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
作者:木落花未眠      更新:2023-06-23 14:45      字数:4894
  在护国寺的主持是明远大和尚,善名远播,处事和缓。还有一位更有名的高僧偶尔在此隐修,为明远大和尚的师兄,法号明觉,学识渊博,佛法精深,德行出众,擅医,懂观人望气之术,通幽冥人事之变。因太过超然外物,心如佛陀,常年行游在外,感悟修行,普世救人,偶尔才回到护国寺静参。明觉大师年已耳顺,为人浅淡,虽常年治病救人、度化众生,却从不与人深交。唯一例外的,就是当世一位大才子,从小就被高僧们惊叹“颇有佛缘”的,字摩瞻的苏诘。这位大才子现年三十岁,出身大贵族,幼年因“佛性”成名,少年传出惊世诗作,擅诗、书、画、乐,年十五高中状元,官至从一品太子太傅,二十四岁辞官,章和帝爱之,坚留不得,遂赠“化外丞相”金牌,位同一品大员。摩瞻容貌俊美,身形清瘦,仪态淡雅,曾有“环佩蔬果满车”的盛况,是大汤朝一位传奇人物。他和明觉大和尚常结伴出行,身体力行为善四方,两人多有辩论,传出数则佛偈,无不引人深思,为值得传承千年的经典。可惜,这次虽然好运得刚好有明觉大和尚在寺里,苏大才子却并没有同在,不知多少女儿心中暗暗神伤。就是曲青青这样冷酷无情的,都微微觉得遗憾。因为系统太给力,许多传说中高洁无比的“圣人”都在详尽的“人事档案”中无所遁形,惹人嗤叹。能仍然洁白无瑕的,少之又少,而其中,就有这位明觉大师和苏大才子。虽然青青是个心肝儿脾肺都黑透的,也最见不得那些摆出“善良纯洁”样儿的人,但对于明觉和苏诘这样真正像游历人间的佛陀神子一般心怀世人却纯净无垢的人,也是打心里敬佩仰慕的。特别是苏诘。这世间,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长于富贵权势之家,身有潘安之貌、子建之才,却舍得下世间的赞誉、权势、财富等等浮华,真正布衣素食,无妻无妾无子,惟山间简行,救助世人而已?当然,也是她脸皮够厚,在这样的人面前,也不觉自惭形秽,反而想凑上去沾点儿福气神恩圣泽。到了山脚,按照惯例,任何人都需自己徒步上山,连两位太后和章和帝也不例外。章和帝当然要和皇后、贵妃、淑妃一起搀扶两位太后,做足孝顺样儿,青青只好和林宝林一起走在稍后的位置。她今儿穿的软靴,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硬邦邦的登山屐——反正她灵巧够高,鞋底也绣了特殊图案,不用担心不好走。清凉山的确够矮,凭着这几个养尊处优的人,也能绰绰有余赶上午膳。护国寺从新翻修后,不愧为大汤第一寺,占了清凉山大半山头,大门气势恢宏,内里殿宇重重,菩萨金身。随行侍卫和宫人都悄悄去了专门的厢房,没有主子吩咐,这段时间他们都只能隐着,可不招摇。寺里自然知道皇帝一家今儿会来,早早做了准备,素斋也做得精致风雅,令人食指大动。明远主持陪着章和帝等人用过午膳,又安排了入住、泡汤、伺候的小沙弥等琐事,便知情识趣的退下了。折腾一天,贵人们都没了动弹的意愿,沐浴后都歇下了。青青倒是精神得很,但她为了自家宝宝,还是愿意养成最好的生活习惯,散步沐浴后,也歇了午觉。未时过半,众人纷纷转醒,只觉神清气爽,都叹护国寺神灵庇佑,却不知一切只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罢了。章和帝带着太后、后妃按照明远大师地指点参拜佛像,捐写香油(就是打白条,开支票的意思),又同和尚们一起听了一刻钟的午课,这才可以自由活动。因为明觉大师暂时不见客,而且又是第一天,章和帝等人也没有立刻和佛陀黏黏糊糊的意思,大多选择去皇家专用场地泡汤。清凉山别的没有,却有好几处极具特色的温泉,十分得大汤人喜爱,皇室也不例外。可惜,青青只能摸着自己的肚子,含泪目送别人去享受了。晃悠悠回到自己的厢房,青青正要推门,忽然顿住,微微挑眉——这是,艳遇的节奏?好吧,这样调戏六十多岁的圣僧实在不敬,必须批评。随时开着的“附近”地图上,一个感觉略微妙的粉红小点表示,明觉大和尚正在屋里等着青青,欢迎扑倒,不对,请小心注意。