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6-24 23:45      字数:2982
  第95章 【意外之喜】萧珩还没问话, 皇后便抢先说道:“臣妾倒是不知,能主持如此宴会的御厨竟是这般年轻。”萧珩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笑着说道:“苏卿年纪虽小, 于厨事天赋极好。”“哦?”皇后挑起精致的眉眼,“陛下竟知道?”萧珩咬牙, “那是自然!”这时候, 他的表情已经有些不好了,眼中也含着明显的怒意。皇后笑笑,转而看向殿下, “苏卿, 本宫有一事不明,还望苏卿解惑。”苏页躬身,“娘娘请讲。”“既是全鱼宴, 为何这最后一道汤却不见一丝鱼肉?”苏页请罪,“陛下, 娘娘,请饶恕臣的私心。”“私心?”皇后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是的,私心。”苏页不紧不慢地应道:“臣出身乡野,即便得蒙天恩, 为陛下与诸位大人效力, 依旧心系乡民。”“说得好,苏卿不忘出身, 便如同诸位爱卿不忘本份, 以国为重, 皆是大义。”萧珩意有所指地看向皇后。皇后脸上无波无澜。萧珩在心里悄悄地叹了口气,“苏卿,请继续。”“遵旨。”苏页躬身,继续道,“乡下清贫,一年到头都难见荤腥,每年春夏之季,野菜遍地,这道时蔬面鱼汤便是乡民们最爱的口味。”“此话怎讲?”“所谓‘面鱼’,实际为小麦粉揉制而成的面皮;至于‘时蔬’,顾名思义,便是当季的蔬菜,不拘各类,皆可炖入汤中。”萧珩了然,真切地说道:“食材虽不珍贵,做法也简单,吃起来却口感绵软,腹中温暖。”苏页点头,“时蔬味鲜却不顶饿,面片饱腹且养胃,二者结合,恰好相互补益。”不远处坐着一位蜀国的使臣,听了苏页的话,连连点头,“我国地处西南,耕地较少,却山林众多,山菌野菜遍地都是,这道汤可使国民温饱。”对方十分诚恳地说道:“恳请陛下告知此汤做法,小臣定当感激不尽。”萧珩笑笑,大度地说道:“这有何难?回头叫你的随从跟着苏卿学了便好。”那人激动地道谢,萧珩大为满足。既然有人开了口,其他人也就不客气了。“我国境内潮湿,尤其到了冬日湿冷难捱,方才那道水煮鱼虽辣口,却吃得人大汗淋漓,十分畅快,不知苏大人可告知做法?”苏页没有立即答复,而是看向萧珩,萧珩笑着点了点头。苏页这才说道:“水煮鱼之所以能有那样的口味,重在食材,做法倒是其次。”“敢问,是何食材,竟有如此神奇的口感?”“辣椒,或者草茱萸。草茱萸味苦,可做成辣子,不光是水煮鱼,平日里炒菜、炖汤皆可加入,或者直接加入窝头、面饼中食用皆可。”“这茱萸辣子的做法……”苏页刚要说,被闵政打断。这位看似温和的御史大夫,谈起买卖却毫不手软。“方子易得,茱萸难寻,大人即便知道了,若无食材也难以做出。”在坐的哪个不是人精?闵政一开口,那人便立即心领神会,谦恭道:“大人说的是,我国境内耕地不多,粮食尚且不足,确实不适合再种此物。还望陛下广开商路,我国愿意用上好的药材来换。”“我国有皮毛,换贵国的山泉鱼!”“我国有铁矿!”“我国挨着海,海盐有的是!”原本抠得不行的使臣们纷纷喊出条件,或者换鱼,或者换酱菜,或者换辣子,一时间,庄严的大殿几乎变成了菜市场,众人生怕喊得慢了没有自己的份。苏页和闵政默契地对视一眼,双双失笑——这就是美食的力量。虽然结果令人惊喜,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等到各国使臣纷纷离开,大臣们也依次告退,萧珩的脸才变得严肃起来。“苏卿,最后一道汤是怎么回事?”苏页不见丝毫惧色,一五一十地将厨房中的情景叙述了一番。与此同时,在霍达的带领下,邵平和苏青竹押着涉事的宫人,虞峰抬着汤锅,纷纷到了大殿之上。那个试图逃跑的宫人已经吓得魂儿都快没了,看到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情不自禁地叫道:“姐姐救我!”