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
作者:木落花未眠      更新:2023-06-23 14:45      字数:4859
  都站起来举杯,一饮而尽。章和帝微笑,又说:“今日,老朋友重锋,朕心甚悦,诸位自当尽享欢乐,不必拘束。”众人点头,诺诺称是。至此,晚宴正式开始。北戎已经听闻大汤和南蛮因为一位公主突然死亡的缘故,开战了,大汤短短一个月就大获全胜,占领了南蛮全境,掠夺了无数财物。对于之前大王子带回消息——南蛮因为献上美人而搏得章和帝好感,免税不说,还得到极大支持——因而立刻开始培养美人,准备依样画葫芦的行为产生动摇。北戎气候恶劣,女子数量比男子少很多,所以女人非常珍贵,如果平白牺牲,实在是舍不得。再者说了,怎么讲也是大张旗鼓地给堂堂大汤皇帝送女人,这血统、身份、资质,稍微差一点儿也拿不出手啊!再三思量,也不过是他哥哥的遗孤,今年十六岁,有着马背上的明珠之称的塔纳公主才够格。北戎单于想来想去,始终难以决断。还是他的宠姬,原来是一位和亲的大汤公主的侍女,出了个主意——何必费力不讨好的给大汤皇帝做主呢?我们只让公主在晚宴上表演,大汤皇帝没表示,那只是公主欢迎远方的客人;有意愿,我们遵从就是。塔纳公主是我们部落最美的女孩,最聪明的人,而且还有着北戎人少见的和顺温婉,哪怕不得宠爱,也不会招惹祸端。今年气候不好,夏天还经了场骇人的冰坨子,牛羊损失很大,若能减少朝贡,甚至能在冬天得到大汤地援助,就算还是要和蒙茶争夺,也能占据优势!单于觉得宠姬说得非常有道理,大悦,依计而行。所以,见晚宴正式开始,北戎单于故作豪爽地对章和帝道:“天可汗难得来此,可知道我们北戎有一颗世间难得的明珠?”章和帝登基二十年,什么没经过?一下子就明白了单于的意思。只是,有了红美人的事儿,短时间内他是不想再宠幸这些蛮族女子。况且,他又不是没享用过北戎的美女,初看还可以,也新鲜活泼,眉目深邃,颇有异域风情。可是生活习惯的缘故,终究没有大汤女子那样的精致细腻,肌肤滑嫩,体格清香。不过,杜盾单于这话还是很巧妙的,反正不是一定要接受,看看表演还是不错的。北戎女子能歌善舞,体格健美,容貌艳丽,远远看看还是赏心悦目的。于是略带性质地问道:“这朕倒是不知道了。草原现在也产明珠了么?”杜盾单于听这话头,稍稍放心,笑着说:“百闻不如一见,天可汗请看吧!”他话音一落,远远地,十几个少女小碎步,袅袅婷婷地快速走来。等到了近前,五个头戴鸟羽,披发左衽,毛裙赤足,脸着油彩的少女先表演了一段充满野性的原地快速踏步的舞蹈。场上气氛瞬间热闹起来,许多不拘小节的男人们怀里多了一个甚至好几个美人,男女都有。豪放点儿的贵妇也放开拘束,微微敞开衣服,侧卧,饮酒。青青看这几个少女,心里想的却是——好在今儿篝火点得多,不然别说她们这样够冻人的,自己也得再加件皮毛大氅才好。乐声稍变,五个少女蹦跳着跑到四周,原来场上已经布置好五架大鼓,少女们拿起鼓槌,轻敲两下,再之后,激烈的鼓点连绵不绝的响起。这次紧跟着的是是个同样打扮的少女,她们有序地散开,不断原地快速踏步并双手前后上下劲道十足地动作。这时候,众人才看到最后出场的黄衣少女。头戴华丽绒毛平顶帽子,后面簪有三根长长的非常漂亮的羽毛,头发变了复杂的发辫,还散落了大半,垂落至膝。额上画着繁复、美丽、神秘的油彩,浓眉大眼,睫毛长、密、卷翘。鼻子高挺,肌肤是迷人的蜜色,嘴略大,红唇非常诱人。她个子很高,青青算是修长的,也至少矮了人半个头,因此显得腰肢格外纤细,腿格外修长。穿着黄色连体修身带风毛袍服,在古代算是非常短了,因为露出了大红色的毛靴子。此时她双手高举过头,双眼仰望天空,在众多少女地陪衬下显得十分静谧圣洁。青青看得津津有味。在她眼里,这绝对是国际范儿超个性美人,但看章和帝的表现,或许会觉得新奇,到底不是主流审美,并不很喜欢。鼓声又变,毛裙少女们朝黄衣少女围去,不时发出嘶吼声。黄衣少女视若罔闻,从容缓慢地做着一个个富有宗教意味的动作,慢慢趴伏在地。之后,突然猛地抬头,开始旋转舞蹈,但是动作仍然蕴含一种神秘而吸引人的宗教意味。众人屏息凝神,目不转睛。最后,在黄衣少女一段听不懂歌词,但格外辽阔神圣的歌唱声中,十五个毛裙少女渐次退场,黄衣少女一个五体投地的行礼,结束了表演。