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0      字数:4502
  只是,纵容夫妻恩爱,可贾母的心中依然有缺憾,而这种缺憾早就伴随着贾代善的过世而成为永恒。如果说贾母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自然是贾敏还小的时候,那个时候贾赦还是东宫伴读,贾政也勤奋好学,贾敏天真可爱,再加上贾代善位高权重又得太上皇器重,贾母如何不顺心?反而是老了老了,女儿先一步走了,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两个儿子也不如小时候,逼得她不得不狠下心肠算计女儿留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肉。偏偏她的这番算计还让小辈给看出来了。贾母对林黛玉的心思是复杂的:一来林黛玉作为贾敏的亲生女儿,对于贾母来说,这血缘上的亲近就跟几个孙女儿不同;二来,贾母不得不算计林黛玉,她对林黛玉的心中是存着一点抱歉的,可是同样,贾母也是尴尬的。尤其是,这一切都被贾琰看在了眼里,甚至还被贾琰半道儿上截了胡。因此,贾母对林黛玉住在东大院儿的事情不说话,也对林黛玉在大观园里面服丧守孝一事保持了沉默。时隔多年,再看到当年家庭和满母女和乐的冰晶水仙,贾母的心里会好受?可是贾母终归是只剩下了一声叹息。第122章贾母很心塞。她发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本来她求见贾琰是为了私底下跟贾琰谈一谈, 结果贾琰直接邀请了包括尤氏秦可卿婆媳的东府女眷和在贾家作客的李家太太和薛姨妈等人。拒绝了她的求见, 却见了这些人。贾琰的行为对于贾母来说, 就好像一记狠狠的耳光甩在了贾母的脸上。如果说今天进园子之前贾母还心存几分侥幸的话, 那么现在, 贾母的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幻想了。贾母想为贾政的未来努力一把,但是贾琰一个字都没有说, 就把妄想两个字甩给了贾母。更让贾母憋屈的是: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她不能指责贾琰, 因为贾琰是皇妃,是君。而且贾母也清楚, 在场的人,只要有脑子的,差不多都看出来了。包括贾母一直看不上的尤氏,也包括被贾母暗地里嫌弃的薛宝钗。更让贾母心塞的是, 她还要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里是大观园,是皇家行宫,是贾琰这位皇妃的地盘, 贾母必须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然后私底下想办法。贾母想来想去,也只有让探春,不, 应该说让史湘云帮忙替她传话。探春精明细致会为自己打算,贾母是知道的, 可就是清楚探春的性格为人贾母才不愿意委托探春。因为贾母很清楚, 就跟之前探春巴着王夫人踩着赵姨娘和贾环一样, 现在探春的前程有了、嫁妆有了,已经不需要讨好贾政王夫人,自然也不会为了贾政的前途去求堂姐贾琰惹堂姐不开心。相反,探春会用尽一切手段讨好贾琰,包括避着自己的亲生父亲,哪怕她是贾政的女儿,可她善于为自己打算的本性会让她保持最低限度的对贾政的孝敬,这种孝敬是以不得罪贾琰也不降低自己的名声不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最低限度为限的。换而言之,要探春为贾政在贾琰跟前说好话,那根本就不可能。与其求探春,还不如指望史湘云。贾母很清楚探春史湘云薛宝钗三人的性子,她也知道,这三人中史湘云对贾宝玉的心思最为纯粹,所以,与其指望探春,还不如指望史湘云。在园子里逛了大半天之后,贾母得出了这个答案。不过,如果要跟史湘云开这个口,也不是非要今天,任何一个给她晨昏定省的日子都可以——贾母完全可以把史湘云专门留下来,然后跟史湘云私底下说——完全不需要今天说,那不过是让别人看了笑话。