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研研夏日      更新:2023-06-24 21:11      字数:5546
  “啊?你自学啊?孙大哥好厉害啊,自学都能学这么多知识!”房言佩服的说道。在她心中,自学的人都是自制力非常好的人,她是非常佩服这样的人的。孙博被房言夸得一阵脸红,他哪里是自学了。之前那个夫子是他的继母找来的,两个人相处的不太愉快,那位夫子见他蠢笨,常常羞辱他。后来他一气之下把夫子赶了出去。再后来,那人不知道在外面说了什么,他祖母去再去给他请夫子的时候,人家一听是他,都不来教了。久而久之,他也不再请夫子了,而是一个人在家看书。直到县试又一次落地,他去姑姑家散心,吃到了房言家的包子,“病”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好了,他的脑子似乎突然开窍了。想到自己如今也能开进去书了,是否……可以再找个夫子了呢?“不是的,只是一时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子,才在家读书的。”孙博收敛了思绪,羞愧的说道。房言想,这果然是有钱人啊,请夫子专门来教他。这个价格肯定很高的,她也不用问了。她还是问问她想问的吧。“孙大哥,你也知道,我们家刚来到县城,都还不太熟悉。我想想问问你,你可知道县城有没有读书的地方?比如私塾之类的地方。”“私塾?读书?”孙博凝眉思考了起来。想了一会儿,孙博说道:“私塾也是有的,好像县城就有好几家的。”他隐约记得之前在书店里买书的时候听别人提起过的。“那您可知一个月束脩多少?”“束脩多少?这个我是不知的。”孙博有些羞愧的说道,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对这些事情却不太了解,他又补充道,“不过,你要是想知道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的。”“哦,这样啊,那算了,一会儿忙完之后,我跟爹爹去去私塾里面问问吧。”房言略微失望的说道。站在门口喊着“宣传口号”的全忠听见少爷跟房言的对话,走了过来,说道:“少爷不知道,我倒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谁要去读书啊?”“是我家哥哥。”房言道。孙博点了点头,原来是那天见过的那位少年,看起来就是一副读书人的样子。“哦,这样啊。县城的私塾挺多的。价格的话嘛,每月从半钱到二钱银子不等,一般的话也就一钱半的样子。那童生的话也就半钱银子,除非能教出来几个童生的能收个一钱。秀才的话一般一钱到二钱银子,你也得看教了多久了,教出来了几个童生或者秀才了。我听说啊,有个老秀才曾经教出来一个秀才,那人一年收三两银子。”全忠是个百事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巴拉巴拉的说了出来。房言一听,愣住了,没想到县城的收费竟然没有比镇上高多少,甚至有些还要低一些的。这是什么情况,他们竟然被镇上的夫子给坑了吗?!还行,也不是太高,这样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以他们家现在赚钱的趋势,去一年三两银子的地方读书非常的轻松。只是不知道那秀才教的怎么样了。全忠瞧了瞧自家少爷的脸色,又看了看房言,说道:“其实呢,我听说最好的地方是咱们县城不远处的霜山书院。那书院在好几个县城的交汇地方。当初老太君也想把少爷送到那里去的,只不过少爷不愿意去罢了。”最后一句话全忠说的比较小声,但是还是被房言和孙博听到了。孙博愣了一下,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当初他不爱学习,对所有的关于读书的事情都是反对的。再加上,那时候他的母亲生了重病。想到那些事情,他的眼神有些晦暗。“那书院好在哪里?”房言一听书院就对那里产生了极大的好感,想听听那里的具体的情况。“那书院就好在,每年都能考出来十几个童生和一两个秀才,甚至每隔几年都能考出来一两个举人!”全忠神秘兮兮的说道。听到这里,房言瞪大了眼睛,这书院果然好啊!她不自觉的说道:“好厉害的书院啊!”孙博也从刚刚的悲伤中走了出来,仔细的听全忠讲的话。“那毕竟是好几个县合在一起的,所以比较厉害一些。别说是附近的几个县,这在全府城都是数一数二的。里面还有一些府城里来的学生在那里读书呢。”全忠骄傲的说道。“那里岂不是有很多的学生?”房言问道。这么好的书院,大家岂不是都想去啊。全忠看了看房言说道:“那到没有,那里也没有多少学生的。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收学生的门槛高,是要参加考试的,考试通不过的他也不要。”房言点了点头,想到,怪不得升学率那么高,原来一开始就把差学生给淘汰了。“二嘛,就是束脩高了些。一年要收10两银子,一般人家哪里能拿出来那么多钱啊。”房言一听10两银子,吓了一跳,好高的束脩啊!她喃喃道:“怪不得人不多,不止入门考试难,收费也太高了些。”孙博听了之后,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以他的成绩必定是进不了书院的,只是不知当年祖母是如何确定他一定能进去的?大概书院又是顾忌着他们孙家吧,又或者是多交了些银两。