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49      字数:4916
  贾赦最怕的就是贾琰让皇帝想起了宜太妃,因此迁怒贾琰,让贾琰还没进宫就失了宠。不得不说,贾赦的担心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皇帝还真的想起了太上皇、想起了宜太妃。不过,皇帝并没有生气。如果早个十年,他说不定会着恼,可是十年后的今天,他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坐了好几年的今天,他已经不会为了这样的小事生气了。他会在竺贵人身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会有这么多时间精力去关心另外一个女人在另外一个女人身上花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跟贾琰这样,直来直往,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反而更轻松。此其一。其二,他也是妻妾成群的人,自然知道女人的口是心非。心里不高兴的很,脸上还要装大度,这样的女人,他见得多了。因为见得多了,所以这种会坦然地告诉他她会嫉妒并且提出要求的人,他只会珍惜不会生气,更别说责怪!其三,虽然说他已经做了好几年的皇帝了,但是,他那些后妃,要么是他爹,也就是太上皇给他选的,要么就是皇后给他安排的。真正他自己挑的,就眼前这么一个,而且年纪还小,他能计较吗?如果才十三岁的贾琰跟后宫里面的那些二十开外甚至是三四十岁的宫妃们一样作派,皇帝倒是要怀疑她城府太深了。而现在,皇帝的眼里,如今的贾琰,刚刚好。如果皇帝见过原谅体,如果贾琰能够读心,她肯定能够看到此刻,无数的原谅体排着队从皇帝的意识里面走过:——怎么办?自己选的第一个女人,没办法,当然是原谅她啦!——怎么办?这丫头朕记得才刚过十三岁生辰吧?没办法,才这么一点点大,当然是原谅她啦!——怎么办?这么真的性子,当然是原谅她啦!……在贾赦的惊恐中,皇帝放缓了神色,甚至带着几分无奈,道:“你也就仗着朕的好|性|儿了!”贾赦当时的表情,就好像是见到了鬼!丫的!这还是我们的鬼见愁吗?这还是我们的活阎王吗?当今万岁如此和颜悦色的模样,从来就是少数几个人的专属啊!跟他们这种本来就不是跟着这位从潜邸开始混的勋爵贵胄之家,别说什么秋风扫落叶了,没让你直接领略泼水成冰让你只是领略一下三九严冬,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更让贾赦活见鬼的是,他的女儿,竟然顺杆子爬了:“那可不!要不是万岁爱民如子、圣德贤明、唯才是用,我哪里有今天!横竖红薯这个祥瑞也足够我在功劳簿上面躺一辈子了。”好吧,不得不说,贾琰这爱民如子圣德贤明唯才是用十二字用得极好,皇帝龙颜大悦,直接把她拉到怀里,刮了一下她的鼻子,道:“你呀,这张嘴,可是抹了蜜不成?尽说好话!”贾琰道:“是好话,也是实话。若是万岁是别的性子,我也没有必要折腾这些有的没的。横竖有了红薯这个功劳,短了谁的也不可能短了我的。万岁,您说,我说得可对?”因为您是个好皇帝,所以我才会尽心,因为您是个知人善用的好皇帝,所以跟我一样的人才会有伸展才能的空间。贾琰的潜台词,皇帝听出来了,更加高兴。皇帝道:“朕记得,你父亲早两年就跟那个严家在弄葡萄酒?还获利不少?”贾赦还没有开口,贾琰就已经抢着道:“可不是这个!听说,这个法子叫做什么饥饿营销,就是吊着买家的胃口,把价钱抬上来的法子。运营得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多出一半的价钱。我不知道宣徽府那边有没有能人,若是没有,可以派一两个人来取取经,这倒是不妨的。不过,若是万岁要在宣徽府用我的父亲或者是严家的人,那我就只能先向万岁告罪,然后请万岁打消这个主意了。”皇帝立刻眯起了眼睛,道:“哦?这又是什么说道?”贾琏立刻后退两步,跪在了皇帝的脚边,道:“启禀万岁,这宣徽府管着内廷以及皇子皇孙们的一应用度。若是后妃中有人出自宣徽府官僚世家,就怕里外勾结,于皇家子嗣有碍。臣妾不知宣徽府如今状况如何,但是,约束家人却是能够做到的。也恳请万岁不要任命我贾氏一族的族人们入宣徽府。”皇帝听说,忍不住深深地看了贾琰一眼。作为太上皇的儿子,他的妻妾里面也的确有人本来是宣徽府相关官员的女儿,由礼部和宗正寺礼聘,给他做了妾,也有的是太上皇、太上皇后塞给他的,还有两个,原先还真的是他的福宁殿里面的宫女。以前他是不曾留心,可是现在一想,不止是太上皇后宫的中后期,就是他的后宫,也真的像他想象得那么干净吗?登基数年,皇帝都忙着前朝的事儿,倒是对后宫不曾留心,皇后呢?