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6-25 04:59      字数:4276
  怎么应付杨家兵马的搜山,她只要安稳的坐着,凡事由凌甫和二老爷等人商议。真是难得,自上路以来,她也有轻闲片刻的时候。凌甫勒令王胡子把十几个寨子的强盗再找来,再和杨家抗衡一回,让他们知道,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文无忧带着小郡主看视在这里的住处。终于有了床睡,小郡主舒服的往上面一趴,又跳起来:“我的鸡在哪里。”文无忧跟后面出去,不是为陪她说笑,而是还有别的人要安置。最后一个住下来,带着劳累缓步出来,见到火红的枫树下,有一个袅娜的人影。罗姑娘的面上没有恶意,也没有笑容。打乱别人的日子,她出现也应当。文无忧没有奇怪,走过去,在一地的枫叶中停下脚步。“有事?”罗姑娘诧异于她的镇定,或者她认为两个人应该张牙舞爪相向,她反倒有了慌乱,换了个姿势,才冷静下来。一开口就道:“表哥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和我在一起……。”“我有亲事。”文无忧从没有想过,她定亲了,居然是一面很好的屏障。只这一句话,罗姑娘紧紧闭上嘴。万安长公主的小儿子定亲,在京里轰动街巷。凌甫虽见过云浩然,却偏偏对这亲事很喜欢,罗姑娘听到他欢喜过很多回。她又有了不安,但显然心里要说的话,不说出来她不舒服,缓和下来,再次开口:“我知道,你定的是明三爷。三爷是京里出了名的人中龙凤,就像表哥在我心里一样,”文无忧有了微微地笑意,讽刺从笑容下面出来。罗姑娘会错意,她真正的想错,以为文无忧不相信她对凌甫的情意,愤然道:“我对他是真心的!”傻姑娘!这是文无忧对她的全部看法。“你的真心,就是系着甫哥在深山里?一辈子不见家里人。”罗姑娘跺脚:“等到他什么都答应我,我会和他过去,这不用你说。”“答应你,凌叔父不同意亲事,甫哥再次和你躲在深山里?”文无忧的讥诮浓了又浓:“你把他置于弃家弃朝的地步上,你还认为我出现在这里是打搅到你?”“弃家弃朝?”罗姑娘目瞪口呆,震惊中喃喃:“不不,我没有让他这样……”“甫哥对你有情意,想来什么话都对你说,”文无忧说这话的时候,不能避免的想到她和云浩然。明三爷在哪里?她固然不在三爷心里,三爷也不在她的心里。“你有没有听他说过,我带来的二叔三叔七叔,是我爹爹流配出京。其实你肯出门打听,也就能知道。”罗姑娘不知道她的用意,轻咬了咬唇:“知道,甫哥说你父亲很有本事,但他不在这里啊。”“我说的不是爹爹的能耐,而是按理说,我和二叔他们有仇,为什么他们还要跟着我,为什么我要带上他们。”文无忧眸子里有了深深的失望。“你知道吗?乱世一起来,宇文家的人也有豺狼心的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勤王,那就是去救太师。而你呢,你想嫁给甫哥,却劝他远离他的家人。纵然你不知道凌叔父受了重伤,也应该想到甫哥会是叔父的好帮手。你的眼界再宽大些,乱世从龙的功爵跟平时不能相比,你就不会系着他留在这里,去和一个供给你胭脂水粉的强盗为伍。”小郡主摔破过脸儿,加了痂,还没全好,看着狼狈到不能。罗姑娘同样在乱世里,在强盗窝里衣着整洁,修饰一新。罗姑娘如遭雷击,直愣愣着说不出话来。“好好想想吧,我们都想着怎么样回到家里人身边,甫哥也会有这样的心思,而你,你做了什么!”文无忧又丢下一句重话,转身准备离去。身后有结结巴巴的嗓音:“我…。想想…。