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0      字数:5029
  薛宝钗大喜,连忙磕头:“但凭娘娘吩咐。”等她直起身子,又迟疑了一下,道:“娘娘说的,可是跟云妹妹有关?”“嗯?好端端的,提起她做什么?”贾琰有点莫名其妙。薛宝钗连忙如此如此说了一番,又道:“虽然都是孩子话。可是云妹妹如今就在这园子里住着,长此以往,怕是会坏了娘娘和林县君的名声。”贾琰微微侧着头,隔了约莫数秒钟,才听她慢悠悠地道:“宝姐姐,你可曾说过银鱼和鲶鱼的故事?”薛宝钗一愣,忙道:“民女不知,还请娘娘指点。”“指点倒是说不上,就是旧年偶尔听人说过,说那波斯国曾经有位君王,极爱吃一种距离他们王宫近千里外的一座湖泊里特产的银鱼。偏偏这种银鱼极不好养,若是放进大木箱里面没几天就会死,等运到波斯王宫,别说活着,基本上都臭了。后来,这波斯王的宠臣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在那些运输银鱼的箱子里面装上一只鲶鱼。这鲶鱼一被放进木箱子里面,那银鱼觉得危险,纷纷游动起来,不让自己被鲶鱼袭击。波斯王因此得以吃到新鲜的银鱼。”薛宝钗一愣,迟疑着,道:“娘娘是说,云妹妹就是那条鲶鱼。”贾琰道:“对。换了别人,也许会把云妹妹送回娘家去。可对于我来说,通过云妹妹,我能看清你们的品性、行事、能为。我不会拒绝园子里的每一个人,只不过,我对你们每一个人的用法都不同而已。云妹妹,她的年纪,她的性子都在这里摆着,因此我这样用她。而你,既然已经明白过来,我自然会换一种方式用你。”在贾琰看来,史湘云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小鬼,她的出身也高,又有贾母和史家给她撑腰,因此,将来除非是重重地摔一下,吃到苦头,否则,她很难明白过来。反而是薛宝钗,她最会审时度势,当然,这样的人也最容易成为墙头草被更大的利益驱使在背后捅一刀。所以之前贾琰不想用薛宝钗。不过,今天,薛宝钗跟过去的确不同了。那么也到了使用薛宝钗的时候。第117章薛宝钗大喜, 当时就跪了下来, 大声道:“但凭娘娘吩咐。”贾琰笑道:“那就请宝姐姐先跟着徐内侍学养兔子吧。”薛宝钗立刻想到了贾芸、严家还有林黛玉。严家也好,林黛玉也罢,都是利用红薯和鸡鸭养殖庄子起来的。她们薛家迟疑了, 没第一时间跟上, 因此错过了好时候也错过了这一次的提拔。这兔子应该是养殖庄子的衍生, 可是贾琰都这么说了, 肯定这背后另有缘故。想到贾芸, 想到当初卜氏经常过来给贾琰请安, 也想到贾琰经常带着卜氏去拙园,薛宝钗哪里还不明白的?肯定是跟当年的卜氏、贾芸母子一样, 先由在大观园里的她学了,然后回去教导家人。等他们薛家的养殖庄子办起来了, 上了规模,就是他们薛家飞黄腾达的时候了。而且还是权力和钱财双收获!想到这个,想到未来美好的远景,薛宝钗就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第二天一大早,脸上挂着两只明显的黑圈, 用了不少脂粉才掩盖了去。如今贾琰的身份是不用去给贾母请安了;林黛玉要服丧守孝, 三年内也不会出她的凹晶馆;惜春是东府那边的, 只要贾敬在家,她都要去给父亲请安, 因此贾敬在家的日子她就不会来贾母这边。故而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 除了这三位, 其余的,隔三差五地,都要先去荣禧堂,然后在邢夫人的带领下去荣庆堂给贾母请安。因此,这日史湘云就在给贾母晨昏定省的时候,就道:“宝姐姐,你这是怎么了?可是心里存了事儿因此一晚上没睡好?”薛宝钗一愣。史湘云的话可把荣庆堂里的所有长辈的视线都给引了过来。金銮殿一事尘埃落定之后,王夫人就进了佛堂,贾母跟前的儿媳妇就剩下了邢夫人一个,而贾政院子里的事儿就交给了李纨,这也是李纨没有跟原著里一样搬进大观园的原因——除了因为贾琰不待见她不想跟她有太多的往来,还因为贾政那边如今离不得李纨。加上贾政盯儿子盯得紧,贾宝玉每天一大早就要往家学里面去——贾琮贾环贾兰都是如此——回来之后又要接受贾政的教导——贾琮自然是接受贾赦邢夫人和贾琰这边派过去的内侍女官们的指点——因此每天女眷们来给贾母晨昏定省的时候,贾宝玉都不在。