皇后脸色一变,勃然大怒,“该死的奴才!胡说什么!”萧珩紧紧地皱起眉头,“皇后为何如此恼怒?”皇后反应过来,扯着丝帕,一言不发。今晚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于她而言太过不如意,不然也不会搅乱她的心。事实已经很明显了,接下来的发展就与苏页等人无关了。萧珩揉了揉眉心,疲惫地说道:“苏卿今日六苦了,暂且在宫中多住几日,中秋过后论功行赏。”“多谢陛下。”苏页虽然归心似箭,此时也不得不应下。不管怎么说,任务完成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大伙心里还是有些后怕,侯安恨恨地问道:“谁那么坏?竟敢在皇帝喝的汤里捣鬼?”邵平敲敲他的头,沉声道:“慎言。”侯安吐吐舌头。小夏嫂子抚着胸口,弱弱地说道:“真是吓死了,差点以为会杀头……”春韭婶子拍拍她的手,“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苏页趁机提点道:“宫里不比虞家村,处处凶险,这几日咱们最好待在后殿,免得惹上什么麻烦。”众人纷纷点头。苏青竹暗搓搓跑到他身边,摊开手,“看,大人给我的。”苏页一愣,他们在京城认识的大人,除了霍达就只有闵政。“是闵政大人?”苏青竹点了点头。“他给了你什么东西?”苏青竹将手往前递了递,不耐烦地说:“你自己看。”苏页敲敲他的脑袋,将东西接到手里——是一块刻着“闵”字的腰牌。这是京城世家用来表明身份的东西,有了这个,便可以避免被不长眼的人惹到。苏页递还给苏青竹,“既然是大人给你的,便好好拿着,出去玩的时候可以系在腰上,切记,不可丢掉,也不能送人。”“哦。”苏青竹听话地收起来。——第二天是中秋佳节,皇帝特许了苏页等人可以出宫去玩。大伙对于小宴上的风波依然心有余悸,虽然很想出去逛逛,却又担心出事。最后,只有苏青竹和侯安两个人响应。春韭婶子谨慎地说道:“依我看,这几日咱们最好安分些,先把这件事过了,想怎么玩怎么玩。”小夏嫂子连连点头,“婶子说得对,咱们就在这待着吧,哪儿也别去。”“你们都不去啊?”侯安失望地趴到案几上,“那我也不去了。”邵平抿了抿嘴,看向苏页。苏青竹也眼巴巴地看着苏页。苏页心里挺不是滋味,他把这些人带出来原本是存着一起见见世面的心思,没想到竟把他们吓着了。这可不行。于是,苏页脸上带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难得来一趟京城,不出去转转怎么行?正好今日是中秋,咱们去街上买些礼物,给大伙带回去!”侯安兴奋地跳起来,“好呀好呀,我答应了给毛毛他们买最好吃的糕点!”苏青竹也高兴地接口道:“糕点买回去就坏了,还不如买点好玩的。”“嗯嗯,那就买好玩的!”小夏嫂子还是有些纠结,“大娘,麻烦你给我娘和豆子捎几样,对了,还有我娘家的侄子侄女,我就不去了。”春韭婶子想了想,说道:“这事交给小页,咱们两个都留下,这边万一有人来找,也好有个传话的。”苏页还想再劝,春韭婶子却说:“我们两个女人,也不适合同你们一道出去,尤其是小夏,她还年轻……”苏页听出她的言外之意,虽心里不赞同,却还是尊重她们的想法。几个人走出高高的宫墙,顿时觉得外面的空气都新鲜了几分。侯安兴奋得像个出山的小猴子,拉着苏青竹在大街上蹦蹦跳跳。宫门口有个烧饼摊子,一张张沾着芝麻的脆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侯安好奇地问道:“这是啥?”卖烧饼的小哥见侯安穿得是粗布衣裳,说的还是方言,面上便带了几分轻慢,不冷不热地回道:“胡饼,很贵的。”邵平皱了皱眉,把侯安拉回来,沉声说道:“待会儿再买。”侯安并非看不出眉眼高低,顿时蔫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