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作者:淼仔      更新:2023-06-25 05:02      字数:3859
  明三爷展开一道白纸,大声宣读大殿下的罪名。就晚了文天一步。大殿下应广宁王之约,刚到这里,就遇到“罪名确凿”,再不走就让围攻。不由得左右一看,叫声:“舅舅”。凌甫到了:“我是你爷爷。”挡住汪国舅。周知挡住汪国舅的儿子。汪国舅并不慌乱,手指文字大旗:“那里虚弱,擒贼擒王。”文无忧见到潮水般人涌来,把手招一招,旗语打出来的同时,有人大叫:“盾牌阵!”无数面盾牌树起,大帅号称十万难民只多不少。大帅手握郭公公的好几处钱财,大帅已走过两个省,铜铁等都在手里。一年有余的钟点,打得出来器具。先是精壮汉子,两或三个人推一面盾牌,再就力气差些的男人女人,合力推一面盾牌。只能这样,什么后面藏枪藏刀的都不能。但十万人一步一步的挪,别说近不了文大帅,整个战场往广宁王的王城倾斜。文天微微一笑。明逸微微一笑。文大帅没有功夫,自己人还能不知道?混战之中春草也可能失手,倒是这盾牌更起作用。还有一点好处,没把铜铁留给别人。十万难民,并不只是费粮食,关键时候困也困得死人。广宁王是精兵,汪家是精兵。冲得破头一层盾牌,冲不破第二层,过了第二层,第三层万万不能。这是早就演练过的战术。头一层盾牌破了,后面的人并不原地等死,退到第二层盾牌里,帮着挡住。第二层再破,第三层变成三份的人推一个盾牌,冲力再大的马速也让挡回去,反而挤伤别的马。精兵也怕人多,燕南威这留下来善后的老将面上乐开了花。邱宗盛可以放心的追广宁王,文天等放心的追杀大殿下。杨家只来一个儿子,让凌甫、周知和奚鸣一起盯上。还得防着赵盾,赵捷倒肯老实的时常回到表妹大帅身边,和妹妹们一起帮大帅指挥。“小懒,你那边去。”凌甫道。赵盾不情愿的纵马离开。“小懒,这里有我。”周知不无讨好。赵盾黑了脸儿。小郡主见到,在这危急时刻,出来的都是真心意。电光火石般,她愿意帮着凌不负心鬼儿。也许,不负心鬼儿让小姑娘满意。不负心,总是好事情。解开绳索:“大壮,去,帮着不负心鬼儿。”呜咽低声的大壮箭一般的出去,对着杨四海的马腿一大口。左边砍树,树有可能不倒向右边,往前也有可能。杨四海连人带马,一头栽向周知。周知快活了,这也太轻松,兵器太长反而使不上,抽出短剑,收了杨四海首级,乐陶陶往马项下面挂。凌甫对小郡主远远怒目,小郡主还没看清,是春草看个笑话:“哈,周小爷杀了姓杨的。”小郡主尖叫一声,把脑袋缩了起来。大壮回来神气活现,小郡主给它肉干,小脸儿上灰溜溜。广宁王的心碎成无数片,杨家和汪家出现在一起,这得问他。文大帅名声见长,威胁的除去王爷,还是汪家和杨家。一起坐山观虎斗的广宁王坐不住,主动请汪家和杨家坐下来说话,不管中原天下怎么分,头一个要去除的,应该是文大帅。约齐汪家和杨家出现在这里,王爷没有和谈的心。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帅听过外祖父的遭遇以后,也没有和谈的心。大帅年纪虽小,杀伐上却果断。让外祖父打头阵,大帅就没打算和谈。此时杨四海没了命,乐坏了周知,气饱了凌甫,奚鸣讪讪的,赵盾幸灾乐祸:“让我这边,让我那边,凌不负心鬼儿你活该捡不到便宜。”大旗下的文大帅,也是悠然一声:“打,是对的。”没说完的话由春草说上:“姑娘,今天可以把他们包圆儿,姑娘就可以派人去山里看看咱们的人。”文无忧从没忘记安置在深谷的人,不看一眼不能死心,对这话笑容加深。“还有郡主,江南归咱们以后,你爱吃多少桃子就吃多少,爱给嗣哥送多少就送多少。”春草这话说到郡主心里,想的远比做的快,小郡主一想,下一刻就能见到嗣哥儿,她泪盈于睫。江南的地方不小,这就得到江南不可能。但今天留下大殿下和汪国舅,深得大帅心意。“天好早晚了,咱们埋锅造饭吧。”大帅道。一声令下,二夫人、三夫人、七夫人和周夫人母女及周家别的姑娘们,加上罗姑娘忙碌开来。她们各自有一队女人和孩子,女人洗米,孩子捡柴。十万人吃饭,不会随手柴就足够,另有车带来。力气不足不能打扮的人帮着取下来。饭香味,传开了来。凌甫等人马上带的有干粮,但拿下一位王爷,做好打两、三天的准备,文大帅势在必得,原是拔营而来。走到哪里,就在这里造饭,当干粮也行。这么充足的给养,广宁王后面就是王城也没跟上,他得有这些人手准备才是。他的人马还是干粮。汪家和杨家远路而来,也不能相比。三家在饭香里生出寒意。这和盾牌阵一样,走一步扎根一步,文大帅不得王城绝不收手的含意,再说不明白,哪有这样愚顿。这哪里是饭香,分明是盾牌后新的力量。