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作者:容光      更新:2023-06-23 02:12      字数:3612
  高一那年,语文老师布置作业,要全班写一篇八百字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路知意问路雨:“我该怎么办?”路雨说:“没人规定作文得完全真实,创作这种事情嘛,真真假假,虚实结合就行。”于是用了一整个下午,路知意写出洋洋洒洒八百字。她语文一向不错,写作功底强,于是周一的班会课,老师让她上台朗诵这篇得了优的作文。她站在台上,低头看着手里的作文本,念道:“我的父亲是一名村官,他在冷碛镇担任村支书一职——”台下立马有了反应。一个初中与她同班的男生忽然出声:“不对!你爸爸已经不是村支书了!”班主任还没来得及阻止,男生已经一语道破真相。“他现在是劳改犯!”全班哄堂大笑起来。劳改犯这个词语,在这群孩子们的生命里只以一种形式出现过——每当班里的男生剃了个近乎光头的板寸时,就会有调皮蛋开玩笑说:“xxx又剃了个劳改犯头!”这个词也便失去了原有的残酷意味,成为了一个颇具喜剧色彩的词语。可对于路知意来说,它一点也不好笑。劳改犯三个字,意味着她的父亲在坐牢,在服刑,在接受来自命运最严苛的惩罚,在时刻忍受与至亲分离的苦痛。后来呢?后来,站在一众探寻的目光里,路知意把作文纸撕了。班主任欲说点什么,收拾这烂摊子,可她赶在她上台之前开了口。手里用力地攥着那把碎纸,嘴上轻描淡写,“我爸爸是个劳改犯,在坐牢,过失杀人罪。死的是我妈。”“……”就连班主任都忘了说话。“他以前是村支书,老好人一个,冷碛镇家家户户出了事他都第一个赶到。修路他参与,报酬都分给村民。人家打架他出面,最后被误伤到头破血流的也是他。镇上有人借钱开养猪场,结果那年夏天猪链球菌爆发,没一头剩下,十万块,他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就那么笑着跟人说:不用还了。我妈说他是傻子,好人二字,大抵都和傻脱不了干系。”“他当了半辈子村支书,人人都说村官油水多,可他一个子儿也没存下。家里的电视机用了七八年,坏了无数次,我妈要买新的,他一个人捣鼓半天,非说还能用,结果转眼就给镇上的孤寡老人买了台去。镇上的孩子偷了我妈过年腌的腊肉,那是我妈准备拿去市场卖的,我爸说小孩子,不碍事,谁吃了不是吃。他俩总吵架,吵了大半辈子。”“我初一那年,他去山上监督工人修路,有人受伤进了医院,他赶回家拿钱给人垫着。结果回家的时候,家里多了个衣衫不整的男人,打了个照面,急匆匆跑了。我妈拉着他不让他追,他急了,猛地一推,我妈从二楼摔下去,头朝地,当场死亡。”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看着她。路知意低头,摊开手,那堆碎纸被她手心的薄汗浸染,湿乎乎的。她笑了笑,说:“我爸是个劳改犯,有人说他杀了我妈,心狠手辣。”抬头,她环视一圈,平静地说:“可我知道,我爱他。”《我的父亲》,这就是她的作文。第一次触及这个话题,大抵也是人生里的最后一次。她带着报复心理,像是《基督山伯爵》里写的那样,完成了一场自我复仇。寂静的教室里,就连三十来岁的班主任也怔在原地。次日,她去镇上的理发店剪了一头板寸——众人口中的“劳改犯”发型。镜子里,理发师手持剪刀,迟迟下不了手,再三询问:“……真的要剪?”她言简意赅,“剪。”细碎的发丝落了一地,镜子里终于出现了如今的路知意。他在那铜墙铁壁里,她在这高原小镇上。他的世界夜夜灯火通明,她便在这广袤山地间陪他,摸摸那头扎人的刺猬头,她闭上眼,恍惚间记起儿时他总这样摸她的头,叫她知意,知意。床上,路知意看着那片月光,很久很久也没有合眼。她知道做人不能太虚荣,说谎的人没什么好下场,可面对赵泉泉的刨根究底,她终究是难以启齿,无论如何说不出劳改犯三个字。事隔经年,她也变成了胆小鬼。*周日下午,路知意继续给问题小孩补课。共享单车真是一件神奇的发明,省了地铁费用,还能强身健体。她一路骑到陈郡伟家里,面上红扑扑的,跟客厅里的漂亮妈妈打了个招呼,背着书包就进了小孩房间,切入正题。小孩还是一如既往的懒散,你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用心听,多半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周的随堂测验,他考了七十一分。漂亮妈妈端着刚切好的水果进屋时,面上洋溢着显而易见的喜悦,不住地感谢路知意,“都是路老师的功劳。”