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
作者:绾紫彤      更新:2023-06-23 21:10      字数:7066
  “掌柜的果然厉害!那被人毒杀在暗室之中的兮儿的确是罗家老爷的爱妾。据罗家老爷自个儿的说法,爱妾兮儿已经失踪多年,他本人也知道是夫人所为,但却从未想过她们母子已被杀害,只以为是夫人妒忌,暗中将兮儿藏在别处,不让自己看见罢了。为了内宅祥和,他一直暗中打听兮儿母子的下落,甚至多方寻找,连罗老夫人的娘家都去打听过几回,但都一无所获。罗老爷还说自己曾与夫人写下承诺书,承诺百年之后,家中财物均归长子罗平所有,而罗老夫人则需要在罗平诞下子嗣,承袭家中多半产业之后,将兮儿母子的落脚处告知。”“这罗老爷似乎也是一个奇怪的人。爱妾失踪,他竟只是暗中寻找,还与罗老夫人签下如此奇怪的承诺书。倒让人不知是该说他情深义重呢,还是脑子坏掉。”“这也不奇怪!”阿牛是云家集本地人,对于罗家的事情自然要比刑如意清楚的多:“这罗老爷原本只是一个小货郎,因生的俊俏了些,说活活络又懂得哄人开心,加上颇有上进之心,这才得到了罗老夫人的垂青。就罗家的这点儿家底,也全都是仰仗着罗老夫人才挣下的。”“女强男弱,男方还要仰仗着女方的家世生活,难怪行事会如此别别扭扭了。可这罗老爷也是的,既知自己的一切均要仰仗女方,就应该规规矩矩的,做个体贴的好夫君,好父亲,如此才能不辜负女方的下嫁及帮衬。他倒好,还整出一个爱妾来,且还是身怀有孕的爱妾,也难怪罗老夫人动怒了。”“可不是咋的!按照罗老爷的说法推算,这兮儿怀有身孕时,罗家少爷罗平也不过一岁有余,且当时的罗家才刚刚兴起,尚未有今日的规模。说句不大好听的,这罗老爷纯粹是吃饱了打厨子,过河了就想拆桥,偏偏他自个儿还不会下厨,拆桥吧胆子又小。说到最后,反倒是觉得罗家老夫人寻了这么个夫君,有些亏的慌。”“别人家的前尘往事了,是是非非的,咱们也管不着。我只是奇怪,这好端端的,为何又将常大哥唤了过去。难不成,罗老夫人不是自杀的?”“这个眼下还不好说,听来的衙役大哥说,那罗老夫人应该是自杀的。至于自杀的原因,估摸着是被府中的下人发现了那间暗室,她心中惶恐,唯恐被牵扯出旧事,这才寻了短。”“现场可有痕迹?”“说是衙役们在暗室中发现了许多凌乱的脚印,大小不一,所以不排出除了罗老夫人之外还曾有第二人或者第三人到过现场。在祠堂正厅,也发现了一个被燃烧过的灯笼,并在灯笼旁发现了一些燃过的布片。哦,还有一只耳坠子。经过府中丫鬟辨认,那只耳坠子属于一个嬷嬷,而那名嬷嬷则是老夫人身旁伺候着的。刚衙役来请人时,还做了一个大概的案情推理。说罗老夫人这些年之所以钟爱祠堂,是因为她知道祠堂里的秘密,唯恐被人发现,所以便时不时的过去看一看。那天深夜,罗老夫人可能再次被噩梦惊醒,也可能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所以又去了祠堂。嬷嬷听见动静,便提着灯笼跟了过去,发现了老夫人藏在暗室中的秘密,仓皇中嬷嬷提着灯笼跑到了门口,结果被老夫人追上,起了一番争执。慌乱之中,打翻了灯笼,燃了嬷嬷的衣袖。随后老夫人唯恐此事传扬出去,随即在祠堂中上吊。”“不对,这不合情理。”刑如意皱眉,看向阿牛。“这但凡是留在主人身旁时间比较久的都是主人信得过的人。就算这嬷嬷事前并不知情,无意间发现了罗老夫人藏在暗室中的秘密,也绝对不会去告发罗老夫人。再说这罗老夫人,就算唯恐嬷嬷泄密,也只需要处理掉嬷嬷就好,干嘛自个儿自杀,这不是很奇怪吗?那嬷嬷呢,可曾找到?又是否承认其与夜间时与罗老夫人发生争执?”“事情古怪就古怪在这里,罗老夫人身旁的那个嬷嬷也死了。”阿牛说着,做了一个十分古怪的表情:“而且那嬷嬷死的甚是奇怪,是在洗脸的盆子里将自己活活给溺死的。”