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影谷      更新:2023-06-25 09:19      字数:4282
  这些话上辈子这时候莫父和莫母自然也跟他说过,要说起来也是这个理。如今不比一年前,现在莫父已经有工作了。而莫母,莫殷知道,她也会在这次他出院之后找到个正经的工作——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开小作坊自己做衣服,日后也会有不错的生意。现在莫家欠的外债已经尽数还清了,日子要说起来,早不像一年前那样苦得过不过来了。既然这样,莫殷自然是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那么卖命的工作。那些工作来钱是快,但那种工作强度,哪是正常人能忍受的了?又哪里是能干一辈子的?莫殷现在满打满算也才20,要是继续去上学,也不过是比班里的其他同学年龄大上一岁而已,有什么要紧?莫殷小的那时候家长对教育都还抓得不严,快10岁了才上一年级的也有。莫殷这个年龄去念高三,其实也不算大。不管怎么说,当年莫殷在高考前因为没钱而被迫辍学的事情都是莫父莫母心里永远过不去的一道坎。此时有了机会,自然是希望莫殷能再回到学校去的。只是上辈子的莫殷终究还是坚定地拒绝了这个提议。第4章 未来打算要说莫殷自己心里,自然也不是不想回去继续接着念书的。毕竟读书的重要性,再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15年前的他明白,15年后的莫殷只会更清楚这一点。哪怕是在娱乐圈,谁要是学历文凭比别人好一点,那也是能被高看一个头的。能有机会再回到学校念书,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只是这所谓的“找关系重回高三”,又哪里是莫父嘴里说得那么轻描淡写?莫家又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现在连疏通关系的钱财都没有,哪来的“关系”让莫殷重新回去?要是真一定要,想必要花大力气不说,也得耗费不少钱财。莫家现在的家境不过刚刚缓了一点,哪受得了这样折腾?上辈子的莫殷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拒绝了莫父的这个提议。而现在——其实也没多大差距。缺钱的问题,可不是莫殷重个生就能轻松解决的。见莫殷不说话,莫父仿佛也明白他在想什么,更加局促地搓着手,道:“你、你要是不愿意回去念书,我和你妈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也行。你现在这样干着,总不是个办法。”现在这个时候,人们的思维都还很固定,觉得有一份正正经经、能干一辈子的活计才是正理,工资多少却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干久了,工资总会升上去的。其实要真说起来,在现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读不读大学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考上了自然好,没考上,有份好工作,也差不到哪去。毕竟读大学,不也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吗?在景湖县这种小地方,有时候,学历还真不一定有人脉和工作经验重要。所以见莫殷不回话说要重新回去念高三,莫父也没有再劝,只道要帮他托关系找个好工作。莫殷自然也明白这个理,所以上辈子这个时候他同意了莫父的这个提议,辞掉了现在的所有工作,最后进了莫父托了不少的关系才帮他找到的一个乡里的厂子。每月的工资虽然低了些,但胜在如果没有什么大波澜,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几乎就是所有人眼里的“铁饭碗”了。要不是莫父原来是在国企了干的,还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上辈子的莫殷自然是那么想的,不过现在……莫殷看了莫父一眼,从碗里挑起一块苹果递给莫父,道:“爸,现在的这些活我原本也没想继续干,太伤身体了,我还年轻,我明白不能这么耗费自己的健康;不过辞了之后干什么……爸,我心里有个主意,但在这不好说,等出院到家了我再跟你和妈说。”那些伤身体的活干了只会得不偿失,已经因为身体原因死过一次的莫殷自然不会再仗着自己年轻就拿自己身体开玩笑;但这辈子,他却不再打算像上辈子一样,听从莫父的安排,进厂子工作。这样安稳是安稳了,可却没有办法快速地积累财富、或者说地位;若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些,那上辈子的那些事情,终究还是会再发生。莫父听到莫殷说会辞了那些活就松了口气,对他之后说的话也不在意。毕竟对现在的莫父来说,只要孩子能不再那么辛苦就好,哪怕就是之后莫殷说他暂时不想工作了,他也不会有意见的,莫殷之前那一年够累了,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应该的,便点头道:“好,那就回去再说。等你妈回来我们就出院,正好我这次回来带了点肉,回去让你妈好好做一顿,我们一家人也补补。”之前那一年,由于经济的原因,莫家都过得很是拮据,就是过节的时候桌上都没多少肉腥,听了莫父这话,在一旁啃着苹果的莫小霓就欢呼了起来:“今天晚饭有肉?!我要吃两大碗饭!”莫殷和莫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周围病房里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觉得这个小女孩真是可爱的紧。正巧这时莫母正好办完了出院手续回来,一进门就听到莫小霓这句话,忍不住笑着插话道:“什么叫今天要吃两大碗?你哪天不是吃那么多的?再不少吃点以后可谁要哟。”莫小霓涨红了脸,不满道:“妈!”