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半疏      更新:2023-06-24 16:07      字数:5595
  慕俞明白耶律扎颜是知道恒言的身份了,拱手道:“见过大舅子!”一会儿待耶律扎颜从知道自个有个妹子的情绪中稳定下来,慕俞又带他见了林苏氏。耶律扎颜先前便将慕俞视为至交好友,眼下知道了杜恒言这一层亲缘关系,更是掏心掏肺地为慕俞出主意。“梁王守在滇南,眼下肃王虎视眈眈,梁王这边,陛下定然会睁只眼闭只眼,按恒言妹妹所说,华严庵的舜菀郡主是梁王的眼线,那这一两年林伯母在京城待着便不甚安全。”恒言接话道:“我们准备带婆婆去蜀地。”耶律扎颜皱眉道:“蜀地匪乱为患,你们两个去尚有诸多不便之处,何况林伯母呢,左右还有个把月,等我的郡王妃选定,我便要回丹国,到时候赵国必定会重新选派一位礼部官员或鸿胪寺卿随着郡王妃去丹国,我们不若将林伯母扮成郡王妃身边的嬷嬷。”将母亲放在耶律扎颜身边?林慕俞从来没有想过,推辞道:“怎好如此麻烦郡王,······”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耶律扎颜抢道:“又不是在我们那待一辈子,待赵国时局稳定,太子登基,或者你们在蜀地定下来以后,再来接伯母也不迟啊!”杜恒言明白慕俞的顾虑,旁的不说,将婆婆一个人单独放在丹国,便是婆婆自己怕是也会不适应,“郡,哥哥忘记了,赵国女子自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是深闺中的娇小姐,婆婆更是出自,怕是也不能够适应丹国的生活,劳哥哥费神了。”“不,我愿意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林苏氏又去而复返,掀了帘子进来道:“我困在庵里十多年了,一直以为自己的命运大抵便是在庵里枯度了,不成想,如今天上掉下祸事来,竟迫得我不得不离开,既是如此,我倒想去外头看一看。”林苏氏拉了恒言的手道:“你们不过才十几岁,便有勇气出去闯一番天地,我已三十有二,旁的不说,用脚出去走一走,定然也是可以的,再说,这不还有郡王爷随行看顾。”儿子虽然有心护她,可是毕竟还太年轻了,她跟在他和恒言身边,不定便是一场祸事,不如自己出去走一走,在外头的生活,即便有些许不顺当,也好过庵里十多年来如一潭死水的日子。杜恒言没有想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婆婆竟然也有想出去看一看山河的想法,一时又觉得,或许对于寡居的婆婆来说,隐姓埋名去过另一段人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说着,忽然门外林二进来道:“少夫人,宫里贵妃娘娘派公公来传话,传唤您明日进一趟宫,让您准备准备。”慕俞听到要唤阿言进宫,立即紧张道:“可说了有什么事?”林二笑道:“属下刚悄悄打听了一下,说是今日太子妃进宫,彤玉公主和淑仪娘子便想到了许久没见少夫人了,是以才派人来传唤。”慕俞听到这里,犹有些不放心,正是梁王这个事儿的节骨眼上,他担心若是梁王知道他和阿言将娘藏了起来,会不会来报复他们,他自个倒不怕,就是怕波及阿言。杜恒言听是彤玉和杨淑仪,心里便定了些,对慕俞笑道:“淑仪娘子在,不会有事的,慕俞放心便是。”耶律扎颜道:“明日我让皇叔进宫一趟,若是有事,皇叔也能照应一下。”一旁的林苏氏叹道:“给吾儿吾息添事端了。”