“呵呵!”刑如意只能发出这样的一个笑声。“若是记得没错,此地的县老爷与罗家是有些亲戚关系的?”“好像是罗老夫人的什么内侄,因觉得这案情蹊跷,这才将常大哥给请了过去。”阿牛说着,看了眼天:“这都去了大半响了,若是案情简单的话,常大哥这会儿也应该回来了。”“那就是案情不简单了。”刑如意这话刚说完,就听见肚子里传来咕噜的一声,随即红了脸,朝着小厨房的方向喊了句:“鹿大娘,如意真的快要把自己给饿死了!”趁着刑如意吃饭的功夫,阿牛又跑了出去,说是去看看常泰的案子办的如何了,什么时辰能够回来,其实刑如意心里清楚,他就是看热闹去的。不光他去了,就连殷元和老乞丐都跟着凑热闹去了。刑如意吞了一颗桂花汤圆,两颊鼓鼓囊囊的,却用手肘轻轻的撞了狐狸一下,看着老乞丐的背影说了句:“这堂堂的貔貅大人怎么也跟个孩子似的,这样的小热闹也要凑过去围观。”“我倒觉得貔貅不单单是去看热闹的。”狐狸说着,拿起刑如意碗中的勺子,盛了一些汤水,送到了刑如意的唇前:“通常这样的地方,都是有生意可做的。”刑如意瞪了瞪眼,忽然觉得自己距离成功商人的标准还差的很远很远,就这随时随地把握商机的劲头都不如貔貅。知道刑如意心中再想什么,狐狸噗嗤一声笑了。他戳戳如意仍鼓着的脸颊,说了句:“噎住了?不是早告诉你,要先喝糖水再吃汤圆的嘛。你呀,总是这么的不听话。乖,先把汤圆咽了,再喝汤水。吃完了,就小睡一会儿。我保证,等你醒过来,还会有更精彩的故事听。”狐狸不说还好,这一说,刑如意倒是真觉得自个儿有些困了。吃过汤圆,刑如意就依照着狐狸的吩咐进房小眯去了。狐狸不放心,趁着刑如意睡着的时候,又以神识探了探她体内的气息,只见原本散乱的鬼气、妖气与人气都混杂在了一起,并且有逐渐消融的态势,这才稍稍的放了心。在床尾盘腿而坐,静心守候。等刑如意这一觉睡醒,已是后半夜,可如意胭脂铺里照旧热闹着。胭脂铺中,除了刑如意、常泰与小伙计阿牛之外,全都是非人类一族。这黑天白夜的,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分别。与凡人相对喜欢白天而言,身为妖、神一族的他们,则更喜欢黑夜。“常大哥回来了?”刑如意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将身上的大氅使劲的扯了扯,然后顾不得还散乱着的头发,直接窝到了炉子旁。“罗家的事情如何了?那罗老夫人当真是自杀的吗?”“你呢?你的身体好些了吗?”常泰的眼睛自刑如意从房中出来时,便没有离开过。“看见殷元与乞丐大叔时,我便知道你回来了。可无论我怎么问,他们都不愿意告诉我。现在,如意,你能不能告诉常大哥,你是不是没事了?是不是好了?是不是从此之后都不用再让人担心了?”“多谢常大哥关心!你瞧我现在这么能八卦的样子就知道我很好。放心吧,我没事了!”“没事就好!”常泰说着,仍是不放心的将目光移到了狐狸脸上。见狐狸点了点头,他那颗悬着的心,才总算是落了下来。“好了,我的事情已经汇报完了。罗家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官府里的人请你过去,一定是因为案子有些蹊跷,而常大哥你既然已经回来了,就说明蹊跷之处已经解决了。”“案子确有蹊跷,但却并未解决。”常泰说着,又将目光落在了刑如意的身上:“我之所以着急回来,是因为看见了殷元和乞丐大叔。”刑如意轻哦了一声,避开常泰的目光,将话又扯回罗家的案子上面。“这案子究竟有多少蹊跷,竟让常大哥你一时半会儿的都解决不了?”“我知道你喜欢研究这些事情,所以找人画了现场的图,正好拿来让你一块儿看看。”图画共有三张,第一张是在祠堂中上吊自杀的罗老夫人,可只瞄了那么一眼,刑如意就瞧出其中的不对来。“罗老夫人并非是自杀!”