又没有儿子,所以哪位皇子登基她都无所谓。而且对于皇后来说,一个母族强大的皇子自然是比不上一个宫人肚子里出来的皇子来得好控制。想到这里,皇帝忽然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他夭折掉的儿子女儿也不少,如今活着的只有五个,其中两个还是小娃娃,最大的那个也成亲两年了,至今也没有个动静。以前是没有发现问题,可是现在一想,这个儿子是不是太宠爱那个宣徽府郎中的女儿了?还有四皇子,也十分偏爱某个宫婢,而这个宫婢,似乎就是他的奶娘的女儿?以前没有往下细想,一往下想,就处处都是问题。心里存了事儿,皇帝立马就起身告辞了。贾赦也没敢留。在贾家上上下下的跪送中,皇帝上了銮舆,回宫去了,在回去的路上,皇帝招来了暗卫:“罢了,那个贾元春,不必留了。”暗卫领命而去。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高顺深深地低下头去。早在贾元春想拿秦可卿的命换取荣华富贵的时候,皇帝就已经起了杀心,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皇帝暂且允许这个女人苟延残喘而已。秘药是早就准备好的,中了这个秘药之后,贾元春只会跟得了风寒一样,在未来的十几天里面迅速虚弱下去,然后一命呜呼。就凭王夫人和贾元春在佛堂里面缺衣少食的状态,加上如今又是寒冬,根本就不会有人怀疑,只会当幽闭之刑让贾元春的身体垮了,因此才无法撑过这个冬天。第90章送走了皇帝, 贾赦拦下了准备回去的女儿:“娘娘!您, 您何必跟万岁提这宣徽府的事儿?!您这一开口,岂不是把宣徽府都得罪了?”如果得罪了宣徽府,那,那些官儿在您的用度上动了手脚可怎么办?不是贾赦多心, 而是这十分有可能。贾琰微笑道:“父亲, 您难道还不明白吗?二皇子的生母贤妃娘娘、四皇子的生母德妃娘娘都是拥有协理六宫大权的实权妃子。太上皇的后宫旧事宛如前车之鉴尽在眼前, 女儿如何不忧心?就当应了那句古话, 唯女人与小人难养!谁让女儿投身做了女子做不了君子, 索性就小人到底。若是没有这回事儿,那是女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是……那女儿将来进宫之后,也能有更大的希望诞下自己的孩子。”这话不仅让贾赦邢夫人心中一动,就连跟在贾琰身边的何尚侍温尚侍和司赞少监为首的诸多宦官、女官们也跟着心里一动。他们如今是伺候贾琰的人,当然是贾琰未来越富贵, 他们也跟着越发体面。如果贾琰不能生产, 那他们又有什么指望?不想做太后的妃子不是好妃子, 同样, 不想自己伺候的主子成为太后的宫人不是好宫人。只有贾琰平平安安进宫,只有贾琰生下小皇子,只有贾琰成为太后,他们才能够有个安生的晚年。贾琰得罪宣徽府, 是为她自己的未来考虑又何尝不是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努力?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 若是跟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主子, 那才叫头疼呢。毕竟, 在皇宫那个地方,与世无争才是真要命。他们不怕主子不会争,却怕遇到一个不想争的主子。不想争却想着天上掉馅饼,那才是痴人说梦。邢夫人尚且从严碧琚身边的黄婆子的嘴里知道了太上皇后宫里面的事儿,作为当年老义忠亲王的伴读,曾经在宫里呆了不短的时日的贾赦如何不知道?皇帝登基已经好几年了,皇后身体时好时坏,竺贵人又是个喜好风花雪月不爱权势的,可以说,贤妃和德妃看似不显眼,可实际上在宫廷里面的权势一点都不小。如果这两位在背后做些什么,如果她们联合起来针对贾琰,那么,贾琰还能不能平安生下自己的孩子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贾琰不能生养,那她还进宫做什么?如果可以,贾赦也希望女儿不用进宫,可事实却是,他的女儿早就是不得不进宫的人了。既然要进宫,自然就想好好的过一辈子。当今皇帝比贾琰大了二十多岁,如果没有一个儿子,贾琰的晚年只会无比惨淡。所以,与其被动地招架,还不如把皇帝的注意力拉到后宫里面来。至于这宣徽府,也不过是个名头罢了。宣徽府因为供应着内廷的一应用度,因此肯定会跟掖廷令还有后宫扯上关系,当今皇帝又是个喜欢追根究底的,只要他开始查,肯定会把后宫的一切都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在,皇帝的注意力是全部都在前朝不假,但是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忍受得了自己的子嗣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而且当今皇帝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只要皇帝把目光移到后宫,只要皇帝查一查宣徽府,那么,那些后妃背地里没有小动作也就算了,如果有小动作,皇帝肯定会先剁了她们的爪子!