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大团圆      更新:2023-06-24 17:26      字数:3316
  林家四个小孩子做不了什么,大人炼钢,孩子也不能闲着。林田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去地里拔草。5岁以下的小孩放牛放羊,给家畜搂草。村子南边窑坑附近的齐腰高的玉米苗被连根铲掉,建起一座座比房屋还高的高炉。村民们把收集来的铁器融化成一个个铁疙瘩,在吴宝刚的指点下尝试炼钢。天空弥漫着呛人的胶臭味儿,周围的村子全部在炼钢。林芳才4岁,每天只要带回五斤草就可以。每天做完任务,林芳满村子转悠。不停的收集野菜,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全部收集起来。忙忙碌碌不敢停歇。偶尔看到地里疯长的杂草,却也无能为力。自从全民大炼钢开始,社员们天天起早贪黑去高炉炼钢,已经没人种地。哪怕林田他们一群孩子天天被赶着下地干活,也抵不住疯长的杂草。在疯狂的个人崇拜下,林芳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无人种地,今年的粮食大减产。可安平县公社依旧拉走同去年一样多的粮食。秋去冬来,终于平关市传来喜讯,今年钢铁任务1070万吨超额完成,钢产量赶超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到处是狂呼欢叫的场面,这其中也有他们的功劳。第二年,平关市传来消息,因为土高炉土法炼钢炼制的土钢土铁很多不合格,今年不再炼钢。村民们的重心再次回归田地。第7章平关市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每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春旱。谁也没想到今年会特别严重,自从开春就没下过几场雨。村民们只能没日没夜从沟渠里挑水灌溉。等到四月小麦灌浆,围城村北边近两米宽的水渠已经干涸。这种现象已经十几年没有发生过,上次出现还是那场让人谈之色变的河南省大、饥、荒。他们平关市同河南省相邻,当年同样受灾严重。这样的情况让上了年纪的人心里又慌又怕,恨不得天天守在地里。随着夏天的来临,往年常见的雷阵雨依旧没有踪影。火辣辣的太阳烤的人心焦。村民们看着干瘪的麦粒嚎啕大哭,十几年来产量从来没有这么低过。他们可怎么活!程卫国是大、跃、进的忠实拥护者,明明是个灾年,依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上报一个3200斤的亩产。要交的公粮几乎是今年所有的小麦。程卫国觉得再过几个月,玉米红薯就能下来,现在靠着各种蔬菜完全能撑下去。这些粮食就应该拿去全面建设国家。林芳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公社来拉粮食的前天夜里,偷偷把粮食收走一半。这个决定林芳犹豫了很久,她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爷爷曾经说过,三年灾害的时候他们这里饿死很多人。大平原,除了田地什么也没有。野草早就被啃光,树皮剥下煮水喝。最后实在饿的受不了,守在村子唯一的一口井边使劲喝水等死。林芳的空间靠意念操纵,可以隔着几米的距离收放东西。等到大锅饭因为没有粮食解散的时候,她可以把今天收进去的粮食还回集体粮仓,这样哪怕能延缓大食堂解散的速度也可以。至于第二天,程卫国发现粮食突然少了一半,会怎么焦虑震惊林芳不知道。哇的一声哭出来最好,谁让他报那么高的产量,打肿脸充胖子!林芳感觉时间越来越紧。空间内气候好像和外界同步,去年冬天几乎什么也没种成,上半年种的玉米哪怕她偷偷浇水依旧产量不高,大概是没有授粉引起的。现在正种的红薯看长势还行,希望能有好结果。家里院子里被她种满了耐旱的红薯,林田每天被她赶着去打水浇水。林芳依旧满村子找能吃的东西,不过能找到的很少了。农历八月,秋收开始。果然,因为连续几个月的干旱,今年的粮食产量低的让人难以想象。唯一的好消息大概是因为受灾,今年秋粮不用交。这一年是一九五九年。这一年冬天的某一天,林芳趁着感冒发烧嗓子哑的时候,走了大半天到七八里外的村子,给了算命的老瞎子五十斤粮食,让他对别人说这次旱灾会持续好几年,会饿死很多人。几日之后,林芳果然听到了类似的传言。