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研研夏日      更新:2023-06-24 21:10      字数:5748
  他其实很想说,他可以把家里的店租给他的,但是想到自己也不太清楚家里有哪些店面,所以等他回家看了之后再说吧。其实,房二河除了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之外,他也没有去县城做生意的意识。县城和镇上是不同的方向,虽然县城离他家也不是很远,只稍微比镇上远一点点。但是,在他身边,几乎没有去县城的人,大家都是习惯性的来到了镇上。他们是属于整个平康镇的,在他的心里,这个镇才是他的家。而县城的话,就要远上一层了。他在镇上还没发展好呢,去县城就更别提了。总要有更多的钱财,才能有底气去县城里闯一闯。虽然比昨天做了更多的东西,但是还是全部都卖完了,只不过比昨天多卖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卖完的时候,已经过了辰时了,昨天卖完还没到辰时呢。房二河让王氏他们在店里收拾,他一个人去找主家了。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门,房二河说要找赵管事。赵管事看到是房二河,招呼着他进来了。待说完自己的来意,赵管事皱了皱眉,说道:“你怎么又开门做生意了,不怕得罪钱家吗?”他还当房二河是来做交接的,没想到竟然是要来续租的。房二河陪着笑说道:“应该不会的,我已经卖了几天了,那家人并没有来惹什么事。我现在总归不是在做原来的生意了,他们也没必要再来做些什么了。”赵管事听到房二河这样讲,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不是我说那你啊,房老弟,你早就该如此了。干嘛要以卵击石呢?这天底下啊,不公平的事情多了去了,谁让你们没有做官的亲戚呢。要我说,你大舅哥要是能更进一步考上个秀才也是好的啊,真是可惜了啊。”房二河跟赵管事聊了半晌,心里还是记挂着续租的事情,他又问了一遍:“所以,赵管事,那续租的事情?”赵管事像是才想起来似的,轻描淡写的说道:“哦,你说续租的事情啊,你来晚了一步,已经被人定下了。”“什么?已经被人定下了?”房二河惊讶的站了起来。赵管事一副可惜的样子说道:“是啊,早就别人定下了,房老弟,你没有提前说啊。你关了门就走了,你让我们家能怎么办啊?况且,你之前还惹上了那样的事情,咱们家哪里还敢再租给你啊。当然了,咱们家也没想到你还要租,你要是早说了几天,也不至于如此了啊。”房二河皱了皱眉说道:“赵管事,咱们已经租了这么多年了,而且合约上也写着呢,我能优先续租,你们怎么没知会我们一声就租给别人了?”赵管事听了房二河的话也硬气起来了,说道:“房老弟,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了。你给主家惹上了事,咱们还没追究你的责任呢,你倒是赖上我们了。你惹上事情拍拍屁股走掉了,还不是得我们来给你擦屁股!这好不容易有人不嫌弃,租了咱们家的房子,咱们家哪里有往外推的道理。”房二河一听赵管事的话,连忙解释道:“赵管事,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赵管事一副不想听的样子,摆了摆手,说道:“房二河,你什么也不用说了。咱们家的房子既然已经定出去了,就不会再租给你了。”房二河还想说些什么,一看赵管事这架势,也不敢说了。他只好叹了一口气,失落的回到了店铺。赵管事身边的人一见房二河出去了,偷偷的问道:“赵管事,您这样做没问题吧?”赵管事撇了一下嘴,说道:“能有什么问题。我虽然没跟他说一声就租给别人了,但是那也是他惹事在先的。他差点就给咱们家老爷惹上一个大麻烦,谁还敢租给他啊!”“可是,他那大舅哥毕竟是个童生……”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童生?呵,那也是个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了,有什么好顾忌的。”赵管事不屑的说道。第31章 去绣花吧。房二河垂头丧气的从赵管事那里离开了, 一个人慢慢的走在回去的路上。到了之后,房言见他如此灰败的脸色, 询问他怎么回事。“哎,咱们在这里估计也做不了长久了。”房二河失落的说道。王氏一听, 心急了,问道:“为什么啊?”房二河犹豫了一下, 还是说了出来, 这些话,即使他现在不说出来, 早晚也是要说出口的。“我刚刚去找赵管事续租, 赵管事说这个地方已经租给其他人了。”“什么?竟然还有这种事情。”王氏心里开始慌了起来。这个地方他们已经租了很多年了,突然有一天说不能租了,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尤其是, 当所有的事情都走到死胡同的时候,突然有了希望,而这个希望,突然又被打破了。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本来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接受了必死的结局,可是, 怎么能在她重燃希望的时候又一次的打破了呢?房大妮儿站在原地也不知该怎么办, 她看看房二河又看看王氏, 不知说什么好。