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23:55      字数:5445
  江春顺口道:“不过是家中姊妹甚多,从小带他们带习惯了,倒是晓得些小儿脾性……”“哦?你家中是几姊妹?”“我祖母生养了叔伯三兄弟,到我们这一辈上有七姊妹,我阿嬷与阿爹又有了我们姐弟四个。”上门的四叔与江芝就未提了。老人家历来喜欢听些儿孙满堂的故事,又忙追着问:“哦?那你是排行第几?”“排老大哩,下头除了有个上私塾的弟弟,还有对三岁的双胞胎兄弟,刚会说话跑跳,最是调皮不过……”就捡着武哥儿与斌哥儿的趣事说了几件,果然惹得老夫人主仆几个笑得不行。“不得了,祖母这是在说甚好笑话哩?孙儿可是错过了?”一把极其正经不过的嗓音在门口响起。孙子这少有的调侃腔调,更是将老夫人逗得愈发乐呵了,嘴里忙招呼:“二郎来啦?快些进来,你伤还未好,莫在外头站着听墙角了。”其实元芳早就晓得江春来了,她还未进府他就得了消息了,只是不好太露痕迹,进得门来请过安,方一副才见到她的样子,点点头招呼了声,颇有两分“长辈”样子。江春也守礼招呼了声“窦叔父”。窦老夫人听那声“叔父”,却不乐意道:“叫甚叔父?他整日一副小老头样,你再叫他叔父,倒是生生又将他叫老了……也不必依着你干爹那头,唤他‘哥哥’就是。”这意思是要与胡家撇一撇了。元芳眼睛一亮,隐隐含了期待的望着她,面上却仍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正经样子。江春见众人望着自己,只得羞红了脸改口唤他“元芳哥哥”,恨不得将元芳听得酥了骨头。恰好不消多时,淳哥儿也来了,是由以前聊过天的兰燕嬷嬷牵着进门的,方见了江春,眼睛就与他父亲一般亮了亮,只先与长辈见过礼,才来到江春面前说话。也不知可是错觉,自从换了姚氏后,江春感觉小人儿不止能自己跑跳,精神好多了,就是行礼请安亦大方了不少……果然,小孩子都是要靠后天教养的,没有天生器宇轩昂的贵公子,也没有谁天生就是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春姐姐你这几日哪去了?都不来找我顽……”老夫人笑着纠正:“得啦得啦,晓得你喜欢人家,但咱们可得说好了,从今往后都要唤姑姑了,可晓得?”小人儿见父亲也不板着脸了,倒是大着胆子问:“这是为何?我就喜欢小姐姐哩……”老夫人大笑,指着兰燕嬷嬷道:“你瞧瞧,你瞧瞧,你这大猴子才去带了一个月,就教出只小猴子来,教他唤人,他还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了!”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愉悦,她本身就是爽利人,自也喜欢大方活泼的孩子。笑过又招呼了淳哥儿:“小猴子,你过来,来将这盘糖蒸乳酪端给你春姑姑吃……你不是最喜欢吃的嘛,看你可舍得请你姑姑吃。”淳哥儿被一打断,自也就忘了问原因。只江春觉着这点心名字有些耳熟,糖蒸乳酪……她见淳哥儿果然小心翼翼端了点心过来,忙主动接过,用帕子包了小块吃起来……浓淡合宜的甜度,醇厚的奶香味,倒是正合她胃口,也怪不得小淳哥儿会喜欢吃。老夫人态度和蔼又爽利,元芳微微笑着说些闲话,淳哥儿软萌可爱,糖蒸乳酪味道正好……一切都刚刚好,若忽略窦宪那糊涂蛋的话,窦家倒是其乐融融。但糊涂蛋可不是那般好被忽略的,才方想到他呢,他的声音就在门口响起。只见他领着小秦氏进了厅里来,急急的行了一礼,忙着道:“母亲,这可怎办?