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夏天的绿      更新:2023-06-24 17:43      字数:9547
  宝茹看后,格外满意:“这一回咱们手脚要快,如今这消息还不是人人都知,至少底下那些小商贩是不知的。明日咱们赶早就去各个行当要货,先把定钱下了,文契写好,免得夜长梦多!”“嗳!这一回生意要是做好了,弄不好可抵得上往常忙忙碌碌两三年!说到底还是官家的生意好做,特别是这等官家出钱为皇家办事的生意。百样货物价格上浮还不说,还结账稳妥又快速!”第二日,两人果然是早早起床,依旧是把安哥儿托付给姚太太。然后就与姚员外商议了一回各种进货的细节,这就唤来各个得用伙计,布置开来。最后姚员外一声令下,包括宝茹和郑卓,所有人都奔赴湖州及周边各地,就为了网络各色货物。不过三两日功夫,天子南巡的消息果然就被传扬开了。这时候姚家也差不多进货完毕——那些收了定钱的铺子作坊一个个悔地跌脚,只痛恨自己没早早听说消息。但是这时候说什么也没用了,定钱已经下了,十倍的赔付他们那里赔得起。只得安慰自己,总归是有得赚的,比往年到底多了一些活儿。不管别家如何,姚家这时候可是欢庆。随着各个伙计报告,拿来签订的文契,姚员外也许诺道:“最近可是忙碌了,这几日依旧抽不开身。只等到货物入库了,那时候论功行赏,人人都有好处。”伙计们听了自然喜不自胜,督促订单倒是越发勤勉了。而宝茹郑卓和姚员外三人则是关起门来算账,姚员外抖了抖算盘道:“该到钱庄再取些银子了,前日支的五千两只是放定钱就差不多了。不说过些日子要给货款,只说眼见得就要租用仓库——这个花钱不多。但是还有联络人脉,无论是行会里头,还是官府里头,香不烧好,菩萨可不会点头,咱们就是有货也只能干瞪眼!”的确,姚家已经尝到了发迹后作为大商人的好处。要是以前,姚家哪里能成第一批知道这等大消息的,最后也只能跟在人家后头吃些残羹剩菜罢了。但是这只是第一步罢了,就算她家提前备下了货物,‘公关’没做好,到时候依旧赚不到这笔钱。宝茹立刻道:“这是大事不能耽搁,只是我和郑卓在行会和衙门里可没爹熟门熟路。这一回还得劳烦爹,你这次就带着郑卓一起去,既是有人给您挡酒和帮衬,也是为了以后做事方便。”姚家除了姚员外做生意,也就是宝茹和郑卓了。宝茹不用说,是个女孩子,时下风气开放,但也没有一个年轻妇人和一帮大老爷们在酒桌上厮混的道理。所以姚员外积累下来的人脉自然就要传给郑卓,这时候带着去认认人也是好的。在宝茹看来,姚员外就是身体好,也到了要退休修养的时候了,可该爱惜自己。至于姚员外自己,人脉不给郑卓又能给谁?对于这种事情,当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其实早年他就想这般做了,只是那时候郑卓出门跑商,留在湖州的时候有限,他就是有心思,也做不成。等到姚员外点头,宝茹又道:“这一回要支多少银子?是连着货款一块儿支出来?只怕一时很难。这几年家里赚的多,特别是‘甘味园’一年好过一年,又有跑商年年顺利。不算子孙钱,现银能从钱庄里支出三万两。其余的还有一些账,除了惯例年下结的以外,还有四五千两,只管去要,估摸着立马能拿回来的也有三千两。”说着宝茹又叹了一口气,道:“就是这般,也还差着好大的数儿,还有一半的银子没得着落,这可怎么办?是抵押家里几间铺子和产业,还是如何?爹爹拿个主意吧!”姚员外摸了摸胡子,道:“子孙钱有一万两,先启出来,这般就只差两万上下了。至于剩下的,等到白老大这一回回来,又有盈利和货物,又能填补一些。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再看差着多少,或者拆借,或者抵押,总之应该是能凑齐的。”宝茹惊讶地看着姚员外,不只是宝茹,就连郑卓也有些诧异。子孙钱可不是随随便便动用的,不然就不叫子孙钱了。所谓子孙钱,自然是要传给子子孙孙的,平常轻易不可以动用,非得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才能启出来。至于他们这等做生意,应该不能拿子孙钱的,因为子孙钱就是一道保险。做生意都是有风险,万一赔了,有子孙钱在,也不至于血本无归,还能卷土重来。