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6-24 23:41      字数:3357
  苏页点点头,淡淡地回道:“正是。”扁桓却有些不解,“扁某见过的千层底远不如这般坚挺。”苏页淡淡地开口道:“旧衣布头堆叠而成,村里的婶子帮忙做的,工序不同罢了。”贾丁和扁桓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多问。倒是屋内的一位小仆,忍不住感慨道:“若是我娘亲也能做出这样一双好鞋,小弟想必不会再因冻脚而哭泣。”苏页手上一顿,扭头看向说话之人。扁桓低声斥道:“大胆!”小仆猛地回神儿,脸色大变,连忙匍匐在地,一迭声地说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苏页放下笔,不解地看向这位年少的仆从。贾丁摇摇头,不满地说道:“千层底布鞋十分耗费布料,即便是知道法子你家也做不出来,安分些罢。”扁桓虽然脸色难看,却依旧开口求情,“小子无状,随口胡诌,并非有意探听鞋子的做法,还望苏小哥不要介意。”苏页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失笑,“鞋子的做法并非秘密,你若想知道,我告诉你便好。”此话一出,不仅是那位小仆,就连贾、扁二人都吃了一惊。苏页不管他人的反应,从柜中拿出一方布帕便用笔画了出来。贾丁将屋内仆从打发了出去。苏页把画好的鞋样拿给二人看过,又细细地说了袼褙的做法,并特意说道:“打袼褙的材料用破衣布头便好,面糊也费不了多少。”扁桓啧啧称奇,“原来如此,难怪苏小哥脚上这双如此坚挺,这样的千层底即便是穷苦人家咬咬牙,也能做上一双,不仅结实,还十分保暖,长兄穿了还能留给下边的弟妹,当真是好物。”贾丁考虑得更多些,他指着那方布帕提醒道:“小页,这个方子你当真要公开么?若是卖到商铺,怎么也得有这个数。”他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不得不说,苏页的确十分心动。然而,想到小仆的话,想到曾经躺在床上无能为力的自己,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淡淡地回道:“倘若卖了,必然只有富贵人家买得起。他们哪里就缺这么一双布鞋?”贾丁不由接口道:“可不是么,富人家从不缺少好物,穷人家却连块裹脚的兽皮都没有。”扁桓闻言,突然站起来,对着苏页深深一揖,“苏小哥高义,请受扁某一拜。”贾丁反应过来,也跟着深深拜下。苏页连忙回礼,“二人前辈折煞我了,不过是一双鞋子,不必如此。”扁桓却是严肃地说道:“这可不单单是一双鞋子而已,小页,你可愿随我一同前去面见县令?”扁桓向来古板,此时真正认可了苏页,竟连昵称也叫上了。讲真,苏页不愿去。自从于县丞被降为县尉,县丞的位置便空缺下来,扁桓家世良好,为人耿介,自己也有心更进一步。苏页在心里支持他,然而这并不代表他自己愿意出头冒尖——他比谁都清楚,在苏氏一族放弃寻找他之前,他必须保持低调。于是,苏页便委婉地拒绝道:“晚辈身为双儿,奉命暂时供职于户曹司中,实在不应该过多地抛头露面。”不得不说,这样的借口在扁桓这里异常好使,他想都没想便说道:“小页若不介意,便由扁某代劳,向大人陈述一二可好?”苏页顺势应道:“有劳前辈。”扁桓难得露出一个笑脸,对苏页的信任十分感激。——结果可想而知,县令大人对千层底布鞋的做法十分感兴趣。更为难得的是,听了苏页“不便抛头露面”的说法之后,他竟主动来到户曹司,当着贾、扁二人的面细细地询问了苏页千层底布鞋的做法。县令大人当即问道:“倘若本官派人到虞家村去学这门手艺,可还方便?”不得不说,这样的询问可谓是客气至极,以他父母官的身份,哪怕是直接下命令都没人能反抗。苏页不卑不亢地回道:“如今正是农闲,能为大人效劳,婶子大娘们想必是十分乐意的。”不怪苏页自作主张,能借此机会和县令扯上关系,对整个虞家村来说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于他的“识相”,县令大人十分满意,他笑眯眯地说道:“教授过程中所用布料面粉皆由县衙提供,所教农妇可按皂隶标准领取工钱。”苏页面不改色地谢过。