咱们真不进宫了?儿怕……怕官家不喜,要不还是儿……”窦老夫人也不正眼瞧他,只淡淡来了句:“好啊,你去啊,你前脚敢出门,我后脚定让韩御史参你个不孝,老母亲病得起不了身了,还忙着去吃酒耍杂,正好将你这身安国公的皮子给撸了!”那窦宪四五十岁的人了,被母亲当着众小辈的面呛声,满心的不自在,愈发觉着小秦氏说的有理,这安国公府,合该姓邓才对!哪有他窦宪或是张宪的事儿?要不是有这爵位撑着,还不如回了翰林张家去哩……好在他想归想,却是不敢多话的,只低着头嘟囔几句,而观窦家众人,似乎早已熟悉了他这德性,俱作未闻样。小秦氏倒是乖觉,据闻大秦氏代婆婆回乡下祭祖去了,窦老夫人无心权势,中馈虽还在她手中,但具体事项却是被小秦氏抢着接过去做了……既费心费力做了事,她定是要表现的。“婆婆,咱们现就去厅里?时辰差不多了,丞芳、立芳两个也眼巴巴等着了……”老夫人不出声,只扶了阿阳的手,一马当先走前面,小秦氏得意的挽着窦宪跟后面,元芳与他们隔开了一段才跟上,江春自是与淳哥儿并排,跟在元芳身后。淳哥儿是个可心孩子,主动拉了江春的手,让她大手牵着他小手,静静走在最后头。“春姐姐……春姑姑,你见过我姚嬷嬷不曾?可知她哪日回来?淳哥儿有些想她了。”小儿试探着问她。江春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乳母其实不是个好的,永远不会回来了,但他还那么小,说实话他又不懂,说不定还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且好好走你的路。”元芳未回首,亦未指名道姓,但后头众人都晓得他就是在说淳哥儿了。淳哥儿冲着江春抿嘴笑笑,遂也不再提了。有了这小插曲,倒是不消好久就到了家宴的花厅,江春这个非亲非故的“客人”就显得为难了。那小秦氏也不知是不晓得多了她这位客人,还是故意与她难堪,居然也未有丫鬟来引她入席。元芳正要使窦三去与她安排,老夫人却招手,将她唤去,阿阳亲自给她安排了位子坐老人家右手边,两人中间隔了淳哥儿。老夫人另一边坐了“一家之主”窦宪,右手边本是淳哥儿与元芳,江春这么一插,就变成了与元芳同坐右侧。剩下的小秦氏与两个儿子则挨着窦宪坐下。方入座,窦丞芳就对着江春笑了笑,还见他隔着桌子与元芳点过头,江春只瞧动作就觉得兄弟俩不简单。倒是在另一桌上见了“老熟人”杨留芳。江春并未先见到她,是开席了觉出道火热视线在自己身上,悄悄找了一圈才发现是那神色复杂的杨留芳,已经梳了妇人的两把头,衣裳也颇为老气,倒是又成熟了两分。众人觥筹交错之间,各色菜品一一上桌,江春秉着“少吃多观察不说话”的原则,慢慢的也倒吃了五六分饱了。老夫人也不重规矩,不消人伺候,偶尔带头说两句话,倒也无妨。突然,江春正悄悄观察着,就见阿阳从花厅门口颤抖着身子进来。是的,是颤抖,是人害怕到极致而不受控制的身体抖动,这种动作在任何一个下人身上出现,江春都不奇怪,但她不一样,她是阿阳,是阖府最得邓菊娘器重的婆子,是跟着邓菊娘走过传奇一生的人物。而且江春还眼尖的发现,阿阳面前淌了两股泪痕,眼角红得不像话——定是有甚大事发生了!想到此处,江春手中的筷子就顿住,只竖起了耳朵,等着她来到老夫人身边,弯下腰颤抖着说了句什么,老夫人手中的酒杯就“啪”一声碎在了地上。江春隐约只听清两个字——“薨了”。江春如遭雷击!