想到这里,他慢慢的低下了头,觉得万分羞愧。全忠点了点头,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是啊,挺贵的。但是里面的先生全都是秀才,听说甚至还有举人老爷。而且啊,那里是包食宿的。”“包食宿?”这岂不是跟现代的封闭式的贵族私立学校差不多了吗?“对,里面的学生可以选择是否住宿和吃饭的。因为那书院在郊区,离得比较远,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住宿的。那里一个月只放个两三天假。”全忠巴拉巴拉的说了起来。孙博见全忠知道的很多的样子,忍不住的问道:“你怎么连这些事情都知道?”全忠正讲到兴奋处,一听少爷这么问,他突然就卡了壳。他也知道自家少爷其实不怎么喜欢看有关考试的书的,也不喜欢身边的人提及关于科举考试的事情。不过既然少爷问话了,他还是要回答的。“因为之前老祖宗说要送少爷你进去读书,所以我提前去打探了一番。”孙博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他抬头看向若有所思的房言,问道:“可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全忠就好。”“没有了,谢谢孙大哥,也谢谢全忠哥了。”全忠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几声,见这里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又去门口招揽生意了。房言该问的也都问了,又去后厨帮忙了。早上辰时之前吃饭的人是最多的,接下来,大家就没那么紧张了。辰时过后,大家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包子和馒头提前包出来一些,但是没上蒸笼。毕竟里面的雾气太大,卖不出去凉了也不好吃。到了巳时来吃饭的人就渐渐的少了起来,大家也都可以休息一会儿了。王氏、李氏、许氏带着房大妮儿一起在后面的厢房里聊天绣花。第56章 高额束修。顶到午时的时候人又开始多了起来, 很多在县城做工的人来这里吃饭了。早上大家一般都起的很早,从家里带上一些干粮和水就来县城里做工了。中午这顿大家都想着吃顿好的, 好有力气干活。有些人见野菜馆门口热热闹闹的,而且还提供试吃。听说这几天刚刚开张, 还有优惠。所以就进来看了看。一看这里有种类繁多的菜包子和馒头,个头比别家的大, 价格也跟别家的差不多, 所以就点了一些吃起来了。况且还有免费的汤,再吃上一份凉拌菜, 几文钱就可以吃的很饱。没想到, 这一吃之下就着迷起来了,这包子明明是普通的野菜包的包子,可是味道就是好啊, 吃了觉得浑身都舒服,竟然没有那么累了。汤也非常的好喝,还有凉拌菜,吃了浑身清爽。这些做工的人,凡是吃了一次之后,基本上都会来第二次的。毕竟清爽, 可口, 价格也实惠。特别是当他们发现, 吃了之后不仅解乏,下午干活竟然也没有那么累了!简直是太神奇了!一开始大家还没发现是来这里吃饭的原因,渐渐的, 大家都回过味儿来了。有些人也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做的,房二河每次都是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说道:“这野菜并不是咱们家从野外摘的,而是自己家精心种的。种子是过路的一个道士给的,种野菜的水取的是山上的泉水……”这些话当然是在家里商量好的说辞,反正他们家离山比较近,他们家人也经常上山,说是山上的泉水种的也没人知道究竟是不是。很多人一听,也都露出了佩服的表情,也觉得这长在田间地头的野菜拿出来卖也是使得的。那些集市上卖的野菜虽然便宜,但毕竟是无本的买卖。但是人家野菜馆里卖的野菜可不是路边上免费的野菜,而是自己种的。想到这里,也就不觉得野菜贵了……幸好王氏一时冲动,趁着巳时没事儿的时候又活了一些面,要不然中午的时候可能都不够卖的。直到未时,人才渐渐的少了起来。他们卖个差不多的时候,就关门了,大家坐在里面吃了一顿饭。饭后,房二河本来想要去找学堂的,但是房言告诉他她已经打探清楚了,他们也就没再去,直接回家去了。等到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算了算这一天的收入。一算之下,大家都惊呆了。馒头卖了300多个,尤其是粗面馒头竟然卖了200多个,精面馒头卖的少一些只有不到100个。一共带去六七十斤的菜也卖完了,其中凉拌菜调了20多斤,其他的都在早上卖了。再加上房二河卖的一些手工活,这一天的流水竟然有一两银子多了,除去原材料除去人工费,也能有一两银子了。这收入可真够高的啊!他们家的东西跟别家是不一样的,可能很多店铺都是刚开张的时候人最多。但是,他们家的东西是越吃越觉得好吃的。一开始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在野菜上花钱,但是吃上几次就会放不下了。这还是刚刚开始就这么高,后面随着大家吃惯了他们家的菜,人一定会越来越多的。毕竟是灵泉滋润过的东西,跟一般的是不一样的。再说了,现在还卖的比较便宜,过了这几天野菜的价格就会涨上去。到时候,一天最少也能赚个一两银子了。像前段时间在镇上的时候,也是因为口碑打出去了,菜的价格也高起来了,所以每天才能赚个四五百文的。