对不起……”她或许为曾诽谤过文无忧讨凌甫喜欢而道歉,或许为三言两语前的不礼貌而赔不是。文无忧回她的是摇一摇头,乱世呢,谁还有心情怪谁?就是那王胡子挺可恨,但凌甫眼下用得到他,二老爷等人也作主留他一条性命。不然住在人家的山寨里,只怕要和这里所有的强盗打一架。“我不会放心上,我自有亲事。”有亲事,随时是个好盾牌。这一句话里,文无忧想到名义上的未婚丈夫明逸。不知道他好不好?……凌甫不折不扣算一员大将,他功夫来自武将世家的家传,兵法对策无一不能。纠集起所有愿战的强盗,在几天后和为杨二海报仇的军队正面打了一仗。杀了两员不大不小的将军,得到足以武装所有人的战利品。杨泰保显然没有过多的兵力,不能又打汪家,又为儿子报仇,此后的几天里,山脚下安然无事。……战火蔓延到江南时,路就不是那么好走。文天和明逸都是出名人物。一位是刑部尚书,曾往江南走过。一位是京中有名的俊俏少年。他的脑袋在郭村的赏格下值不少钱。大殿下早就有和三殿下争位的心思,对三殿下麾下的明三爷打探不少。他抢走皇帝的那天,就认为打探消息最灵光的明逸有可能出现。往江南的路上,不管是杨泰保的人还是汪家的人,既相互防范,也防范三殿下麾下的主要人物。这两个人哪怕心如火焚的想找到文无忧,他们也走不快。这一天又在路上歇息,明逸瞄文天一眼,文天瞅明逸一眼。都是一个意思,你还不回去吗?你还真能撑。明逸认为文天会为了太师返回,文天认为明逸理当为了三殿下返回。但是两个人又一回失望,对方都没说话,又一回结伴上路。文天一行四人。他、老张、太师所给的四个人,打发回去两个,留下的只有两个。明逸却在路上不时的添人,加一个人,他介绍给文天:“本处好汉铁飞龙。”“本处好汉黑鹰。”文天看得出来这不是好汉,这清一色的是市井混混。暗自嘀咕,这小子得消息难怪有一手,是几时他笼络到这种不管放在任何城池里,都能如鱼得水的人物。但遇到明逸别有意味的眼光,文天回瞪过去。他要找女儿,他不回去!这一天,他也给明三爷露了一手。两个人混到一座必经的城里,明逸的龙也好,鹰也好,都放出去。只余下三爷和贴身侍候的小厮在,文天招呼他:“走,带你见一个人,也许你自己来时用得上。”一个男子,不管怎么看,和文天没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文天介绍道:“永义,宇文永义,我的堂弟。”明三爷闪闪眼睫:“先生的准备倒还不少。”宇文永义笑了笑。文天直入正题:“我女儿不见了。”宇文永义骇然。“听说往南边来找我。”“我这就让人去告诉永策和永度,他们前天还在这里。杨二海死了,他们想知道是哪个城的守军杀的,刚走没两天。”文天和明逸也吃惊了:“杨二海?”随即露出笑容:“那杨泰保要败北了?”死了儿子的人哪有心情再战,要么呢,就拼力一搏,但汪家又不弱。“不好!”文天和明逸脱口惊呼:“三殿下那里更要糟。”宇文永义裁夺之下,道:“天哥你应该信我,汪家的地盘你不能去了,到处贴着你的画像,新当皇帝的这位恨你恨的不行。我去找侄女儿,你去救太师。”他紧紧握住文天的手:“筹划这些年,不就是为了让太师知道谁才是英杰,他宇文永华什么都不是!我知道侄女儿丢了你心里急,不过我在这里行走更方便。”又对明三也一笑:“还有三爷要是也肯信我,你留下来,要找什么人,我帮你。”眼下情形已不是明三爷还能沉得住气寻找万安驸马的时候,他面色苦苦:“永义先生能听到的话,说不好我父亲久在外省,也已听到。我不找他,他也应该把能说动的兵马说动北上。我,也回去。”------题外话------错字再改,今天也就一章。前几天加更不少——对仔来说哈哈。