《礼记·曲礼》有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第109章 薨逝且说连同江春在内的窦家众人,正觥筹交错着,恰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忽见阿阳老妪颤抖着身子红着眼,进了花厅,俯身与窦老夫人耳语了一句甚,老夫人手中的酒杯就“啪”一声碎了。江春隐约听见“薨了”两个字。《礼记·曲礼》有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能用“薨逝”的,不是皇帝,只能是后妃、皇子和亲王。而能让阿阳哭红了眼吓抖了身的,只可能是与窦家息息相关的人,要么窦皇后,要么大皇子!江春如遭雷击,手中筷子险些握不住。老夫人嘴巴微微张着,一个字也说不出。众人这才觉出不对劲来。元芳率先反应过来,起了身一个箭步来到祖母身边,紧紧握了她枯瘦的手。她身旁紧挨着坐的淳哥儿,虽未再被吓哭,但也被吓得眨巴眨巴睫毛,睁着无辜的大眼茫然四看。江春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将他推进身后兰燕嬷嬷怀中。嬷嬷抱紧了孩子,动也不敢动一步。而毫无防备的,门口就闯进来一个小黄门,不,其实也不该叫“小黄门”,只有年纪轻、品阶低,甚至无品的小太监才叫小黄门。而眼前冲进门来的这位,虽穿着最低等的灰色内侍服,一样的面白无须,但三十几岁的面上却是一副成熟的、精明的气质……以及掩饰不住的悲伤与惶恐。门口婆子唧唧喳喳叫着要拦住他,嘴里骂骂咧咧着“你莫急,咱们宴还未散哩”。窦宪见了他那身衣裳,还道是来讨彩头的小太监,正要发火,不防见了他面貌,忙吓得抖了声音巴结道:“林统管,不知林统管大驾光临,皇后娘娘有何懿旨,你使个小黄门来就是了,大节下的,哪能麻烦了你亲自来跑这一趟……”说着就要唤人给他上茶。哪晓得那“林统管”眼角都不扫他一眼,径直奔着正中央的窦老夫人与元芳而去。直到了二人近前,才哽咽着说:“老夫人,二郎君,大皇子……薨了。”“啊!”——这是小秦氏的惊呼。“甚?你说甚?大皇子怎了?”——这是反应不过来的糊涂蛋。而丞芳与立芳兄弟两个也是收了面上笑意,神色凝重起来。江春忙不得多想,只注意着厅中祖孙二人。老夫人仍然说不出一个字来,微微张了嘴巴,眼珠浑浊得已经分不清黑白二睛了,只余数行浊泪漱漱的往下淌。元芳过了最初的错愕,只剩伤痛与担忧,紧紧握了老人枯手。林统管说过这么一句,又凑近元芳耳旁,几不可闻的说了句甚,然后江春就见元芳愈发掩饰不住的满目伤痛,以及愤怒。直到那位林统管匆匆来匆匆去后,花厅内众人仍未反应过来。窦宪似懂非懂嘀咕着“大皇子怎就没了”“皇后娘娘这是何意”“怎好端端个人说没就没了,今日还是中秋佳节”……“滚!”这是老夫人自闻了噩耗后说出的第一个字,冷静而又崩溃。两个背道而驰的词用在此刻的老人家身上再合适不过。窦宪难以置信的望着自己老娘,刚要张口反驳,小秦氏就知机的拽了拽他袖子,两个庶子也在忙着给他使眼色。元芳只厌恶的望着他,这位靠着老爹性命与妹子委屈,在东京城内耀武扬威了十几年的安国公……有他这样的当家人,窦家不亡才怪。元芳歉意的望了江春一眼,对着门口的窦三使了个眼色。未待江春反应,窦三就进来说了句“春娘子这边请”,顺带将淳哥儿也一道请走了。众人皆知老夫人“滚”字一出口,身子自是无事了的,江春亦不想在此时待在窦家,好似旁人家在办丧事,而她还要去做客一般……她做不出来,只与窦三招呼过一声,多的一句也未打听,目不斜视就出了窦家门。她知道,窦家与皇帝那场早就开始了的战争,从今晚开始白热化了,京城势必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了。