兵。本来还沉浸在欣喜中的温良听了这话, 脸色再次变得难看起来, 他的身形微微晃了晃,好不容易稳住脚步,他费了些力气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他要被处决了?士兵不耐道:让你三日后来你就三日后来,哪儿来这么多废话?不想来你也可以不来。说完,士兵便面无表情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来是不打算再和温良多说。温良站在原地,一股凉气从他的脚心窜到头顶,他浑身发冷,仿佛被人剥光了扔在冰天雪地里。他不是没想过时锦的下场,却始终不敢相信系统说时锦是他未来的夫婿,说时锦会改变他的命运,还说时锦会给他创造一片美好的将来。这些话都是系统说的。哪怕现在系统不在他手里,系统也从未骗过他。所以,时锦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死掉?不,时锦不能死掉。他已经失去时烨,他不能再失去时锦,他不想最后落得两手空空。若是这样的话,他当初的反抗又有何用?还不如最初就听父亲的话乖乖嫁入东宫,那样一来,也许被时烨护在马车里的人就是他了。温良咬着唇,渐渐尝到了一股血腥味。他看了眼那些已经不再理会他的士兵们,又在原地杵了半晌,才慢慢转身。哪知道他刚要往回走,却冷不丁撞上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的一个人。面黄肌瘦的温良被撞得连连后退。然而那个人纹丝不动,弓着腰,揣着手,表情莫测地盯着温良。温良勉强站住脚步,抬眼瞧见那个人穿了一身蓝灰的衣裳,头戴巧士冠这身装扮一眼便能瞧出他的身份。温良愣了愣,眼睁睁看着那个人向他走近。奴家得了朱公公的吩咐,特意前来同温良公子说上几句。太监嗓音尖细,说话时端起的那高高在上的架子令温良感到极为不适,不知温良公子可愿听那几句?朱公公?温良懵了一下,他自然知道朱公公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只为太子殿下办事。可是朱公公怎么会这么突然地找到他?还是说朱公公也是得了太子殿下的旨意?这个想法让温良很快兴奋起来,他紧张到连走路都在同手同脚,他拼命按压住不断从心头涌上来的喜悦,小心翼翼地跟着太监来到一辆马车前。太监依然端着架子,甚至懒得拿正眼看温良,只是抬了抬下巴道:上车。温良听话地上了车。马车里空无一人,温良的视线在马车里扫了一圈,隐隐有些失望,不过他立即收拾好情绪,转头看向跟着上了马车的太监。太监让他坐下,随后在他对面坐下。温良坐得端正笔直,放在膝盖上的双手攥紧衣摆。他脑海中想象了无数句太监可能说出的话,却不想太监张口便道:听说你想见瑄王?温良不知道太子殿下身边的太监为何会对他说起瑄王,他愣了好久,想到瑄王和容妃如今的处境,顿时不敢把话说得太明确,瑄王曾经对我有恩,看他落到如今的局面我也异常唏嘘,才奢望见他一面,亲自向他表达感谢。太监道:你可知瑄王是朝廷重犯,曾叛逆谋反,就算你真在那宫门外守着了见瑄王的机会,难保你不会被误认为瑄王的同党余孽而被抓起来处死。闻言,温良霎时僵住。当他再品了一遍太监的话后,只感觉头皮发麻,庆幸感油然而生。他光想着见时锦去了,从未想过他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幸好幸好他还没见着时锦,不然他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温良刚这么想完,又听得太监道:朱公公说,好歹你也是温池公子的亲哥哥,你成天死乞白赖地守在宫门外,你不要脸,温池公子还要脸。温良冷不丁听见温池的名字,他沉默下来,咬着唇,脸色白得吓人。太监道:看在温池公子的面上,朱公公就大发慈悲地了你这个心愿,若你同意,奴家这就带你去天牢里见瑄王。温良抬起头,怔道:去见瑄王?太监表情骤冷:怎么?你不想领朱公公的情?不是。温良道,我话刚冒出头,又全部卡在他的喉管里。直到这一刻,温良终于明白过来,他能坐上这辆马车和太子殿下没有丝毫关系,全是托了他那个好弟弟的福。他东奔西走,低声下气地求了那么多人,结果连时锦要被处决的消息都是从士兵口中得知,但现在,他仅是得到了他那个好弟弟的怜悯,便能轻而易举的见上时锦一面。一时间,温良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感受。