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
作者:何书      更新:2023-06-23 22:40      字数:4081
  光从这件事上就能知道,周连义会不会是最终的攻略对象。其实按照条路来说,郑之南总觉得这个周连义有些虚头巴脑,看似好像和他很亲近,对他也很好。但说到了,不过是一些小恩小惠,能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吗?没准只是原主想要获得一点温暖,所以才让周连义对他为所欲为,拉个小手,亲个小嘴什么的。三天后,大雪终于停了,郑之南手上的伤也结了痂,不痛不痒,不碍事儿了。村外的那处浅河结了冰,厚厚的一层,雪停了后,村里的孩子们结伴去滑冰。有的带着雪橇,有的拿着棍子,雪橇是用来推着玩的,棍子是三五人聚在一起拉着玩,两个拉着棍子两头,三个握着棍子柄在冰河上跑。周连义是半个月后回来的,回来后就立即来了郑家,要带郑之南去滑雪。半年不见,都拔高了不少,不论是郑裕,还是周连义,以及郑之南,看着已经快要褪去少年之姿,有了青年的姿态。郑娘子本来就对周连义这小公子有好感,加上郑之南马上就要去相看了,也不想他这个时候觉得他们关着他,不让他出门,就爽快的应下了,只是让郑之南带着郑裕一起。看似是一起,其实就是让郑裕看着郑之南,免得出了什么岔子。周连义上午才回来,中午吃了饭就带着书童跑了过来,根本不知道郑之南要结契兄弟的事儿,兴冲冲的带着郑之南就往外跑,根本不等郑裕。郑裕是个胖子,气喘吁吁的跟在他们后面跑。周连义拽着郑之南,回头看到郑裕哈着热气苦哈哈的追着他们,笑着对郑之南说:“我们别等他,快点去!免得去晚了,越发的冷。”郑之南身上穿得是新做的棉袄,外面套着秋天买的那套新衣服,怕他冻烂了手,郑娘子特意给他做了个棉筒,套着手,棉靴也是新的,特别暖和,虽然不及郑裕的布料好,可也是难得的能穿得出门的好衣服了。这一身穿在郑之南身上清清爽爽,衬得他越发清秀,不知道是不是太冷的缘故,郑之南鼻头和脸蛋还有嘴唇都红红的,像是擦了胭脂似的,带着一抹并不阴柔的艳丽,好看的像一幅画。要不是冰河上人多,周连义都想把郑之南抱在怀里好好亲热一番。他的之南越来越好看了。周连义想把郑之南领回自己家,每天什么都不让他做,就和他待一处。等郑裕赶到的时候,看到周连义拽着郑之南的胳膊,走过去就分开两人,瞪了一眼郑之南转身对周连义还算客气地说:“你不要跟我哥拉拉扯扯的,他开了春就要去别人家与那人结为契兄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与周公子勾肩搭背了。”听到这话,周连义一脸呆滞,眼睛不由睁圆了看向对面神情平平的郑之南。“什么?”第227章郑之南双手套在袖筒里,打量着周连义。周连义见郑之南不说话, 不由想走近他拉住他的胳膊问清楚。郑裕站在两人中间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堵着周连义, 本来要说什么, 却一把被周连义给推开了。书童看到周连义的眼神, 立即假装去扶一屁股坐在冰河上的郑裕,实则是将他牵制住,给周连义制造时间。周连义趁着这个功夫, 立即拉住郑之南的手往另一边跑。所跑的方向正是他们从前爱去的那座山上。不过这次他们没有跑上山,下了雪,不太好上,周连义带着郑之南躲在了两块大石头的后面。两人都跑的气喘吁吁, 周连义紧紧握住郑之南手,两人彼此对视。周连义一把将郑之南拉进了怀里。他说:“是不是你母亲的主意。”其实不用问就猜得到,哪里有好端端的男孩子被送去跟人结契兄弟, 虽然大家见到契兄弟的存在不觉得奇怪,可对于一些家庭来说, 明明不缺那几个钱, 孩子也不是喜欢男孩子,真的没必要去这么做。郑之南靠在周连义的肩头, 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声很淡,就像是已经尘埃落定, 不会有什么变化, 他注定是要被送到那样的地方, 和那样的人生活。郑之南的性格一直很柔软,所以听到这一声嗯,周连义只觉得心痛不已。他紧紧抱住郑之南说:“我去跟我母亲说,将你带回我家!”郑之南说:“怎么带。”周连义松开郑之南,两只手都握住他的手说:“与我结为契兄弟可好?”郑之南看着周连义,心里只觉得这人读书读傻了。周家这样的,如何会让孩子不走正经的娶妻生子之路,而是去与男子结为契兄弟,何况据郑之南所知,周连义是要走科举之路的,周家必不会让儿子的名声有任何的污点。所以说,十七八岁的男孩总是太过天真。就算是早熟的古代少年,也依旧脱不掉那层单纯和天真。郑之南虽然心里知道这个举动并不会改变什么,但他知道现在自己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如果原主喜欢周连义,这个时候一定是非常开心的,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那样点头应允。他露出欣喜的神情,看着周连义,眼睛像是天上最明亮的星辰,问周连义说:“真的吗?真的可以吗?”之前平静暗淡的眼眸瞬间被点亮。“我娘最疼我,我去和她说,如果娘不同意,就找爷爷奶奶。”郑之南紧紧握住周连义的手说:“可我半个月后就要和那个女人去姚家庄了。”那个女人指的是郑娘子,在人前需要叫母亲,不然就是不孝,但在周连义面前,郑之南知道,自己不用这样做。