在众人还在回味时,杜盾单于大笑出声,高声叫好。众人连忙鼓掌,纷纷赞扬。“天可汗,这就是我们北戎的明珠,塔纳公主!刚刚她表演的是我们北戎的祈福舞,意在赶走邪恶污秽以及猛兽风沙,希望大汤和北戎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章和帝自然龙心大悦,大笑着说:“大汤和北戎是坚定的盟友,天然的好朋友!公主辛苦,赏玉如意一柄,蜀锦十匹。”塔纳公主上前谢恩,礼数周全。贵妃又说:“公主美貌难得,今年多大啦?可有婚配?”杜盾单于连忙道:“已经十六岁了,还没有。我是个粗枝大叶的,家中妇人也不顶事儿,竟然耽误了这孩子。如果能得到天可汗指点一二,这孩子自然前途无限,终身有靠了!”章和帝踌躇。他是不想再收个蛮族女子,可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可不愿意杜盾和哪个北戎部落名正言顺地联合起来……这时一直当布景板不言不语的曲青青突然说话——没办法,丽妃身体不适,没有参加宴会,青青只能自己上了,总不能明知道章和帝心思,还不为他分忧。青青可是明摆着非常厌恶婠婠公主的事,应该和章和帝一样,暂时是不喜欢蛮族女子入宫的。“皇上,妾年龄虽然和公主仿佛,却已经为人母,看着公主如此富有生气,也万分喜爱。我之前以为坏得是位公主,做了许多女孩得用的物事,如今都搁着呢。今儿我见着塔纳公主就十分喜欢,想要送她一件,不知可否?”章和帝闻音知意,北戎突然献媚,必有所求,贸然拒绝,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事端。他儿子众多,随便找一个纳了这公主,有利无弊。于是笑着说:“朕这位昭仪,女红可谓天下无双。她亲手做的东西,即使是朕也喜爱非常,只是平日里朕娇惯她,一年也动不了几下针线,朕也难得能得几样昭仪的好东西呢!今儿竟然主动要送东西,可见是塔纳公主合了昭仪的眼缘。”杜盾单于不明白大汤弯弯绕绕的文化——女子不可能随意将自己的女红送给他人,女子的话,不是金兰,就是晚辈或者长辈。他还以为昭仪娘娘这是表达欢迎塔纳进宫的意思呢。贵妃和淑妃自然一下子明白过来,淑妃脸色白了两分。还以为四皇子那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一试探,章和帝竟然还耿耿于怀,真不是个好消息。不一会儿,夏果端着一个盖着锦帕的托盘快步走来。章和帝一个眼神,程元珍掀开锦帕,露出一对坠有如意扣的极其精致美丽的如意结。金丝红线,熠熠生辉,众人无不惊叹。塔纳公主接了,跪地谢恩。之后,章和帝大笔一挥,将塔纳公主赐给七皇子为侧妃,明年完婚。七皇子只用一个无足轻重的侧妃位,就得了北戎好大一片助力,贵妃满意,淑妃无不喜,七皇子喜不自禁,三皇子稍稍皱眉,后大加祝贺。知道七皇子乃贵妃所出,尊贵无比,封燕王,还年轻俊朗,北戎也很满意。于是,皆大欢喜。歌舞再起,尽享酒肉。见场中渐乱,青青对章和帝说自己担心儿子,想提前退场。章和帝也考虑到他在场众人始终不能放开,便和青青一起回去了——最重要,今晚青青如此美丽,怎能辜负?作者有话要说:首先严正申明,我一个小老百姓,当然没有任何的民族歧视……(有毛好歧视的,现在少数民族同胞日子比我好过多了吧……对拥有牧场农场的土豪们,羡慕嫉妒倒是可能很严重……)文中一切言论都是架空,没有任何隐射意思。然后,文中大概会涉及吐丝(类似**,首领称王,有强大的神权制衡,活佛——和现实肯定不同,毕竟不是主要写的,简化很多),蒙茶(类似蒙古,首领称为台吉),北戎(首领称单于,类似匈奴,但是地盘更小,人口更少,实力更弱,相当于北匈奴再分,单独出了个蒙茶)北戎离大汤最近,在西北部,蒙茶也有接壤,但主要还是在北戎再北边一点儿,吐丝和现在**位置差不多。南蛮和南缅其实很好想到,就是南边云贵更南边的两个邻国。因为大汤非常强盛,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将这些地方变为自己的属国,但是实际上是臣服的。而且虽然事实上提到的就这几个首领,但是他们内部争斗非常激烈,特别是蒙茶和北戎,内部有相当多的小部落,他们之间也有争端。