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作者:骑鲸南去      更新:2023-06-24 05:14      字数:3930
  他捏了捏孟重光的鼻子,示意他:“翻个面。让我烤烤后背。”大团子乖乖跟着徐行之挪了方位,待避开火势后,他满身的汗总算是落下了些。孟重光被烤得几近中暑,现在好些了,就开始上房揭瓦:“头晕。”徐行之给他按脑袋。他撒娇:“要抱着。”徐行之笑他矫情,但该抱还是抱着,还亲了亲他的唇。烤了这么久的火,他的双唇还冷得很,亲起来如同吻冰尝雪。这一切都太好了,孟重光突然疑心起这是梦来,索性身体力行,四肢绳子似的把徐行之缠起来,勒得徐行之想笑:“干什么干什么,又发癫。”孟重光还想说点什么,房门却突然从外被叩响了。说是叩,那声音却小心得过了分,更像是在挠。徐行之止了笑闹,扬声问道:“谁呀。”门开了,一个秀气的脑袋谨小慎微地先探了个发顶进来,缩回去片刻,又探出了额头:“我,陶闲。”孟重光本来只觉自己做了个好梦,不料平白杀出了个陶闲,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刚才一切都是真的,脸都黑了,语气自是客气不到哪里去:“干什么?”陶闲吓得又只剩了个发顶露在门缝间:“我与曲师兄,房中太冷,做针线活手冷,想,想借徐师兄房间,暖和。”孟重光:“……走开。”与此同时,徐行之道:“请进。”两个声音交叠在一处,陶闲一时间简直是进退两难。孟重光和徐行之大眼瞪小眼互看了一阵,最终还是前者乖乖让了步,蜷在徐行之怀里没挪窝,夫唱夫随道:“进来吧。”陶闲一进来就看见两个歪在软榻上的俊美男人,红意泛到了耳朵根,叫了声徐师兄,又叫了声孟师兄,才唯唯诺诺捡了把冷板凳坐下。徐行之招呼:“来这儿坐,暖和。”“不,不用。”陶闲拎着他用细枝编成的针线篮,羞涩道,“这里就很好。”徐行之也不勉强他,由得他自在。陶闲有了个火塘暖身,坐定呵手片刻,便从针线篮中拈出一件正在织绣的贴身小褂。蛮荒里的东西精细不到哪里去,可供纺绩的棉麻更是难寻,几人也是寻找了许久才勉强找到了替代之物,而陶闲篮子里的显然都是经过精之又精的挑拣才剩下来的,论其柔软舒适,与普通棉丝也相去不远。这般精细的东西做来是给谁的,徐行之问也不用问。他径直问了另一个问题:“曲驰呢?以前看你们焦不离孟的,你单独一个出来,他放心?”陶闲拉扯着针线索索作响,面上带着一点温存的笑影:“没事的。他知道我在这里。”说着,他咬断了一截线头,很轻很轻地说:“再说,他不能,总离不开我。”徐行之微微凝眉,觉得陶闲这话古怪,但至于哪里古怪又说不很分明,只好笑道:“他就是离不开你啊。一小会儿见不到就到处找。”陶闲羞赧地笑了:“徐师兄不要这么说,我,我没有,那么重要。”但这并没有耽误他的双手上下翻飞,至少在针线这个行当里,他能享受到充足的自信和快乐。徐行之注意到,陶闲指尖有几处已缠上了薄薄的白纱布,从纱布底端透出来一片鲜红,像是被磨破了。徐行之刚想发问,陶闲就抬起脸来,期期艾艾道:“徐师兄,孟师兄,你们,不用管我,就当我不在。”不过陶闲真的很容易叫人忽视,他本身就瘦,薄薄一片人影弓着腰坐在那里,寂静地做着他的针线,很容易让人疑心他只是一道影子。徐行之也不愿叫他不自在,便自顾自与孟重光聊起天来:“等到出去了,你想做些什么?”孟重光干脆利落:“杀了九枝灯,剥皮抽筋,熬油点……”话说至此,他突地记起自己温柔乖巧的形象来,立刻把自己扮成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猫,蹭了蹭徐行之的手背:“……重光听师兄的。”徐行之乐了。他当然不会忘记房中还有一个人,有意无意拿话照顾着陶闲:“小陶呢?等出去之后,小陶想去哪里?”陶闲低着头运针如飞,把自己坐成一道清癯的瘦影:“我,不知道。”“跟着曲驰?”他呆呆地重复:“嗯,跟着曲师兄。”“到了凡世间,你的手就不必这么辛苦了。”徐行之道,“你都多久没穿过现成衣服啦?到时候叫曲驰从头至尾给你置办一件。”陶闲忙碌的手忽然停了下来。他这些日子为曲师兄赶着做了四季的衣裳鞋袜,还做了剑套,唯恐将来没有人再给他做衣裳了。但经徐行之提醒,他才想到,外头世界里,有丝锦素缬,有绫绡罗缎,自己这一身棉不棉麻不麻的衣裳,有什么稀罕的呢。有一瞬间他很想哭,但他最后还是含着眼泪笑了:“嗯,好呀。”徐行之枕靠在软榻上,被火烤得热了身体,睡意也如影随形地笼罩了上来了,迷糊中想起了一件事,他抓住孟重光的手,随口询问:“雪尘给你的信上写了什么?”孟重光好奇:“什么信?”徐行之低低“嗯?”了一声。之前他未曾提起,是因为心里仍盘桓着躺在蛮荒土地下的温雪尘的影子,心思芜杂,近日才记起还有书信一事。徐行之记得分明,温雪尘修遗书三封,自己只拿走了他给自己的那封,剩下两封他以为陆御九和孟重光各自取走了,可如今看来好像并不是这样。然而现在陆御九身在绝壁之上,他也不知道是不是陆御九取走信函之后,忘记把孟重光那份交给他了。左右也不着急,等陆御九从峰上下来,再拿信也无妨。