“这是小伟今年考得最高的一次!”“路老师,来来来,吃点水果。”最后,漂亮妈妈喜滋滋出门去了,“不打扰你们,不打扰你们。”路知意直觉有诈,扭头去看陈郡伟。小孩漫不经心靠在椅子上,斜斜地朝她看过来,“有什么问题就问,别跟我眉目传情。”她直截了当发问:“你想通了?”“想通了?”小孩笑了一声,凑过来,饶有兴致,“路老师,你猜猜看,要是这次我考了七十一分,下次八十分,九十分,最后期末考试一分班,一打乱座位,我就被打回原形,继续考个位数,我妈会怎么想?”路知意看着他。小孩咧嘴,“你猜我妈会觉得我是上哪儿学会作弊的?”路知意看他片刻,笑了笑,“你以为我很想教你吗?大不了期末就不教了,重新找个家教做。反正在你家做多久拿多久的钱,你妈妈一毛钱也不会少给我,我又没损失。”小孩不笑了。她拿起笔,指指卷子,“来,看下一道题。”小孩忍无可忍,骂了一声:“操!”课讲到一半时,一门之隔的客厅里有了动静。漂亮妈妈接了一通电话,话说了没几句,忽然间吵起来。“陈宇彬,你良心都被狗吃了!”“离婚?原来你还知道你结过婚?在芝加哥大办婚礼的是哪个王八蛋?我他妈没告你重婚完全是怕老爷子辛苦一辈子挣来的那点名声被你败得个干干净净!”“哈,你还记得小伟?你还记得你有个儿子?我以为你早他妈疯了,压根儿不记得你结过婚,有老婆孩子了!”……路知意一直以为陈郡伟的母亲就该是平日里那个漂漂亮亮、活泼到天真的年轻妈妈,却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顿歇斯底里的宣泄。她一顿,下意识抬头去看眼前的小孩。小孩面无表情看着她,眼珠黑而亮,像儿时的玻璃球,却又带着几分嘲弄。客厅里的独角戏愈演愈烈,直到几分钟后,女人连门也没敲,忽的推门而入,将一只信封送到路知意面前。“路老师,这是你前几周的工资。”她勉强笑着,声音略哑,匆忙又说,“我手头上有点要紧事,要出门一趟,今天小伟就拜托你了。”向来处事得体的女人,连她的回答也没等上片刻,就急匆匆转身走了。客厅里传来大门合上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怒意。路知意无意探听他人家事,但那么几分钟的痛斥,足以她想明白很多事情。男人出轨的原因不尽相同,夫妻间的纠葛也复杂难懂,甚至,家家那本难念的经,也没有一本如出一辙。她握着那只信封,抬头看陈郡伟。可到底也就是家庭纠葛,夫妻不和,丈夫出轨这样浅显易懂的一件事。陈郡伟的叛逆,说到底,也不过是少年人幼稚的抵抗,看似冥顽不灵、无坚不摧,实际上千疮百孔、苍白无力。这个家华丽又精致,他的生活锦衣玉食,应有尽有。可到底是缺了点什么。缺了什么呢?路知意低头看卷子,惊讶于在作文答题卡上,陈郡伟一改往日无字天书的作风,破天荒写了一句话。这一次的作文题目是:my family。而陈郡伟工工整整在答题卡正中央写道:my family is pletely a piece of shit.她忽然间笑了。说不上来为什么,哪怕陈郡伟一直对她极其不礼貌,但她却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欣赏。他的抵抗是悲壮愚蠢的,却也是异常英勇的。她盯着那行英文出神片刻,片刻后,语气轻快地说:“小孩,今天我们学点不一样的。”陈郡伟一顿,狐疑地看她:“什么不一样的?”“今天,我教你如何不使用一个dirty word,表达my family is a piece of shit,一百二十词,一个词都不会少。”她认真地奋笔疾书,开始为他写范文,偶尔沉思时,下巴抵在水笔上。陈郡伟忽然笑出了声。她侧头,“笑什么?”陈郡伟耸肩,“笑一笑,十年少。”他才不告诉她那支水笔漏墨,在她下巴上印出好长一条深蓝色墨渍呢。可陈郡伟发现,这个下午,这样一篇“大逆不道”的作文,是路知意讲过最投入最尽兴的一堂课。当然,他也并不知道有新发现的人不止他一个,对路知意来说,这是她的问题学生头一次佯装漫不经心,却把耳朵却竖得尖尖的,一字不漏把她的话听进去了。临走前,路知意在那张卷子上方的空白处留下一句话。她搁下笔,站在桌前,与她这古怪学生对视着,头一次用了些许感情,而不再是那样刀枪不入的金刚女家教形象。她念了一遍,英语发音一如既往不太地道。她的学生照例嗤笑一声,以示反抗。但路知意不在意,她背起书包,挥挥手,“走了。”桌前的少年顿了顿,目光落在卷子上方。空白处,他的家教用娟秀的笔记写道:all over the pce was six pence, but he looked up at the 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