广宁王有大势已去之感,略一分心,让邱宗盛斩为两半。邱宗盛静默一时,为他三十余年的沉冤。再就一抖兵器,见哪里人多,往哪里去杀。文大帅如今已算训练有素,派出大嗓门的人高喊:“广宁王伏首!”汪国舅咬牙:“撤兵。”他的儿子们着急:“父亲,咱们死了不少人。”“再不走,全得死这里。”汪国舅恨声:“一年里她竟然收拢好些将军,咱们只得走了。”文天挡住去路,明逸挡住去路,凌甫丢了杨四海,邪火正没处发。周知得了杨四海,还想再添个喜。奚鸣和赵盾达成共识:“咱们合伙吧,不然让甫哥和知哥欺负了去。”与此同时,王城的城头上大笑声出来,一面大旗冉冉升起,一员威武的将军,如果仔细看,跟燕南威城头的那面旗一模一样。数字由拾,改成柒。春草纳闷:“这旗好生面熟。”燕南威暴跳骂出来:“程老七,你敢偷老子的旗!”一个男子迎风而立,看不清眉眼,只飘逸先声夺人。“宇文天,这城算我夺的吧,哈哈哈,燕南威,侄女儿已找到,把你的旗全拔了…。”小郡主慌慌张张:“这个又是谁?”“第七个猴儿鬼又鬼,这是程叔父。”小郡主好生的景仰下:“嗯,这个故事好,回去说给嗣哥儿听,包他喜欢。”汪家父子心胆俱碎,觉得上当。大殿下心胆俱碎。原本皇上来讨贼,这会儿逃命要紧。明逸紧追不舍,出现在右边。文天紧追不舍,出现在左边。护卫人等,都让凌甫周知截下来。文天以为和这女婿争风,并不敢放松。但见到明逸狠狠带马撞上来,把大殿下送到自己眼前。文天得了人。活人比首级值钱,他擒下大殿下按到马上。此时不是说话的地方,暗想这个小子好生的怪,他怎么会送人情给自己,带马往回。走到半路上,哎呀一声想了起来。当岳父的怒从心头起,死小鬼,谁要你帮忙来着!小鬼!文天直骂到回到女儿身前,把大殿下丢下马让人捆了,犹自气恼不休。顾氏杀了一通,不离女儿很远,先回来吃饭,见丈夫到了,捧上他的饭。见状,问道:“得了皇上这是头功,你给女儿添了光彩,为什么不喜欢?”“那小鬼在我面前弄诡计。”文天吃一口骂一声。那小鬼,是文天头一年对明逸的代称。顾氏耐心把话问了一遍,还没有说什么,见明逸回来,顾氏去捧饭。文天没了约束,对明逸凶巴巴:“小鬼!我的事不要你上心。”“我以为你没有跟我闹的精神,有闲空,多想想你在外省遍布粮草和人手,回京去怎么交待吧。”明逸回的也不是好态度,嘴角边挂着轻蔑。“那也不要你管,我自会得功劳。”文天不领情。“岳父山外野人,说不好勤王以后,带上岳母去哪里隐居。丑话说前面,你要带我妻子走,咱们就拳头见。”文天把饭碗端高,看样子准备盖到三爷面上:“你算老几?”明逸慢悠悠把话说完:“可太师呢?太师也能隐居不成,你宇文家全隐居不成?”饭碗重新回到文大人手上,他闷头吃起来不再发难。整个宇文家怎么样,文天可以不管。但太师一生汲汲于功名,让他离开朝堂,等于把鱼离开水。明逸又一回掐准岳父的软弱处。第二天一早,汪家父子来了三个,逃走两个。文大帅在王城里整顿数日,把新的守城官员指派,带着她庞大的包括难民的人马,继续往北。难民是往南的路上收留,四月里,足有两万的难民回到自家。五月里,又安顿五万人。但同时收留北边逃难的难民,又是数万。安顿人走不快,来到山下已是七月。遥望山间葱葱,文无忧生出近乡情怯之感。顾氏安慰女儿:“要是不在了,安葬也是必要的。”文天安慰女儿:“你的好心老天哪里能辜负,”下半句让明逸接上:“为了你,他们一定还在。”岳父让女婿抢了话,互相又是一个眼风抛过去。让认得路的凌甫和小郡主的护卫上山,大帅山下等候。山上出现动静时,一群鸡扑腾腾先让撵下来。后面一队人里,可以见到长大的孩子们。两个男子为首来回话,喜极而泣:“我们都信文姑娘会来找我们,这不,鸡都长大了,可以给文姑娘做了吃,您就到了。”听上去,文无忧好似吃鸡才来。“这是我的鸡吗?”小郡主惊喜。周知听不懂:“甫哥,她的鸡是怎么回事?”凌甫最近对小郡主越远越好,生怕大壮又乱帮忙,闻言,好一通的嘲笑:“她捡到两只鸡,说不好是哪家的,到她手里,就归她。”这确实是小郡主的鸡,男子回话道:“每天生蛋,谷底暖和,一半孵出小鸡,余下的蛋才分着吃。这不,近两年,这鸡正是吃的时候。”文无忧让他们回去知会,山下有些地方已平定,可以回家。结果呢,愿意回去的人不到十人。都道:“这里好啊,种什么长什么,冬天暖和夏天不热,还在这里住着吧。”明逸为了公文上写的好看,亲自下山谷看了看。这是文无忧独立自主的能耐,文天夫妻也下去看了看。三个人同路回来,在路上明逸和文天又吵了起来。明逸笑容满面的一句话挑起争端:“我妻哪能错得了。”“这是我女儿,从没有嫁过人。三爷要找妻子,和衣裳说话。”两个人吵到山下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