姚员外却是洒脱一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自个儿是白手起家,晓得厉害。若是子孙争气,那自然用不着什么子孙钱,但若是有个不孝的,就是留下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一样挥霍一空。平常不用钱就罢了,如今正是用得着的时候,就该拿出来,埋在地下生不出小崽来,但是做这生意却能钱生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宝茹心里佩服,知道在封建社会只有在商业高度发达的时候才能诞生出姚员外这样的商人,甚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姚员外这样的商人依旧在少数。姚员外的说法宝茹是最能接受的,自然立刻肯定,并打算立刻去做。至于郑卓,说过他是最恪守‘分寸’的一个,就算宝茹和姚员外认为他在这样的家庭会议上太过‘沉默’了,他依旧不会多说一句话。更何况牵涉到‘子孙钱’这样敏感的事情,他更是只管记录和点头。接着又说了几件大事,直到再三确认已经没有什么遗漏了,宝茹才道:“这一回伙计们倒是十分机灵,其中那个买纸扎灯笼的还知道跑远一些,确实呢,州府里的东西可都比外头贵,这样算来可不是外头买来更划算。只是有些东西只有州府才能买到大宗,这也就罢了!”姚员外也笑:“不只他一个,有好些人都显出机灵来了。这也是之前说的论功行赏有作用,不然一样的月钱,没得多的——既然做的怎样都拿一样的钱,谁又会乐意辛苦。有的可是多跑了上百里的路,才找到价钱最贱,货物最优的呢!这一回事后可得奖的重些!”之后的日子就是姚家上下并伙计一齐用心使力,只管把这一回的货物办下来,并找门路销出去。就这般,不知不觉里,出门跑商的伙计们回来了。不过没带回来姚员外预料内的林润——他们带回来的竟然是生漆、铜钉、木材等如今最紧俏,宝茹他们也只是想想就放弃了的货物。这或许就是运道来了,在姚员外给跑商伙计办的接风宴上,白老大就道:“那时候在泉州咱们哪里知道有什么圣人南巡的事儿,消息只怕还没出京城喱!只是运道好,有一家发迹的要起大宅子,还要建一座园子,所以和海商不知定了多少材料。”“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最是喜乐的时候,他家当家人就没了。底下没得一儿半女,至于兄弟也只是一帮子没用的,生意摸不着边。就这样,哪里还想着起房子,只想着多分一些钱就是了。”“那海商只收了定钱,这会儿人家不要了,自然是要另外找买家的。只是这些东西虽然从来紧俏,但其实有限,毕竟要起大房子的不多。至于那些小门小户,哪里舍得用这些好东西。”“所以最后便宜了东家——其实也不是卖不出去了,只是都是散着买的,那海商不愿意麻烦。真要一点一点销出去,那要耽搁到几时,人家可赶着出海,一趟下来的利润可比在岸上卖这些多。我看到的及时,想着可不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一股脑包圆了。”听到这儿姚员外先赞了一声,白老大也十分得意,就接着道:“这般带着这些货物上路,其实还想着一路上销一些出去,还能换一些特产。只是船离泉州不久,就听到了圣人南巡的消息。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些东西一件也不能卖,只等着到了湖州可不是翻着倍赚的!”之后他又解释道:“其实这一船货物到了苏州就有好些人打听了,但是我想着还不是价儿最好的时候,就没答应。况且咱们是湖州人,自家做生意可不是更加稳妥!”因为这接风宴算是半个家宴,所以宝茹和郑卓也是同桌吃饭,宝茹当即就道:“可不是这个道理,况且家里如今屯了好些不同货物,虽说上下疏通关系,到时候应该是安安稳稳地出货的。但是有了这一批货物就更保险了,到时候衙门里的人再啰嗦,就把这批货物摆出来,只怕就屈服了!”的确,如今建材可是奇缺,若是以放出这批建材为筹码,加上之前走动关系,姚家的货物要出脱可不就是十拿九稳了。白老大也是一拍大腿,道:“可不是这个道理!