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作者:偷葡萄的小狐狸      更新:2023-06-26 09:30      字数:5106
  腊月十九,东宫之中张灯结彩,朝贺者如云。新朝初立,许多制度并不完善,礼部的筹措也匆忙,因此赵佶的婚礼虽然热闹盛大,却并不像王朝鼎盛时期那样礼制森严,除了有皇帝的赏赐和举行婚礼的地点,以及明日会有的册封旨意,其余和公侯之家的婚礼并没太大不同。宾客中未出阁的小娘子们,在新人拜堂后都可以到婚房中探望陪伴新过门的嫂嫂。前世徐家早早就被裴家吞并覆灭,因此萧宓前世从未见过徐梦娇,倒是有些好奇,便跟着众人进来了。如今见着那华丽的凤冠霞帔之下,手执团扇半遮面的年轻女郎,倒是有一双充满温柔和善意的眼睛,虽有新妇的羞涩,与众小娘子们说话时却是知书达理,周到地照顾到每个人,谁都不曾冷落,看起来修养极好,第一印象就让人不由自主心生好感。前世裴蕴过门后的所作所为给萧宓留下的心理阴影太大,因此看到这样的徐梦娇,她不由自主松了口气。这一世她和赵佶没什么相知相恋的过去,她也不会让自己成为赵佶后|宫的一员,那么,要做到不被这位未来的皇后厌恶刁难,应该不难吧。萧宓下定决心,一定要好生经营与徐梦娇的关系,是以言语间也有刻意交好的意味,感受到她的善意,徐梦娇的态度也甚为友好。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时,喜娘进来了。“太子殿下来行合卺礼了!”众位女郎纷纷向新晋的太子妃行礼告退。在大殿门口,遇上了被一众堂兄弟表兄弟簇拥着的一身红色吉服的赵佶。萧宓与其余众人朝他下拜行礼:“太子殿下万福金安!”赵佶朝那一堆莺莺燕燕中望去,他知道萧宓就在其中,也一眼就找到了她的所在,她却微垂着头,只能看到一截玉白的纤细脖颈。“免礼!”他温和地道。萧宓抬起头来,与赵佶的视线撞个正着。她说不出那是一种何等意味的眼神,带着灼热的光亮,又仿佛要吞噬夜色般幽深。她不想去深究,回以一个饱含祝福的礼节性的微笑,众人一道转身退出了大殿。追随着萧宓背影的赵佶,并没有发现人群中的杨映回过头来,痴痴地哀伤地望着他。“映姐姐!”杨映的一位堂妹拉了一下她的袖子。杨映回过神来,将温柔的笑容重新挂在脸上,和堂妹一起转身离去。在这个普天欢庆的日子里,大约只有她一人,如此刻骨铭心地痛苦着。痴爱了那么多年的人,从八|九岁那样懵懂的年岁,便一心想着要嫁给表哥,为了他,抛弃自我,抛弃矜持,抛弃良知,不顾一切去接近他,生活的一切重心都围着他打转。到头来却不过是一厢情愿。她原以为,得知他订婚的消息后那些以泪洗面的日子已经够难过,却远不及亲眼看到他与别人拜堂的十分之一。可这样的场合她作为近亲却不能不来。往日里,她嫉妒萧宓能得到表哥的倾心,而如今,她所痛恨的又多了一人。寝殿中的徐梦娇,那个抢了她多年梦寐以求的身份的女子,她脸上的娇羞,她身上的凤冠霞帔,是那般刺痛她的双眼,叫她明明在说着祝福的话,脸上在笑着,眼眶却热辣得要滴出血来。想到方才赵佶看着萧宓离去时眼中不曾褪色的眷恋,她嘴角的笑意冰冷,占尽了身份荣华,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徐梦娇,若是知晓了萧宓在赵佶心中的地位又会如何呢。第66章 赐婚一封加急的谍报,让尚还沉浸在继承人大婚的喜悦中的大周统治者陷入了愁绪之中。距离京师西北方向不到五百里的弘化留守张阔正整顿粮草兵马,准备发兵京师。弘化作为前魏护卫京师西北方向的重镇,共囤积了十五万大军,赵霍进攻京师时,张阔也趁此机会自立为王,迅速占领了附近的安定、平凉,半年间大肆征兵,如今已是号称二十万大军。拥有如此实力,张阔自然是不甘心向新建立的大周政权俯首称臣的。偏偏弘化离京师只隔了一个北地郡,相距不足五百里,张阔很明白,赵家势力要向西北扩张,必然会先灭了他这只拦路虎。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赵家如今实力强大是不错,兵力却分散在从太原和京师两地,而且立国之初,前魏各方面的反对势力尚未完全肃清,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候。更重要的是,张阔还拉到一个强力援手——突厥。盟约永远不如利益可靠。年初赵家起兵南下时,与突厥达成约定,突厥不侵扰太原,太原守军也不干涉突厥大军对附近郡县的掠夺。于是这大半年里,突厥对定襄、榆林两郡进行了大规模的搜刮,狠狠发了一笔。