杜恒言劝慰道:“娘,你怎么这样说呢,我和慕俞自小身边都没有娘亲,现在您跟着我们住,每日里忧心我们起居饮食,这是我和慕俞多大的福分啊!”一番话说得林苏氏也红了眼,想到这两个孩子自幼当真是孤苦伶俐,自此林苏氏越发每日里打起精神给恒言和慕俞做好吃的和各种好看的衣裳,这是后话,当下不提。只说当夜慕俞担心恒言第二日独自进宫,一直紧紧地抱着恒言,又暗恨自己年纪尚幼,不能够保护阿言,一晚上愣是眼睛都没合上。第二日一早,恒言看见慕俞厚重的黑眼圈,凑在他耳边,轻声道:“你忘了,杨淑仪是我姨母,不会有事的。”辰时初,宫中便派了马车过来,杜恒言换了一身玫瑰紫牡丹花纹锦齐胸襦裙,外头罩着一件玉涡色锦绶藕丝窄袖直领对襟长褙子,梳了斜鬓近香髻,戴了一头红宝牡丹头面,左腕上套了一只姑奶奶林关氏给的血玉镯子。整个人看上去又素雅又端庄,也不乏活泼。到了宫中,沈贵妃看见的时候,都不由得眼前一亮,对着身边的杨淑仪笑道:“难怪你们喜欢,今个仔细看,才发现这小娘子通身上下透着一股活泛劲儿。”杨淑仪摇了摇手中的团扇儿,娇嗔地道:“姐姐,妾身好不容易发现这么一个有趣儿,你可不准和妾身抢,太子府里,可还有六位美人儿呢!”沈贵妃昨个才从陛下那里得到沈清薇接到宫中来待产,但是那个孩子生下后却当做沈家子嗣教养的消息来,心中十分畅快,也乐得看杨淑仪在她跟前插科打诨,当下便笑道:“本宫不抢妹妹的,妹妹快将人儿领会你的云锦阁去吧,一会彤玉可要来抢了。”杨淑仪当即笑盈盈地带着杜恒言去了自己的云锦阁。让从云和扶云去拿她收藏的首饰和布料来,独自带着杜恒言在榻上坐着,半晌悄声道:“贵妃娘娘不喜杜婉词,有贵妃娘娘护着你,杜婉词也不敢动你。”杜恒言这还是头一回和杨淑仪单独相处,感激地道:“谢谢姨母,为言儿费心了,言儿准备去蜀地,倒是阿宝,言儿怕是带不走。”想到这里,杜恒言犹豫了一下道:“实不相瞒,言儿观太子殿下似乎看中了阿宝。”杜恒言说到这里,便停住了,忍不住去看杨淑仪的脸色,却看杨淑仪愣了一下后,微微笑道:“太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秉性纯良,若是他来看顾阿宝,又要我在宫中,阿宝倒不会委屈。”她前些时日见过阿宝以后,一直担心阿宝日后的容颜怕是又是一桩祸事,可是若是太子护着,她倒放心些。拍着恒言的手道:“缘分这事说不准,你我也不必守着那什么唬弄人的礼法,这事我不会怪你,你莫忧心,你待阿宝的心,我是知道的。”阿宝才八岁,那么一张脸,已经藏不住了。杜恒言先前还怕杨淑仪介意母女二人都分别嫁给了皇家父子,眼下见杨淑仪不以为意,也松了口气。又道:“阿宝还小,日后言儿不在京中,只能劳姨母多费心了!”杨淑仪笑道:“放心便是!”杜恒言从宫中出来,带了彤玉公主和杨淑仪赏的许多吃的玩的,便是沈贵妃也赏了一套祖母绿的头面。自古前朝有什么事,最先有动静的便是后宫,若说揣测圣意,后宫的娘娘们怕是个个都比朝中的大臣们厉害,京中一时都隐隐在传,皇上怕是将对林家上两代的恩宠都一起赏给了林慕俞。自那以后,杜恒言便不再出门,倒是在庄子上住了下来的耶律扎颜,每日里和慕俞去后头的山上打猎,一开始两人在山脚下打些野鸡野兔,庄子上的人还能吃的完,当有一天二人带了一头野猪回来的时候,恒言和林苏氏简直惊呆了。恒言只留了一对野猪蹄,剩下的都送到南北涮锅店去了,墨林看到来人送的一头猪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他这里都是涮锅,肉类都片成片的,这一头猪,要吃到什么时候?且眼看就要到六月了,肉食也不能储存太久。