房间里梭梭的线声未绝,陶闲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二人的对话。问出这个问题后不久,徐行之便歪在榻上睡了过去。而确定屋中有一个呼吸变得均匀后,陶闲把手伸到了篮子下,鼓足勇气,启唇道:“孟师兄,我……”孟重光闻声看向陶闲,示意他噤声,目光却在碰触到他后径直越过了他,望向窗外。半晌后,他微微皱眉道:“……外头那个是曲驰吧?”陶闲闻言一愕,扭头去看,果真透过窗户瞧到在白茫茫的雨雾里,有一个只着单衣、勤勤恳恳地埋头挖掘着什么的青年影像。他丢下篮子和针线,踉踉跄跄地奔了出去。雨声沸反,粗线似的雨滴在水面上射出一圈圈圆纹。陶闲心急得很,什么雨具都没带便奔出塔来,拖住了那大雨天跑出了家门来的人的胳膊,极力用瘦弱胸腔里发出的颤声压过雨声:“曲师兄,你做什么呀!”曲驰应该是笑了,雨水顺势侵入,流入他的口中,他很文雅地侧过身去吐掉,推着陶闲的肩膀:“你回去。我马上就回。”曲驰的外袍垫在泥泞一片的地上,上面堆满了柔韧的黄泥。陶闲被淋得眼圈都在发红:“现在挖泥做什么?”曲驰天真地一笑:“我也给你堆一个。”“堆什么?”“火塘呀。”曲驰被雨水淋得面目不清,但想也知道那该是一张多么温和可亲的笑脸,“我给你堆一个,你就不会去别人房中了。……就会一直在我身边。”陶闲愣住了。雨水敲在陶闲身体上,把他浇得噼里啪啦作响,但是他的左胸却有一团热气顶着向上升去,把他的眼眶熏蒸得发酸发软。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曲驰一愣,继续被吓得脸都白了,把手在空中洗刷一番,才膝行过去抱住了陶闲,努力释放他能够释放出来的最大善意:“哭什么呀。不哭,不哭。我给你吃糖,多少都给你。你不要哭了。”陶闲不说话,只是哭。曲驰抛下了他刚刚收集起来的黄泥,从怀里被浸透的手帕间摸出一颗小石子,珍惜地塞进了陶闲嘴里,陶闲张开口,含住了石头,牙齿和舌头却不敢碰触曲驰的指尖哪怕一下。“怎么办啊。”陶闲没头没脑又含混不清地说,“……曲师兄,我走了,你该怎么办啊。”一番兵荒马乱后,一身水一身泥的两人回到了高塔。丹阳峰的弟子呈上了热水,但陶闲坚持不肯先洗漱,只说自己的针线篮子落在了徐师兄房中,他要亲自取来。说罢,他也不顾丹阳峰弟子和曲驰的劝说拉扯,一头扎出了房间,瑟瑟发抖地滴着水跑进了整座塔中最温暖的地方。门轴乍然一响,孟重光脸色一变,捂住安睡着的徐行之的耳朵,抬头正要瞪眼,却发现是水鬼似的陶闲回来了。他浑身上下一齐往下滴水,好像随时会融化在水中。孟重光刚想说些什么,陶闲便快步走到了自己的篮子前,从底部取出一封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树皮信,又快步走到了软榻前,在距离软榻三步开外的地方站住了脚步。那茕茕的、有如影子般单薄的人,难得有胆量与孟重光对视,仿佛有无尽的勇气,将他充盈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模样。他抓住那封信,轻声道:“孟师兄,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看。”第97章 临行寄情孟重光沉默, 浑身透湿的陶闲滴滴答答地跟着他沉默。树皮上的字被他指尖上的水晕开了几处,就像新鲜的眼泪。但血已陈了,彻底沁入木质之中, 染开的那些边边角角, 并不影响行文的完整。孟重光将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很多遍, 再抬起头来, 双眸就像是河底被磨洗得发亮的鹅卵石, 除了顶上头漾着一汪水外, 全然看不出什么感情来:“……你?”陶闲安静道:“我。”简明扼要,没有歧义。孟重光在徐行之面前乖顺温驯,然而一旦离了徐行之,他便肆无忌惮地露出了自己的锋锐爪牙:“你既然都拿走了, 还给我作甚?”其上所写绝不是小事,薄薄一纸书, 寄托的是一条身家性命,在孟重光看来, 陶闲根本没道理再还回来。于是, 孟重光合理怀疑道:“你可曾删改过?”那清秀苍白的人一愣, 脸上马上生出些红晕来,但很快这点红晕便被虚弱的身体击败, 重归了青灰似的病弱之色。陶闲笨拙地比划着解释:“我,认得一点字,但是不很会写。”孟重光心里眼里都小得很,只容得下一个徐行之, 自然不很认得温雪尘的笔迹,但同住十三年,他至少知道,陶闲是真不会写字。刚入蛮荒时,他谨慎又害羞地找到每个人,询问他们各自的名字该怎么写。陆御九耐心地在泥地里一一写给他看,他跟着描了好久。大家谁也不知道他学这个作甚,直到后来,孟重光和曲驰晾晒在外的里衣弄混了,陶闲翻开衣领,露出小小的“孟”和“曲”字,才验明正身。——每次给大家织绣衣物时,为了区别开来,他都会细心地在衣领内绣上每个人的名字。这么多年过去,他学会写的大概只有蛮荒几人的名字,至于陶闲自己,没有名字的衣裳便是他的。为了省去几笔针线,陶闲硬是没学自己的名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