小小的卑微的她,甚也做不了,她甚至连大皇子死因都不知……她想做局外人,但她放不下元芳,元芳必将是这场战争中冲锋陷阵的头一人,那是他身为窦家人的使命与骄傲。她能做的只有默默祈祷,希望老天爷能站在委屈了的这一方,委屈了一辈子的邓菊娘,不幸了半辈子的窦元芳,委屈了十几年而今又丧子的窦淮娘。老天爷令他们受了这多委屈,江春只得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老天爷不会再亏待他们了。她浑浑噩噩的回了学里,那里还有未尽的热闹气氛,少男少女们嬉笑玩乐着,不识愁滋味的谈天说地,挥斥方遒,仿佛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已为他们所拥有……却不知,在那高墙之内,一个女人,刚刚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一个处处受排挤的家族,刚刚失去了他们的“希望之星”!江春再一次赤|裸裸的,体会到了这世界的残酷与无情。她麻木的洗漱过,书也不再翻一页,躺床上却又睡不着。元芳祖孙二人那副悲痛欲绝的表情,总在她脑内挥之不散,她怎睡得着?她相信,今夜东京城内失眠的人不知凡几。但她实在精力有限,心内虽担忧着元芳,却也晓得他不是甚冲动无脑之流,至少目前这几日是不会出意外的,想通了这一层,夜深了也就睡着了。半夜醒来,似是听见了甚钟声一般,但又不真切,迷迷糊糊间又睡了过去。翌日,她又早早起了,以为昨晚真响过钟声了,那就是全城皆知大皇子薨逝了。谁知她试探着出了学馆门,居然未受阻拦,上了朱雀大街,也未见甚不同之处,熙熙攘攘的买卖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直到用过早食,到了学舍,她也未从同窗面上看出甚来,总不能懵懵懂懂跑上去问人家“你知道大皇子薨了吗”……好在不消好久,胡沁雪也来了学舍。“春妹妹,这几日咱们一处也不可去了,定要规规矩矩待学里了。”她有些沮丧不能出门了。江春装作不解的样子,她四处张望一番,见无人注意这边,方压低了声音道:“昨晚,宫里大皇子薨了!”江春忍住心内复杂,望了眼周围尚不知事的同窗们,沁雪误以为她不信,轻声道:“我昨晚歇在祖母院里,亥时三刻被祖母房里吵醒的,我三叔亲口说的,准没错……他亦是那时才从宫内回来。”亥时三刻胡叔温才到家,而窦家的消息则是酉时初得的,中间这整整两个时辰的功夫……可以做许多事了。果然——“我在隔壁悄悄听了两耳朵,大皇子是近酉时才没的,宫里立时就封锁了消息,一众文武官员被困在宫里……若非寿王求情,恐要在宫内过夜都不定哩!”“只是……你说奇怪不奇怪,好端端的大皇子,只落马了十日,怎说没就没了?不过皮外伤而已,哪有恁容易死人的……”说到后头,她只将声音压在了嗓子眼儿。江春觉着手心出了层汗。怪不得昨晚见那太监既是统管太监,却又着了小黄门衣裳,赶得匆匆忙忙,原是一出事就乔装改扮跑来通风报信的。而官家将宫内封锁了,就是不想外头人晓得这消息……尤其是,窦家。她未曾见过那位大皇子,只听传闻是个文韬武略的少年,宅心仁厚又不失果断强硬,不止一众新贵之家拥戴他,就是有几家豪门大族,亦是看好他的。江春未见过他高矮胖瘦,仅有的对他的认识皆是从同窗嘴里听来的,她甚至都未听元芳或窦老夫人提过一次。但能得这般好名声的少年,可能也是真的优秀了吧,好似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