贾琰是要过几年才能够进宫,那些女人是比贾琰早了五六年进宫,具有很大的优势。可是那又如何?只要皇帝动手了,那么,数年之后贾琰进宫的时候,她就是跟那些女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拥有几分优势。就是这些女人没有插手宣徽府,别忘记了,太上皇也在宫里呢!这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偏偏当今皇帝上头还坐着个太上皇!贾琰就不信,太上皇在宣徽府里面没有人;贾琰也不信,太上皇的那些妃子们就在宣徽府里面没有暗手。总之,未来的三年里面,宣徽府肯定会成为太上皇、太上皇后宫、当今皇帝、皇帝后宫四方角逐的焦点。当然,无论最后如何发展,无论心中是否情愿,太上皇跟当今皇帝肯定是会为了宣徽府再干上一架,最后无论是太上皇跟当今皇帝握手联合还是争个你死我活,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宣徽府上上下下被清洗一遍。无论宣徽府的实际情况如何未来又会如何,就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和自己的子嗣,皇帝也会想办法把宣徽府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未来的三年里面围绕着宣徽府有多少的明争暗斗,对于贾琰来说,她已经完成了在皇帝跟前刷分的工作,剩下就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了。至于太上皇和皇帝会不会因此而责罚她?别逗了!别说是妃嫔,就是皇后,也担负着为皇家开枝散叶的重任,如果她不想生孩子,那才是大问题呢!今天贾琰跟贾赦邢夫人的话就是传进了皇帝和太上皇的耳朵里面,两位君王难道能以贾琰想为皇帝生孩子这种理由处罚贾琰吗?不能。相反,他们还必须对贾琰多加抚慰。尤其是皇帝,他还要多谢贾琰的提醒。毕竟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韦皇后,有第一就有第二,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中招。因此,赶在小年之前,皇帝再度发了两道旨意下来,一道是给林家和林黛玉的,皇帝亲自送了文德二字给林如海做谥号并且还封了林黛玉为二等县君,赐下两位宫廷女官作教养嬷嬷,算是对林如海的能力和镇守江南盐政多年的肯定。第二道依旧是给贾琰的。皇帝虽然没有给贾赦晋爵也没有给贾琰晋位,但是,除了内廷每年给淑妃的份例之外,皇帝的私库里面另外有一份——主要还是衣料和首饰,数量大约是淑妃的后宫份例的三成——给贾琰的,算是对贾琰的格外贴补以及恩宠。这份补贴虽然比不上竺贵人,但是却是皇后、竺贵人之下独一份,自然是极其引人瞩目的。虽然皇后以贾琰在宫外不容易,因此轻轻放下了,可竺贵人却是在背地里琢磨了好几天,更不要说其他的宫妃,尤其是二皇子的生母贤妃和四皇子的生母德妃了。然后就是严家。他们因为远在岭南,因此得的消息要比别人晚许多,可是他们的诚意却是杠杠的,除了为贾家正准备修建的皇家行宫出钱出力之外,每个季度以及逢年过节还格外孝敬贾琰无数的衣料和首饰,不说衣料就说那些首饰,每一次都超过万金之数(即价值超过一万两银子)。严家孝敬贾琰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邢夫人,虽然每次孝敬邢夫人的首饰都只有两套总价值也不过三四千银子,但是这些首饰都富丽堂皇极其富贵体面的,就是比王夫人王熙凤的头面首饰都差不多了多少了。这让邢夫人的日常打扮一下子上了至少一个台阶!得到消息的薛宝钗心里着急万分,可是她们薛家的各处产业日渐消耗因此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她也没有办法。而且她也知道,如今中原的珠宝多是从西面的丝绸之路还有南面的海路进来的,严家既然是海商,这手里就不缺珠宝,也比别人更加容易得到顶级的、宛如西洋水晶玻璃一样的珠宝。可是她们薛家就不行了,谁让她们学家原本做的活计是领着内帑替宫里采买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