这样,一个月就有三四十两银子了!霜山书院什么的,只要能考上,不就可以上了嘛!大家脸上都非常的惊喜,这可实在是太好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即将提高上去。只是,这样一算,他们家赚的钱多了,可是似乎孙博的房租还没有还出来……当房大郎提出来这一点的时候,房二河笑着说道:“大郎,不用担心,爹爹也不是那喜欢占便宜的人。爹爹早就想过了,如果一年之后,红利不够80两的话,咱们就给孙少爷80两。要是多于80两,咱们就按照红利给。总之,人家对咱们好,咱们也不能不知感恩。”一听房二河这么说,房大郎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说道:“爹,是儿子着相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郎你快坐下吧,你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着想,做人不能贪小便宜,占便宜终归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房二河道。房言见状,转移了话题,说道:“爹,关于学堂的事情,我问了全忠。他是这样说的……”房言把各种私塾的价格说了出来。一听价格,大家也都跟房言一样惊诧,没想到同等价格下,竟然是镇上的更高一些,简直是匪夷所思啊!“难道镇上的学生少一些,县城私塾的学生多一些,所以收费不同?”房言提出来自己的疑惑。“我和二郎读的私塾里面有二十几个学生。”房大郎沉吟了一下说道。房言瞪大了眼睛:“竟然有二十几个学生?听说县城私塾多的有十几个,大多数都是五六个的,怪不得大哥的夫子这么大年纪了还只是个童生,只顾着赚钱去了啊!”房二郎一听房言的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是嘛,小妹,我也是这样想的。夫子家里的田越来越多了,估计就是收了咱们的束脩去买地了。”房大郎瞪了他一眼,又瞪了房言一眼说道:“你们两个不要这样说,毕竟是夫子。”房言和房二郎互看了一眼,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房二河对那个书院比较感兴趣,问道:“那霜山书院真的有那样好吗?”房大郎道:“是挺好的,我之前也听过的。”房言看了眼她大哥,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全忠是这样跟我讲的。听说孙少爷当年也差点去了这个书院,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在家请了先生。”王氏一听这书院能考上那么多的童生和秀才,甚至还有举人,心里就已经激动起来了。况且,他们刚刚算了一下,他们以后一个月至少能有三四十两银子了,这10两银子她也不再看在眼里了。她着急的问道:“那你之前怎么不跟爹娘说啊?”之前他们家也还过得去的,10两银子也是可以拿出来的啊!房大郎惭愧的说道:“娘,是孩儿学艺不精,恐怕并不能考上这个学校的,并非是因为银钱问题。”之前他之所以没说,是因为自己对科举考试提不起来兴致,虽然有小妹的原因,但是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后来见了周家的所作所为,他就更加分心了。这也导致他今年落榜了。只是如今,周家的事情刺激到了他,再加上小妹的病情好了,他才开始好好学习了。“哥,那你现在有把握能考上了吗?”房言问道。她经常在书房里跟房大郎还有房二郎在一起的,她觉得这两个人学习还行啊,怎么就考不上呢?难道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难如登天不成!况且,在灵泉的加持下,她这两个哥哥的记忆力都明显得到了改善。不是说童生考试大部分都在考有关记忆力的东西嘛,他们应该都有优势才对。房大郎看向自家爹娘和小妹,说道:“现在兴许是有把握的,只是没必要花这么多的银钱去读这样的书院。咱们去县城找个一般的私塾读一下就可以了。”房大郎一直认为,读书的话全在自己的,先生再厉害,如果学生不好好学也是无用的。房二河道:“大郎,咱家现在眼看着又有钱了。爹也觉得这个书院好一些,要不然明天咱们去看看吧。二郎的话也跟着去,考上考不上的都去试试。”“爹,真的不用的,咱们家刚刚开始赚钱,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呢,还是多留些银钱的好。”房大郎还是不太想去这么好的书院,太贵了,他们这样的人家恐负担不起。“大哥,如果你能考上霜山书院就好了。你去里面读书的话,即使明年考不中童声生,但是你能认识更多的学习成绩优秀的人,这些人说不定以后能考上童生,秀才或者更进一步考上举人。这样,大哥岂不是有了很多秀才朋友和举人朋友了吗?出去吹吹牛都是好的啊~”房言睁大眼睛假装无心的说道。房大郎听了房言的话,有些震惊。是啊,如果他去了书院读书,认识了秀才举人朋友,那么这10两银子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即使他考不上童生,能认识这样一帮人,对于以后的发展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