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49      字数:4894
  贾赦连忙告罪,去自己的外书房把相关的记录拿来,呈与沛王,还细细地说与沛王听:“让王爷见笑了。事实上,那种规模达到上万的鸡鸭养殖庄子,最要紧的,还是这养蛆作坊。而且,这些鸡鸭鹅都不是放养的。”这种规模上万的养殖庄子,肯定是专门配了人去搜集那些鸡粪鸭粪鹅粪还有人类的粪便,并且用这些东西发酵、养蛆。那些蛆苗,混着青草和红薯藤红薯叶,就是主要的饲料。当然,什么鱼骨头、虾米、贝壳磨的粉末,甚至是稀释了的石灰水,也需要定时补给。这些在日志上都有记录。贾赦原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用了这些东西之后圈养的鸡鸭鹅生病、死亡的几率大大降低。所以,如今那些养殖庄子上都是这么养的。贾赦也承认,这个世界上有的是能人,还有人会配预防鸡鸭鹅的瘟病的药水。他可是足足花了三百两才买下了这些方子,有的甚至用每个月二十两银子的月钱才把人挖到手!世人只看到了他疯狂的养鸡养鸭养鹅,有那尖酸刻薄的还讥讽他是家禽将军,却不知道他在这里头的付出。“不是放养的?难道还有圈养的吗?”沛王瞪大了眼睛。作为一个古人,他还真的没有想过鸡鸭鹅圈养的事情。别的不说,就说那鹅,一只鹅就需要九个一尺见方那么大的地方。沛王小时候可是养过鹅的,他很清楚鹅有多凶悍。当年他养的不过是从宣徽府庆丰司选的菜鹅,可这两只鹅占地盘的本事,还真的一点都不小。皇帝和沂王头也没抬,一面迅速翻着贾赦送来的有关庄子的日子一面道:“老十九,如果你不信的话,代朕巡视一下这些庄子如何?”“是,万岁。臣弟领命。”沛王立刻应了下来。他很好奇,贾家到底是怎么弄这些养殖方子的。沂王看过这些日志,计算了一下那些鸡鸭鹅的食量,再看了看贾家、林家各个庄子的布置,忍不住道;“看起来,就是没了那些地方官员,靠着小嫂子的这些庄子,今年的豫州齐鲁之地也不用担心了。”贾琰道:“王爷此话何意?”“本王是说,小嫂子不曾把这些官员放在眼里。”沂王看得出来,如果今年真的闹了蝗灾和旱灾,如果最后都平安渡过了,那么,真正的功臣,自然是贾琰和贾赦,问题是,贾赦去年才刚刚封了庆荣侯,贾琰未进宫就已经是皇妃了,就跟贾琰说过的那样,短期之内,他们父女俩不宜再晋位。可是,如果不给他们父女晋位,却提拔那些借光的官员,这不符合皇帝一惯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行事原则,到时候,为难的可是皇帝。虽然贾琰和沂王两人依旧面带笑容,但是,只要在花厅里面的人,无论是坐着的皇帝还是贾赦等人,还是边上伺候着的内侍、女官们,都感觉得到,在贾琰和沂王两个人之间,半空中,火花四溅。果然,贾琰先轻笑起来:“让王爷见笑了。无论如何,我终究生于内宅长于内宅,知道的呢也不过是自家亲眷,就是文德公,那还是我的姑爹呢,我也不曾拜见过。跟我这样的人,从小到大被困在这四方的院子里面,看到的也不过是四角的天空,能有什么见识?说起来,我了解的朝廷官员,要么就是我二叔那样儿的要么就是东府的敬大伯父那样儿的。就是我哥哥……他才进入官场多少年?王爷说我不曾把那些官员放在眼里,可不是冤枉我是什么?因为不熟悉,所以不敢托付信任。如此而已。”沂王口中虽然带着几分不赞同,但是贾琰很清楚,这位王爷素来有几分侠心,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让皇帝为难,这才点破此事,顺便提醒皇帝。第101章薛宝钗一直在外面等着,一直等到贾赦送皇帝和两位王爷出去, 这才找到机会跟贾琰说话。可是她再度坐下来没一会儿, 贾赦又来了, 薛宝钗不得不起身告辞。她很清楚, 今天不是找贾琰说话的好时机。她只能改天再来。东大院距离薛家如今住的小院儿甚远,因为这个小院儿在贾母的荣庆堂西侧前方。从荣庆堂后院走穿堂过夹道去东大院还要坐车呢,更何况是这个位于绛芸轩西面的小院儿?薛宝钗快到家门的时候,就远远地看见她母亲送王熙凤出来。薛宝钗当时就站住了。一直跟在她后头的莺儿也不敢开口,只能垂着手, 等待薛宝钗的吩咐。作为薛宝钗的心腹大丫头,莺儿也是个顶顶聪明的女孩儿,又一惯熟悉薛宝钗,知道薛宝钗这是因为想事情才站住了。薛宝钗想事情的时候, 莺儿是绝对不敢打扰的。