一家人都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莫母办完了出院手续,莫父就急急忙忙去交货了。他之前因为担心莫殷,一回来就直接到了医院,还没来得及去交货,现在看到莫殷没事了,自然就得去把工作先干完了。莫殷这次住院也不过一个晚上,莫家现在又是这种情况,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莫殷、莫母还有莫小霓三个人把东西带回去绰绰有余。莫母很大度的摆手,示意这里没莫父什么事了,他可以滚了。莫父好脾气地笑笑,急急忙忙地出门去了。之前莫母在这已经把东西整理地差不多了,莫家三个人在莫父走后拿了东西就直接出了院。莫殷拿着莫母带来的棉被,莫母拿着水盆、毛巾之类,就连莫小霓手里也捧着莫殷的一双拖鞋。出医院的时候那切好的苹果还剩一些,莫母塞给了莫殷。莫殷本想和莫小霓分着吃,出门时却正好看到有个穿着白衣服的小护士从门口走过,仔细一看正是那个刚答应说要帮他去取纸杯的护士。莫殷不知为何总觉着这个小护士长得似乎有些眼熟,有心确认;再加上刚才确实麻烦了人家,便叫住了她,以“要出院了东西吃不完”为由把东西塞给了她。左右他们吃的时候也是用的牙签,并不脏。小护士愣了一下,笑眯眯地收下了,一副纯真可爱的邻家小妹妹的模样。……只是那发光的眸子看得莫殷有些浑身发冷,只得急急忙忙地招呼着莫母和莫小霓离开了。走出医院大门,莫殷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从莫母搬着的一个碗里摸出了一个还留着不少果肉的苹果核,一手接过莫母手里的东西,一边把果核递给莫母:“爸说特意给你留的,还让我们一定不能吃呢!”莫母接过果核,看了一眼,一脸嫌弃:“你爸就知道把这些他自己不要吃的水果芯子留给我,我这一辈子,尽给你们莫家当牛做马了,连吃个水果都要吃你们剩下的。”莫母话虽然说的嫌弃,接过那果核的时候眼里却满是笑意。莫殷和莫小霓看她这样,便忍不住笑着对视一眼。其实那果核上还留着不少果肉,起码有刚才那苹果的三分之一。莫父知道如果留给莫母切好的苹果果肉,莫母一定觉得浪费不愿意吃,才特意在切果肉的时候就给她留了。果然,莫母虽然嘴上说的嫌弃,却还是接过去吃了,啃了一口之后还笑道:“哟,别说,这苹果还真甜,你爸吃了吗?”莫小霓在一旁道:“吃了、吃了,我和哥哥说了好久他才吃了,也说甜呢。”莫母就笑眯了眼。在一旁被自家父母硬是给塞了一嘴狗粮的莫小霓默默地做了个鬼脸。莫殷在旁边也跟着笑,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回到了家。莫家住得离医院不远,走路不过30来分钟的时间,左右都临着街。莫家这地界,现在在镇里其实并算不上是什么“市中心”的位置,但莫殷知道,在接下来的3年里,随着镇子的发展,这块地方很快就会被开发起来。到时候也是个人流密集的商业区般的地方。莫父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7点了,一进门见桌上还放着菜、一家人都围着餐桌坐着,却不动筷,便明白是在等他。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一边脱鞋子一边道:“干什么等我?都这么晚了,回头饿着孩子。你们先吃就是。”莫母见莫父回来了,便起身去厨房把一直热着的饭盛出来:“这话说的,饭当然是要一家人一起吃才香。我们之前已经吃了点东西垫肚子了,不饿。”莫小霓很乖巧地站起身帮莫父帮东西拿进屋里放好:“是啊爸爸,哥哥今天回来的时候给我买了门口的蛋糕呢,可好吃了。妈妈和哥哥也尝了!”莫父闻言笑道:“是吗?那回头爸再给你买点回来。”莫小霓马上笑着欢呼起来:“真的?!谢谢爸!”莫母端着饭碗从从厨房出来,闻言瞪了莫小霓和莫父一眼,嗔道:“别一天到晚给她买这些,看她胖的。”莫小霓不满:“妈!”莫母不问所动,只瞪着莫父道:“还不快去洗手?饭都端出来了。”莫父只得给莫小霓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洗手去了。莫殷看着莫小霓垂头丧气地走到座位上,摸了摸她的头,凑过去悄悄说:“没事,哥给你买,瞒着妈妈。”莫小霓吐了吐舌头:“算啦,那家蛋糕店太贵了,而且我今天吃了发现也就那样。下次不吃也没关系的。”莫殷知道她是在心疼钱,摸了摸她的头,没再说话。今天莫殷出院,一家人的生活这一年下来也总算是有了点好转,莫母明显是想着趁机庆祝一番,桌上的饭菜颇为丰盛。红烧排骨、醋溜鱼、回锅肉、还有放在桌子正中间的一大盘辣子鸡,再配上烧得酸辣可口的土豆丝、一盆酸菜粉丝汤,莫母手艺极佳,道道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香气逼人,看着就让人流口水。一家人也不多话,纷纷放开肚子吃了起来。“好吃!我都好久没吃到这么多菜了!”莫小霓吃得满嘴流油,整张脸都快埋进饭碗里了。莫母笑着为她擦了擦脸颊上的饭粒,看莫小霓天真可爱的表现,却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莫小霓一边扒饭,一边抬起头看着莫母:“妈,怎么了?”莫母看着莫小霓,摸了摸她的头发,又往她碗里添了筷子菜,踟蹰良久才道:“小霓啊,妈跟你商量件事,这初中马上就要报名了……妈想,就报二中吧,咱不报一中了,行吗?”莫小霓扒饭的动作顿住,莫父也放下筷子,叹气。莫殷抬头看向莫母。第5章 自己开店莫小霓今年13,因为月份小,当年上的是晚学,今年正好小升初。现在是7月初,正好是各所初中报名的时间。莫家所在的景湖县上有两所初中,都是公办,一所位于镇南、一所镇北。镇子不大,所以并不划分地段,学生依据成绩划分,分别进入两所学校。一中比二中的录取分数高了30来分,是所好一点的初中,师资、硬件之类的,都比二中高上一个档次;学风也好,每年进了一中的学生,能考上好高中的几率比二中高上不少,几乎是三倍还多。将来能考上市里的高中的学生,也基本上都是从一中出来的。莫殷当年读得就是一中。一般如果是家长但凡有点门路的,都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家孩子上一中。二中多是些念完初中就去工作的学生,最好的也就是升个中专,能考上普高的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