青青心里稍微有点儿纠结,迅速翻看日志,确定这位大师的确有着凡人不能理解的本事,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地藏到青青卧房里(哪里不对),松了口气。这位这显然是有话要谈,青青丝毫没有自己身为一个残酷异界“妖怪”遇到得道高僧的自觉,所有脑细胞都在思考明觉的目的。几息过后,在周围伺候的小沙弥上来问询前,青青推门而入,顺手使用了隔音幻境。第三十五章 战事欲起时青青淡定地踏进房门,并不关上,对坐在椅上的明觉大师点头微笑,坐到主人位。明觉大师同样神色如常,丝毫没有为私闯后妃卧房的大胆举动解释一二的意思。他看了眼屋外完全无视自己的沙弥,拨动手中念珠,定定看向曲青青,问道:“不知娘娘可否告知,您来自何方?贫僧某日参禅,忽见菩萨流泪——此为魔星下界,乱世之预兆。后摇签卜之,签文似乎意指娘娘……”说着,他将一张黄符签文递给青青。魔星乱世什么的,是不是玩的大了点?青青结果签文,上面写着:“小户深闺倾城色,一朝选在君王侧。杜鹃不问鸟儿言,摔落梧桐幼子殇。”青青挑眉,鸠占鹊巢,亡其子嗣,挺直白精准的嘛。将签文放在桌上,青青微笑,轻声问——“小女,人否?”明觉点头,道:“然也。”“小女,乱否?”明觉停顿一息,似有所悟,道:“非也。娘娘无干政之言行,奢靡之享乐。”青青最后一问:“苍生苦否?”明觉立身,对青青微微鞠躬,言道:“苍生不苦,不为乱世,是贫僧着相了。多谢娘娘指点。”说完转身离去,对于周围人似乎完全看不见他的灵异事件漠不关心。青青喝一口茶,心里松了一口气。好在这位神僧是个天真良善的,重要是,还一点儿不迂腐,并且不愿涉世过甚,招惹因果,否则今日可称一大劫数。取出仓库里的点心狠狠大吃一顿,青青撤去幻境屏障,去了观音殿。话说,之前稍微扫了眼章和帝和林宝林温泉水滑鸳鸯浴的景象,青青一边赞叹林宝林资本的确不错,一边心里微讽,人类啊,当时再怎么愧疚、感激和悲伤,时光匆匆,余下的也不过是一场完全不走心的仪式(介子推事)。盘腿坐在观音像前的蒲团上,青青一边拨动手中念珠,一边念起经文,心中一片平静。所谓魔星之言,其实未必有错。青青深知自己,绝不是个喜欢平淡安乐的,那一个个计划,分明会将至少表面歌舞升平的大汤朝搅乱,岂不是乱世?只是,青青更清楚,自己心中是有底线的,绝不至于真的陷民众于水火,反而会给这一方百姓带来丰足衣食和广阔土地,担不起神佛地责难只是,今日看似解决了明觉,除了他的确善良纯稚,像孩童一样黑白分明、是非明辨,且心性宽和外,也有他超然物外,对俗世权贵有一份骨子里的漠不关心,这样的因素在。可其他颇有道行却涉世很深的僧尼、道士却不一定会有同样的决定。现在青青还不显,等日后,自然会有人拿着她的四柱到处批算,若是遇上真本事的,算出和明觉差不多的命卦,事情会非常麻烦。青青抬头望向慈眉善目的观音像,心里略烦躁。古人迷信,如果自己真有了妲己媚喜之类的批命,即使已经做到太后,恐怕也站不住脚。到时候,难道真要武力镇压整个国家的人么?那无疑是一件很傻的事。就是神佛,恐怕也不愿意和全部人类为敌,因为人类的潜力永远超乎想象,广大民众的智慧和实力也不是一个个体可以压制的——即使他再强大——君不见刑天否?那么,未雨绸缪,善之善者也。清明,章和帝、两宫太后和几位后妃一同在护国寺沐浴斋戒、诵经祈福,足足十日后才回返宫中。前庭有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和七皇子共同监国,又有众多贤臣辅助,井井有条。后宫里丽妃和贤妃也处置得当,并无大事。及至帝后回归,后宫事务仍然回到之前那样,皇后掌权柄,四妃分事务。前庭却发生重大变化——章和帝自觉自己上了年纪,他们夏侯家又向来不长寿,开始将政务交给几个出众的儿子处理。除了大皇子、三皇子和七皇子,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向来如隐形人、小跟班一般的二皇子,也得封魏王,领了实实在在的差事,同他的母妃吴德仪一起,成为后宫前庭的新势力。贤妃母子对此反应很大,很是传出些不好的流言蜚语。二皇子如今风光起来,却给出一个不算好的讯息和暗示,惹得其他五皇子、六皇子等平日里不声不响的皇子们躁动起来,活动频繁。