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23:54      字数:5961
  江春走得更快了,听声音是个少年,态度有些颐指气使,凭甚他叫站就站啊。“喂!偷东西的臭丫头!再不站住小爷我喊人了啊!”江春脚下顿住,甚叫“偷东西”?这话也忒难听,她转过身道:“‘非礼勿视’你夫子未教过你?到底哪个才是梁上君子,自个儿心知肚明即可!”“卡擦”一声,那少年跳下墙来,踩碎了些枯枝落叶,径直向她走过来:“咦……我说怎这般牙尖嘴利呢,原来是你个黄毛丫头啊!”语气颇有些熟稔。江春望着那张俊俏脸庞,尤其撩人的桃花眼有两分眼熟,那身骚包的月白色带暗纹的衣裳也有点眼熟……像是在哪儿见过。但她这几年见的人越来越多,委实想不起在何处见过他了。少年见她想不起自己来,有些遗憾,心道这花痴丫头倒是忘性大,当年可是望着自己足足发了半晌呆的,现在居然认不出自己来了?“你叫江春是吧?那年我还去过你家的,与窦元芳一道……”与窦元芳一道……江春|心念电转,难道是当年那个嫌弃江家茶碗缺了口的少年?怪不得那身衣裳与桃花眼令她眼熟呢,她当年可是暗自吐槽过别人的,罪过罪过。“哦,原来是赵公子啊,倒是长高了不少。”虽然性子依然不讨喜。“那是,小爷我风采依旧……倒是你,头发不黄了啊,个子也长高了一丢丢……不过依然是个小矮子!”这少年果然不讨喜,专挑别人痛脚踩。江春这几年头发渐渐浓密了些,发育得也挺好,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个子不太长,自去年来了葵水后,仿佛又被点了穴,她不太乐观的估计,自己个子怕是要定在一米六了……一般女孩子来了葵水后个子都不会长太多了。还窦元芳表弟呢,修为却不及元芳一半,果然“龙生九子”,更何况还不是一个妈生的呢……江春吐槽过也就罢了,不欲与他啰嗦,这一耽搁,记忆力最旺盛的时辰又浪费了。她说过一句“若无事,小女就告辞了”,也不待他反应,转身就走,留下赵申佐在清晨的风里不快:哼!小丫头!看你明天还来不来,这几日日日被你“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念叨,小爷我都快成良医了,笨丫头果然只有笨办法!日日似个笨乌龟样的满满爬……江春换了个地儿,勉强读了会儿书,见太阳升起,怕热的她只得收了书,出门去用早食。刚走到门房,小童喊了声“有你信”,江春下意识的以为是胡沁雪的情书又来了,无奈“帮她”取了。待走了几步低头一看,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姊太医院外舍天字班江春亲启”,倒是又惊又奇,这几个狗|爬式的字,既称呼她为“姊”,也不知是她哪个兄弟写的。刚分了班安定下来,她就给家中去了封信,为图方便,一个信封装了两封信,外面的是给王氏等江家众人的,里头那封另外用小纸包了,则是与高家众人的。江春收了信,心中挂念不住,迫不及待要拆瞧,倒是早食也不去用了,直接转回学寝去。才拆开外头戳了个歪歪扭扭私章的黏土封印,就见里头掉出个红布小包来,她捡起来一闻,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不会是给她寄了甚土里长的物件来罢?信封里与她去信时一般,夹了两封信。外头那封是高家的,与信封上一样的狗|爬体,开头问候可略过,主要问她在京内可能适应风土气候,若不适应的话,姚嫂给她备了小包家乡的土,遇了伤风感冒腹泻不见好,可拿出里头土来泡水吃,包治水土不服……江春:……不过也是外公外婆一片拳拳之心,她只有感激的份。