反观房言,却是一副非常淡定的样子。因为她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了,这也是非常的现象。她早就从大家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了一点点房二河回村的真相, 盖因为他们在镇上得罪人了。试想一下,如果得罪了人,自己还跑回村子里去了,那么主家会怎么想呢?主家肯定很快就要找到下家,把这家店租出去。又怎么可能留着这个地方等着房二河续租呢?就算是他们想租给房二河,他们不惧那些人,但是,房二河自己已经回去了,他们又怎么可能等着他呢?不过,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好伤心的,这个地方不行,那就换一个地方啊!只要东西好,在哪里都一样发财的。她早就不想在镇上这个小地方发展了……但是,看着房二河、王氏和房大妮儿难过的样子。房言想,这个地方住了那么多年,他们大概早就有感情了吧。许久之后,房二河首先从打击中出来了。他环视了一眼店铺,说道:“没关系,咱们还有二十几天的时间。这些天我再在镇上转转,若有合适的,咱们也能尽早定下来。”王氏难过的试了试眼角,说道:“嗯,行,我相信你。”房大妮儿也从爹娘的对话中走出来了,已经告别过一次的地方,只能再无奈的告别一次了。要不是房言提醒大家要去买小鸡,房言估计大家都忘记了的。考虑到小鸡的存活率问题,房二河买了三十只小鸡。本来村里也有专门给孵小鸡的,但是他们家长久不在家中,跟周围人的关系都不太好。所以,大家昨天晚上一致觉得去镇上买。回到家之后,房二河把事情跟两个儿子说了。房大郎跟房言的想法一样,但是他发现自家爹好像有些不太开心之后,安慰道:“爹,原来的地方大概风水不太好吧,要不然这么多年咱们家也没存上多少钱,还惹上了一堆事儿,换个地方也好,说不定生意能更好。”房二河知道大儿子是在安慰他,他对那店铺的感情比较复杂,但也不是非那里不可,于是冲着儿子点了点头。转身去山上砍树、砍竹子、砍柴去了。房大妮儿受到镇上的事情影响,心情也不太好,但是听到房言说捡鸡蛋,喂小鸡,她立马又打起精神来了。走到鸡圈里,房大妮儿仔细找了找,跟昨天一样,找到了六个鸡蛋。她的心情立马阴转晴了。看来他们家的野菜真的很好啊,鸡吃了都能多下一个蛋的!这使得她养鸡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不少。也不着急绣花了,拉着房言就去后面摘一些老一点的野菜。回来之后,若不是王氏拦着,她俩肯定就直接给小鸡吃这种野菜了。王氏说了,小鸡太小了,脾胃太弱了,不能只喂这种野菜的,会拉稀的。两个人最后混合着其他的食物,给小鸡喂了下去。其他的野菜则是混在了长成的鸡和猪的食物中喂了出去。看着这些动物们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房言和房大妮儿相视一笑。房二河从山上回来的时候,不仅抱了一些竹子,而且还提了一只兔子。房言兴奋的围着那只兔子转来转去,真好啊,野味啊!这种在山上满山跑的动物的肉最是香了,肉紧,有嚼劲儿!她看着这只死兔子就开始流口水了。王氏见状,点了点她的头说道:“真是个馋丫头!等娘给你们做,你先跟你姐学学穿针引线去。”果然,王氏一提到这件事情,房言就蔫儿了。她觑了觑王氏的表情,最后无奈的进房间去了。房大妮儿看她进来了,笑着说道:“怎么了这是,又被娘说了啊?没事儿,别伤心,姐再教你一遍。你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了。”“哦。”房言有气无力的应道。她是挺聪明的,但是没用在这个上面。终于,一个时辰过去了,房言觉得她整个人都升华了!穿针引线已经会了,也能缝几针了,只不过,那针脚还是缝的不怎么样。想到自己白白活了那么多年,缝出来的东西还跟狗爬似的,她就一阵羞愧。房大妮儿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就能绣的那样一手好花样,用的功夫不可谓不深啊,她现在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想到,王氏问房大妮儿房言今天表现的如何时,房大妮儿竟然道:“娘,我看妹妹在针线上也是极有灵性的,那针脚可比我当年刚开始学的时候齐整多了。她不过是不往这上面用心罢了,否则啊,肯定能绣好的。”得了夸奖的房言觉得挺羞愧的,她那针脚比初学者好一些那是因为她多活了那么多年,手上的控制力笔记哦好啊。再往后,她可是不行的。在以前,大家都流行绣十字绣的时候,她也是尝试过的,只不过,那水平简直不堪入目,绣的乱七八糟的,她于着上面终究是没多少才华的。王氏可不这么认为,她一听大女儿说的话,又去屋里看了看房言缝的针脚,竟然也说道:“哎,这样就好了,娘也不用时时担心你了。娘一直以为你以后会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缝的,这样看来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再让你姐教你绣几样花样,也尽够了。”王氏一开始是真的担心女儿的绣艺的,现在看到女儿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水平,她是非常的欣慰的。她也知道小女儿不喜欢学这些东西,她也没有勉强的意思。