发现自己现在跟吉祥物差不多之后,贾母更加不喜欢让李家太太和薛姨妈之流看了笑话,这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实上,李家太太来贾家的日子还浅,薛姨妈又不够聪明,自然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贾母的心思。贾母等长辈们在园子里面晃了一圈、各处就略略坐了坐就回去了。贾母甚至没有去林黛玉那边——因为她的衣服实在是太华丽了,不适宜出现在还在为父服丧守孝的林黛玉面前。长辈们一走,姑娘们越发乐开了花,探春立刻发起了红梅诗社。她们每个人都做了许多诗。薛宝琴和李纹李绮三人原本还以为探春等人做好的诗会拿去给贾琰看,却没有想到她们竟然玩乐了一个下午,等戌时将近,夜色降临的时候,才跟着堂姐返回缀锦阁。至于李纹李绮姐妹,则由探春招待,在秋爽斋住了下来。这也是贾琰之前说过的,若是她们玩得晚了,跟尚侍报备一下,便可以在大观园里面留宿。夜里,当群星在天上闪烁的时候,薛宝琴却还睡不着,只是拉着堂姐说话:“大姐姐,我们做好的诗为什么不给娘娘看?”是不是真的跟传闻一样,淑妃娘娘是个不擅诗词的?薛宝钗道:“娘娘曾经说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是敲门砖,是修身养性之物。喜欢的,多花些心思,不爱的,丢在一旁也罢。这诗社也是。”说着,薛宝钗就把当日结社的事儿说了,又道:“这诗社一来满足了我们的雅兴,二来也训练了我们管家理事的本事。至于诗词,娘娘从来不曾强求。”薛宝琴道:“大姐姐,诗为心声。若是娘娘看见了我们今日做的诗,她会喜欢谁的?”更准确的说,贾琰会喜欢谁。薛宝钗沉默了一会儿,道:“可是梅家那边有了什么变故?”薛宝琴的父亲还在的时候就为薛宝琴定下了婚事,就是梅翰林梅家。不想,数年前薛宝琴的父亲没了之后,梅家就跟他们家断了往来。这也是薛宝琴的母亲不顾自己的痰症,一出孝就忙不迭地打发儿子薛蝌带着女儿薛宝琴进京投靠薛姨妈的缘故。这是世道对女孩子终究是严苛的。若是梅家退亲了,无论薛宝琴有没有过错,最后人家还是会把脏水栽在薛宝琴头上。虽然表面上一派天真活泼的模样,可实际上,薛宝琴也在担心。哪怕她年纪还小,可是对这种事情,她不会不清楚轻重。老实说,听说堂姐住进了淑妃娘娘的行宫里面,薛宝琴的心里可是着实松了一口气。这个世道,同一个家族的女孩子,从来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而且她跟堂姐薛宝钗的年纪相差颇大,堂姐得了好处只会便宜了她,堂姐若是不好了,她会比别人更加着急。因为那也会影响到她的婚事。薛宝琴相信,如果淑妃娘娘对堂姐青眼有加,那梅家只怕巴不得她一及笄就过门。反之,若是堂姐不得娘娘的心意,梅家也只会继续这么含糊着。就是为了自己,薛宝琴也希望堂姐得到淑妃娘娘的器重。不过,薛宝琴到底还年幼,听薛宝钗这么一说,立刻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了。虽然黑夜里看不清堂妹的脸庞,但是,从声音上,薛宝钗也听出了堂妹的难言之隐。薛宝钗从被子底下抓住了薛宝琴的手,轻轻地在堂妹耳朵边上,道:“妹妹,别去揣摩娘娘的心思。”“大姐姐?”薛宝钗道:“记住,在这园子里面,真正被娘娘当成姐妹的,只有凹晶馆的林县君和凸碧山庄的四姑娘,其余的人,娘娘会用,却不会视为姐妹。”“啊!”轻呼一声,薛宝琴的声音里面带着几分了然。作为薛家的女儿,虽然小时候甚得父亲的宠爱,也不像一般的女孩儿那样从小被困在深闺,因此性格格外豁达,行事也好作诗也罢,都十分大气。可本质上,薛宝琴还是一个小女孩,一个接受过合格的闺秀教育的小女孩儿。有些事儿,薛宝钗一提,她自然也能想起来。“竟然是这样。”薛宝琴如此道。作为商户人家的女儿,薛宝琴很清楚,在这个时代,身份高贵的人拥有很多特权,但是他们也一样不得自由。就以贾琰的身份为例,她的行事如果换到别的闺秀身上,也许是十分傲慢的。可放在已经接受了皇家礼聘将来进宫就是淑妃的她身上,这已经是十分谦和的态度了。无论贾琰的内心深处是何想法,她的身份,还有那一道道国法宫规,都不允许她跟出身商户人家的薛宝钗薛宝琴姐妹交往过深,更别说平等相交了。