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6-25 04:59      字数:3957
  “啊?”明逸涨红了脸:“我我……”算了,他不想再解释。只问道:“有消息?”文天阴沉着脸:“有!吴书舟救了我女儿,却把她送往江南。”这怪吴书舟吗?也不能怪他,他是一片好意。明逸不用说着了急:“那得去找她,”倏地,紧紧闭上嘴,双眸严肃地望着文天。这一对人交手好些回,对彼此都有了解。明逸没说出来,文天已面色更沉:“你休想!”对着面前含恨的面容,明逸完全镇定下来。他迫切想找到文无忧,就现下来说,出京前还有意为文无忧别寻女婿的他,还没有吴书舟那么强烈的爱意。他肩头担负的,依然是对文天的承诺,会照顾好你的女儿。他还有另一个责任,保护正宫所出的皇嗣三殿下返回京都并平定天下并登基。而面前的这一个人,这恨自己也有足够缘由的人,依然是明三爷的期望。明逸在见文天以前,那是数年前的事情,就窥知名公子宇文天隐姓埋名肯当小书办,只怕心系的还是宇文靖。他暗查到文天和四面八方都有书信往来,他暗查到文天最喜读邸报。小官吏也可以读邸报,但事实上县城衙门里的小官员,大多不关心朝政,因为离他们太远。他也暗查到书办的薪俸不足以维持文天一家表面布衣的开支。一个不缺钱用的人,最喜欢看京里的公文,甚至往上一级的衙门里时常翻阅,住在离京都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地方,胸中又有大沟渠,明逸只能猜测他不是恨宇文靖——他要是恨,可以借郭村之手把宇文家杀的片甲不留。那就只能是心在太师身上。所以明逸最后一次很有底气的说动了文天。他气势强硬,局面已不能再等,文天不答应也不成了。两个人都有相同的特点,肯为家人出力,再就是忠心耿耿与朝堂。这也是明逸在此时此刻,挨过两记狠巴掌以后,还能与文天平视的原因。文天要听的消息,有关文无忧的已打听来,另一半有关郭村的,让明三爷打听到。眼神儿互碰,就知道对方所想,文天才会说出“休想。”而明逸不慌不忙:“郭村用国库金银收买长城外的马匪、散乱游牧部落,加上他手中已有的人马,至少八万人,已定下十天后起程,把三殿下、我母亲和太师不死不休。”文天冷笑:“那你还不回去。”明逸冷峻地回答他:“我奉母命离开他们,第一寻找文姑娘,第二寻找我父亲。如果第一寻找我父亲,我不应该在这里。”迟疑一下:“第三,三殿下让我寻找到你,问你破敌良策。”三殿下除去受伤的凌朝以外,还有别的将军可以使用。是几时把大半的期望押在文天身上。那嫁到清陵赵家的宇文缃,往留芳园去的时候,只见过两个男子。一个是宇文靖,另一个就是文天。当时还见过别的仆从等等,过路的甲乙丙丁等等,还有她的丈夫也到了,从三殿下的意义上说,忽略不计。------题外话------错字再改。写到这里忽然发现更不符合网文男主对女主忠犬之流行元素,哈,也许会有认为吴书舟更痴情。提示,反贼一名。抱抱华hua921亲爱的,你是对的。幸好仔没有存稿,这是好处,后面的能按你们满意更改的,情节上先后可以更改。但人物性格,比如明三爷性格上的过人之处,暂时性的不讨喜欢,他还没有爱上,所以仔不能修改他。在女主也要出彩,男主也要深情上,清陵赵家也会寻找女主,顾氏也会,余下几个猴儿也要牵出来遛遛上,到底谁先找到女主呢?仔再想想哈,也欢迎你们提建议。但是么么哒,有些可以改,有些改了就失了仔的味道,不能哈哈。欢迎,但提前来个见谅。为三爷拉拉票,一直以来,仔写的男主,以有担当为主。不仅在情意上。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上山明逸打的什么主意,文天完全知道。这源自他的内心也一直在左右不定。他的女儿当然比整个宇文家,整个局势都重要。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有哪里不对,有哪里不妥当。文天紧紧的抿着唇,再一次拒绝,并解决自己同样面对的这难题:“你回去,我找女儿。”“我知道你不相信我,但是,只有我才能找到我父亲。”“我只相信,只有我自己才能找到我女儿。”两个人又是对峙,明逸叹上一声:“好吧,你我同行。”文天大出意料之外,忍不住问了句:“你真的不回去?”“我出来的时候带了十个护卫,已经打发两个回去报信,又打发六个往周边所有能求救的地方求援,我先得完成眼前的事情,找到无忧姑娘,找到我父亲。双双找到,我对得住你,也有了援兵。”“你要是找不到我女儿,你准备怎么办?”文天的火气又上来。明逸坦然的回答:“我给你女儿抵命,你看行吗?”换成别人也许会即刻有所感动,但听这话的人是文天。文天在心里闪过一条又一条原因。自己一感动,就跑去把清陵赵家找出来。自己一感动,就把太师和忠心放在首位,自己回去带兵杀敌去了。