大小姐可是想着了,原先我还没想到这一处,只想着这生意是要与官府打交道的,怎么的还是回了咱们自己的地头再说,却没想到还有这一重好处!”宝茹不知道白老大这一番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是真没想到,还是为了奉承宝茹?不过这不重要,如今正是事事顺利,众人欢乐的时候,只要开心就好。况且宝茹也承认,人都是喜欢好话的,听着白老大的话,她自然是舒服。这一餐饭吃的开心,宝茹仗着酒量不错还比往常多喝了几杯,只是这一回却是托大了。虽没醉的如何,但看她两腮通红,眼睛又有些朦胧的样子,就知道已经醺醺然了,最后是郑卓扶着她回的院子。才回院子,宝茹就嚷着热,让脱掉外头的衫子。旁边服侍的菡萏赶紧吩咐道:“快快让厨房做些醒酒汤来,不然怕明日姐儿要头疼呢!”小吉祥更有经验,跟着道:“醒酒汤也不是说得就能得的,先沏一碗浓浓的滚茶来是正经,先解一解姐儿的酒意。”浓茶确实有些作用,郑卓托住茶杯,小心地喂了宝茹,宝茹就像是清醒了许多。虽然还是说热,但是却没说要脱衫子了,而是很有条理地吩咐准备热水洗浴。洗浴过后,正好解酒汤也来了,宝茹也就结果喝了。宝茹正喝完醒酒汤,木樨就端来一个果盘,道:“姐儿今日喝的酒多,但是我看着却没吃多少东西,这会子天也迟了,只吃些果子顶着吧!”宝茹也没拒绝,只拿牙签扎了上头的桔子瓣去吃,又道:“再去备一个果盘来,你们姑爷洗浴完出来只怕也要吃的,他今日比我吃的还少喱!”这一回用不着木樨动手,旁边自有小丫鬟跑出去准备。小吉祥看了一回,然后就回头道:“这两日只上上下下吵嚷了这些日子,什么南巡不南巡,姐儿和老爷姑爷都说这是赚钱的好时机。这些我不理论,实在是不懂。但是天子出门的热闹我是懂的,到时候可能多些见识了!”宝茹带着一点点醉意,笑嘻嘻道:“什么热闹,什么见识,那都是虚的!无非是拿银子买热闹罢了!你看这一回,圣人还没出京城呢,准备接驾的各地就花钱如流水了,这样的声势,这样多的银子,自然能有独一份儿的热闹,独一份儿的见识。”小吉祥咋舌道:“阿弥陀佛!不管如何说这都是千载难逢的热闹!上一回□□南巡,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家里的廖妈妈都才刚记事。前几日她还与我说那时候的热闹呢!只说那时候,湖州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像淌海水是的!说起来──”宝茹接口道:“我虽没见过那般的场面,但是好歹看过几本书,都是那时候一些人记下来的接驾场面,有真有假。不过多多少少看得出一些端倪,银子成了粪土,凡是世上有的,莫不汇聚,再珍贵的也是寻常──至于节俭、爱惜之类,是绝没有的。”旁边的菡萏听了也跟着念了一句佛,问道:“这几日我也听廖妈妈说了这些,说的和姐儿说的是一个意思,定然是真的了。只是我心里有一样不解,这各地官府出钱打理,但是官府能有多少钱——官老爷们或者有钱,但总不会拿出来填皇家的窟窿吧?”宝茹赞许地看了一眼菡萏,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就是那再富贵的地界,官府里还不总是哭穷,只想着问朝廷要些救济。至于这南巡出钱打理,官府或者能吐出一些钱来,但实在有限。还有一些富商大户的上供,一个是结交官府,一个是图着能从皇家拿个恩典,也是体面。”“不过这些哪里能解决全部,依旧有缺呢!说不得这些接驾的州府要问国库借银子——而这将来也就是一笔死账。毕竟银子用在哪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朝廷也没脸逼着地方还这笔钱。”“告诉你们一个乖,这也一样就是拿着国库的银子往皇家身上使罢了!以千万人奉养一人,追根究底还是这般,不然哪里来的那些钱买这个热闹和场面?”第128章 圣旨到来时光转眼即过, 前一日还在议论天子南巡该是何等热闹,倏忽之间就是两月过去。到了七月初九这一日, 皇家御船自太仓入长江, , 经苏州、杭州, 沿江而下,直到了湖州大码头处停驻。这一日可谓是全城轰动,只说白日里就是满城喧闹, 十方锣鼓之声震得山响。