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
作者:木落花未眠      更新:2023-06-23 14:47      字数:4801
  。毕竟天子无过,哪怕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也该有太后和众大臣商议储君,暂摄国事,如何能接受这般武力反叛?若是雷霆之下,既成事实,无能为力便罢,如今僵持着,自然没人再服软。之前倒戈的,更是后悔不已。可是大皇子和顺王也不能下定决心,立刻杀人。这祖母、兄弟甚至无辜百姓、有德高僧,任何一个被杀害,这谋逆者的皇位就坐不太稳当。毕竟,这是一个大国的皇帝,而不是山寨的首领,不是武力就够了的。大皇子还在踌躇,甚至悔意渐甚。实在不该听母妃之言。顺王却一狠心,举起长剑,就要让大军开杀戒。他本来就没觉得自己能坐上那个位子,只是宫里钉子传来消息,章和帝就要对自己动手,刚好贤妃(前)不知用什么办法,让章和帝倒下了,且逃出宫门,求自己这个老情人帮忙,扶他儿子上位。顺王本来就不怎么看好这次行动,但是他已经等不得了。三十多年蛰伏,装疯卖傻,那个先帝口中的麒麟儿、第一子像是前世之事。可是章和帝近年来,明明越发昏聩,沉迷美色,却偏偏越来越得人心,还剪除了世家的大部分枝蔓,皇位越来越稳,他知道,自己这个顺王,怕是活不长了。如此,为何不搏一搏?即使不能成功,总能杀几个罪魁祸首,为父皇和母妃报仇雪恨,了解这憋屈的生命。长官长剑所指,军士们心中并不怎么甘愿,但在顺王铁杆地鼓动下终于是让玄武门染上了血色。大皇子见此,心中一狠,觉得自己既然是天命所归,即使和预兆不同,但上天总不会让自己失败,也挥剑朝自己兄弟血亲而去。御林军誓死保卫,二皇子和七皇子更是身先士卒,浑身浴血。正当此时,头顶忽然传来烟火爆竹声。一绝色美人扶着龙袍男子,自城墙上,冷冷看向所有人。却是章和帝和玉德妃曲青青。所有军士不由自主停了手。这三年多,章和帝的名声不是盖的,否则,明觉大师和无机再怎么有三寸不烂之舌,升斗小民也不会参与这样的皇室斗争。谁当皇帝不是过呢?但是,明君治下,大家能吃饱肚子、过好日子,若换了个谋逆上位的皇帝,不说改进农具了,万一是个暴君该如何是好?最重要,如今各方节度使掌兵,而一旦皇城中那位贵主子没了,她的亲人难道不会起兵为其报仇么?独孤家、朱家、姜家,哪个是好相与的?到时候,大汤燃起战火,若再有蛮族入侵,百姓们自然流离失所,苦难不断。大师们讲明道理,众多信徒、普通百姓也不是傻得,虽然对刀兵怕得要死,但也愿意来此守卫皇城明君。章和帝是戎马皇帝,在兵士心中的地位绝对比顺王和大皇子这两个要高无数倍。他一出现,还没说话,就有一半的叛军放下了武器。剩下的,却是先帝给顺王留的后手,铁杆得不能再铁杆,绝不会背叛。然,事情其实已经落下帷幕。大皇子,秦王殿下,默默流下一滴泪,又想起那个美梦。如今再看,这些年,梦里的事,虽然有相似处,其实却是南辕北辙。一场黄粱梦,终成空。作者有话要说:猜到了么?不要觉得造反的莫名其妙,他们都是被女主这个冷酷无情的给坑了啊!!!想着拼死一搏神马的……真素太残酷第七十七章 富贵他人合夏侯弘心中一片茫然,手上也停了动作。结局已定,到如今,他却突然不想多伤人命,真是好笑,秦王什么时候居然也会善良心软?是啊,小小的时候,夏侯弘也是一个见着受伤的小动物也要伤心难过,看到弟弟们不小心跌到也会担忧呵护的孩子。青青眼尖地发现大皇子已经没了斗志,想着他毕竟是章和帝的亲子,便劝道:“大皇子为奸人蒙蔽,现在怕是追悔莫及。虽然此事很难轻轻揭过,但刀剑无眼——真要罚,也应该皇上您下令,怎么让庶民伤了皇子?或者,哪位皇子错手下,伤了亲亲兄弟,也……”章和帝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之前虽然差点气得爆血管,现在也渐渐平复了心情。的确,不管事情真相如何,杀子之民实在是不好听。