周连义说:“我一会儿回去就和母亲说!”那天周连义和郑之南躲在大石头下面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周连义为了让郑之南放松情绪,把自己在学堂里发生的趣事一一告诉了他。待了大半个时辰,两人的手脚都冻得发麻才从里面出来。郑裕差点就要回去叫郑娘子,就看到两人一前一后平静地来到了冰河。郑裕走过去问郑之南:“你跑哪里去了,小心我告诉娘,让娘抽你!”郑之南说:“许久没有和周公子见面,我们说说话,有什么不可以的吗?”的确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郑裕说不可以,那他这见天还老和自己的朋友见面,算怎么会是,这话他站不住脚。只好张张嘴,忍下了这口气,然后怒视周连义说:“你别仗着你有个书童就了不起,把你告到族长那里,也会说你们周家的不是!”郑裕也就是虚张声势,就算他敢去告族长,郑娘子知道了也会拦着他,打他一顿就是轻的。周连义最是不喜这对母子,不论是郑娘子还是郑裕,所以郑裕张牙舞爪的时候,周连义看都未看他一眼。只让书童拿来雪橇,要推着郑之南在冰河上玩。他让郑之南坐在上面说:“夏天答应你的,陪你滑冰。”郑之南坐在上面,头上戴着周连义取下来给他戴的皮帽,因为穿得厚,除了手脚因为血气不足有些冰凉外,并不觉得冻得受不了。郑裕比郑之南小那么多,正是贪玩的年纪,虽然说是郑娘子派他来看着郑之南的,但是冰河就这么大,两人已经玩起来的,他肯定也就放松了,去找自己的朋友玩。郑之南坐了一会儿后,为了活动手脚,改让周连义坐在雪橇上,他推着周连义在冰河上跑。玩了大概一个时辰才分道扬镳。周连义带着书童回到家,果然如答应郑之南的那样,和母亲说起了要和郑之南结为契兄弟的事情。周母听完,心里大为震惊,她从不知晓儿子竟然有这样的念头,虽然心里震惊,但面上并没有给儿子难堪,甚至也没有直接拒绝。她去年夏天就已经暗暗相看了几位适龄优秀,门当户对的姑娘,但是因为老爷觉得现在学业为主,应先参加完科举,有了功名之后再挑选儿媳妇,便作罢了。没想到她这边才不再纠结儿子的婚事,儿子竟给他送了这么一个惊雷。但周母何其聪慧,怎会在这个档口直接拒绝儿子的要求。她安抚住儿子,没有应下,直说与他父亲商量一下,这件事关乎你的婚姻大事,她一个人是不能决定的。周连义毕竟经事不多,看到母亲神情柔和,便以为这事儿并不难办。周母平静的吃完了晚餐,晚上歇息后,躺在床上与周老爷说了此事。周老爷比起周母要不悦的多,他一直对儿子管束严格,觉得儿子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醉心课业,竟然忽然跟他说了还这么一件事,怎么不叫他震怒。周母则考虑的比较多,安抚了周老爷后,两人想出了不让儿子太难过的办法。到了第二日,周连义被叫到了父亲的书房。周连义知道父亲这一关不好过,所以看到父亲脸上神情淡淡,并不支持他,他都想象得到。“你母亲昨夜与我说了你的事情。”周连义垂着首听着周老爷的话。“我原本是要直接拒绝这件事,但你母亲多方劝我,你也知道,我们周家,世代耕读,最重名声,结契兄弟这样的事情,是从未有过的。”“父亲……”周连义有些不安。“我可以答应你,但有条件。”“父亲请说。”周连义抬眸看向周老爷。周老爷转身背对着周连义说:“明日收拾东西前往京城。”周连义说:“不是说过了年之后再启程去京城参加秋闱?”“这件事若是被你爷爷知道,你当你还能站在这里和我商量什么会后去京城?”周老爷用为你遮掩和考虑,才出此下策。周连义一番考量,爷爷虽然疼他,可在学业方面,和父亲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更加的严厉。当时冲动之下直接去和母亲说契兄弟的事情,其实这个时候说并不是良机,若是被爷爷知道,大概会非常生气,但是一想到半个月后,郑之南就要被带到姚家庄,周连义根本没办法考虑其他。所以现在周父跟周连义说了这件事后,周连义便没有什么怀疑的。不怀疑还有一层原因是他对父亲和母亲一直是信任有加的,在这件事之前,只要是答应他的事情,都会一一兑现。“好,明日就启程前往京城,只是之南哪里……”周父语气平稳地说:“我们会帮你把他安排妥当,等你会试传来好消息,没准我们还会差人将他也送到京城。”听到父亲的应承,周连义彻底松了口气。周连义是今秋参加的乡试,顺利考得秀才,这事儿村里都是知晓的,那天周家二老还在村里摆了宴席庆祝。现在周连义在村里走动,旁人见了,也得叫一声周秀才了,虽然他并不在意。同龄人也没有身份有别这样的念头,大多数还是嘻嘻哈哈的,不然郑裕也不敢对着周连义横眉冷眼,他也就敢背着郑娘子这么干。为了郑之南,周连义从书房里出来就开始收拾东西。他原本是想去见一见郑之南,和郑之南说这件事,但周母特意交代书童去通知,让他专心整理书籍,免得让父亲看到,改了主意。周母周父两人唱双簧,就这么把周连义哄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一共两辆马车,除了丫鬟外,十几个人跟着,浩浩荡荡的直接从老家出发,到了镇子上后又添加了一些用品衣物,还有管家早就准备好的箱笼。待周连义离开后,周母就直接将周连义的书童关进了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