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
作者:木落花未眠      更新:2023-06-23 14:46      字数:4917
  多么风光,现在的他们就有多尴尬,这是活生生的打脸。无数流言蜚语如利剑般朝他们涌去,之前因为曲青青研制出防疫方子而在民间营造出的好名声也毁于一旦,甚至比早前声名不显时更糟糕。青青其实很清楚这里面有贵妃、贤妃的手笔,太后和章和帝则是乐见其成。他们愿意把曲青青母子当作宠物、玩意儿一样宠爱,却不希望他们真的拥有太多优势,超出他们的掌控。可是,知道又怎么样,难道曲青青还能在章和帝不同意取消或者从简举行抓周仪式的情况下,坚决反对么?说一两次是谦虚,是顾念先太后,说多了,可就是“胸怀大志,其心可诛”了。人家这次用的是阳谋,避无可避。当然,曲青青也可以让自己儿子病一场——有系统在,她甚至不用冒风险。可是,章和帝极其多疑,青青那样做的话,不管御医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他都会在心里埋下一个疙瘩。事实上,章和帝之所以默许了贵妃等人的做法,也是想将“危险”掐灭在苗头,好没有顾忌的宠爱青青母子。他们都觉得,章和帝子嗣众多,现在看来,成年皇子个个龙章凤姿,不同众人,某个皇子或者皇子生母一旦在德行上稍有瑕疵,基本就没有了即位的可能。虽然这次的事件,不至于真的让夏侯任背上“不孝”的罪名,但也让他本来就不重的砝码更轻了大半。更何况,曲青青居然在这风刀霜剑中,众望所归的病倒了。所有人都满意了。本来,按照夏侯任和章和帝的年龄看,除非他有一个强势的母家,或者上面没有哥哥,外戚和大臣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注意,就根本没什么前途可言。如今高手小小一试,那似乎聪慧非常的曲青青,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一下子就漏了怯——其实本来只是传言,毕竟夏侯任还这样小,周岁宴也完全是章和帝一力坚持的结果,母子俩是无辜的。可她这一病,自然坐实了谣言,也把事情闹到了台面上。不管章和帝最后是个什么结论,就算以后不会有人那这事儿议论夏侯任,可事情总会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对比其他干净无比的兄弟们,自然落了下风。看来,曲青青这个绝色,还是没有垂帘听政的志向、手段和心气儿啊。也是,听说是个漂亮得仙女儿似的,出尘的很,也柔弱得很。不过是个太漂亮的宠妃,年老的高位后妃们忍得,忠心或心有所思的大臣们更忍得。因青青病了,章和帝大恸,也不管会不会过了病气,亲自照料,除了上朝的时候,时刻相伴。即使是在延英殿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也将青青安置在侧殿,着御医时刻守着,甚至将三名颇有盛名的医女归在了青青名下,时刻照料。而且,曲青青不能伺候,章和帝别说是到其他人宫里去了,就是永和宫不死心的宫女们爬床,也还没人成功过,真是千般宠爱在一身。又有太后放言,玉修仪和晋王孝顺知礼,每日晨昏定省,亲手女红膳食,而且之前还为东太后丧事哀毁过度,不思饮食等等,事情便有了定论,宫里宫外都不再有谣言纷扰。夏侯任的周岁礼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但事情本身,却被有心人牢牢记住,甚至文字记录。若有一天这母子两想要翻出什么风浪,自然是绝佳的武器。这些人却不知道,等皇子们斗得你死我活、阴谋百出,别说是夏侯任这么点儿小事儿,便是四皇子当年调戏母妃这等大事,也算不上什么了——儿子再多,架不住儿子们太给力,战斗力够强啊……章和十九年秋,因圣体违和,章和帝留在京中,命大皇子代替自己秋狝射鹿,三皇子招待众方首领,其他皇子也各有差事。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惯例,不然只凭贤妃,大皇子也不至于能和老三、老四平分秋色。