后头又说他们在家一切皆好,重活有杨叔承担下来,家务杂事由姚嫂打理,就是力哥儿衣食起居都被照顾的极妥帖,令她不消担心。力哥儿代写的信,他自己在里头夹带了一句“待我明年十二岁出师,定要赴辽东杀他几个辽贼,也给我阿嬷挣个诰命来”……真是个想法简单的赤子,十二岁的他能懂个甚?辽人是那般好杀的?怕他大腿还没人家胳膊粗,江春看得发笑。最后一段才是最重要的:舅舅至今未归,也未曾去过信,他们使了杨叔去县里迎客楼问过,只道京内公干繁忙,暂时回不了。还道江春在京内可遇到舅舅,若见了令她转告他去封信让家人安心,另若银钱不够使了只管找舅舅拿等语。江春叹了口气,若汴京找个人真有那般容易就好了!另一封则要长些,字体也清秀多了,一手魏碑写得极其秀丽工整,若没猜错的话,该是二叔家江夏写的。内容与高家的大同小异:家中上至王氏江老伯,下至武哥儿几姊妹,个个皆好,就是“尾巴”与“狮子”也长大不少,样样省心,小团山金银花开了,日日忙着采摘,那几头猪实在养不住了——无人喂养,只得忍痛全卖了,鸡也越养越多,每逢集日家里牛车要跑好几趟,拉药材的,拉菜蔬的,拉鸡蛋的……进账不少,令她银钱不必省着花,信封里还夹了张二十两的银票,若寄丢了也无法,只当“免财消灾”了,若寄到她手上那是再好不过……江春颇为感动。但到最后,江夏也没忘了“代”王氏问江芝,问她在汴京过得如何,豆腐营生可做起来了等语,还解释了当时是她自作主张偷藏文书,王氏众人怕耽搁了江春开学报道,只得忍气给她出门。无论信不信这说辞,都没追根究底的意义了,江芝已经变成一个“消失”了的名字了。待写回信的时候,高家那头她就说刚开学课业繁忙,还未得时间去迎客楼寻舅舅,待寻到他会转告的。江家那头则是犹豫了许久,不知该如何提笔动手。江芝这事,若瞒着众人,她总觉着自己没错,为何要偷偷摸摸“做贼心虚”,尤其是王氏老两口,江芝能有今日,江芝性子里的不择手段、不知天高地厚,都是他们做家长的一日日纵容出来的,她应该实话实说,给他们今后教养子孙立个“前车之鉴”。她亦想好了,老两口做亲爹娘的,定是会伤心悲痛的,但总比胡乱编个理由蒙骗他们的好,让他们晓得江芝总还有条命在的,只是不知去了何处,他们也能踏实些。虽然她也想过,最坏的结果就是老两口尤其王氏迁怒自己,迁怒江老大与高氏。但江春相信,她能分得清轻重,这谋害公府嫡长孙、当今皇后娘娘亲侄孙的罪名,未曾祸及江家满门,已算是万幸了。写完回信,趁着出门用午食之际,将回信拿去门房处,多给十文钱,自有童子会负责帮她投信,倒是省了好些功夫。她刚要上朱雀大街,却是个胡府小厮急急来找她,见了她顾不得揩头面热汗,急道:“春娘子,老夫人与三爷寻您呢,快随小的回府去。”江春|心内纳闷,胡老夫人寻她也就罢了,素日|她也喜不时的寻她进府去用个饭食点心,聊两句闲的,江春谓之“经营”。似这般急急忙忙来请的,倒是头次,而且还有胡家三爷的份……胡叔温还未请过她哩!顾不得多想,她已被小厮请上了轿子。江春被那她还未坐稳就急急跑起来的架势吓到了,莫非真是遇到了甚事?她第一反应,这般十万火急,难道是哪个病了急等救命?反正瞧那小厮不敢多说的样子,定不是好事。待她忐忑的进了老夫人的怡安堂,堂上老夫人皱着眉眯了眼,唇色焦红,定是着急上火了,由身后的翠莲老妪帮着揉按太阳穴。就是历来颇有“官威”的胡三爷也急得来回踱步,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亦不为过了。江春有种非常不妙的感觉!“拜见老夫人,请三叔安,不知急急唤了……”老夫人不待她说完就摆摆手,招了手唤她上前,小声的,一字一顿道:“宫里大皇子摔下马来了。”江春|心内一顿。她晓得,当今官家子嗣颇丰,有七个儿子,光十四岁以上的就有四个,那大皇子正是窦皇后的亲生子。