刑如意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指着图画给常泰看:“这祠堂中除了一张供桌之外,余下的就只有这两张圈椅。祠堂并不是会客厅,这两张圈椅也并非时时都会坐的,所以只考虑是否贴合祠堂当下的环境,并不会要求坐起来一定舒服。加之祠堂中供奉的多为祖宗,即便坐人,也会坐的矮些,以免惹得祖宗们不高兴,认为自己是不孝顺,但这祠堂的梁却是正常的高度,加以罗老夫人的身高以及双脚距离地面的高度来看,她显然是不可能将自己吊上去的,除非有人帮忙。”“没错!我在现场也进行过比对和测量,罗老夫人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己吊上去的。不仅如此,就连罗老夫人悬梁用的那根绳子都不是祠堂中原有的。”“绳子?”刑如意仔细的瞧了瞧那画。“可我怎么觉得,这画里画的并非是绳子,倒像是腰带一类的东西。”正文 第395章 沉香(13)“的确不是绳子。”常泰将画拿了过来,指着罗老夫人悬梁用的那根“绳子”道:“在现场时,已请罗家的人辨认过,确认是罗老夫人身旁那位嬷嬷的腰带,而在嬷嬷的死亡现场,我们也印证了这一点。嬷嬷的外衫是撕扯开的,缺少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一根腰带。”“那在嬷嬷的死亡现场可曾发现什么疑点没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将自己生生溺死在洗脸盆中的。”“我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所以让人也画了图。虽死亡现场有些诡异,但仵作并未从嬷嬷的身上发现他杀的痕迹。另外,祠堂那边留下的痕迹太多,所以也不排出还有别的人于当天夜里到过祠堂。”嬷嬷的死亡现场,虽画的惟妙惟肖的,但从图画中,刑如意找并未找出任何与案情相关的蛛丝马迹来。有些细节,是只有在现场才能发现的。刑如意揉了揉额角,正想将自己的结论告知常泰,却听阿牛说:“罗家少夫人来了!”抬头,只见阿牛站在门前,身后还跟着一人。一身漆黑不说,就连头上都被披风的帽子遮的严严实实。“夫人您可是身体出了什么状况?这深更半夜的为何不见夫君陪同?”“我是悄悄出来的,罗平他并不知晓。”云曦将披风的帽子扯了下来,扫了一眼房内的人,有些为难的对刑如意说道:“云曦能否单独与姑娘说几句话。此事,扰了云曦几天,云曦心中实在不安,却又想不起应当与谁说才好。情急之下,便想到了姑娘。如今,在这云家集上,也只有姑娘你,才是云曦可以信赖之人。”“夫人请!”刑如意与常泰飞快的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将云曦带进了自个儿的卧房之内,并细心的掩上了门窗。见刑如意如此动作,云曦也松了口气,并无准备什么客套的开场白,而是直接说道:“夜探祠堂的人是我,被婆婆发现的人也是我,与嬷嬷起争执的那个人还是我。可是如意姑娘,我并未杀害她们两个人,我从祠堂里离开的时候,婆婆与嬷嬷都还好好的。怎知,第二日清晨,事情就演变成了那个模样。”云曦越说越是心急,不光脸色越变越白,就连人也开始微微发起抖来。“这几日,当着夫君的面,我始终不敢说实话。唯恐……唯恐他将我错认为是杀害婆婆与嬷嬷的凶手。可是如意姑娘,我当真是无辜的。我虽恼恨婆婆苛责我,夜探祠堂也是为了能够抓住她的把柄来威胁她,但我却从未想过要杀了她。我只想安安生生的生下我腹中的孩子,踏踏实实的与夫君过后半生。以前的事情,我不想追究,以后的事情,我也想尽量避免,可是……可是我……”云曦说着,保住了自己的肚子,脑门上跟着渗出些冷汗来。“夫人切勿激动!