自己一感动……换成别人想到这里,即刻就会跳起来啐明逸一脸,破口大骂,你想的美。但听这话的人是文天。文天所能想到的所有明三爷应该想到的原因里,背后笔直指向一件,这个人是真正的忠心,他可以抛却自己性命。文天有了一声叹息:“好吧,咱们同行。”明逸闪闪眼睫,悄悄打量他。心里浮出一句话,为了太师十几年不肯离的太远,你真的不回去吗?文天闪闪眼睫,悄悄打量他。心里浮出一句话,你的母亲、家人、以后的皇帝三殿下将有危险,你真的不回去吗?两个人再想想文无忧,心头又都是一暗。他们都有不回去的说法,按刚说好的,同行往南,寻找万安驸马,也寻找文无忧。……八月的中秋节,这个晚上,文无忧站在一个小山头上,对着前面的一座城池眺望。逃难的路上各种困难里,她没有想到会遇到打着州府旗帜,不是乱党的城池,却不肯开城门收纳百姓的事情。让春草去喊城门,回答的倒也清楚。说是几天前有一队乱党,打着百姓的名义进到城里,几乎把城占住。是以,一个人也不放过。再问,上面就放箭下来,逼的春草不得不回来。陌生地方上,不敢轻易说郡主。但往两边看,又没有别的路,这一座城非走不可。此时在她的身后,约有上百人。除去宇文家的人以外,还有沿路同行的难民们。有些,是从三三两两的乱兵中救助下来。文无忧不懂周围地势,不知道小路上时不时的有人马通过。每遇到一次,都是一回惊吓,但又助长出她一份毅然。如果文天夫妻在这里,也会觉得眼前的女儿有些陌生。少了好些稚嫩,多出来好些沉稳。她不沉稳也不行,这上百的人都等着她拿主意。往四面看一看,和别的人相比,文无忧认为自己不能抱怨孤单,宇文家的人从血源上算她的亲戚,她有亲戚作伴。而那些别的人,不是少了丈夫,就是丢了儿女,要么没有父母,是她一路上收留的难民。有时候救一个人也是救,有时候救了一回,下一回忍不住不伸援手。江南秋寒来得晚,这个季节又正是秋收,能寻找到的食物足够,难民们都愿意有个伴,结伴儿不怕人欺负,三五个的乱兵也不用担心,他们慢慢的走到一起,因为同路,而和文无忧一行走到了一起。在屡屡见到春草等人解决掉抢姑娘的十几个乱兵以后,他们又隐隐的公推文无忧为首。宇文二老爷、三老爷和七老爷都有阅历,但文无忧不见得完全信任,还是自己当家的好。他们因性命是文无忧所救,也不愿意抢当家人的差事。只是有事多发表意见,具体怎么样做,由文无忧决定。面对这城过不去,大家都等着文姑娘拿主意。文无忧暂时也没有法子,她还不能表露出来,让大家失望不说,也增加自己气馁。静静地道:“先吃饭吧,吃过饭咱们再商议。”大家忙活起来,很快简单却还能管饱的饮食摆上来,每个人分派好以后,眼巴巴地等着文姑娘先动筷子。这个规矩先是由宇文家里亮出来,再就慢慢的难民们都学会。文无忧有时候也会认为带上二老爷等人没有错,这种时候更是同等的心思。二老爷、三老爷、七老爷等男人陪在她身边,直到她坐下来,再回到妻子身边,大家吃起来。小郡主低声地道:“绿姑娘送的肉干,这是最后的一些了。”文无忧点点头,表示知道。他们的饮食还包括没了主人的庄稼,让他们取来。果子,路上摘的,因没有照顾,有的很甜,有的很酸。捧起面前粗碗,里面是蛋花汤。小郡主在路上又捡了两只鸡,美妙的是天天都下蛋,攒的多了,做一大锅汤出来,每个人都有一碗。可以看出来难民们有些人很感激,有些人因前路无着而闷头吃饭,没有心情想别的,包括感激。文无忧也很想闷头吃饭,到了下顿再想心事,可是不能。她一面吃,一面竭力的想着和父母亲在一起时,貌似从没有困难。爹爹总是说,凡事儿必能想出应付。母亲总是说,我家无忧最聪明不过。白担了“聪明”的名儿,文无忧更想赶快出来一个过城的主意,把大家伙儿全送走。她也耽误不起。如果不在九月中赶到九江,那就很难在冬天最冷的日子以前把小郡主送到北方。这估计还是不再出意外的情况下,比如她手中的地图只到这一座就结束。即使过了这城,迷路了,也算在意外之内。她的家离京城有距离,并不算真正的北方。但她听说过北方冷的早,下雪路很难走。最后一口蛋花汤喝下去以后,文无忧打定主意,最不可能的主意最有可能成行,她听到这话的原出处,出自她的爹文天。“叔父们请这里来。”春草放风,树后面大家站成一个圈儿,文无忧低声说出来:“绕过这城的路,真的找也有,但是咱们路不熟悉,说不好走到乱党营地里。现在最快的法子还是过这座城,但他们又不肯放行。”“侄女儿你说怎么办?”文无忧顿一顿,轻而有力地道:“身为官兵,他们有责任保护百姓。不保护,咱们就只有闯了,骗进去!”二老爷、三老爷等着实一愣,随后,宇文家不出绝对笨蛋,这种属于置而死地而后生的主张,反而得到他们所有人赞同。七老爷难为情的佩服着:“不愧是天哥的女儿,也只有天哥的女儿才能想出来。换成是我,我还想着这可怎么办,我只会犯愁。”当下商议以他们现有的一百来人乌合之众,怎么样才能说个合适的大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