二皇子与三皇子皆是杨贵妃所生,四皇子夭折,五皇子是刘德妃所生,剩下三个小皇子皆才五六岁,暂时不足为惧。这大皇子不止是窦淮娘一生人的希望,还是以窦家为首的几家新贵,甚至“寄生”于窦家的中等家族,如胡家……成千上万人的希望。如今,众人的“希望之星”落马了,虽然大树还未倒,但这些“猢狲”已经开始慌了。见江春垂首沉思,胡老夫人又低低加了句:“昨日窦老夫人刚进宫请命。”江春|心内一震!窦老夫人请命的事已经传了近四个月了,她一直觉着是以讹传讹,过于夸张了些,哪有不会瞧脸色个个月都进宫的?她月月去官家面前招人眼,就不怕真引火烧身?但此刻从胡老夫人口中说出,她相信一定是真的。越是相信情况属实,她才越是震惊:哪有这般巧,昨日外祖母才入宫请命,今日外孙就落马了?为何不是旁的皇子落马?为何不是别的日子落马?任谁只要是长眼睛的,都会想到一个词——杀鸡儆猴!见她眼光微动,胡老夫人晓得她也猜到此处了,挥手将翠莲使出去,才轻声道:“听闻是今日几个皇子在上林苑狩猎,大皇子的马发了疯,将人给甩了下来。”“马发疯”……当年窦元芳也用过同样的借口收拾了林侨顺,江春没办法相信那是单纯的偶然事件。想那上林苑的马,本就是各皇子有各专属的马匹,朝廷养了太仆寺恁多官员,怎可能连舆马之事都办不好?定是有心之人为之。刚才联系老夫人进宫请命之事,江春第一反应就是官家“杀鸡儆猴”,现在转念一想,也有可能是别的皇子在“借刀杀人”……不论幕|后主使是谁,至少伤情莫太严重,就还有机会。“那大皇子伤情如何?”老夫人与儿子对视一眼,胡叔温道:“将才听到的消息是暂无大碍,只伤了右腿皮肉,骨头该是好的。”江春不知不觉松了口气——腿没事,四肢俱全,样貌无损,那至少争夺“大业”就不会首先被拒之门外。她乐观估计,目前看来,只消大皇子好好养伤,将腿给养好了,至少窦家一党是无虞的。只是不知为何胡家母子俩还如临大敌样?母子两个又于江春看不见处对视一眼,似乎儿子不好开口,只得母亲来问:“春儿啊,你既拜进了我胡家门,也算胡家子孙了。今日这事我也与你毫无保留的说了,你可有甚见解?”江春听这语气,难道是真在问自己看法?她的看法明明已经随情绪表现在脸上了——大皇子落马要么是官家对窦家一党的一个小小警告,要么是旁的皇子见缝插针,借刀杀人……只是这“杀人”目的未曾达到。“孙女不知老夫人意思。”胡老夫人见她还未领会,叹了口气道:“那祖母就直说了,你莫见怪。你中元节后日日在安国公府,可见过甚不寻常之人或事?”这话夸张了,她顶多在窦府待了两日而已,十六那日用过晚食元芳就使她回学里了。江春|心道:来了,原来是要打探窦府底细,这是不信任窦家?还是另有二心?既然是一条船上的,那就得信任掌舵人了,不然上都上了船了,还能咋的?临时改弦易辙可不是大家风范,尤其胡老夫人还动辄以“医学世家”自称……“孙女并未发现何异常之处,只整日待在淳哥儿屋内,早食与午食皆有人送来,十六那日的晚食是与窦老夫人、段老夫人一起用的,食毕孙女就回了太医局,并不知有何异常之处。”江春一五一十交代,至于姚氏、秦昊、大秦氏、段老夫人的异常,她下意识的觉得不说才是对窦家好的。准确的说是对窦元芳有利的。这些在权力游戏里钻营了一辈子的人精,不定自己说的某个细节就会被他们解读出窦家的目的,她解读不了,不代表别人猜不出来。江春低头垂目,一副乖巧样子,其实脑中已转了几个圈。“哦?段老夫人?可是大理段氏?”“孙女估摸着是哩,听窦叔父称她‘岳母大人’。”“哦?意思是元芳也在咯?”江春|心内一紧,不知要怎回答了,好似无论自己说甚,她都能挖出点别的来……只得貌似老实道:“是,晚食后窦叔父来请安,得以见到。”“你窦叔父十六那日就能起身了?莫非他伤的不重?”