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都坐不住了。今年的天气本来就异常,粮食大幅度减产,听到这种消息,再联系到入冬这么久,今年竟然只下过一次不算大的雨夹雪。这根本不正常。担忧害怕的社员们,甚至主动要求减少饭量。大食堂的饭菜减量了,却没人抱怨什么。***转年开春。因为缺水,返青的麦田露出稀稀拉拉的绿色,大片麦苗直接枯死。“这要怎么活啊!”皮肤黝黑的老农跪在地里痛哭,经历过十几年前那场大灾难的人怕啊。安平县几百年来一直是冬小麦和玉米轮种,一年两熟。眼看着小麦不成了,现在只有两个办法。马上补种小麦,这势必会影响下一轮玉米的种植;等到一个多月后,气温彻底回暖,直接种玉米。围城村一千多人,主要由林姓和程姓构成。程卫国是大队队长,林有福是大队支书。在上面没下达指示之前,两人因为种什么吵了好几回。最终也没统一意见。程卫国支持马上补种小麦,能保一点是一点。林有福坚持一个月后直接种一茬玉米,玉米地里套种大豆。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直接闹掰。程卫国带着姓程的把一半地补种了小麦,林有福带着姓林的挖坑准备种玉米。林芳知道后只能庆幸不是文、革期间,就这两人搞分裂的做法,分分钟被批、斗。干旱依旧持续。之后的几个月,零星下过几次小雨。社员没日没夜的挑水浇地,依旧没能挽救地面越来越大的裂痕。七月,补种的小麦零零散散总共收获不到一千斤。十月,玉米地里的玉米枯死,已经结出的玉米棒子只有小孩巴掌大,大豆开花期枯死。地里的玉米杆、豆杆全部收回,加上野菜和极少量的玉米面做成窝头。靠着各种杂粮窝头,他们熬过了六零年。***旱灾在继续,六一年如期而至。地里的裂缝越来越大,村里水井水位下降很快。龟裂的田地,不见一丝绿色。多年以后,林芳想起六一年的夏天,依旧感觉炎热到冰冷。一个月前,集体食堂的野菜窝头变成了看不出原样的汤。外面的村子开始有人剥树皮。林芳觉得集体粮仓里的粮食应该见底了。这天林芳趁着月初没什么月亮出了门,挨着墙根脚下向村子的东面走。虫鸟好似灭绝了,整个村子极其安静。林芳越过马路,接着走到地里,在距离不到路边十米的地方停下。这里有围城村的土地庙。林芳几天前来踩过点,这间庙高不到一米,用土胚堆砌,看着很破败。不大的空间里坐着一个笑的很和蔼的黑衣白胡子土地公。林芳双手合十拜了拜,心神一动,土地庙前的地上出现一地麦子和红薯。麦子是前年林芳偷走的原本要交的一半公粮,红薯是林芳空间里的成果。林芳原本想着把粮食送回集体仓库,想到要是因为集体粮仓里突然出现粮食,以后不解散大锅饭就不好了。后来又想着放到大队长他们办公室里,正入门的地方贴着主席相,又觉得这样做太敏感,太引人注意。干脆扔土地庙门口得了。第8章林芳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在一片欢呼声中醒来。原来是村里一个奶奶想着今天初一,按着以往的习惯去庙里拜拜,没想到竟然看到了一地的麦子红薯。土地爷显灵了!老奶奶信佛,根本没想过独吞,直接扯着嗓子喊人。路边几户人家听到声音,以为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跑过去,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惊喜。村里人很快得了消息,程卫国和林有福急急让人把所有粮食捡回粮仓。粮食搬走了,老太太们在土地庙前虔诚的跪拜。程卫国和林有福两个人精,一眼就估摸出这些麦子大概是前年丢失的公粮。至于多出来的红薯,还真不好说。当时县里的公社来拉粮食,程卫国见粮食突然少了一半,整个人吓傻了。那么多粮食,搬也要搬好久,怎么就没了。最后还是林有福帮着好说歹说剩下的一半先欠着,以后慢慢还。身为大队长的程卫国才没被拉走打一顿。想到这些,两人相视一笑,又嫌弃的扭头看向旁边。有了这些粮食,撑过这一年没问题。今天村民们吃到了久违的窝头,虽然里面磨碎的玉米杆花生藤依旧拉的嗓子疼。围城村的村民守着集体粮仓过日子,偶尔能听到那里有人饿死了,那里有人吃小孩了。每每这个时候他们的目光总会落在村子大礼堂边的集体粮仓和村东边的土地庙。靠着土地公给的粮食和唯一的一批救济粮,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六一年和六二年。在不少省份灾情缓解的时候,平关市因为地理位置和常年缺水的气候,旱情依旧没有缓解。转眼六三年。已经过了新年,仍然没下一场雪。所有人都在害怕,害怕今年还是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