只是在今年这样三皇子明明已经……的情况下,章和帝仍然这样决定,让朱家心中也开始不安稳起来,因为章和帝的借口是三皇子不善骑射,他们心里也难免想着——如果三皇子身体好些,武功上用些心……既然皇帝不去,后妃当然也不能放风,而且皇帝说了他身体不舒服,大家也要有所表示。事实上,章和帝身体倍儿棒,只是曲青青虽然病已经好了,到底伤了底子,不时有些虚弱。章和帝担心她受不住舟车劳顿,又不舍得和美人分离,这才决定不去今年的秋狝。两人黏黏糊糊好些天,青青正是有些无聊时,忽闻波斯使节送了文牒,请求拜见。波斯使节要来一事,倒是老早就通了文书——不然大汤也不敢是个人说自己是使节就给招待啊。但是因为路途是在遥远,章和帝也不料他们竟然这时候到了。刚好是朝中无事、后宫清净之时,章和帝倒也愿意好好招待一番。波斯距离大汤非常遥远,而且本身国力不错,自明觉大师西行建立联系以来,两国也经常互派使节。只是因为路上磨难重重,使节的身份一向不怎么够分量,也无法确定固定时间互访,因此两国间说不上多么了解和深情厚谊,更偏向民间的商业流通式交往。但要是章和帝说,正因为相隔太远,基本没有起战事的可能,双方又都有对方比较稀罕的东西,大汤和波斯、西梁才是真的、纯粹的友好。章和帝放了话,这次要隆重招待波斯使节,宫中自然忙了起来。因为没了万寿节表现机会的宫人们也兴奋起来。宫中不办事儿,宫女和太监们可少了重要的晋升机会。特别是女官,她们基本不靠皇帝和后妃的奖惩,那都是有实打实的考校方法。除了资历,那就是重要事件中的表现了。因此每到宫中大事,后妃们其实往往会安静下来,真要出手,一般是大事儿,反而是女官间的斗争非常厉害,每时每刻都在出事儿。现在皇后禁足,万寿节没了,所以也没找到机会出来,自然没办法不管事。她管辖下的尚宫局、尚仪局、尚寝局和内务府都只能分给四妃。太后前些日子又再次放权,是以如今四妃和曲青青之类六仪、九嫔,都多了许多实权。贵妃领尚宫局、尚服局,淑妃辖尚仪局、掖庭,贤妃管尚功局和内务府,丽妃管尚寝局和内侍监,曲青青被章和帝和太后亲命,特例,辖尚食局。其他妃嫔都分在她们五人名下,管理各司。尚食姓吴,今年四十多岁,是独孤家的老人了,出身比曲青青还好,更有家传食谱,颇得太后赏识。因此,从她第一天拜见青青起,谁都知道这位对玉修仪是不大服气的。偏偏玉修仪是个没心眼的,常常亲手做羹汤,送到太和宫——最重要,太后还真的非常喜欢,生生将吴尚食比了下去。之前淑妃管着尚食局,她反而不好做什么,但现在青青主事,她自然可以使些手段。曲青青管事儿的第一天,就出了大事。二十多个低位妃嫔的膳食送错了,偏偏都是七品、从七品、八品这样微小的差别,好几个人没注意到,直接用了。注意到的不敢动,一番调换、重置后,要不是冷的,要不就是很久以后才吃到——甚至有饿昏过去的。本来低位妃子是最恨曲青青的,毕竟高位妃子虽然心中犯酸,到底皇帝早八百年前就不临幸她们,只是忌惮曲青青,却不会真把她当作平生大敌。这些低位妃子却是生生被曲青青绝了青云梯、荣华路,宫廷枯寂,如何不恨?只是曲青青圣眷正浓,她们平时不敢得罪,如今她们占理,即使不能让曲青青伤筋动骨,但是打一打脸、扫一扫面子、甚至能让皇帝怜惜一二、补偿一二,也就百死无憾了。虽然她们见不到高位的娘娘们,却不是没人管了!于是,当天下午,分属应当协管司膳司、司酝司、司药司和司饎司的惠仪、德仪就一状告到了贵妃那里,倒不是告曲青青,而是请罪来的——她们就更恨了,曲青青半点资历谈不上,分位一上来就追到她俩不说,宫务上还压过一头,这分明是打脸。贵妃自然乐意看曲青青灰头土脸,把这件事当成大事儿来审问。虽然事情的结论是惠仪、德仪吃了挂落——毕竟曲青青刚刚理事,有什么差池也是前面儿人的过错,惠仪、德仪御下不严,尚食、十六司、众女史皆有惩罚,当事的十多个小宫女更是直接杖毙,还有数人被逐出宫廷。曲青青虽然没有被罚,但名声上却实在够难听的,更是让许多宫人生出怨言。于是,青青当时就病了。然后,不等贵妃和章和帝提,青青年幼,不善俗物等事,太后就按照章和帝的意思,让吴尚食出宫荣养。立刻的,尚食局的所有宫人都对曲青青言听计从,谣言怨语也再听不到了。贵妃和淑妃暗恨,却无奈章和帝太宠曲青青,丁点儿小事儿也要过问。曲青青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一般女人出了这种事,巴不得大事化小,就怕皇帝觉得她不堪大用——本来也不算是她的错,一点儿流言,皇帝也注意不到。偏偏曲青青直接吹了枕头风,病三天、哭一场,就让章和帝直接一挥手,让太后出面了。