在村里,在镇上,女儿家学会缝制衣服,学会绣几个花样就够了。很多穷人家长大的孩子,也就只会缝制衣服罢了。房二河已经把木材整理好了,他现在的干劲儿更加足了,仿佛有一些打击的事情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动力。房二郎学习的间隙出来休息的时候,看到房二河在编蒸笼,也开心的帮起忙来。他一向对这些事情比较感兴趣,不,应该说,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他都非常的感兴趣。而房大郎则是默默的拿起来房二河放在一边的木材,拿起来斧子开始砍了起来,每一块都砍得整整齐齐的。就像他这个人一样规整。房二河和王氏一开始也是阻止自家儿子干这些事情的,但是房大郎也说了,不能死读书,要劳逸结合,而干活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房二河和王氏也不懂这些事情,总归自家大儿子的学习成绩还行,他们也就依了两个儿子了。不一会儿,房大郎身上就出汗了。他擦了擦汗,洗了一把脸,就把还在旁边还在编蒸笼的房二郎叫进去读书了。现在没有先生,房大郎就充当房二郎的先生。督促着他,把该背的东西背了,把该理解的文章理解了。房言在绣完花之后,也蔫蔫儿的过来看房二河编蒸笼了。不过,房二河却没让她动手,因为这些竹子有些地方太过锋利了,不适合女儿碰触。房言玩儿了一会儿觉得帮不上忙,也没什么意思,她还是跑到书房里看房大郎和房二郎读书去了。不知道应该说这两兄弟太爱读书了,还是说家里太穷了,竟然没有一本闲书。连一些地方的游记都是没有的。不过,好在房大郎给房二郎讲的课文还算有意思,所以她也坐在那里听了几次。无非就是一些讲究礼义廉耻的课文。房言看着极具魅力,极有才华房大郎,心想,如此钟灵毓秀之人,为何却连县试都没有通过呢?明明听说大伯家的峰哥儿考中了啊,那峰哥儿她瞧见过一次,极圆滑之人,看起来不像学习很好的样子。真的是想不通啊想不通!第32章 推墙砌墙。吃中午饭之前, 房二河已经做好了四个蒸笼,房言看了看, 嗯,肯定够了。一笼蒸十个馒头, 同时蒸两笼,太多的话有可能还没卖出去就已经冷掉了或者蒸汽蒸掉了。当然了, 如果以后客流量多起来了, 同时蒸上三笼也是使得的。剩下的几个蒸笼可以蒸包子,蒸包子的时间毕竟和蒸馒头的时间是不同的。今天砍来的竹子也只够做这几个的了, 等以后需要了可以再做。房言看着房二河被划伤的手, 心疼的不得了。但是房二河却说不疼,没什么。吃完午饭,房二河又去找了几个村里相熟之人过来帮忙把墙推了, 把后面的地圈进来。房二河和房三河之间,和老宅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和房大河之间的关系还是可以的。这样的事情,他自然是要把房大河喊过来帮忙的。在村里,有些在族里有些名望的人,你要是不让他来帮忙的话, 他可能还会生气的。他觉得你是发达了, 瞧不起他了, 或者跟他不亲。房大河自然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家里的老大,习惯掌控事情,习惯大家都听从他的意见。虽然二弟分家了, 但是二弟有事情找他帮忙,这是跟他亲,这是尊重他是大哥。虽然干活累点,但是心里舒坦。他吃过饭,就去帮忙了。不过,作为大哥,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房大河得知房二河的意图,不太赞同的说道:“二河,旁人家种菜都是直接在外面的,你为何要费劲儿把这地圈到家里去。咱们村子各家都有种菜的,也不会去做那偷鸡摸狗之事的。圈起来很是没有必要的,听说你还把这块地买下来了,这不是浪费钱吗?”房二河想那些菜都是普通的菜,地也是普通的地,自然是没有必要的。可是自家这块地比较稀罕,种出来的菜也不是普通的菜,所以圈起来还是很有必要的。想到这里,房二河说道:“这不是想着这块地在外面,不方便嘛,再说了咱们家离村里人比较远,也不太放心。还是圈在自己家里方便些,也放心些。”房大河想想房二河家的情况,再想到这是已经分出去的兄弟,也就没再说什么。房二河还叫了跟自家离得比较近的房南和房北两兄弟,这两兄弟来了之后,房言吓了一跳,乖乖,这俩人也是双胞胎啊!房大妮儿和房二郎是不同性别的,还能从穿衣打扮和发型上看出来,可是古代男人的发型都是一样的,全都是长发束起来,根本看不出来他们的区别啊。房南看出来房言的好奇了,说道:“二河哥,这是你们家的小女儿吗?还怪俊呢!叫叔叔,叔叔给你买糖吃。”处在换牙期,且缺了一颗牙的房言可是对糖这种东西敬谢不敏的。但是该有的礼数是不能少的。“南堂叔好,北堂叔好。”另外一个没开口的房北说道:“哎,二河哥,你们家这小闺女儿这么机灵啊。之前是谁在村里传言说她是哑巴的,真的是缺了德了。”此话一出,房大河和房二河脸上都有些尴尬,这是谁传出去的,当然是他们自家三房传出去的。不过,这话已经问到房二河身上了,房二河也不能装作不理,他叹了口气说道:“哎,总归咱们家二妮儿是福大的,啥事儿都没有,那些人以后也说不出来什么了。”“哎,说的也是。”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就开始干活了,王氏给他们烧了一些开水,也放了一些家里的一些茶叶水,然后就跟房大妮儿坐在一起绣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