只见薛姨妈跟王熙凤站在门口, 手拉着手、看似亲亲热热地说了好一阵子话,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其中薛姨妈更是目送王熙凤的车子去了好远,连后面跟着的丫头婆子的影儿都不见了, 这才回转,关了院门。薛宝钗很清楚自己的母亲是个多么耳根子软的人, 同时她也很清楚,王熙凤是个多么八面玲珑的人。如果王熙凤要讨好一个人, 只要她肯花心思, 别人真心很难讨厌她, 尤其是邢夫人并不是很难讨好的人而贾琏又是个在女色上很容易心软又长情的人。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按理说对于大多数的新媳妇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轻松自在的婆家,竟然让王熙凤混到了如今的境地!不是薛宝钗不知道礼数、把王熙凤叫成凤丫头,实在是王熙凤看似精明实际上却愚蠢得让薛宝钗连鄙视她的力气都没有了,到如今也只把她当成了王夫人跟前的管事丫头——挂着钥匙不做主儿。薛宝钗看不上王熙凤,她也知道王熙凤知道她看不上她,她们这对表姐妹,除非是需要演戏的时候,否则,在私底下她们俩几乎可以说是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往来。这就是薛宝钗和王熙凤的关系。所以薛宝钗也完全想象不到王熙凤来拜会她的母亲的用意何在,而且还把她的母亲哄得这么高兴的模样。思绪翻飞间,莺儿小声地道:“姑娘,琏二奶奶已经走了,那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这里人来人往的,不是久站的地儿。”更重要的是,薛宝钗站的这个位置再过去一点,就是一条夹道,通着西角门,原是庆荣侯府里的奴才们走的,倒夜香的车子也从这里经过,在莺儿这种大丫头的眼里,这条路未免太腌臜了些,她是一刻都不喜欢呆。薛宝钗定了定神,扶着莺儿的手往前走去。在她的心里,王熙凤就算是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王熙凤连邢夫人都看不上以致于让邢夫人彻底厌恶了她,又怎么看得上她薛宝钗还有薛家?邢夫人未出嫁之前好歹也是官家小姐,虽然是没落了的,但是也比她们薛家这样的商户人家来得好啊!而且王熙凤在荣禧堂后面的小院子里面住着,她们薛家如今在这荣庆堂前方的院子里住着,这距离可不近。王熙凤特地跑来她们薛家的小院子里面还把她|妈薛姨妈哄得如此舒坦的模样,必定是另有缘故。薛宝钗带着满腹心事进入上房给母亲请安。儿女外出要跟父母禀告,回来之后要第一时间去给父母见礼,这是礼数,也是规矩,要不然,父母在家会担心。不独那些有规矩的人家,就是没有规矩的人家,也是这么做的。薛家自然也不例外。这是这片土地上数千年传下来的规矩。薛姨妈一见薛宝钗,就道:“宝丫头,你在东院那边可好?”薛宝钗一听就不对劲:“妈,可是凤丫头跟你说什么了吗?”薛姨妈摇头,笑道:“并无。不过是她坐在家里无事,因此找我说话罢了。”薛宝钗略略一沉吟,当下就皱起了眉头,道:“妈,我是您女儿,我们有什么事儿不能说的?何苦要瞒着女儿呢?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打礼聘诏令下来之后,我们提起来,从来都是娘娘、娘娘的挂在嘴边的。您忽然改了口用了东院二字,您叫女儿可能相信这里头没有别的缘故?”薛姨妈迟疑了一下,挥手让屋子里的丫头婆子去了外头的院子里,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罢罢罢,跟你说了就是。你也知道,这府里这两年就跟烈火烹油一样,这贾氏一族一下子就出去十几个官儿,虽然最高不过是八品的县主簿,但是,这府里的侯爷未免太张扬了些!因此承恩公府那边传出话来,要……”薛宝钗吓了一跳,道:“妈,该不会是凤姐姐搭上了承恩公府,要使……“要使坏坏了娘娘的名节让娘娘无法进宫了吧?不是薛宝钗多心、脑洞大,实际上在薛宝钗的心里,王熙凤就是这样的人。本来么,王熙凤不把公婆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还不把丈夫放在眼里,丈夫都纳了两房美妾了还不警醒反而把难得上门一趟的丈夫给赶了出去。要薛宝钗说,无论你心里有多大的气儿!