夫人怀胎尚未足三月,情绪过于起伏,很容易伤及腹中的孩子。”刑如意将云曦扶到床上静卧:“你且先等一等,我让鹿大娘帮你准备一副静心安胎的药来。左右都是那些事,既已经发生了,也不必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就说清楚。”“多谢如意姑娘!”云曦用贝齿咬着唇瓣,手却依旧护在自己的腹部。直到看着刑如意出去,她才稍稍合了眼,在心中对自己说着:“云曦,你要安静下来,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你必须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反复说了四五遍,云曦才感觉自己砰砰乱跳着的心平复了一些。睁开眼,就见刑如意坐在床前,静静的看着自己。“可好些了?”“嗯!”云曦点点头,既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感激的望着刑如意的眼睛:“听说姑娘也病了,云曦本不该深夜上门搅扰,可这些事情,压在云曦心里又着实难受的很。自进门到现在,都是云曦在说话,都是姑娘在安抚云曦,劝慰云曦,云曦竟没有问姑娘您一句,姑娘的病可是好了?云曦虽不懂医术,但若是姑娘用的到云曦的地方,尽管开口,云曦绝不推辞。”“夫人客气了!如意的病已无大碍,休息几日,观察观察也就好了。”刑如意说着,将床内的棉被扯了过来,盖在云曦的身上:“夫人切莫嫌弃。”“多谢姑娘!”云曦感激的看了刑如意一眼,方才还十分激动的情绪,这会儿也算是全都平复了下来。“夫人您深夜前来,自是信得过如意的。可否请夫人将当夜发生的事情仔仔细细的与如意说一说。夫人也看到了,那位辅助衙门办案的常泰常大人正好是如意的异性兄长,若夫人当真没有牵扯进这两桩人命官司里,如意与常大哥也自当会尽力帮着夫人,帮着罗家找出真正的凶手。”云曦稍微犹豫了一下,将那夜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一字不漏的说给了刑如意。“这么说来,暗室之中那位叫做兮儿的姑娘当真是罗老夫人杀的?”“应当不是故意的。婆婆只说她并不想叫那个兮儿生下腹中的孩子,所以将她骗进祠堂的暗室,逼迫她喝下了那虎狼之药。却不知是因为药性太重,还是那兮儿本身体弱,有些承受不住,竟一尸两命,死在了暗室之中。婆婆她,许是心慌,所以并未将其移动掩埋,就连那暗室之中的摆设,在云曦看来,也是没有刻意收拾过的。云曦心中甚至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婆婆之所以没有挪动那暗室中的一切物品,没有转移和掩盖兮儿的尸身,或许就是等着有一天它们被人发现,被人举报。婆婆她,并不是一个不敢做不敢当的人。”罗老夫人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眼下也只能是猜测一番,毕竟人都已经死了,想要再去询问也不可能了。等等,询问罗老夫人……这若是换了旁人,自然是做不到的,毕竟死人开不了口,但刑如意跟狐狸可以啊。想到这里,刑如意不由自我的嘲笑了一番。真是太久没有运用鬼术了,她都忘记了,她身上还有一块冥君赐予的牌子,是可以随时随地召唤并驱使小鬼的。既能问鬼,那么事情的真相,很快也就能大白于天下,刑如意对于当夜的细节,也就不再那么执着了,而是随口与云曦聊起别的她较为感兴趣的事情。“那夜,罗老夫人曾在暗室之内对夫人提起,她之所以不喜夫人,除了夫人娘家的那些陈年旧事之外,还因为夫人的相貌与当年死去的兮儿相似,其八字更是相仿,故而以为夫人是冤魂索命,回来寻她复仇的。”