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6-25 04:58      字数:4040
  直说,怕灰了他的心。但不直说,心里再过不去。当下想出一句折中的话:“周大人心在曹营,此是光宗耀祖之举,只这事情机密,但不知还和什么人商议过?”宇文靖又瞪周英虎。周英虎倒也坦白:“宇文天进京以后,确实对臣有过点拨。”宇文靖舒坦了,三殿下感慨万千,唤一声:“三表弟,”明逸微笑。“你是对的。”三殿下挑起眉头,又有一笑:“你说他非一般人才可比,悔我没有信你,没有信他。”力主把郭村引到京外杀害,是文天提出的主张。三殿下担心郭党流窜于外祸害百姓,他坚持在宫闱深处寻机斩杀郭村。现在这个局面,是郭村没有想到,也是三殿下后悔难追。他不惜当众说出来:“是我错了。”明逸不敢居功:“回殿下,荣王舅父是对的,力主请回文先生的,原本是他。”明三爷渐渐对文天感兴趣,在一回又一回让文天拒绝上面,把他脾气惹了上来。既然不是郭党,既然具有才华,你还有个亲戚叫宇文靖,颇受郭村打压,就是你了,一定把你弄回京。终于得到三殿下的肯定,明逸笑的很是畅快。另一个畅快的人,不用说是宇文靖。万安长公主是第三个畅快的人,排到三殿下前面。一改不久前的冷若冰霜,对周英虎笑眸盈盈:“一个月转出国库十分之二的钱财,周大人亦是能耐之人。”三殿下让提醒,忙把周英虎狠夸了几句,周英虎献上各地库房地理图,三殿下欣喜若狂,回京的希望本已渺茫,重新发出一个小芽。明逸离开以前,三殿下特特叮嘱:“可先找到文先生,请教回京良策。”明逸苦笑,说实在的,他更想先找到文姑娘和小表妹。丢了别人的女儿,还去找别人问良策,只怕问来一顿打还差不多。……江南尚在悠哉中。天气在六月里,热的走一步就想喝水。又喝不下去很多,路边摊的甜瓜、桃子就极大的满足文无忧一行。轻轻的“吸溜”声出来,文无忧扭面庞一看忍俊不禁,小郡主又抱上一个桃子啃。“玉姐儿,”换上新的称呼,怕称呼“玉成”或“缔玉”,会有人认出来。“果子虽好,也不能吃多。”小郡主为犯馋而讪讪,但是不肯丢下来:“昨天遇到的老丈说了,桃饱人,杏才伤人呢,李子树下才死人呢。这桃子真好吃,再吃一个没什么。”她坐在马车上,文无忧在她身边。春草赶车,两个护卫骑马在两边跟着。车,是到了平静地方,卖了无忧一件首饰。感明三爷照顾周到,为了让他和长公主喜欢,文无忧有时佩戴长公主摆在妆台里的首饰。虽戴的不多,只几根簪子,两个花钿,又是一个小步摇。但个个都是精品,卖一根簪子的钱,买了车,路上住店花用,到今天还没有用完。路上的果子随意的吃。有车了,又有钱,小郡主一路给嗣哥儿买了近半车的东西。文无忧没有阻拦她,她不能把小郡主先送到父母身边,让她花点儿钱高兴高兴也罢。何况,她对自家爹爹信心满满,说不定寻到爹爹以后,爹爹有的是法子,能把半车的东西送到嗣哥儿手中。想想嗣哥儿的笑脸,对一路行来心中孤单的人是种安慰。幸遇上吴书舟,按他说的地名寻找,虽都没有找到,但听到文天确实在那些地方的驿站里住宿过。前面,只有最后一个城池,不可能找不到。文无忧想到就抿了唇微笑,小郡主偷偷的又抱起一个桃子,她也没有说什么,用帕子为她拭了汗水,两个人相视一笑。从吴书舟嘴里,又知道瑞国公等人虽战败,却又证实都在。小郡主心情不错,笑眯眯的充当开心果儿:“父亲常说江南好,我这也算下江南了吧?”把桃子闻闻香:“我等下再吃它。”唯一噘嘴儿的地方,只有:“可惜嗣哥儿不下江南,我那天晚上带上他就好了。我把他单独丢下来了,嗣哥儿一定很生气很生气。”再闻闻桃子,放下来:“这个不吃了,留给嗣哥儿。”有行人经过,小郡主又咧了嘴笑:“有人了,咱们不会遇强盗了。”路上僻静地方多,文无忧三个姑娘换上男装,但遇打劫的还是不少,只不过打劫不到他们,反而遇到钱多的,让文无忧一行“劫”走。虽“进钱”,但谁喜欢遇强盗呢,见行人渐多,心情都跟着转暖。说话声,也传到耳朵里。“真的假的,皇上怎么会在我们这里登基?”“汪家说的,还能假的了?”“汪家在咱们南边儿势力是大,但他们本族住的城又偏又小,那能登基吗?依我看,要登基也在杭州、扬州这些地方。”“我没听错,汪家说他们本城虽小,却是发家地,大远路的请来皇上,请来他们家姑奶奶生的皇长子,要在咱们南边儿登基。”“不是请来皇上,我妹夫的亲家,有个亲戚在衙门里,会看什么邸报,说京里造反了,皇上呆不下去了,汪家就接了来。”“不会吧,不可能不可能,我不信,我喜欢太平年月。”小郡主有些心动:“三嫂,呃,三哥,皇舅舅来了这里,那母亲也会在这里,三表哥也在这里。”文无忧柔声:“最近谣言越来越多,如果是真的,那当然好。但是呢,前面再过两天就能见到爹爹。还是先见我爹爹,再请爹爹一同送你去见皇上,可好不好?”“好啊好啊,皇舅舅真的到了这里,那我更不着急。嗣哥儿也一定来了,我得在他前面多下些江南,免得见到他会输。往前面去,再下个江南。”小郡主一点儿反对也没有。……离此约三百里的路口上,文天和妻子顾氏分别。