苦涩、酸麻、窒息、后悔种种情绪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从上而下地覆盖了他,他张了张嘴,良久,只发出了一声幽长的叹息:多谢公公成全,朱公公的情,我将一辈子铭记在心。倒也不至于。太监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没再和温良说什么,而是走到前面对车夫低声说了几句话。很快,马车行驶起来。温良伸手掀开旁边的窗帘,探头往外看去,只见周遭的景色都在后退,不久前和他说过话的那些士兵也转头看着他,不一会儿便被马车远远甩在了后面。马车畅通无阻地通过宫门,朝里而去。温良放下窗帘,心事重重地看着自己的脚尖发呆,太监就坐在他对面,也没有要和他交流的意思,开始闭目养神。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太监并未睡着,感受到动静后立即睁开眼睛,他看向温良:下车。温良赶紧点头应了一声,随即跟在太监身后下了马车。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偏僻寂静,除了守在牢外一群士兵外再看不见任何人的身影,但能看见暗灰色的围墙高得遮天蔽日,站在这围墙中,窒息感如影随形,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掐在温良的脖颈上。温良张着嘴,还是感觉喘不上气来。这里的环境太过压抑,他刚从马车上下来,就有些受不住了。不过领路的太监似乎去多了这些地方,习以为常地走过去,对着其中一个士兵耳语了一会儿。那个士兵看了眼身形僵硬的温良,点了点头,转头喊来了一个士兵。那个士兵对太监道:公公,这边请。太监抬脚要走,又倏地想到什么,回头见温良还傻傻地站在原地,顿时不悦地开口:还不走?公子这是要奴家找人来把公子八抬大轿地请进去吗?温良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赶忙跟上了太监的脚步。其实这里是关押重刑犯人的地方,被喊作天牢,古往今来,这里关押了不少皇亲国戚或曾经权倾一时的大官,环境也不是那些关押寻常百姓的普通牢狱能比的。不过当温良走进来后,还是被空气中那股明显的味道熏得用食指堵住了鼻子。虽然这里的格局看上去和普通府邸没两样,桌椅床柜也一应俱全,但是这里阴暗、潮湿,时不时有黑色爬虫一闪而过。温良从小便害怕那些虫子,他止不住地打了个哆嗦,赶紧搓了搓手臂,试图用这个动作来逼退身上已经起来的鸡皮疙瘩。领路的士兵和太监并未注意到温良的情绪,确切来说应该是他们压根不关心温良的想法。直到来到一间屋子外,领路的士兵才停下脚步。太监也在士兵身后驻足。随后,士兵从腰间拿出钥匙串,找到其中一个钥匙,打开了挂在房门上的沉重铁锁。士兵做了个手势:时间有限,务必长话短说。太监站着没动,转头看向走在最后的温良。温良没想到自己苦苦奔波了那么多天,此时却如此轻易的就要见到时锦,他脚步飘忽,恍若做梦一般,在士兵和太监的注视下缓缓走入屋内。屋内潮湿难闻的气味比外头更甚。温良放下堵着鼻子的手,硬着头皮往里走,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略显陈旧的桌椅和柜子,桌子上有几碟已经凉透的菜肴,似乎没被人动过。温良格外局促不安,有生以来头一回连双手如何摆放都不知道,他迈着僵硬的步伐走到桌边,在这间安静的屋子里并未瞧见时锦的身影。但他瞧见了一间内屋,应该是供人歇息睡觉的地方。温良转身朝着内屋走去,掀开挡在中间的薄布,一眼就发现了躺在床上的人。那个人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温良见状,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只见那个人没脱鞋也没脱衣服,侧身躺在床上,背影对着他,没束的黑发散落在绣花枕头上。温良犹豫片刻,清了清嗓子,喊道:瑄王。那个人没动,也不知是否听见了他的声音。温良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时锦,从前他都是远远地看着被众人拥簇的时锦,可望而不可及。他暗地里用指甲掐着自己的手心,迫使自己迅速冷静下来,他再次说道:瑄王,恕我冒昧,我有话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