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3-06-23 11:52      字数:3096
  “儿子不敢。”朱高晸低了头,心头也是下了决心。他定然是要划开了与白莲教的联系,让父王知道,他一直以自己是皇家子弟的身份而骄傲。白莲教,不过是一些骗骗村夫村妇的旧年余孽。七月末。蓟城发生了一起大事。张家的大爷张新重,敲响了官府衙门前的那面告状大鼓。然后,递了状子,要告倒了他的叔父。这状子上明明白白的写清楚了,张家老爷张镇江这位举人和妻子、母亲的遇害,就是丧尽天良的弟弟所为。没错,就是张新重,张大爷的叔父谋财害命。这位张二爷不是张镇江举人的嫡亲弟弟,这又是牵出了一桩往事。原来,这张二爷是抱到张太夫人名下的嫡子,实际上是一个庶出子。唉呀,这等大户人家的恩恩怨怨,这一出戏码出来,蓟城百姓叫看了一个热闹。一波三折,从匪盗杀人,再到庶子害嫡母嫡兄,以至于嫡亲侄儿去衙门告大状……这起子事情,自然是闹得蓟城是满城的风雨。燕王府。元熙堂。八月初一日晚。福娘和夫君独处,她就是讲起了这么一回事。“五郎,你在衙门可听说了这桩事儿?”福娘这问话,朱高熙听后,点点头,回道:“状纸我都看了。”朱高熙心头明白,这必然是二弟拿捏了二弟妹的亲侄儿,去威胁了张新重这个孩子他爹。看起来,二弟的手段也够狠。就是知道最后,二弟是准备赶尽杀绝?还是给那个不懂事的二弟妹侄儿留一条活路?“衙门会如何判?”“五郎,你估摸着,可是有底儿?”福娘有些好奇的问道。“张新重的叔父死定了。他的妻儿也必然是流放的命。这背后说不定,还会牵连出谁呢?到时候,里面冤死鬼也不会少。”朱高熙神色有些寡淡,他的目光有些悠远,继续说道:“衙门里的道道弯弯,绕着啊。”“若是能压下去,定然不会上报的。那会影响了官员的考核成绩。若是一旦压不住了,肯定会办成了大案铁案……”朱高熙也是在衙门里待时间久了,对于衙门的办事风格,那是十分了解了。“二弟妹的娘家,张氏一族这一回是注定要风雨飘摇,沉沦到底了。”朱高熙下了结论。“一个家族兴起,要多少辈人的努力。一个家族的没落,唉……”福娘也叹息。福娘可是知道的,二弟妹的娘家啊,那是有不少人物的。不说二弟妹的亲爹是举人功名。二弟妹的叔父在蓟城,也是商界的头号人物。更不肖说,二弟妹小张氏的娘家的堂叔从叔里,更有好些个官员在场官员刨食儿。“五郎,我记得二弟妹一位从叔是京城吏部的左侍郎?”福娘伸手,指了指南边的京城方向,说道:“那一位应该会伸手帮扶一把吧?”“太远了,远水救不了近火。”朱高熙回了一句他认为够真相的话。“可惜了。”福娘说道:“不过,这一回蓟城里,张氏一族受了牵连的话,定然会空出来了许多的官位儿吧?”“凡是牵连其中的,应该会打击到一大片。”朱高熙更清楚,他父王会借机把对京城那边忠心耿耿的官员,全部扫荡出局的。京城那边这个夏天,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啊。削藩之策已经成了宣惠帝的政.治正确。第144章果不然, 蓟城之内发生的事情, 就如朱高熙所说的那样。最后, 衙门的断案,由得主官作主。那张新重的叔父被有力的人证、物证,给指控了。然后,自然是杀人偿命。其家眷更是受了牵连?为何?因为张新重叔父的案子,又牵连出来了贪污案子。这简单就是拔萝卜带泥, 一连串儿的人都下了水。这等大事?燕王身为燕地的藩王,自然是震怒了。最终,燕地这一场大风暴,一直持续到了入秋。这一场大风暴里, 多少小官吏是栽在了这一起子的事情里。那可谓是官帽子,都空缺出来了不少。此等良机里,福娘的大哥张春旭自然是在妹夫朱高熙的帮袝下, 谋了一个七品官帽儿。张春旭和他弟弟张春福一样,从此在燕地也是走上了官途。