江春|心内捏了把汗,不自觉的紧紧拳头,保持住一副平常样子:“不知了,怕是请了太医来调理得好罢。以孙女所见,十五那日刚抬回来时心口出了好大滩血,人事不知,窦老夫人使着孙女替他诊了脉,双寸脉虚细,乃心肺大伤之象,就几息功夫还咳了两回血……瞧着颇为不妥。”不知可是错觉,江春忽然感觉屋内二人松了口气,那紧张的气压也降了些。这胡家母子俩,若真是与窦家一条绳上的蚂蚱,听闻掌舵人伤重至此,该是忧心不安才对,哪还有松了口气的道理?江春|心内微微不适,当年为了抱上元芳这只金大腿,胡家可是使了好些功夫的,现在大树还未倒,猴子猴孙们就……连“人走茶凉”都比他们有人情味。果然,权利场上的游戏是她理解不了的。“那你可知你窦叔父去了何处?做的何事?”这回她是真不知了——“孙女不知。”怕他们不信,江春又加了句——“窦家众人也未提起,只隐约听闻是替官家办差。”“不可能!”这是胡叔温的否定。胡老夫人与江春皆转头望着他。“祖母,这不可能。若真是替官家办差的话,前几日朝上官家就不会问吏部‘云麾将军何时告的假’了……”原来窦元芳任着从三品的散武官云麾将军,平日只负责京畿禁军训练,但无实际的调用只权,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官家对窦家的不信任……去年年前还被遣去西南作督学,元芳在皇帝眼里可能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了罢。“那可会是官家使的障眼法?”江春也这么猜测。“儿看,怕不是……不定是中宫娘娘使去的,承恩公府……”承恩公府就是杨贵妃的后家,是传承了二百多年的世家大族,虽与窦家同为国公府,但人家子孙出息,当家人内敛低调,不似窦宪,恨不得在京里翘着尾巴走路,也怪不得官家看窦家愈发不顺眼了。这些京内形势,江春都懂,就是懂得,才会晓得窦家的不易,窦元芳的艰难。第105章 藏匿胡家母子两个从江春处旁敲侧击半日,也未听到甚有用消息。现只知中元节元芳确实是受伤了,但具体伤情如何却拿不准,至于他受伤缘由,却也莫衷一是,有说是暗地里替官家赴山西清查贪墨案时遇了匪徒,有说是替中宫娘娘抄杨家老底去了……反正他只是个闲散武官,手中半分实权皆无,做好“砖头”本分即可。几人正心思各异,却是管家来报“杨公子到了,在花厅闲坐吃茶”,胡叔温望了母亲一眼,弹弹衣角就出门去。江春表面与老夫人有句没句的聊着,心内却又转开来:这位“杨公子”也不知是何人,能让三品大员胡叔温亲自接待的,除了那位承恩公家姓杨,她已不作它想。况且胡管家报的是“杨公子到了”,并非“来了”,定是胡叔温已等候多时,有所准备的。既如此,那就是两人有约了?他二人甚交情,要约了会这一面?而且是在大皇子方落马……这般敏|感时候。只承恩公府行事历来低调,她也猜不出是他家哪一位。而胡叔温与窦家宿敌杨家来往,江春觉着情形愈发微妙了。胡家只是一门利弊分明的政客,而窦元芳却是实打实的伟男子,江春几乎未曾犹豫的,就打定主意要给他报信,令他留意胡家动态。但苦于窦家深宅大院,除非有人来请,不然她也进不了。思来想去只得找到迎客楼去,既元芳将私产的“老底”都透给她了,那就是极信任叶掌柜的。她找到叶掌柜,将自己今日所见所闻悉数说与他,请他转告于元芳……多的不消说,元芳自是能明白的。只希望他能无事。归了学里,果然大家都在议论大皇子落马一事,甚至长孙夫子还专门分析了一道皇子伤情,众生亦只当一般皮外伤而已,纷纷出谋划策,一个道外用金黄散,另一个道用生肌散,还有道用拔毒膏的……年轻人们个个畅所欲言,当今在位的官家,旁的且不论,单民众政|治言论自由还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