看到那两房美妾的时候,就应该把火气压下去,先抢着生下孩子,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成!等你生养过了,再跟男人来闹,也有的是时间啊!可是王熙凤是怎么做的?这孩子都没见影儿呢,就先跟丈夫闹翻了!还有从薛姨妈嘴巴里面漏出来的承恩公府,那是皇后娘娘的娘家,跟他们贾家有什么关系?薛姨妈虽然没有跟薛宝钗想到一块儿去,但是她却点了点头,道:“是的,宝丫头,你凤姐姐已经搭上了承恩公府的人……”薛宝钗慌乱地摇了摇头,拉着母亲的手,道:“妈,你知道我今日在娘娘哪里见了谁?”“谁?”薛姨妈还没有反应过来呢。薛宝钗凑近了薛姨妈,小声道:“妈,今日万岁便服驾临这府里,在侯爷的陪同下,跟娘娘说的好一通的话,还吃了娘娘沏的茶才走。您说,若不是对娘娘信赖到了十分,万岁会一再来这府里吗?”“这……”薛姨妈迟疑道,“可是这后宫不得干政……”后宫不得干政六个字一出,薛宝钗就知道缘故了。她连忙道:“妈,我看您是被凤姐姐给绕进去了!什么后宫不得干政?娘娘干了什么政了?不过是侯爷置办了一些庄子用了一些娘娘在自家的拙园里面弄出来的新法子而已。为什么?就是因为这府里糜费、开销一日比一日大,因此光靠种地养不了这么多的人,才另辟奇径罢了。跟娘娘有什么想干?作为女儿,父亲有命,女儿帮衬些有什么不对了?娘娘是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了,还是在奏折上留笔了?都是没有的事儿!妈~这种事儿,只要万岁不追究,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万岁追究了,就是娘娘谨言慎行随分从时也无用。”简而言之,皇帝要是真信任贾琰,他就是把贾琰宠成第二个武则天,朝廷上群臣反对也没有用;反之,皇帝若是厌弃了贾琰,就跟当年的唐高宗的王皇后一样,哪怕是本身并没有大错还得到了群臣的拥戴,一样被会皇帝给废掉。如今,皇帝正稀罕着贾琰呢,现在就跟承恩公府勾结在一起,说不定扳不倒贾琰不说,还会把自己给扯了进去。年仅十三岁的薛宝钗能够想到的事情,薛姨妈自然也想得到。她立刻跳了起来:“啊呀,我,……你凤姐姐还真是厉害。如果不是你说破了,只怕我真的就跟了她……可是,这可怎么好呢?我都答应你凤姐姐了……”薛宝钗道:“那妈可派人帮凤姐姐行事了不成?”薛姨妈立刻摇头,道:“那当然没有。你凤姐姐刚走呢,你就回来了。”薛宝钗听说,心思大定,连忙道:“这不相干。我们只要立马回禀了侯爷,就说,我们不过是跟凤姐姐虚与委蛇,得了话就来找侯爷了,想来,以侯爷一惯的脾气,必然不会恼了我们去。妈,你快说说,凤姐姐到底央了你什么事儿。我也帮你参详参详。”不得不说,皇帝两度驾临贾家给了薛宝钗一个非常明显地信号,那就是:皇帝十分看重贾琰。若是贾琰能够继续得到皇帝的宠爱,对于她们薛家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么多年下来,直到今年,薛宝钗才得以跟贾琰能够坐下来好生说话。如果贾琰倒了,那么,她薛宝钗之前花费的力气和金钱不是全砸了吗?更重要的是,承恩公府乃是皇后的娘家,而皇后无子!这才是最最要紧的!皇后有儿子,薛宝钗肯定不会迟疑,可是皇后没有儿子,而且,承恩公府几次想把小女儿送进宫去却被皇后娘娘给拦了,这已经是某个圈子里面公认的事儿了。若是承恩公府有个皇子外孙,薛宝钗肯定不用多说,能够捧着承恩公府就捧着承恩公府。可是现在,承恩公府没有皇子外孙,除了皇后娘娘之外也没有第二个女儿在宫里做妃子!贾琰未进宫就已经是淑妃了,将来未必不能再进一层。对于薛宝钗来说,既然在贾琰身上已经投资了这么多,并且已经看见了一点点回报,现在就要倒戈,去支持将来不一定能够拥有皇子外孙的承恩公府,那是不可能的。薛宝钗很快就从母亲薛姨妈的嘴巴里面掏出了自己想要的讯息,然后写了一封信,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去荣禧堂给邢夫人请安的时候,悄悄地塞给了邢夫人。邢夫人一看,立刻就转给了贾赦。因为薛宝钗做得机巧,因此连一向精明的探春都不曾发现,更不要说是惜春、尤三姐等人了。至于严碧琚,她是看到了,只是她从来就是个极聪明的,因此只故作不知。第1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