在座的都是女性,薛宝钗那种用脂粉掩盖黑眼圈的行为,又有几个看不见的?但是说出来的,也只有史湘云一个罢了。薛宝钗心中一定,道:“是啊。上次我们在娘娘跟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今年冬天来得特别早。而且已经下了两场雪,我还想着不知道我们薛家有什么地方能够帮得上娘娘的忙。”其实贾母哪里不知道,薛家是想走贾琰的路子,因此正使劲儿地巴结着贾琰呢?别的不说,薛家这种商户人家,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等闲会有这么好心?不过是想巴着他们家的娘娘给自个儿谋好处罢了。贾母是看不上薛家的,之前贾母就想找借口,用贾家的地方不够,想要用薛家住的那个小院儿训练小戏子为由,想撵薛家走。可是贾母万万没想到,贾琰第一时间就把那个小戏子给划掉了,说让人平白无故地进贱籍有损阴德,而且家里本来就养着两班戏子,若是她喜欢,完全可以叫一两个进来解闷,或者是让家里现成的戏班子另排新戏,完全用不上这些小戏子为由,驳了贾母的意见。反而是薛家,贾琰开口,让她们住进了现在住的这处绛云轩边上的屋子。贾母别提有多沤了。她想赶薛家离开,为的就是希望薛宝钗能够离贾宝玉远一点。可被贾琰这一安排,薛宝钗就等于是住进了贾宝玉的隔壁。这近水楼台的,贾母能高兴?那段日子,看到贾宝玉天天围着薛宝钗转,贾母别提有多不高兴了。尤其是薛宝钗那副端着架子跟贾宝玉保持距离的模样,更是让贾母心中暗怒。贾母可见不得别人嫌弃贾宝玉的模样,在她看来,贾宝玉就是这辈子注定了是废物,也不是薛宝钗这样的身份的人能够鄙视、嫌弃的。可是薛家的人脸皮又厚,又有贾琰的缘故,贾母只能徐徐图之。结果,没等她想出法子,贾琰竟然让薛宝钗跟她进园子住!贾母自然不会生贾琰的气,但是她对薛宝钗心存不满却是扎扎实实的。薛宝钗已经是贾母心中的一根刺了。只是贾母年老成精,生活早就让她掌握了不动声色这一技能。听见薛宝钗这样说,贾母立刻上了心。薛宝钗都能够想到的事儿,贾母如何想不到?她还有个小儿子呢!就是不为了贾宝玉考虑,她也想帮贾政一把,好让贾政也能够往上升一升。贾母笑呵呵地道:“宝丫头是个有心的。想来是我们娘娘又有了什么盘算却没有布置周全,却让你给留意到了。”贾母这话可不好听。这几句话几乎是在说薛宝钗城府深心机深,是个女曹操了。就是薛姨妈再偏心儿子,薛宝钗也是她的女儿,哪里会允许贾母这样说她。薛姨妈就道:“看老太太说的,我们宝丫头就是这一点儿好。要不是她处处留心,我们蟠儿的事儿也不会这么快就解决了。都是我,素日里信姐姐信到了十分,要不然,我们家如今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贾母嫌弃薛宝钗心机深城府深,薛姨妈偏说,薛宝钗这是为了母亲哥哥为了家族。一个会为家族而努力的女孩儿,哪怕行事不周全一点,哪怕有人看不惯,也会得到别人的体谅。不像贾母宠出来的贾宝玉史湘云两个,都是没心没肺的主儿,还有一惯得贾母欢心的王夫人王熙凤,都是要钱不要命为了自己什么事儿都能够干得出来的主儿。如果不是规矩礼法在这里摆着,薛姨妈绝对给贾母甩脸子。不过,即便是薛姨妈带着笑模样笑眯眯地说着这样的话,她的意思她的潜台词,大约除了几个年轻的女孩子,其余的人,无论是边上站着的李纨还是坐着的邢夫人和李家太太,也就是李纨的寡婶都听出来了。李纨想得又多一点。当初贾珠死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儿子,李纨会留在贾家。是,她们家跟贾家结亲的时候,就是看在贾珠出息,贾政又是一副极体面的人的模样,因此才把她嫁过来的。可是嫁过来之后没多久,李纨和李家就后悔了。贾政自己是个废物不说,还是个忘恩负义的主儿,吃着哥哥住着哥哥的,还由着王夫人到处说人坏话,还有贾珠,虽然还长了一点脑子——当初贾珠拿着贾琏的名额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表面上还是很过得去的——可是软弱无能,王夫人的种种,贾珠都知道,可是贾珠跟所有的贾家男人一样,都不敢违逆母亲,更不要说劝谏了。李纨跟贾珠结婚之后,贾珠也劝过王夫人两回,都被王夫人给压了下去。王夫人觉得儿子不贴心的同时,还认为是李纨把贾珠给“勾坏”了!这也是王夫人跟李纨不对付的原因之一。