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6-24 23:44      字数:2936
  “十四了,比青子大四岁。”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谈婚论嫁……他今年十九,虞峰二十四,唔,放在古代,妥妥的大龄青年了。苏页不由地看向虞峰,对方也刚好看过来。两个人的视线在半空中相遇,高大的汉子勾唇一笑,苏页的心没由来地漏跳一拍——这家伙,看习惯了还挺帅的。虞峰比初见时更加高大,肤色也由原本的黝黑褪变成健康的小麦色,爽朗的笑容中更添几分自信。他迈着大长腿,三两步走到苏页跟前,亲昵地捏捏他的耳朵,声音低沉,“小页子这怎么了,是不是累到了?”苏页莫名地想到某种和谐运动,脸上微微发烫。第84章 【乘法口诀与鱼】看着男人脸上的笑,苏页更加认定他是不怀好意。于是,便低声斥道:“胡说什么!”虞峰挠了挠头,满脸不解。苏页轻咳一声,转移话题,“商量好了?”虞峰点点头,“有两个村犹豫不决,侯叔觉得可以试试,小页子,我想让咱们村带个头。”苏页挑眉,神态间不乏傲气,“咱们村带的头还少吗?不差这一回。”虞峰咧了咧嘴,“好,那我去跟大伙说。”“我去吧,”春韭婶子主动说道,“你陪着小页说会儿话。”虞峰笑笑,“劳烦婶子。”“说不着这个。”春韭婶子动作很快,虞家村的村民们知道了虞峰和苏页的意思,当即没了任何顾忌,纷纷提着篓子到潭边去捉鱼。这时候,余青已经捉了小半篓鱼,苏青竹没耐心,只捉住两条。就连小雪娃都看出来了,拍着小手叫道:“青子哥哥……更厉害!”苏青竹敲敲小家伙的脑门,老大不服气,“你舅舅我将来是要上阵杀敌的,摸两条鱼算什么?”闵政听到了,扭头看过来,虽然面上依旧笑着,眼中却带着几分复杂之色。苏青竹咧开嘴,冲着对方挥挥手,“大人,这鱼您收不收?”闵政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难言的亲切,“小竹,把鱼拿过来。”苏青竹歪了歪脑袋,没有计较对方的称呼。他把自己那两条鱼扔到余青的篓子里,一只手拎着,大大咧咧地走到了闵政身边,“喏,这么多,值不少钱吧?”闵政面上闪过一丝诧异,“你不会算?”苏青竹蹲在石头上,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哥教过,太难了,我懒得学。”闵政笑笑,“我来教你,很好学。”苏青竹皱了皱鼻子,满脸拒绝。闵政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不会算数,可是当不了大将军的。”苏青竹不解,“当大将军和算数有什么关系?会骑马打仗不就得了?”闵政耐心地说道:“倘若连自己手下的兵都数不清,如何带兵?如果连每仗所需粮草都算不出来,又怎么当得了一军之帅?”苏青竹眨眨眼,崇拜地看着闵政——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真的不难学?”“不难。”“不用背那个‘九九乘法口诀’?”“九九乘法口诀?”苏青竹头疼得抓抓脸,“就是那个‘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噜噜噜……那么多,根本背不过。”他的话音刚落,水潭边便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苏青竹直直地盯着小家伙粉嘟嘟的小嘴,黑亮的眼睛越睁越大,幼稚地威胁道:“小雪娃,舅舅不喜欢你啦!”小家伙闭上小嘴,委屈地鼓起脸。苏芽儿一边往篓子里捡鱼一边和苏页搭话,“昨个儿不是刚刚背到‘四’吗,今日就会背‘五’了?”苏页扬起眉眼,难得没有谦虚,“早上刚学的,教了两遍,我也没想到他能记住。”他们这边闲话家常,闵政却十分郑重地问道:“这便是‘九九乘法口诀”?”“啊,对啊,谁知道我哥那脑袋是怎么想出来的……”苏青竹苦着脸,“雪娃就是个小怪胎,明明我和虞豆子都记不住!”