亲眼见到庶民不管性命来保护自己,章和帝更加认识到贤德之名的重要性。章和帝运气,然后声震云霄——“今,朕为奸人所害,幸得慈母、贤臣、孝子及玉德妃全力护卫,身体已无大碍。之前下毒手的歹人已经被擒,供认不讳,乃是顺王夏侯祚主使。夏侯祚,先帝妖妃王氏之子,当年,两位慈太后念及稚子无辜,特免其连坐之罪,三十年来以亲王之尊,享尽荣华。却不想此子天生狠毒,竟挟持皇妃、辖制朕之长子,掀起今日玄武门之祸,朕甚痛心!”顺王讽刺地笑了。说的可真好。这宫里的人,从来就最会颠倒黑白。就像当年,明明是谋朝篡位,却生生被这一群无耻之徒说成了……慈爱的父皇、温柔的母妃,凄惨就死不说,还要背负千载骂名,此仇,不共戴天!于是大笑着骂道:“夏侯启,你这杀父小贼!什么圣德明君,什么心怀天下,你可问一问你那杀夫的亲娘,你那皇位来得正不正当!杀死君父,不忠不孝,我且在黄泉路上看着,看你报应此身!看一看你的这些儿子,哪个不是盼着你立刻死了,好登上皇位?看一看你身边的那个女人,说我母妃是妖妃,这个女人呢?父皇和母妃都看着你呢!”章和帝脸色铁青,刚刚回了宫门内的太后也气得吐血。顺王却是狂笑着继续厮杀。他毕竟是皇族,章和帝还没下令,一般士兵也不敢真的下死手,二皇子等人更不愿意背上杀亲的污名,是以,一时间颇有万夫不当之勇。大皇子却是明白了皇帝言下之意——这是要放自己一条生路,只是母妃怕是……大皇子和贤妃一直母子情深,现在实在有些难以取舍。正在这时,一个女官打扮的女子突然策马而来,且厉声嘶吼——娘娘不堪受辱,悬梁自尽了!一遍遍凄厉的呼告,让夏侯弘红了眼眶。就在不久前,他还在埋怨,母妃不应该擅自做主,将自己推向一条太过茫然的前路,现在,这个女人,在还没听到父皇的话,不知道他打算放自己一命的情况下,就希望以她的性命换得自己的一丝生路。她人在顺王府,现在处处混乱,她明明可以逃出生天,隐姓埋名下,小富一生不是没可能的。传信女子奔至大军之前,被乱箭射杀。夏侯弘泪流满面,对着顺王冲去——“夏侯祚,你满口谎言,逼我至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如今,还逼死我生母,此仇不共戴天!”夏侯弘毕竟比顺王年轻力强,且之前拼杀时也没他下力气,两人一交手,顺王就落了下风。而且夏侯弘又没有顾虑,现在他自污得越厉害,日后活下来的可能就越大,即使今后的日子可见的残酷,这条生母性命换来的残命,夏侯弘却是不能舍弃的。顺王始终挂着讽刺的笑,嘴上更是没停过,句句戳着章和帝和太后的逆鳞,甚至抖落了许多宫闱秘闻,让贵妃和淑妃颜面尽失,似乎觉得能把这些人气死,也是不错的。青青知道,现在是自己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同甘共苦是不错,可章和帝现在重视名声,不管真相怎样,一旦真在民众面前落实了自己妖妃祸水之名,以后麻烦不断。一个隐晦的眼色,岐山立刻对章和帝跪下,说道:“顺王大逆不道,污蔑皇上和娘娘,百姓之前,怎可不辩白?岐山愿舍了这条性命,只求在这宫门之上,一抒胸怀。”这倒是真的。不管皇帝怎么想,现在顺王还是顺王,就像只有大皇子敢和他拼杀,岐山一个太监,辱骂皇族,自然只能一死了之。他这一求,不过是不愿连累主子和亲族罢了。章和帝温声道:“汝乃忠仆,朕必泽被汝族!”岐山感动地就地三叩首,决绝而去。青青心痛不忍,可章和帝已经发话,她是绝不会违背丈夫的意思,只立刻眼泪涟涟,嘴唇惨白。岐山武艺高强,直接自宫墙而下,击杀一叛军,抢了长刀骏马,气沉丹田,立体声环绕播放——“何为昏君?沉迷美色、君王不朝、劳民伤财、横征暴敛、残酷无道!何为明君?皇上改农具、免赋税、惩贪官;夙兴夜寐,无一日怠慢;文成武德,四方来朝。只有你这样满口谎言,挟持女眷之人,才能如此黑白颠倒!何为奸妃?媚上作乱、谋害皇嗣、干涉朝政、奢靡无度!玉德妃娘娘自入宫以来,矜持自修,虽无却辇之德,但有当熊之功;为陛下开枝散叶,为万民献防疫圣方。有功无过,堪为称道!如何到了你顺王口中,竟和你那万民不耻的妖妃生母相提并论?