姚家一家如今也算是湖州体面人家了,纵使比不上最顶尖的那一撮, 但是这个场合倒是不必在拥拥挤挤的人群里围观,自然是有专门位置的。说来或许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才最轻松——既没得拥挤之患, 又不必似那些贵人一般战战兢兢地候着,等待天子召见。只需要在最先面一批的恭迎圣驾的人群后站着,该参拜的时候参拜, 该说吉祥话的时候说吉祥话就是了。虽然对于下跪什么的宝茹心里芥蒂, 但是她又不是傻的, 自然是不去多想, 只是安安分分接驾——场面可真是热闹!比宝茹想的还要欢庆。看了一眼河岸边黑压压的人头, 宝茹心里估摸着,只怕满湖州的人都来了。正在这时候,有专门的内侍跑进跑出, 只与湖州知府等人说话,显然是为了片刻之后接驾的准备询问。果然一会儿就有十几个内侍接连大声唱礼, 底下的人,包括姚家一家这时候就按着事先排演过的三跪九叩,然后齐声恭迎。宝茹站在后头,其实极想看看活的皇帝皇子,但是怕自己显得出格——要知道所有人都是低着头的,唯恐‘冒犯天颜’,自己抬头,若是没人注意还好,要是被人看见了,招来祸患可怎么办!不过几回总归是有的,皇室一行人,除了皇帝以外还有四五个皇子皇女和两位高品阶的嫔妃都是这一回南巡来了的。这会儿在码头上,都已经站在了船头,但是却没下船去行宫——因为码头处也是准备了歌舞表演的。码头处提前搭好了高台——只是不许比御船高而已。虽然是临时搭就,以后也会拆除,但是其中雕梁画栋,泊金镶银,张灯结彩,装饰非凡,实在不是一般奢靡了。不过这对于皇家也不算什么。这时候又有内侍大声传礼,这是表演开始的信号。然后宝茹就见二三十名舞姬在其他百来个舞女的拥簇下登台,这些女子显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全都是二八年华,更兼姿容绝代,宝茹看着竟然不比前几年花仙会的时候见到的名妓们来得逊色。歌舞开场,美人们个个轻甩罗袖,起舞折腰。又有十二部乐伶在一旁伴唱,就连请来的乐师也是湖州最顶尖的几个班子的镇班之宝——想来若不是这样的场合,看到他们精诚合作也是不能的了。宝茹看的津津有味,毕竟在这个时代呆久了,就算她以前欣赏不来这些表演,现在也找到乐趣了。不过她并非全副心神都在这歌舞上了,毕竟歌舞常有,但是古代活的皇帝可难见到。逮着空儿她便偷偷地往御船船头那边觑一眼,总算是看见了皇家人。也亏得宝茹视力好,竟然是看清了大部分,特别是正中的皇帝——其实也不过是凡人的长相,最多就是生的好些,毕竟这一代代‘基因改良’也该是有作用的。不过他身上有一种威势,是一种久居上位生成的威严,宝茹只看了一眼,就赶紧躲开了目光,还觉得心里有些发虚。虽然是这般,但是宝茹还是满足了,毕竟自己穿越古代一回也算是完成了一个成就了。歌舞之后还有水傀儡戏,一通热闹,甚至还在船上摆宴,湖州各大名楼的招牌菜流水一般地送上去——甚至也有‘甘味园’的点心。至于下头的人也有宴席,只不过规格自然就不是御船上的水平了,并且吃完之后还要跪拜,这是谢恩,毕竟这一餐饭算起来是天子‘赐宴’么。等到用饭完毕,天色已经擦黑,事情不算完,还有一船烟火要在水上发射,这又是一个节目。烟火稀罕,不过也没什么好说的,只等一切结束,皇家一家下船上御辇,往行宫而去这才散了——不过这散了也不过是少数人,更多的人还跟着御辇往行宫□□。宝茹还是低估了这时候的人对于‘天子’的狂热,只看这一城百姓,纷纷穿上新制的喜庆衣裳,倒比过年还要来得像过年。不过姚家是消瘦不了这热闹了,自然坐上马车回家。宝茹和郑卓是一车,车上还坐着小吉祥,正给宝茹拆下几样特别隆重的首饰,松松头皮,宝茹笑道:“今儿可算是见识了,倒出都是一片红色,可是耀花了我的眼!”宝茹是笑着抱怨的,今日一整天虽然并未做什么,但是身心内外都是绷着一根弦,这样一回真是比做什么都来的累人了。不只是宝茹,就是郑卓精神头也不足了。而且这事儿还不算完,皇家还要在湖州住两日,虽然比不得扬州接驾三五日的风光,但是也很难得了。只是这难得对宝茹而言就是一种折磨了——明日皇家还要在行宫摆宴,自家也是要去随侍的。虽然只是一个打酱油的,绝不可能面圣,但要不去那又是大不敬了。这也是姚家上下提前回家的缘故之一,可不是要养足精神,等着明日的‘硬仗’?