第四十五章 众皇子争锋第二日,章和帝和曲青青在御帐里厮混了一个上午,用过午膳,前去探望丽妃,三人加一个小包子,又玩乐混了半个下午。之后,章和帝带着青青同骑,丽妃带着夏侯任,身后跟着一群宫人,远远看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皇子大臣们却没那么悠闲。三皇子一向比较文弱,原先还有个半斤八两的四皇子陪着,不显什么,现在和大皇子、二皇子和七皇子一比,简直不能直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们兄弟俩出生那段时间,正是朱皇后、独孤昭仪及其娘家势力与先帝斗得最厉害的时候。朱侧妃和独孤侧妃更是为了抢先对方一步生下儿子费尽心思,双方都遭了不少来自各处地暗算。能平安生子已经是万幸,可是两位皇子出生以来身子骨就不大好,后来也只能往文才方面发展。大皇子就不同了。他肖似章和帝,高大魁梧,体格健壮,十五岁就能独自猎杀老虎,二十岁就曾到边关领兵训练。虽然因为大汤几乎没有争端,不曾立下战功,却也实实在在于武将中颇有盛名。策马奔腾,拉弓射箭是拿手好活。七皇子今年才24岁,却天生神力,高大威猛,比大皇子还要高上一两寸,虽稍精瘦些,但自小练习朱家收集来的武功,真打起来,却是定能胜过大皇子的。只是因为一直被同胞哥哥压制,不曾显出名声来。如今形势有变,又是在围场,更恰好得蒙赐婚,正是天时地利人和,自然要积极参加各种赛马、摔跤等等比赛,赢得极高赞誉。又因为虽然明年塔纳才真正成为他的女人,但北戎在男女大防上一向松散,青年男女席天幕地成就好事也稀松平常,父死子继、兄死弟更是习俗。所以,七皇子和活泼、生机勃勃,但又十分温顺的塔纳公主手牵手满围场乱逛,一起参加赛马比赛,公开秀恩爱什么的,自然也不会有人说闲话,反而引得草原男儿、少女艳羡非常,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片。二皇子比起这两位肯定是大大不如的。可这位有一个好处——样样都平均,样样不拔尖,可也没哪样完全拿不出手。于是,近来相当志得意满的三皇子心中非常不乐意,在和母妃的言谈中也露出几分对弟弟大出风头的不满。却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天下父母,除了那起子真的太过偏心和势利眼的,大多有种隐隐的平均主义,希望每个孩子都过得好,对相对弱势的那个孩子总是不自觉的愧疚和偏爱,而其中,母亲尤胜。每个孩子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怎能不疼爱?在所有人都觉得三皇子即位是板上钉钉的事的时候,朱贵妃对于只因为晚出生就平白失去竞争权的小儿子,是最愧疚的时刻。毕竟,凭七皇子的资质,哪怕生在吴氏那样的母亲名下,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竞争了,至少也能搏一搏!而且,因为对三皇子抱有那样的期望,自小就对他非常严厉,对于小儿子却相当宽容,真说起来,这母子俩的感情其实是更亲近的。三皇子习惯了母亲一向偏向自己,总是教训老七事事跟着哥哥走,忘了那是因为他身上寄托着朱贵妃后半辈子的荣华。现在,朱贵妃自觉事情已经稳当了,却会毫不犹豫展现对小儿子的疼爱。因此,一听到三皇子隐约对七皇子不满,朱贵妃是立刻炸了毛。再一想,若是日后老三即位,自己又不再了,老七不知道……不行,必须要时刻提醒老三,让他友爱兄弟,善待老七。于是,三皇子不仅没和以前一样得到朱贵妃的大力支持,反而被足足训了两个时辰,心中又惊又怒,渐渐产生怀疑和隐忧。面儿上,却连忙向朱贵妃告罪,说只是想到自己身体孱弱,从来不能在武功上有所建树,时常被大皇子嘲笑,一时间想差了,对七弟的疼爱,绝对和母妃不相上下,比家中嫡子更甚。“比家中嫡子更甚”这句话,让朱贵妃和三皇子心中同时“咯噔”一下,思绪有些飘远。两人却默契地都没提这遭,又说了些缓和话,母子关系亲密如初。朱贵妃心中的确有了一丝别的想法,却也知道事情还太早,也太难,很快就抛开了。反而因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