“我不得不请你前往央求他老人家出山,消息已经证实,岭南杨泰保进了京,汪家有人假装与他同盟,趁乱发兵马,把皇上抢了来。三殿下退去哪里还不知道,无忧同他们在一起呢。你兵马到手,不用管我,先去见女儿。”笑容加深,文天为妻子搂好一丝乱发:“如果见到六伯,你不高兴,你不用称呼他。”顾氏嗔怪:“看你,我又不是孩子,我见到他怎么样,我会处置。放心吧,不会为难你的六伯。”“那就好,不然六伯怎么是你对手?”文天打趣。顾氏白他一眼,再也流露深情:“倒是你要小心,抢得出皇上也罢,抢不出来也罢,一要护好你自己,二,你借了赵家的人,好借好还,免得没脸面见缃妹。”文天往身后瞧瞧,那里有十几个人等候着他。“你也放心,清陵赵家没有弱者,我们一定抢得出来皇上。”嘴角边有一丝讥诮:“皇家正统,汪家凭什么作主?我不是一定支持三殿下,只恨他不平京都趁火打劫!”不然女儿也不会如今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六伯,族人,也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娘的汪家抢了皇上就走,回家还到处吹嘘,不然文天也不可能确定。听到京都还沦陷,这伙子人急着办登基,鼻子几乎没有气歪。就近借了赵家在外官任上历练的人,登基?没有皇上你皇长子能登什么基!自立为王乃为贼!夫妻挥手道别,文天带着仆从老张,和赵家的人离开。顾氏带着桃婆婆,往另一条路去。……“爹爹刚离开没有几天?那咱们去见皇上吧。”“可以见到嗣哥儿了,不知道我买的东西,他有没有买过?”……江南汪家喜气洋洋,虽然这登基办的即将开弓的弓弦似的,紧巴而又紧巴,但喜气劲儿把家主汪森染得处处滋润。他是这样回想整件事情,人有时候要眼皮子活泛。从岭南到京都,杨泰保他想不经过汪家的地盘万万不能。姓杨的人马众多,再分散也不可能瞒过汪家的人。杨泰保不敢见汪森,怕汪森看出他的用意。汪家有位病逝的贵妃所出的大殿下在京里,汪森肯定会把杨泰保阻拦在江南之南。当时汪森一定会这样做,而不是现在这种暗发兵马,而把皇帝抢走,接走大殿下,快马回到江南,在江南诸地飞速公告消息,就打算扶大殿下登基。变成今天这种汪家高兴的要把屋顶子掀翻的局面,出自于杨泰保太狡猾。他悄悄的找到汪家一个旁枝,对他说岭南往江南做生意,不要担心,我们来一些人没有别的意思。要过城池啊。大的城池晚上关城门啊,有盘查啊这些。大批的岭南人经过,得有个内应安抚汪家的耳目。等汪森发现,已是几个城池都回话,说岭南不知道怎么了,难道杨泰保死了,别的人夺位发生内讧,一波一波的下江南,往北方而去,这是战败的那批,往内地寻地方容身?外地人虽扮成商人、农民等,也看得出来原籍。又都知道有些地方的人,口音也好,模样也好,有当地的烙印。还有手持路条住店或者过城门有检查,也轻易就能看出。汪森不能挽回,就定下这个对汪家有利的主意,兵马悄动,跟在杨泰保后面捡了“皇帝”这个大便宜。本来有万安长公主为首的皇族在,皇帝百年后,扶的是三殿下为主。汪家在京里想尽法子,都让长公主挡回去。但是如今,汪家可以如愿了。------题外话------第二更送上,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么么亲爱的们。错字再改。加更,没有时间在上传前改的更仔细哈。第一卷 第一百零六章 ,远遁皇帝已“请来”,大殿下也安然带回。眼下对汪家来说,就只有一件要紧事体,无风无浪的让皇帝退位,传位于大殿下。为了不出差错,汪森对着隔壁走去。皇帝在隔壁哀愁:“皇儿,说的是什么,父皇我听不懂。”在他面前的大殿下再一次整理耐心,说的再缓慢些:“父皇,您素来倚重的郭村反了,如今是乱世了,要打仗,要收复京都,都需要有人主事。您身子骨儿不好,这些麻烦事就交给我吧。”摇一摇拿在手上的纸笺:“您把这个抄一遍,把御玺盖上,就再没有烦心事。儿臣记得母妃还在,您来看她,曾说过向往江南。您可以到处游玩了。”“老三在哪里?”皇帝更愁眉苦脸。“我见天儿回过您一遍,郭村造反,为了保您,咱们和三皇弟走散。”皇帝摇着头,不知道是不答应写诏书,还是听不懂大殿下的话:“那你就应该去找他啊,你有兵马,为什么把朕带到安宁地面上,却把老三丢下。去救你的姑母,去救百官,去救太师,没有群臣在,皇帝就不成皇帝……”见天儿的劝说,皇帝苦着一张面容,却有意无意中总有一些话应付的大殿下无话可说。找回三殿下,找回万安长公主、太师和百官,还有大殿下什么事儿呢?对于这样的话,大殿下怒火满腔,强忍着准备出去,想好话明天再来,汪森从外面进来。“舅舅,”大殿下难掩失望,对垂头丧气的皇帝努嘴儿,无声地道:“还是不肯写。”这可怎么办?过几天就是对外宣布的登基日期,到时候众人来到,众目睽睽之下,皇帝还是眼前这副模样,传了出去,也是得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