过几天近来汴京城大火的南北涮锅店推出了野味火锅,还推出了各类炖菜和卤菜,比市场价便宜五分之一,还推出了抽奖活动,但凡抽到奖的,不仅当日所点的菜品打三到九折不等的折扣,走的时候,还会送一份精心准备的肉食,有麻辣兔头、卤猪头肉、柠香小排、糖醋排骨、酱香猪肚等等。京中有时候还能听到人议论,也没见菜市上肉价有波动啊,怎的这南北涮锅店像买肉不要钱一样。又推出了易消食解腻的菊花茶、柠果茶、酸梅汤等,且都是免费的。不到十日,南北涮锅店的生意已经火爆到排队来吃饭的,排了长长的一条街。如若不是涮锅这东西没有锅没有炭火吃不成,那些人怕是都愿意在街上站着吃了!明明已经到了五月,涮锅这东西这般燥热,生意倒比春上的时候好了数倍不止,京城里但凡开食肆的都忍不住来南北涮锅店看一看,想找出一条同样发财致富的捷径,可是除了他家的肉实在是不要钱一样,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第95第除了近来传的十分热闹的南北涮锅店, 另有两件事在京城中也颇为热闹,一件便是官家开始替丹国的郡王爷耶律扎颜选郡王妃了,世家小娘子都在备选的名单中, 另外还要选几名官宦家的小娘子做陪滕或是女官。一时京中在婚龄又尚未出嫁的小娘子人人自危, 深怕选到了自个。以丹国和赵国的关系,若是能保五十年的太平, 她们大约可以平安地活在丹国,若是这期间, 但凡一方撕了盟约, 她们这些嫁或陪嫁到丹国的女子, 怕是都逃不过一死。在小娘子们恐慌的情绪中,另有一件事也在京中惹得人心惶惶,便是太医局中的好几位太医忽然得了不治之症, 像开玩笑一样,这些太医的面部和手足一夜之间集体出现溃烂,太医局的诸位太医查遍医术也不知他们得的是什么病。前几日朱雀门外有个道士卜了一卦,说这些太医犯了阴私事儿, 神灵降罪。一时传得沸沸扬扬,得了怪病的太医家人出门都遭百姓指指点点的,妇人皆饮泪不止。远在京郊的杜恒言听李菁噼里啪啦地说完, 笑道:“书院的夫子们一直教我们德言容功,又辅以琴棋书画来让我们陶冶情操,哪知道我俩学了这么些年,还是爱听这些趣事儿。”李菁也不由笑道:“以前在书院中我功课便最差, 倒是阿言你,若是让夫子们知道我把你带坏了,怕是又得摇头哀叹。”杜恒言心想,她原本头上还顶着一个惫赖小娘子的名声呢,夫子们又岂有不知的,大约她们喜爱的女孩儿,便也是自由自在的女孩儿吧。李菁做在庭院搭起来的秋千上,晃着腿,想起以前书院的生活,有些感怀地道:“听说沈夫子已经进宫了。”沈夫子眼下已经成了沈婕妤,搬进了椒兰殿的偏殿,沈贵妃揽下了照顾沈婕妤的责任,杜恒言猜想这个孩子,怕是定然会生出来的,就是不知道日后会怎么样了。李菁头微微后仰着,望着五月的天空,阳光从叶子里漏下斑驳的光,“阿言,我觉得女子的生活真是无趣,在闺阁中的时候尚可找小姐妹们踏青放风筝唠唠嗑,以后嫁了人,便锁在高墙深院中了,小妾通房还有女使的,大约没一日能清静下来。”这个时代的女子大概便是让男子逐猎的对象,沈夫子成了寡妇,回到了书院教书,也没逃脱这个命运。杜恒言笑道:“也不一定,也许丹国的女子不是这般活着呢,我听说丹国还有女将军呢!”李菁立即坐直了身子,惊喜道:“真的吗?我还没看过女子穿过铠甲呢!”“我也是听慕俞说的,若是有机会,我倒也想去丹国看一看。”正说着,紫依过来禀报:“主子,外头有一个女子,自称叫诗诗的求见,奴婢看她面色惶然,似乎确有要事一般,主子您看?”“诗诗?”杜恒言默念了一遍,便想起来是谁,心里一紧,忙跟着紫依去了前头。她记得上次在南北涮锅店见到诗诗的时候,诗诗是和她打听牡丹的消息,难道那些人查出了什么?这般想着,杜恒言的脚步不由便加快了一些。