就是她想,她身边的女官内侍们也不会允许的。薛宝琴想到的,薛宝钗自然也想得到。她道:“你呀,别胡思乱想了。娘娘不跟我们深交,可不是因为我们出身商,商户。”商户两个字对于过去了薛宝钗来说,是绝对不会吐露的两个字,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薛宝钗也会强调皇商的皇字。其实无论是贾琰还是薛宝钗,她们都知道,在薛蟠出事儿的那一刻起,薛家的皇商招牌就没有了。这是她们俩心照不宣的秘密。但是,大多数人都爱面子,好比贾家,内囊都上来了还要打肿脸冲胖子事事讲究奢华排场,薛家也一样,即便皇商招牌没有了,薛姨妈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表示是因为她儿子还小,所以皇商招牌暂时让给了她的小叔子。天知道薛姨妈平日里暗示的这个小叔子是谁!当然,薛宝钗也一样。即便已经明知道这是谎言,但是在人前,在探春和李纨等人面前,薛宝钗也是这样做的。这是第一次,薛宝钗承认她们家的皇商招牌没有了。虽然这个对象只是她的堂妹,而且还只是她们姐妹之间的悄悄话。但是,这一次也是薛宝钗第一次真正承认这一点。吐出这两个字的时候,薛宝钗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放松了下来。薛宝琴心中一愣,道:“那大姐姐的意思是……”薛宝钗意味深长地道:“是人都喜欢跟重情重义的人往来。如此而已。你且看着吧。”看着?看什么?薛宝琴莫名其妙。可是薛宝钗却没有回答她,而是翻了个身,睡了。第123章作为在贾家已经住了快四年、对贾家上上下下的性格行事都有深刻了解的人之一, 薛宝钗在学习兔子养殖的同时, 她也猜到, 贾母肯定会为了贾政来找贾琰。虽然在薛宝琴等人的眼里,不过是贾琰忽然在园子里面宴请了长辈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有做, 可薛宝钗却知道,贾琰这是无声胜有声,虽然什么都没有说没有做却是明明白白地拒绝了贾母的诉求拒绝了提拔贾政一事。这件事情让薛宝钗更加清楚贾宝玉将来会是何等落魄。所以,薛宝钗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是约束着堂妹, 让堂妹远着史湘云。史湘云是个爱笑爱闹的性子,自己的堂妹也天真活泼,两个又都在诗词上胜过探春不止一筹, 一般情况下, 她们两个的确非常容易惺惺相惜然后走到一起。但是薛宝钗一样很清楚,只要对贾宝玉有好处的事儿, 史湘云肯定会去做,哪怕是向贾琰求情。不想被贾琰误会, 薛宝钗约束着堂妹薛宝琴, 她亲自带着薛宝琴, 经常去左近的芦雪庵和秋爽斋两处走动,找邢岫烟探春两个说话却独独避开了史湘云。薛宝钗是个处处留心的人, 经过数日的等待之后, 她果然等到了史湘云和探春两个被贾母留下来然后在贾母那边午睡一事。薛宝钗什么都没有说, 而是直接带着堂妹回了她们薛家如今住着的这座小院儿。这座小院子比之前位于整座府邸的西北角的小院儿小多了, 不止只有一进不说,连正房带厢房耳房总共也才十来间屋子,连个挪腾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作为长辈,薛姨妈住在正房,薛蟠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归了薛蝌。就是薛宝钗还在这里住着的时候也跟母亲住一屋子。就是如今,薛宝钗薛宝琴姐妹偶尔回来住的时候,也挤在正房东侧被改成碧纱橱的东耳房里面。难得贾母那边没有叫牌搭子,又赶上薛宝钗难得回家一趟,薛姨妈连忙拿了十两银子出来,让同贵去大厨房要两个好菜。如今这个小院儿里面没有独立的厨房,固然薛姨妈让人在西耳房过去的小隔间里面搭了个茶寮子用小茶炉整点简单的吃食,但是正经的饭菜还有别的,却只能问大厨房要。因此,如果要额外的菜蔬,少不得要添银钱,也不像大观园工程之前那么自在便宜。同贵去了半日,回来道:“回太太,今日史大姑娘在老太太跟前,要了糟翅尖和酿翅中做点心,这会儿厨房里面只有鸭头和鸭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