所以当年贾珠死后,李家就派人来接李纨。他们不想让李纨年纪轻轻就为贾家这样的人家的儿子守着,尤其还是贾政王夫人这样的人的儿子。当时李纨身怀六甲,她的确可以把孩子留在贾家,然后自己改嫁。可是李纨心疼刚出生的儿子,加上王夫人仗着贾家和王子腾的事儿,放出话来,说要李纨给她儿子贾珠守到死……因为这些缘故,李家这才跟贾家断了往来,而李纨,明明不过是个青春寡妇,却活得跟枯木老树一样,在贾家,她都快跟隐形人差不多了。李纨在贾家苦熬,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她的儿子贾兰。在李纨看来,贾宝玉衔玉而生,已经得了上面的忌讳,贾政又是个废物,他们二房如果想要起来,还是要指望贾兰。可是,贾兰如今除了一个身份,还有什么?贾政王夫人太作了,已经把他们二房的资本都快折腾没了。如今,他们二房除了一点点钱财,还有什么?贾政在这府里住着,倚仗的是他是贾赦的弟弟,可是这些年来,他们兄弟之间还有情分吗?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如今看来都跟仇人没什么两样了。还有贾母。别人看不出来,李纨可是清清楚楚的。当初贾母自己没把下面的三个孙女儿连同外孙女儿当一回事儿,如今,这些小辈们早就远了这位老祖宗了。也是,她们贾家的列祖列宗都在祠堂里面坐着呢,哪里稀罕贾母这个外头嫁进来的“老祖宗”?可是李纨有什么办法呢?她偏偏就是贾政王夫人的儿媳妇,她手里钱放到外面是不少,可放到贾家,她手里的钱就不多了。虽然现在贾家的家学不错了,可科举考试是最最花钱的。她就是继续攒钱又如何?她一个寡妇人家又能攒多少?所以,听薛宝钗一说,李纨的心就活动了。别的她不求,若是能跟贾芸一样,置办起上千亩地的家业,然后给上头留个好印象就成。不过,她也知道她能够做的十分有限,因为贾政是她的公爹,有贾政在,她李纨自然是什么都做不了。国法也不允许她李纨置办田地房产地产。不过,她可以回去求求父母,还有她的婶子……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不是吗?第118章李纨都知道为儿子打算, 更何况贾母?李纨只有一个儿子需要她操心,贾母这里可是有一儿一孙呢。贾赦是嫡长子, 就是他一辈子混吃等死也是不愁吃不愁穿的, 因此多年以来,两个儿子里面需要贾母操心的也只有贾政一个, 至于贾赦,说句不好听的, 贾母在他身上花费的心血甚至还比不上贾敏。贾母为贾政打算已经成了习惯, 就是贾赦被雪藏的那些年里头,贾母也是抱着“反正不会少了老大的”这种想法,漠视了贾赦一家子遭遇的种种不公。而现在,贾赦起来了, 贾政却沉寂了下去, 贾母对贾政的那番慈母心又被勾了上来。李纨都知道为儿子打算, 贾母如何不知道为贾政打算?更不要说还有个十年来一直被贾母放在心尖尖上的凤凰蛋贾宝玉。换了别的时候,薛姨妈给贾母碰了个软钉子, 贾母肯定会不动声色地还击, 可是现在,贾母也不过说了一句:“也是。这家里的长辈或者是男人但凡争气一点, 也不要宝丫头这种一点点大的孩子出来争。”这话,虽然说是肯定了薛宝钗, 也踩了薛姨妈薛蟠乃至是薛家一脚, 可是又何尝不是隐射了贾琰和贾赦这一房。贾赦也是靠着女儿翻身当家做主的。贾母没了心情, 只略略坐了坐就散了。这里薛姨妈、李家太太还有邢夫人才出了房门, 她就派出了鸳鸯。自己在屋里梳洗更衣换好了衣裳,准备进园子。不想,鸳鸯去了半晌,回来道:“老太太,娘娘说了,难得这两日阳光好,正想请长辈们进园子赏景呢。娘娘还说,钦天监那边已经传来话儿来,明个儿下半晌还会下一场大雪,大约会下一整夜。后日早上若是雪停了,就邀请老太太太太薛家太太李家太太并珠大奶奶琴姑娘李家两位姑娘进园子赏雪。”贾母愣了愣。她原以为自己让鸳鸯去园子里传话,贾琰肯定会允许她的求见,却没有想到得了这么一番话,更加意兴阑珊。她沉着一张脸让鸳鸯帮她把头上的发髻还有那些沉重的首饰拆开摘下来,口中却道:“鸳鸯,你说,二丫头是不是还记着老二的事儿?”这里的老二,既然是指贾政了。鸳鸯道:“老太太,不是我多嘴。二太太做得也太过分了。这种事儿也是能够胡乱说的?若是让二太太无中生有坐实了此事,这府里怕是要满门抄斩了!阿弥陀佛!婢子一想起这事儿来,这心口就噗通噗通的,跳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