“婆婆她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但云曦认为,当不得真。”“夫人为何会这般认为?”“婆婆不喜云曦已非一日两日,心中又有陈年的魔障,越是便瞧着云曦越来越像当年的那个人也是情有可原的。况且,在我盛唐,男女成婚之前,也需请人合八字,看姻缘什么的。我与夫君的婚事虽与常人有些不同,期间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但该有的也都是有的。倘若云曦的八字真的与当年的兮儿相似,公公他又岂会不知?若是公公知晓,他为何不加以反对,甚至还劝着婆婆,允许夫君将云曦娶进门来。”“我倒觉得,倘若夫人的八字真的与当年的兮儿相仿,罗老爷倒是更愿意让夫人进入罗家的大门。从情感上来说,也是一种替代的关系。当然,这些也都是你我的猜测。按照夫人所说,那兮儿直到死时,仍是罗家一个不记名的丫鬟,稍微再往上说一说,勉强算是罗老爷的通房。罗家既无记录在册,其具体的出生地、年龄以及八字这些信息,便无人知晓,甚至于她说给罗家老爷的也都是虚假的信息,因为无从考证。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让如意比较疑惑的。罗家老夫人因在暗室中藏了兮儿母子的尸身,因为内心的惶惶与心虚,便格外钟情那个地方,一年之中,竟有大半的时间是守着那个祠堂过的。夫人还曾提及,罗老夫人身旁的嬷嬷,暗藏在祠堂外头,想要趁着夫人出门时,暗害夫人,亏得夫人反应机敏,才逃过一劫。”“是的!那时,我刚与婆婆在暗室中起了争执,又听她说了那些话,心中也有些惊慌,便匆匆提着灯笼从暗室中逃了出来。当时,我的脑海中算是一片空白,只晓得遵循着两只脚的动作,下意识的便往外头走。结果,才到门口,便瞧见一束寒光,心里几乎想都没想,就将手中的灯笼提起,迎了过去。待灯笼的光照到嬷嬷的脸上,她下意识的回避时,我才瞧清楚她手中拿着的竟是一把短小而锋利的匕首。惊怕之下,便将灯笼打在了她的手上,再之后,她的衣服就被点燃了。我脑海中记得最清楚的画面,就是嬷嬷不断拍打着自己衣袖灭火的情形,空气中,还夹杂着一股皮肉烧焦的味道,耳朵里还有嬷嬷充斥着冷意和恨意的声音,以及轻微的痛楚的喊声。我当时心里特别慌,也不知道婆婆说了些什么,我就逃走了。哦,对了,我走的时候,手中提了另外一只灯笼,是婆婆给我的。”“那么,夫人您有没有想过。那个祠堂暗室,罗老夫人知道,她身旁的嬷嬷知道,为何罗老爷他竟是不知道的?”正文 第396章 沉香(14)“婆婆说过,公公他常年在外,家中一切事物都是由婆婆打点的。至于那祠堂,更是婆婆负责找人建的,除了年节,公公会携带夫君进入祠堂拜祭祖先之外,往常并不常去。因此,公公他不知祠堂之内另有乾坤,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倒觉得不是那么的合情合理。身为罗家的掌事人,一家之主,罗老爷不可能不在乎罗家祠堂,既然在乎,焉能不仔细了解?退一步讲,就算罗老爷心大,并不在乎这些细节,且十分信得过罗老夫人,那么在兮儿母子失踪之后,他明知道是罗老夫人动的手脚,焉能不去注意她的一举一动?既注意她的一举一动,知道她一年之中会有大半的时间待在罗家祠堂,罗老爷岂能不去调查一番。听夫人所说,那暗室藏的其实并没有多隐蔽,至少细心,便能发现其中的蹊跷。所以如意大胆猜测,罗老爷他早就知道那间暗室的存在,也早就知道兮儿母子已经亡故,更知道兮儿母子的死是罗老夫人经手的。他之所以没有说,之所以这些年还在故布疑阵,无非是在告诉罗老夫人,他一直都相信罗老夫人的那些假意之词,也一直在寻找兮儿母子。至于罗老爷为何要这么做,原因大概也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