闵政惊讶,“你方才说,是小页编的?”“嗯呢,他就爱整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苏青竹小声说道。“不,这很好。”闵政看着苏页,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被苏青竹万般嫌弃的乘法口诀在闵政那里成了宝贝。他特意把苏页叫到跟前,亲切地问道:“小页,方才雪娃背的口诀你能否再说一遍?”“大人稍等。”苏页扯下一根枯枝,在地上画了一个乘法表,他特意将阿拉伯数字替换成了隶书。“这是完整的表格,从一到九,可以横读,也可以竖读。”闵政抚着光秃秃的下巴,连连点头,“妙啊,当真是妙!”小书童闵生在旁边脆生生地说道:“师胡,这个可比您教得好记多了!”闵政虎着脸敲了敲他的脑门,“既然好记,今晚便要背熟。”闵生倏地瞪圆了眼睛,“背不过肿么办?”“没有饭吃!”(⊙o⊙)!这样的惩罚当真是太严重了!“我一定会背过哒!”闵生握着小拳头,信誓旦旦地说道。雪娃眨着黑黑亮亮的眼睛,软软地说道:“生生哥,我教你……唔,只到五。”“到五啊,”闵生扭头去问,“师胡,到五可不可以吃一半?”“先背过再说!”闵政绷不住,露出笑脸。闵生嘿嘿一笑,推着雪娃到旁边背口诀去了。这一幕被村民们看在眼里,大伙私下里纷纷议论,不愧是小仙童,就连京城里来的大人都向他请教学问呢!从此,大伙对苏页的崇拜再次上升一个档次。——虞家村带头把捕到的鱼卖给了闵政。闵政按照之前的约定,让随身的书记官当场结了银钱,用的是朝廷新制的五铢钱,一枚不少。大伙拿眼瞅着,发现收鱼的官差态度十分温和,并没有挑三拣四或故意压价,这才彻底放下心,争先恐后地去卖鱼。这两日,来水潭边捉鱼的百姓越来越多,大伙拼着一把子力气,起早贪黑地捉鱼卖鱼,各家各户都挣下不少钱。到后来,闵政带来的那些官差已经不用亲自下水,只需收钱、点钱便好。三天下来,大伙捉到的山泉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银白色的鱼群挨挨挤挤地聚在一起,场面甚是壮观。闵政并没有将这些鱼开膛破肚就地处理,也没有立刻运走,而是用竹篱在潭水中圈了一片地方,养了起来。苏页不解,“大人这是打算收得多了再一并处理吗?”闵政微微颔首,“虽说现在数量不少,等到运至京城能否剩下一成都未可知。”苏页更加纳闷,“大人的意思是……中秋宴上只能用活鱼吗?”“死而不腐也可以,然而这七月的天气,运到京城很难保证新鲜。”闵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小页有何建议?”苏页下意识地说道:“为何不用冰块保鲜?”闵政诧异,“冰块可以保鲜?”苏页点头,“如今天气转凉,大户人家剩余的冰放着无用,大人正好可以收来冰鱼。”“小页的意思……莫非是将鱼放在冰中,可以不坏不腐?”闵政不甚确定地问道。苏页一愣,这才想起来,冰块保鲜技术似乎从宋朝起才开始有记载,难怪闵政想不到。好在,存冰的传统先秦时便有,苏页之前见人在河里采过冰。苏页想了想,说道:“大人试想,冬日里存放食物是否时日更久?夏日炎热,是否腐烂速度更快?”闵政点头,“的确如此。”“就是因为温度。”“温度?”“呃,就是冷热。”苏页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解释道,“和存冰消暑的道理一样,冰块可以在小范围内形成一个低温环境,就像冬日一样,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闵政沉吟片刻,当即吩咐,“通知附近县令、郡守,叫人去收冰。”官差当即应下,“是!”闵政看向苏页,目光中多了几分满意,“小页应该不止这一个法子吧?”“的确。”苏页笑笑,继续道,“若是一时间找不到足够冰,也可将鱼初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