等到第二日,自然有早早受过嘱托的小丫鬟叫醒——怕误了时辰,这些小丫鬟守着座钟一夜没睡。宝茹等人这才分毫不差地起床,收拾好了坐车往行宫去。行宫门口有的是侍卫,对于宝茹这些人看的极严,只看名帖是不够的,还要搜身才罢。等到宝茹和姚太太被一个嬷嬷搜身完毕,这才有人引着到了指定位置。这一路也不是闲着的,这安排来的仆从只管一句句地叮嘱: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这种种,错不得一丝一毫。宝茹一家大概是地位不够,坐的有些远。这时候还很早,虽说他们这些‘客人’已经到的七七八八了,但是皇家还没入场。就只见有管事的人四处巡查指挥,警告那些仆从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这些事情也不必多说,只等着天光大亮,正主们总算到了,这时候整个行宫都是帐舞蟠龙,帘飞绣凤,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而下头人员虽多,但是却十分整肃,宝茹只觉得一根针掉落也是听得见的。直到有旨意下来赐坐,又让开歌舞,这才好些。不过这一日也没什么好叙的,左不过就是昨日的一般热闹,由码头搬到了行宫罢了,然后上上下下再乱了一回。宝茹倒是觉得还不如昨日来的有趣,不过这话她也不过就是心中腹诽,表面上还是一丝懈怠也无的样子,知道夜色初上,如昨日一般回家。这一回总算能好生休息一番了——明日圣驾赶早离开,送行的人也有,但是这就不强制去了,劳累了两日的姚家总算安歇下来。这两日的费神,抵得过以前年下忙碌一个月了,宝茹是狠狠休息了两三日这才缓过神来。这一日总算休息好了,人却依旧有些懒懒的,只捉了安哥儿逗着玩,至于盘账什么的,都不愿动笔,只看着郑卓做。这账目正是姚家在这一回南巡接驾中赚的银子,之前账目结清了,但是自家一直没算帐——只因为要和湖州上下一起忙着接驾排演,竟然是顾不上了。直到这时候缓过神来,才动的笔。宝茹逗引安哥儿,听他糯声糯气地说话,喂他吃好克化的点心,只不过间或看看郑卓账册上的数字,然后笑呵呵道:“这一回倒真是赚了不少!身家可能翻上一番了,唉!南巡这样的好事,怎能不多来几回!”这时候小吉祥端来香茶,听到后就道:“姐儿可不是白日做梦了!且不说圣人多来几回臣工们会如何阻拦,国库会如何承受不住。只说多来几回,好些东西自然就不用重新置办了,哪里还有这许多赚头!”宝茹咳嗽了一声,喝了一口香茶道:“我这也不过是随口说着罢了,哪里当真。实在说起来这样的事儿还是少一些罢!你是没进那行宫,里头的样子,啧啧,虽然及不上《阿房宫赋》里那般,但也不远了,就是仙宫也就是那样。只是这样的,都是民脂民膏堆积,以后还不是要落到小民肩上。”这话就说的有些沉重了,小吉祥倒是不好接,只得转过话头问道:“我是没得福气进行宫看一看了,姐儿看过了,却只是这样轻描淡写提一句,听得我心痒痒的,不如说给我听一听——没得眼福,至少还有耳福,以后与人吹嘘也是有本钱的了。”宝茹呵呵一笑,从善如流,不再说那些,道:“白日里就罢了,和那些名园也没什么不同,往常你陪着我赴宴也是见过几家的。直到晚间才显出不同的气象,那时候正是咱们出来,也有仆从引着。那一路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不说,那是皇家带着的,只说见着路上各色花灯闪灼,皆系纱绫扎成,就精致非常。又一样只见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实在是没见过的。”宝茹又接着细细描述道:“出入路径两边石栏上都摆着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还有柳杏诸树,用各色绸绫纸绢及通草为花,粘在枝上,然后还点着灯火——这本是魏晋时候的流行,这时候拿出来也是富贵。”宝茹说的不假,当时她几乎以为梦回现代,见到的是城市里的夜景,到处是霓虹灯光,她尚且如此,别人更是不知如何感觉了。这时候不要说小吉祥了,就是其余的一干伺候的小丫鬟也听得目醉神迷,小吉祥反应过来就道:“听姐儿这么说就知道是不凡的了,我竟想不出是个什么光景。