混淆视听,其心可诛!圣上、娘娘还有长宸公主,乃受上天庇佑,顺王一介妖妃遗祸,不思恩德,犯上作乱,使大汤皇都染血,必遭天谴!”说完,正欲自裁。章和帝开口道:“朕乃天子……”话还没完,一道惊雷打下,正中顺王。刀架在脖子上的岐山吓得从马上滚了下来,再无之前的正义凛然。大皇子面对焦黑的顺王尸体,更是呆立无言,不知如何是好。一息后,所有人惊恐地跪在地上,曲青青也吓坏了,跪在章和帝腿旁,瑟瑟发抖,却颤抖着说:“皇上乃天子,得天庇佑!”声音无端端传遍所有人耳际。章和帝是唯一(?)镇定的,他立刻反应过来,高声道:“朕乃天子!”叛军全无斗志,所有将士、皇子和民众,都跪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声势震天,场面极其震撼人心。章和帝一扫之前的坏心情,几乎是飘着带着曲青青回了皇宫。因事情太过凑巧,章和帝现在看岐山无比顺眼——当然,最主要他被上天警示弄得灰头土脸,不至于让人误会——于是赐了他“张”姓,连名字都不该,却是意作改头换脸,之前种种,无赏亦无罚了,聪明的就不会再那这个说事儿。大臣们被震慑,乖乖地帮着众皇子扫了尾。次日大朝,章和帝宣布——赐护国寺主持同一品爵出身,见君不跪。并且,同一时期,护国寺可有五个名额,由主持向朝廷申报,为圣僧,见君不跪,行走各地时,凡大汤臣属,都将大开方便之门。赐当日勤王百姓,民爵一等,免赋税三年,白银百两。令:顺王为上天厌弃,挫骨扬灰。令:大皇子失察,除亲王爵,于自己府中为母守孝。令:叛军诛九族,叛臣诛九族。其他各有功之人,皆有封赏。最后,章和帝宣布,立玉德妃曲氏为皇后,冬至祭天以告。前面几项大臣们无不赞同,可皇后一事,就众说纷纭了。毕竟,不论是贵妃、淑妃还是丽妃,谁都比曲青青更有资格吧?章和帝也不争辩只道:“朕也知道众卿家是更敬重贵妃和淑妃的——之前朕病重时,玉德妃被幽禁,却费尽千辛万苦,联系太后,救朕于水火。丽妃也同玉德妃合力,死伤无数家臣,只为护得国祚——你们倒好,自顾自商议起立储君一事。太后觉得贵妃和贤妃都太聪慧,让她们帮着抄书。贵妃和淑妃贤德,却是应了。”大臣们沉默了。之前的事儿,若皇帝没醒,其实谁都没有过错。哪怕之后再醒来,也只能传位,当个悠闲的太上皇,不会指责谁半句。但皇帝还是皇帝的话,事情就很微妙了。何况,刚刚有天降怒雷,谁也不想被劈上一劈。只是就这么让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登上后位,而且,她还有一个深受帝宠的皇子……金銮殿沉默着。皇帝也不急,甚至很好商量地说:“如此,众爱卿这次也是大大有功,朕还不曾赏赐,也是亏欠。既然大家心中不甘愿,此事容后再议——只是,这人选就只有玉德妃和丽妃,众爱卿且好好’商量’,各自上折子,三日后,以众爱卿们的意见,定下皇后人选,如何?”这下大家还能说什么?这次,除了铁杆帝党,每个人都说不上表现多好,什么功劳,不过是皇帝法不责众罢了。如今皇帝已经作出让步,连皇后都由大臣决定,实在是足够尊重大家了。如此,难道大家还能坚决要求要选貌似心怀不轨的贵妃和淑妃为后么?纯粹找死……而且……人老一病三不起,夏侯家本来就不长寿,章和帝这一病……夏侯任这样小,曲青青又没有强力的娘家扶持,实在不算威胁。相反的,这次事件,每位皇子都可说表现优异,除了朱家和独孤家的铁杆,许多大臣也看到了其他皇子的可投资价值。甚至,独孤家也心潮起伏——三皇子之前被议太子,皇帝必定心怀戒备,四皇子早年犯的错,到不怎么显眼了。朋友再好,也没有自家人好啊。何况,三皇子实在不是个能容人的。只是,一个家世好,但无宠无子;一个样样都好,只是家世不好,到底选谁更有利呢?丽妃的话,以后会是一个强力的东太后,玉德妃,却又一个强力的亲王……皇帝恐怕是倾向于丽妃的吧?这一选,姜家和玉德妃一脉,怕是不能像之前那样和睦了。皇帝讲究朝堂后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