淑妃因为四皇子这个唯一的儿子失去继承大同的可能,很是沉寂了一段日子,这几天却又重新抖擞起来——好不好的,她名下还有一个以前没在意过得十五皇子呢,刚好这位生母早亡,舅家寒微,而且年刚十六,正是要议亲的时候,恰好给了忽然转变态度的淑妃一个不错的台阶。今年上祀节时,章和帝给长华大公主长女永乐公主与贵妃幼弟,新科探花朱庭赐了婚,婚期定在六月。虽然辈分差了足足两辈,但皇家和世家向来都不在意这些,他们之间联姻频繁,真论起辈分来,谁都尴尬。大汤朝驸马地位还行,虽然比起自己妻子差一截显得夫纲不正,却也有曾“醉打金枝”不获罪的前辈做榜样,且参政议事也不受限制,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况且,作为同辈中唯一特封公主的永乐小姑娘,她本身就有着让人追捧的天然资本,是以不管是朱庭或者朱家,都还是很满意的。怪外抹角的,现在青青也算是和朱贵妃扯上了关系。大汤无大事,边境却有些小情况。婠婠公主之事终于还是有了反应。之前南蛮本来在和南缅干架,却在婠婠公主亡故不到七日,两方和谈,现在还在商议和谈一事。按理说,公主的棺椁和亡讯还没有送到南蛮,但这样巧合的和谈,当然会触动大汤男人们敏感的神经,一方面大力排查起邻国密探来,一方面也派遣使节,同时还积极防备起来。大汤以武立国,现在却偏向以文治国,武将世家们心中早有不爽,如今明明是章和帝处置不当,惹来祸端,武将们却大力支持,恨不能立刻为君王奔赴沙场。对比文臣唧唧歪歪、似有微词,即便章和帝心中防备武将,担心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之事,心中也难免也所好恶偏向。淑妃三哥哥刚好权掌南蛮边境,云贵,是以本来应该再起流言的四皇子,并没有人提及,反而对淑妃、长平公主和十二皇子多有奉承,风光无限。同时,因为要防备北戎趁机搅乱,有父兄镇守边关的淑妃和丽妃,顺搭一个曲青青,这段时间都备受宠爱尊重,后宫众人只能避其锋芒。青青深思熟虑下,在封芜又一次入宫探望时,提出希望父亲辞官回家颐养天年的事情。一方面曲平年过六旬仍然是个五品小官,却是比较尴尬;更重要的,却是要让父亲为兄长腾位子了。本来,有丽妃娘家照顾,曲士廉虽不是什么天纵英才的人物,也不至于烂泥扶不上墙,可因为父亲死死占住五品的位子不动,当儿子的也不能越过老父,生生耽误了前程。此番波澜,青青虽然断定知道北戎不会起战事,但也知道军中猫腻,若能抓住机会,曲士廉就可以悄悄升官。家世不显,目前是青青的优势,但等她继续升位,就会成为最大的阻碍,所以可以的话,哥哥大人还是不要大意成长起来吧!示敌以弱是一时之计,却不代表真的要一直顶着弱者的头衔,暗地里都不知道好好发展。曲平千般不好,对于曲青青来说却又三点值得称道——识时务、爱妻子、良心不坏。虽然爱权,但心知肚明自己确实在官场上没有天赋,难以混出头,在封芜传达了自己如今贵为嫔的女儿的意见,并没有犹豫多久就答应了。章和帝对于曲平辞官的请求非常满意,他也是觉得这人在朝廷上无甚用处,有时候想给他升官,让青青脸上有光彩些,都要担心让其身处高位反而会遭人设计,连累青青和自己的声名。好在青青是个懂事的,也不在意功名利禄,否则要是她坚决恳求,章和帝会觉得相当难办。如今他要赋闲在家,既可以用心研究农事,说不定会突然激发祖上血统(章和帝认为曲平没那个本事,改良农具是沾祖上的光,也是曲明暗箱操作的结果),再改良一些农具出来,那就是大汤百姓福祉了。同时,自己也终于可以赐其虚位,这样他身份显得高些,青青也能得些荣光。曲平本以为日后就是个白身,却不想章和帝赐下“户部员外郎”身份,相当于从三品官身。虽没实权,但在外行走时身份也够高,心中惊喜非常,铭感君恩。同时,这个平时驽钝,关键时候却总会灵光一现的男人,心中闪过一个想法。他恐怕是第一个真正隐约意识到,曲青青的野望的人。章和十七年四月末,大汤派往南蛮的使节失去消息,朝廷震怒,命云贵节度使立刻调查缘由,并积极备战。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端午芳菲尽进入恶月,恰逢端午。大汤朝历史上少了位忧国忧民投水而亡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