不过倒是听说赴宴的各家都有东西赏赐——这该是御赐了吧,我还没见过,姐儿拿出来与我开开眼么!”也就只有小吉祥才会与宝茹这般说话了,宝茹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笑了一声道:“这有什么好开眼的,其实东西寻常的很,若不是沾了皇家的贵气,实在不值什么——说不得就是路上在扬州那边采买的呢!”说着宝茹就对菡萏道:“去去,把你前日收起来的那几样东西拿出来,让你如意姐姐看一回,算是了结了她一桩心愿。”菡萏手脚利落,不一会儿就拿出了一只楠木小匣子,打开来,里头装着金银锞四锭,表礼四端,又有宫扇一对,香囊一对。这就是全部的东西。小吉祥小心地托着那宫扇看了一回,道:“不怪姐儿那般说,瞧着样子倒真有些扬州手艺的样子。”然后她又指着金银锞子道:“虽然不值什么,但是也不是拿来用的,这些金银合该拿着供着才是,姐儿怎么白白收在匣子里?”宝茹拿过另一柄宫扇,摇了几下道:“哪有那功夫,这几日可是累着筋了,只是先放几日罢了。不过你若不是提起来了,我只怕也会忘了。既然已经提起,索性就让供到祠堂里去吧。”说着宝茹就吩咐人去做这事,然后对小吉祥道:“其实也不都是这些,除了宫扇和香囊是都有的外,金玉如意、沉香拐杖、伽楠念珠、宫缎宫绸、御制新书、宝墨宝砚、金银盏、金银锞子、金银项圈这些东西也是有的,只是按着身份高低,各家不同罢了。甚至是这一回行宫里的管理工程、陈设、答应及司戏、掌灯、厨役、优伶、百戏、杂行人等也都有御赐的青钱和彩缎,不过是或多或少罢了。”小吉祥听一句就念一句,最后道:“听着样样都是好的,虽然咱们府里也见过这些东西,但是想着这要赐多少人家,而且还不只湖州一处,这样想来,这一路撒的银子实在不少,不是皇家真不能这般。”宝茹听了后正要说几句,这时候忽然闻得外头一阵喧哗——她和郑卓的院子可是在宅子最里头幽静处,这样大的声响,也不知是什么事儿。不过她的疑惑很快就没有了,家里两个丫鬟急赶赶地跑来,就道:“姐儿,姑爷!快去换身礼服,有大人过来咱家宣圣旨喱!”宝茹心里悚然一惊,却不知是什么事儿,心里一时乱糟糟的。她本质上还是一个现代人,来到这个时代,对于皇权的感觉始终是微妙的。既不像一般古人那般害怕,也说不上多么崇敬。所以她大多数时候都是可以避开不想的,但是这不代表她是没心没肺到了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她心思百转千回,直到郑卓稳稳地握住了她的手,她才回过神来。这时候她终于恢复了一点镇定,让奶娘抱走安哥儿,这才急匆匆地回房换了礼服——唯一让她觉得宽心的是,那报信的丫鬟都是满脸喜色,大概是好事吧。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家能有什么惊动皇家的,还专门有一道圣旨。宝茹当然什么都不知道,说来这件事也是巧合,她家能收到什么消息,才真是见了鬼了。其实事情也简单的很,这一切都是由‘甘味园’而起。这可真是时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当初船上进宴,有各大名楼的饮食,最后上的甜点里倒是有一两样‘甘味园’的特色点心。只是到底没有一鸣惊人——那样多的菜肴,样样都不差,想要脱颖而出实在太难。直到第二日,行宫摆宴,皇帝和几位嫔妃虽然在,但是皇子皇女们就出门溜达了——这都是年纪不大的,长到如今也只有今次出了京城,可不是每到一处就要看看。不过到底是千金之躯,就是微服私访,底下人也只敢把他们往安定街巷去。只是凑巧经过了一回天后娘娘街而已,这时候一炉又一炉的点心出炉,甜香味儿飘散了整条街道,一下引起皇子皇女的注意——在口味上大概是遗传,皇室大都嗜甜来着。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况‘甘味园’就在正街上,一行人也不管底下人的劝,就要尝一尝。没办法,内侍只得自己亲尝了一回才敢让这群小祖宗试味道。这一下就出彩了,实在是刚出炉的点心格外好味,不必当初奉上去的。况且这眼前琳琅满目,可比当初一两样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