突厥这样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定襄、榆林的“草”已经被他们啃光了,自然要继续往水草丰茂的地方迁徙,今年冬天已经入侵了更南边的雕阴,越是往南,越是富庶,突厥可汗想到自己年轻时所见识过的大魏京师的繁华,难以抑制自己和属下们鼓噪的内心。雕阴之下是延安、上郡,然后就是京师,距离不到一千里,趁着新生的王朝正在虚弱期,长驱直下,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收益是任何人也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好张阔向突厥递了橄榄枝,两方一拍即合,从北方与西北进军京师。京师一破,广大中原腹地,如探囊取物。张阔二十万,还有十五万凶残的突厥大军,正在厉兵秣马,往京师而来。赵霍发现,自己刚到手的皇位,要坐不稳了。于是,他立刻召集了谋士、下属、儿子们前来商量。最终定下了领军人物。这一仗关系到新朝的生死存亡,只能胜不能败,所以自然要用最有把握的人选。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除了军士平日的训练,便是战场上领导者对大局的把控了,所以,主帅非赵侑莫属。只有他,连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足智多谋,能以最少的损失出奇制胜。新朝需要这样一场辉煌的胜利来巩固人心。“父亲,出征在即,有一事悬而未决,儿上了战场也无法安心。”朝上受命之后,赵侑又单独求见了赵霍。“阿侑还有何后顾之忧?”赵霍听闻此言,面色肃然,心中也有些凝重。他满以为赵侑要说的是朝堂上的政务或者军中补给后勤之类的隐患,或者是借机要求更多的权柄。“婚事。”赵侑此言一出,赵霍顿时松了口气,甚至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笑骂道:“这也值得你特意来说!”他原是答应了赵侑,以南定京师之功赐婚,但在太原时就打压了赵侑一次,南下过程中赵侑又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可能一个小小的赐婚就打发了,因此依然还是封了王爵和食邑。赐婚的事,因着二儿子赵俣的婚事还没定下来,赵侑又没催促,他便先搁置了。“还请父亲成全了儿!”赵侑郑重下拜。原本,他是想先赢得萧宓倾心,征得她的同意再请赵霍赐婚的。只是最近他却发现,两人的关系虽然从陌生到亲近,却进入了一个怎么也无法打破的瓶颈。无论他怎么做,她对他的位置定义似乎都止步于一个可信赖的朋友,但凡他的所作所为超越这条底线,她便会立刻躲得远远的。他本是想再给她一些时间,但这次出征的人员安排,却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父亲大约是出于一种不想让他彻底掌控北征军的目的,将阿信留在了京师驻守。他能感觉到,萧宓对自己双胞胎弟弟的好感度并不低。阿信天生就招人喜欢,而他在萧宓心里的地位又不稳固。若出征前不能定下名分,他实在不放心。“你可想清楚了?不后悔?”赵霍再次确认道。坐到了如今这个位置,他倒是越来越觉得,让萧宓成为赵侑的正妻是个极好的选择。赵侑这小子太聪明了,有个骁勇善战又亲的仿佛同穿一条裤子的双胞胎弟弟已经是如虎添翼了,若再如同赵佶那样配个有实力的岳家,他恐怕连觉都睡不安稳了。既然小子年轻,将情爱看得重于权势,非得要娶那萧家女,他为何不成全呢。这样还免得将来给他配个看起来清贵实则毫无用处的岳家,落下埋怨。索性那萧家女儿,容貌品行都不错,还有一手绝妙的医术,身份上也封了县主,娶进家门也不算太丢份的。至于他的另一个儿子赵信对那萧家女儿也甚为上心,将她许给其中一方,会引起兄弟不睦……这对双胞胎兄弟,太和睦了他反而不踏实,有些间隙才恰到好处。“不后悔,请父亲成全!”赵侑坚定地道。“那好,既是你自己所求,为父便遂了你的心愿吧。”赵霍一副慈父无可奈何的模样,“你这孩子从小性情冷淡,难得有如此喜爱的女子,为父也不当这恶人了。”赵侑欣喜称谢,赵霍又道:“但规矩还是不能坏,你的婚期得排到你四哥后头。”这点赵侑完全不反对,赵俣只比赵佶小三个月,开了年就满二十,今年之内肯定会成亲,待他打完仗回来,正好就可以开始准备婚礼。*去年过年的时候,萧宓一家人在路上被裴家围追堵截,甚为狼狈,今年在京师安顿下来,总算能安安心心过个好年。因此萧氏发了话,一家上下便十分隆重地准备起年货来,萧家的宅子,虽然只是别院,也要从里到外好生装扮打扫。