待前院里头见到诗诗的时候,杜恒言简直不敢相认,她穿着一身仆妇的衣裳,头发乱糟糟的,前额和鬓发有些潮湿,面前正放着一盆污水,像是刚洗过脸一样。紫依轻声道:“她要求拿一盆清水来净面。”杜恒言点头,紫依便端了污水下去,守在了门外。屋内的诗诗一下子便跪在了地上,“求林夫人救命!”杜恒言看着她,一颗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眼中瞬间闪过戾气,那些人真的查出来了!寒声道:“你既然敢求到我这里来,便知道,那些人也会追来。”她这里又如何留得下她。“林夫人,奴,奴知晓了安平侯府的隐秘,特来报信!求夫人救命!”杜恒言心口一松,安平侯府?白家?难道不是牡丹的事?待诗诗磕磕绊绊地说完,杜恒言才明白,原来诗诗说的确实不是牡丹的事儿,前些日子白问光被强人暗袭打得腿骨断裂,白家求了官家,请遍了太医局的所有太医过去诊治,没有一人有法子,白家人渐渐开始死心,但是为了安慰脾气日益暴躁的白问光,三天两日里便换一个新鲜的唱曲儿的女伎人回去陪着,白问光看中了诗诗,便将她留在了身边。但是也是动辄打骂,生气的时候,热水热汤,插画的瓶子,镇纸,但凡是他手头可以够到的,都往诗诗等女伎人身上招呼,姐妹们夜里抱着头痛哭不止,但是,又寻不到合适的时机逃跑。直到诗诗一日伺候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白问光一边扔着汤碗,一边骂“赵元益怎么还不死!”后来她便更加用心地伺候白问光,他暴戾的时候仍着他打骂,也不躲闪,甚至膝行求他息怒,终于获得了白问光的垂怜,问她为何如此,她只说当年在樊楼见过公子,一直暗念于心。后来白问光便让她贴身伺候,她留了心眼,一直留意白问光和侯府众人的交谈,有一天跟着去太子府里伺候白侧妃的女使回来,说白侧妃说她喜欢的簪子丢了,让白家再送一支一样的簪子给她,那一夜白问光满脸红光,拉着她的手说:“他快要报仇了!”诗诗隐约猜测,怕是安平侯府要报复太子,是以赶紧扮作倒夜香的仆妇,偷偷逃了出来。事关紧急,杜恒言立即便派人去将慕俞喊了回来,与慕俞简单说了事情的经过,便让慕俞去一趟东宫。慕俞一听便皱了眉,嘱咐恒言将人看好,立即翻身上马,朝东宫去。杜恒言见慕俞走了,才回来见诗诗,见诗诗枯坐在小杌子上,浑身不住地哆嗦,五月的天,她却好像坠在冰窖中一般。杜恒言这时候才发现她手腕上没有恢复的伤疤,让紫依去寻了药膏来,对诗诗道:“我只是一个秀才的夫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护得住你,等殿下回话吧!不过你安心,你今日来找我之事,除了我夫妇二人,便只有太子殿下知道。”诗诗额上的冷汗稍微缓了一会,以头磕地,白净的额头立即便扑起了一点灰,看起来是真磕的,感激道:“谢谢林夫人!”直到这时候,杜恒言才有心问一句:“你为何会来告诉我?你可以去府衙的。”诗诗抬了头,明眸里含了笑意,“奴婢相信夫人!”她见过林夫人两次,她看她的眼里,有过好奇,有过惊讶,却从来没有鄙视。另外,诗诗不敢说的是,杜恒言长的像昔日有恩于她的牡丹,当初她说牡丹的时候,杜恒言眼里的神色,分明是识得的,可是杜恒言却并没有将她灭口。这一点,诗诗却不敢说。她知道,林夫人颇为忌惮从她口中提出牡丹之事。不过一个时辰,慕俞便回来了,陪在太子殿下的身旁。随同的,还有张宪和太子颇为看重的幕僚贾先生。杜恒言带着李菁和阿宝出来迎接,赵元益翻身下马,笑道:“林少夫人大婚后,似乎比在闺阁中更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