之后,青青又参考现代考勤制度、奖金制度、小组连坐制度等等,将尚食局管理的井井有条。即使内斗依然严重,他们拿出的成果却是从来不再受到影响,更是大力推陈出新,很是满足了大家的口味。这对青青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前世,管理后勤,曲青青可是个普通人,那些异能者哪个看得起她,比如今有章和帝和太后撑腰,宫人更是再听话不过的情况难了不知多少倍。那时候曲青青都能处理的无人可挑剔,现在更是轻而易举。太后和章和帝自然更加觉得,曲青青虽然心思单纯,不善斗争,但能力和聪慧绝对是别人都比不上的,更加偏爱于她。作者有话要说:昏君是怎样养成的……好好一个明君,就因为美人,虽然没有“不早朝”,但确实没有开篇勤勉了有木有……女主真素罪孽深重第六十三章 波斯狮子王就这样,青青先利用贵妃等人的算计,借着章和帝的雷霆之怒,一力将尚食局压下来,之后所谓暗潮汹涌,她却从来是不怕的,很快就将尚食局牢牢握在手中。尚食局只是后宫部门,皇帝的吃食和前朝宴饮多半由御膳房处理,并不能凭此更多的亲近皇帝。而且,因为实际事物还是尚食等人负责,名义上理事的妃嫔若是想做什么手段,最好还是三思而行。但是,尚食局掌供膳羞品齐,且凡所上供,必先品尝,是许多后宫手段的必要步骤。因此,算得上后妃“必争之地”。数十年,这块儿地盘一直牢牢控制在淑妃甚至西太后手中,可见其重要性。而且,民以食为天,毕竟是事关吃食,哪怕觉得曲青青不像是会在吃食上动歪心思的人,可架不住人心隔肚皮,如今见她利利索索稳住了尚食局——虽然主要是章和帝的功劳——到底,在准备和曲青青作对之前,要考虑一下自己明天吃什么的问题。因此,那之后,后宫众人至少是面儿上,对曲青青温和恭敬不少——怎么说,即使她不动恶毒手段,只是食物不新鲜些、时令蔬果短缺些,也是能找出大把理由,无法诟病的。可当事人就够受了……当然,曲青青掌握了尚食局,许多人也等着她登高跌重呢!谁不知道,即使是淑妃这样独孤家出身的天生后妃,当年由西太后亲自护航,尚且出了无数件洗都洗不清的事件。若不是她姓独孤,太后和皇帝力压,推出无数替死鬼儿,淑妃坟上的草都不知道多高了!曲青青?哼!这些青青是一清二楚的。可惜,谁都不知道,她可是最最清白无辜,怎么会做那些阴私下作的事呢?实际上,青青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问责制度,效仿凤辣子,一人一物,一组一事,一旦出事,不问缘由,连坐问罪。当然,在人命不值钱,家族利益最高的古代,仍然会有无法避免的事故发生,曲青青身上也必然会被泼上无数脏水。可是这样严格的制度下,嫌疑人必然相当少,青青只要提前得知阴谋,做好最佳准备,将计就计不是难事儿。只要遭殃的不是太后、皇帝,以免某些人不问因由,直接论罪;也不是自己、丽妃和小任儿,其让他人,呵呵……怎么说,曲青青一个不擅长阴谋的小女人,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把尚食局把得比当年的西太后、淑妃还密不透风吧?因这次要隆重宴请波斯使节,礼部、御膳房等自然是重中之重,后宫六尚却也忙碌非常。御膳房毕竟是专门负责皇帝的,一般遇到这种事都是名头是他们的,好处是他们的,实际操作却是尚食局和负责宫人们的下厨房,而下厨房毕竟手艺有限,是以,大半饮食其实都是尚食局准备。只是她们是女人,又是贴身侍奉各位娘娘的,事关清誉,谁也不会大肆宣扬她们的功劳名声。今年尚食局新进了两个小宫女,只七岁,在一众小女孩中并不显眼。特别今年的小宫女当中,还有一位出自独孤家门下,御膳世家吴家,也就是吴尚食的亲侄女吴英华,更把他人都衬得毫无光彩。偏偏徐尚食试出这两个小女孩天资出众,心性尤佳,大喜之下将两人带在身边。她自己出身平民,全凭天赋和手艺,最重要皇帝极爱她的几样独家吃食,才一步步爬到今天的地位,对两个清白孤女自然更多几分怜惜。可惜两个小女孩因先辈之事,十分不睦,而其中一个叫钟离的,因自己在医学上很有天赋,直接求了徐尚食,拜在了和她相处并不怎么和谐的司药门下。小孩子毕竟不懂事,徐尚食事忙,也实在没闲心天天处理她俩的矛盾,只好放弃膳食资质上稍差的钟离,全心教导徐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