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五章 ,皇帝退位,三殿下登基宇文靖在文天投靠郭村的最困难时刻,想到人最应该相信的是自己,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他当年没有看错人而培养文天,以后也不会看错,从而重新得到家中千里驹。文天也是一样,他思女心切,如果不是强迫自己不睡就没精力找女儿,他会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让他不找女儿,听上去不可能。但他相信自己,也就相信宇文永义和没有见到的宇文永度、宇文永策。他决定返回宇文靖身边御敌,决定一下,走的和来的一样快。……有了安定的地方,大家的面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王胡子有一个长处:见风使舵。他不是凌甫的对手,颇能忍气吞声。又见到凌甫再次大胜杨泰保的人马,没什么说的,乖乖交出山寨的储藏。有酒有肉,粮食丰盛的足以过这个冬天。文无忧也不白吃他的,小郡主一早喂鸡,每天两枚鸡蛋留起来,还是大家享用。二老爷等世家子弟有一项玩的长处,那就是打猎。不管是挖陷阱还是放绳套,二老爷等干得利落,教起人也尽心。秋天吃的丰富,又是多猎物的季节,每天都有猎物扛回来,吃不完就风干,留着冬天寒冷时用。老人和孩子还是去收山果,红枣、核桃、板栗、秋梨及不知名的果子等等。他们中有些是本地的农民,认得能吃的根和叶,每天也有好些带回来权当蔬菜。王胡子其实叫苦连天,他其实是强盗啊,不是上山种果树种地来了。但是怎么办呢,他只是一个力气稍大,功夫稍通的强盗,他只能乖乖跟着凌甫的手指转。特别是凌甫等人的话把他听呆时,王胡子时常惊的眼睛一瞪一天,他们说的是真话吗?新到不久的那娇柔少女——有时候看她更小,只能算是个小姑娘,她的胆量可真不小。话又说回来,能杀杨泰保的儿子,又说动凌甫出手对抗杨泰保,这胆量犯不着再判断。文无忧一说话,王胡子就每每微张着嘴听,不然时时的惊呼,他自己觉得不像个强盗。“甫哥,能确定下来吗?我们原定的走九江转荆门,去西安一路往北。中间过哪几道城不能知道。你说在京里看过地图,想起来了?中间还有哪些城池要过。咱们先商议商议,要带多少干粮,可能走多少日子。要万无一失才好。”凌甫敲脑袋:“我想起来了,谁知道会乱呢,早知道是这样,当初我在京里把郭村一刀杀了也就没这事。”又有了轻愁:“父亲也就不会受伤,无忧妹妹和郡主也不会流落到此。”小郡主也在这里,扁扁小嘴儿:“有你说的那么轻巧就好了,我早就把郭坏蛋先杀了。”“咦?你怎么又在这里,虽然是郡主,但你是小孩子,不要总听大人说话。”凌甫板起脸。小郡主唯一怕的人,可能只有下手揍过她的明逸,对凌甫翻眼:“我陪三嫂。”放低嗓音嘀咕:“你又比我大不了几岁,三嫂也只大我两岁,再说,你不是也有人看着。”对着窗外嘟嘴儿。凌甫走到窗前,见到外面树下站着惶然不安的罗姑娘,不由得,他轻轻叹息一声。文无忧不用看也知道是谁在那儿。她已对罗姑娘言明厉害,并没有,也没有资格当棒打鸳鸯的人,微笑道:“请她进来?她也应该知道上路的事情。”王胡子尚且在这里。王胡子为什么在这里?文无忧和凌甫私下里说过,相中他的这帮子强盗,只要有钱就不怕死,可以带着北上勤王。这样的人马勤王实在寒酸又难看,但两个人现在手里不是没有过多的人手使唤。是的,一位大胆的文姑娘,一位功夫不错的小凌公子,他们既然要北上,已经定下来不是逃难而回。他们打算沿途收编难民,再试图说服过路的城池,率一支像样的队伍勤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