福娘打从两个哥哥都是当了官儿后,这心头是落下了一块石头。毕竟, 娘家在燕地官家了,哥哥们都是有了事业,都是有了前程, 她对娘家也是有一个交待嘛。秋。张春福成婚。福娘身为嫡亲的妹子, 自然是回张家贺喜了。柳秀秀拉着女儿,还是好好说了一通话。然后,闵氏也是感激了小姑子, 感激小姑子这是给夫君谋了衙门里的差事。“二哥娶了,真是好事。”福娘对大嫂的感激,是收下了。她这一天,是乐呵呵的。“二弟妹嫁进来,当然是好事。”闵氏表现出来大嫂的态度,她说道:“我啊,乐得躲躲懒。”“瞧大嫂说的。”福娘笑了,她道:“你可是张家的长媳,你啊,得多出一把子力气。”“要知道,嘉善、嘉阳两个侄儿在呢,你啊,定然多受累。我可盼着二嫂和二哥多恩爱,来年给我又添了小侄儿。”福娘是打趣了话儿。闵氏一听后,也是乐了。姑嫂二人说说家常话。这自然都是聊了开心的事情。张家是有宾客的。姑嫂二人也是随意聊上几句,自然又是与来客的女眷们,谈了些趣事儿。特别是福娘,她这燕王府世子妃的身,多少的女眷乐意巴结了。这不,张家的婚宴上,她可是许多人凑近乎的对象。对此,福娘是近谢不敏的。毕竟,这是二哥的婚宴,她不可能夺了主角的风采。抢风头的事情,福娘不乐意干了。所以,她去后宅陪了祖母张李氏说话。张李氏对于娶了孙儿媳妇,还是高兴的。张李氏与福娘说话时,就是满面的笑容,道:“春福这孩子长大了,这娶妻好啊。”“祖母得高兴,来年,指不定嫂嫂就给祖母添个小曾孙。”福娘说了吉祥的好话儿。张李氏听得开心,这等话,她这等老人家最爱听。“瞧你嘴甜儿。”张李氏乐得笑起来。“春福是得赶紧有了孩子。我啊,盼着曾孙儿多些。”张李氏活了这一辈子,盼得就是四世同堂,又或是五世同堂嘛。这一天,从张家的喜宴归来后。朱高熙是微有醉意,不过,心情还是不错的。“什么事情这般开心?”福娘笑问道。“喜庆日子,大家都开心,我自然也是开心,多饮了两杯。”朱高熙觉得今日气氛好,他这等身份也是陪着二舅子这个新郎官虽了一杯。然后,自然就是陪着岳父张启和大舅子张春旭又喝了两杯。三杯酒下肚子,朱高熙自然是身上带了酒味儿。“嗯,也是大喜日子。二哥成婚了,爹娘是真高兴。”福娘讲了实在话。“还有一起子事情,我也得了消息。”朱高熙正了正神色,对福娘交待话,道:“之前一直在海外的商事,有了一些门道了。”“下面的人,还给我送了些海外的特产。”朱高熙笑眯眯的说道。福娘笑了,说道:“哦,那可得见识见识。”对于海外有什么?这个时代福娘又不了解,哪知道啊。不过,她不介意了,夫君的海中商路打通时,也是带些海外的特产嘛。到底瞧个新鲜,说不一定发现了宝贝呢?“我让人送到了元熙堂。你若得趣,明个儿自去瞧瞧。”朱高熙笑说道。“那成啊。”福娘点点头,同意了。她倒是真好奇上了,海外带回了些什么好物拾。就是没干什么,瞧稀罕嘛。稍后,自然是夫妻二人沐浴洗漱,然后,歇息了。次日。福娘在朝食后,没多留了圆明堂。她与三弟妹一同从母妃那儿归来,就是更自回了小院。福娘领着两个儿子,一道往元熙堂走。朱瞻亨、朱瞻利也是乖巧的孩子,倒是走路溜儿顺。这会儿,还有功夫一路上,兄弟二人是说说笑笑。福娘回了元熙堂,问了李嬷嬷四儿子朱瞻贞的情况。李嬷嬷回了话,道是四少爷还是之前醒了会儿,吃了奶,如今又是睡了。福娘点头,自然就是示意知了。其后,她是领着两个到花厅里,还是教了儿子们数数儿,然后,由得二儿子朱瞻亨当了先生,去教导了他三弟朱瞻利。“嬷嬷,世子说昨个儿有些特产送到了元熙堂。”福娘对白嬷嬷吩咐话,道:“正巧,我这会得空闲了,让人都送来花厅,我且瞧瞧,看看都是些什么特产?”白嬷嬷自然是应承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