县令大人挑了挑眉,继续道:“放心,本官不会委屈了虞家村,虽方子会在各村公开,县衙及各乡的公服配鞋,本官都指给虞家村做。”苏页愣了愣,再次道谢。成功看到苏页变脸,县令大人这才满意地笑笑,扬长而去。第22章 寻人公告【县令大人的提醒】县令大人办事效率很高,转天就送了人去虞家村学手艺。春韭婶子原本听了苏页的转告还不大信,这回亲眼见了人,又有县衙来的大人笑眯眯地和她说话,可谓是受宠若惊,自然是倾囊相授。县令到底感念苏页的大义,在询问过他的意见之后,将其命名为“虞家村布鞋”。苏页虽然有些不好意思,然而又不方便讲明做鞋方法的真正来例,只得应下。不出一个月的时间,虞家村布鞋便普及到了整个万年县。虽然没能借此赚钱,村民们却比赚了大钱还要开心,用苏花大娘的话说就是,“出去赶集的时候,哪个不夸咱们虞家村?咱们走起路来都觉得有面子!”苏页见大家这么高兴,也变得积极起来,他有事没事就画些新样子,系带的,绑口的,用兽皮做鞋面的,各种花样层出不穷。贾丁第一个发现商机,软磨硬泡地哄着苏页签了份代理售卖的合用,他非常厚道的把大头让给了虞家村诸人,自己虽然赚得少,却赢得了苏页的好感。不知为何,贾丁就是觉得,苏页的好感可比一时的银钱重要得多。当然,将来无数次实践证明,他的感觉十分准确。由于其样式不断出新,用料也不乏好货,再加上贾家商队的宣传,虞家村布鞋渐渐从穷苦人家普及到社会上层,就连京城官宦之家都有了它的影子。当然,这是后话。——虞家村布鞋得到县令大人的认可,不仅是虞家村得了实惠,就连代为进献方子的扁桓都如愿以偿地被提升为县丞。转天,扁桓的家人便送来一个大陶缸。那口缸底小口大,足有半人多高,外表略糙,内里却光滑,正是苏页从网上见过的模样。扁桓难得露出笑模样,乐呵呵地介绍道:“先前听了小页的建议,扁某便知会家人尝试烧制,由于坯料大,失败了许多次,就在前日终于成了,小页看看,可还满意?”苏页自然是十分满意,礼貌地问道:“前辈这口缸可否卖给我?”扁桓当即板起脸,“说什么卖?先前便说好了,若能烧成,便送一口给小页!”贾丁也在一旁帮腔,“小页那么好的点子,不收他的钱就是大方了,做什么还给他?要我说,以后小页家用缸扁兄都得免费供应才成!”原本是句玩笑话,扁桓却一本正经地应下,“合该如此。”苏页没有当真,但也没再推辞。这样爽快的性格,反倒更加引起两位同僚的好感。扁桓再次惋惜道:“可惜是个双儿,若为男子,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贾丁却有了不同的想法,“即便是双儿又怎样?扁兄不妨想想,这层身份可曾埋没了他?”扁桓闻言,不由怔住。贾丁拍拍他的肩,迈着方步走了。倘若苏页看到这一幕,想必会忍不住感慨,若非贾丁无意,县丞的位子会换个人坐也说不定。——那么大一口缸,明明晃晃放在户曹司,想不引起围观都难。县令大人的小心腹黑瘦小伙闫小路特意跑来询问。苏页言简意赅地回道:“用来储水,便不用每日去挑。”闫小路由衷地点点头,“我娘和小妹在家,一个比一个力气小,若有这么一口缸可就方便多了。”贾丁状似无意地搭话,“小路呀,可是大人让你过来问的?”“不是,我就是好奇……”说完似乎又觉得这种单纯的好奇心似乎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于是特意补充道,“若是大人问起来,我也好回话。”贾丁点点头,别有深意地说道:“这口缸不仅能装水,还能储存粮食。”闫小路面上一喜,“真的?你、你没开玩笑吧?”贾丁敲了敲那缸,一本正经地说道:“你自己看看,若加个盖子,雨水可渗得进去?鼠蚁可爬得上去?”闫小路围着大缸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最后不得不承认,“还真是!”贾丁勾着他的肩,悄悄说道:“这么重要的用处,就算大人不问,你也可以主动说嘛!”闫小路没心没肺地笑笑,“我这就去说!”说完,便迫不及待地跑走了。贾丁看着小少年欢脱的背影,露出狐狸般的笑。一转头,对上苏页和扁桓别有深意的目光。贾丁笑意加深,异常大方地摆摆说:“你们不用特意感谢我。”苏页无奈地摇摇头,眼中盛满笑意。扁桓却是一本正经道了谢。储粮用途非同小可,若是过了县令大人的目,不管他会不会特意宣传,都能让扁家陶缸的名气更上一层楼。然而,这话却不能由扁桓来说,也不能是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