萧宓向来是精力充沛的,对自己的审美也十分自信,因此这几天正大肆采购家具花木布置萧宅。宫中传旨的仪仗驾临萧宅时,她正亲自上手拿着一把大大的园艺剪刀修理摆在花厅的腊梅。“娘子,宫中圣旨到了,快去准备接旨!”碧桃匆匆跑来汇报。萧宓闻言,也赶紧丢了剪刀花枝,回屋换了正装赶往正堂。香案已经设好,家中老小与仆从跪了一地。待萧宓在萧氏身边跪好,那宣旨的太监展开了明黄的卷轴绢帛,拖着嗓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平县主萧氏,秉性端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萧宓听着一大堆赞美她品行的话,心里大概有了谱,赵霍许诺给她的封赏来了,这一大堆溢美之词的夸奖,其后跟着的就是晋级了,她前世所接的册封圣旨也都是这样的腔调。“……朕奉皇太后慈谕,特以指为秦王妃,择有司择吉日完婚,钦此!”指为秦王妃?萧宓顿时蒙了,怎么会是赐婚?“宓儿!”萧氏轻轻拉了下萧宓,提醒她接旨,萧宓的视线移到传旨太监身上。“恭喜长平县主了!”传旨的太监态度恭敬,笑容喜庆地对萧宓道,同时双手奉上圣旨,只等她说一句“恭领圣恩”。萧宓眉头紧蹙,她辛辛苦苦发展私军,费尽心思支援赵家,为的可不是连终身大事都被人主宰!而且,这道圣旨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她未来几十年要朝夕相处的对象,还关系着整个萧家的前途命运。她不能让萧家参卷入夺嫡之争。前世赵佶登基后,对赵俣的岳家,及其追随者的打击是何等残酷她是知道的,后来赵侑战败,她虽未看到他的结局,但也能料想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可以说,从古至今,夺嫡失败的一方,无论皇子还是追随者,都没好下场。她不眼馋压对宝的收益,也不愿担这风险。这一世的赵佶没有裴家,却依然还有个势力不小的徐家做妻族,身后支持嫡系的大臣也不少。历史的惯性是可怕的,即使提前了半年起兵,赵家也依然顺利进驻京师,从大魏手中篡夺了皇位改朝换代。所以,谁又能肯定赵佶不会如前世一样再次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她不想再成为赵佶的后|宫之一,可也不能站到他的对立面去。赵侑是对她很好,但她还没自信到能让赵侑放弃追逐天下至高无上权势的野心。“这旨我不能接!”萧宓霍然起身,坚定地道。在场众人都震惊地看着她。传旨太监满脸为难,却也不敢得罪她,低声道:“县主,这可是圣旨,抗旨不尊按律是要杀头的!”“劳公公在此等一等,我要进宫面见太后!”萧宓道,她必须要为自己为萧家争取一次。至于抗旨的罪名,赵霍要顾着仁爱的名声,还不至于为了指婚不成就杀人。传旨太监哪里不知道这位长平县主是太后面前的红人,苦口婆心劝道:“就算是太后,也不可能公然反对陛下的旨意,您就接旨吧,别让小人们为难。”第67章 劝阻“宓儿!快接旨啊,秦王殿下多好的孩子!”萧氏低声催促道。赵侑曾向她请求,一年为期,让她不要将萧宓许给别人,当时他承诺的条件实在太好,而这一年间四处奔波,她也没机会为萧宓相看人家,便真守了这一年之期。眼看着赵家权势日盛,赵侑甚至封了王,她心里其实有些怀疑,赵侑当初求娶萧宓为妻的事是否还会作数。从文城来到京师,听萧宓说,京师的产业是在他的帮助下拿回来的,她们一家到京师后,他也三天两头就上门来探望,得了南方来的贡品蔬果,也常常送到萧宅来,可见态度依旧殷勤。她虽不好问,心里却渐渐有底了。说起现在的赵侑,萧氏是一百个满意。年纪轻轻就功勋卓越,如今在朝中也很受重用,即使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却从不骄傲轻狂,对长辈依然谦恭有礼,做事沉稳有章法。原来担心他身体弱,也完全不是问题了,如今这体格比好多同龄小伙都壮实。所以,听得这赐婚圣旨的内容,萧氏是十分高兴的。赵侑以前作为国公府庶子,若说萧宓商家女的身份还是勉强可匹配为正妻,如今封为亲王,萧宓就差太远了,但他依然能想办法使赵霍圣旨赐婚让萧宓做正妻,可见其诚意十足。这是多么难得的事。万万没想到的是,萧宓竟然还是不同意。她以前就说过,赵家兄弟谁都不中意。可萧氏没想到,她会不中意到要抗旨的地步。赵家的身份如今到底是不同了,即使曾经是亲戚,但皇权的威严,在当今每个平民百姓心中都是不敢轻易亵渎的。萧氏还真担心萧宓这样的态度会触怒当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