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1      字数:6098
  沂王立刻打圆场:“万岁,新皇后毕竟年轻,但凡年轻女孩儿们都会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婚礼的。”“贤弟这是为她说话了?”“全凭万岁旨意。”皇帝皱了皱眉头,想了想,道:“好吧,朕允了。宣徽府不必给皇后准备九龙四凤冠,只需要准备六龙三凤的便可。让礼部和宗正寺商量迎娶皇后的礼仪吧。”沂王连忙道:“万岁,既然新皇后不用九龙四凤冠,那凤冠就要重新设计,还要那些宝石,也需要重新挑选。以宣徽府的能力,制作一顶六龙三凤冠需要十八个月。”刚刚过身的元皇后的确有凤冠,但是按照规矩,这些凤冠是要作为陪葬品,放入元皇后的棺椁跟着元皇后一起下葬的。所以,新皇后上位,宣徽府肯定会制作新的凤冠。不过,凤冠的工艺大致相同,都是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单独做好,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因为皇后的凤冠有固定的规格,宣徽府都会有准备,就是皇后薨了,新皇后上位,他们也能在两个月里面拿出新的凤冠来。可皇后的凤凤冠由原来的九龙四凤便成了六龙三凤,自然就不能用原来的设计了。也就是说,虽然从表面上看,六龙三凤冠是比不上九龙四凤冠,可事实却是,这是特别为贾琰设计的!这里头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也不是一般的多。如果皇帝是那种喜大好功、喜欢听好话的糊涂君王,那自然是不用说的。可是皇帝不是。就在皇帝凝眸思考的时候,他眼角的余光忽然看到角落里面有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皇帝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就这么定了吧。既然这凤冠需要这么多时间,那么,这婚礼就放到后年,等凤冠完工了再说。”皇帝明显不想在这上头浪费时间,他下了这个结论之后,就回勤政殿去了。沂王连忙跟了上去。也不知道沂王跟皇帝说了什么,总之,在人前的时候皇帝依旧是那幅别人欠了他八百万两银子的面瘫模样,可只有沂王知道,新皇后的凤冠是皇帝亲自抄刀设计的,而不是宣徽府送上来的图样里面挑选出来的。第157章虽然说贾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准备进宫, 但是, 她还有一桩事情需要烦恼, 那就是约束家人,而这也是最难的。贾敬跟贾赦还好, 一个是自己考中的进士, 对某些事情不会不懂, 一个起码接受了继承人教育,对某些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真正让贾琰觉得麻烦的是贾母。大约是因为贾琰被立为新皇后的诏令已经昭告天下的缘故,贾母认定他们贾家没事儿了,贾宝玉就是衔玉而生也没有妨碍了,就是贾政的未来, 将来也不过是贾琰的一句话的事儿。因为抱了这样的念头, 贾母虽然交代了下面要好好地看着王夫人不能让她出了佛堂也不能让她死了给贾琰添堵,可在日常中,在跟别人家的女眷往来的时候,这言行里面少不得带了些出来。不只如此, 贾母还跑到大观园里面,跟贾琰商量着, 让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娘娘,不是我说, 这些日子, 各家女眷前来拜会,我冷眼看去,那些女孩子都不如林丫头。您说, 让宝玉跟林丫头亲上加亲可好?”贾琰当时就气笑了:“老太太,虽然宝玉是我的堂弟,可是他是比得上我哥哥的尊贵,还是比得上琮儿跟我更亲近?林妹妹的好,我自然是知道的。若是要考虑亲上加亲,我也只会先考虑自己的兄弟。”贾母愣住了。她这才想起来,贾琏虽然身边有两个妾,可是贾琏跟王熙凤的婚事被宣告无效了,将来林黛玉若嫁给贾琏,就是原配的待遇。如果说林黛玉跟贾琏的年纪不配,那只比林黛玉小一岁的贾琮也是一个好选择。作为皇后的亲弟弟,而且还是在宗谱和律法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贾琮跟贾琰的关系也只会比贾宝玉更加亲近。既然要考虑亲上加亲,贾琮在贾琰那里的排名肯定比林黛玉更加靠先。可是贾母还是不甘心。“娘娘,不管怎么样,宝玉是我一手养大的,只要一想到他这一辈子都被他那个愚蠢的娘给误了,我这心里就一抽一抽地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都是黄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能够做的,就是为他定一门好亲事。这样,我也能闭眼……”贾琰只得道:“老太太,您对宝玉的心,孙女儿知道。就是猫猫狗狗养久了尚且能够养出感情来,更何况是宝玉这么一个大活人,而且还是您从小猫崽子一般养到这么大的亲孙子。可是老太太,不是孙女儿心硬如铁,实在是,实在是宝玉的妻室不能身份过于高贵,也不能有一个厉害的岳父。要不然,就是孙女儿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看着他走上绝路。这句话,贾琰没有说出口,但是贾母听出来了。“这,这,这怎么会?怎么会这样?”贾母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皇帝又为何立贾琰为新皇后?贾琰道:“老太太,孙女儿骗您又有什么好处?孙女儿只能告诉您,宝玉能够至今还好好地呆在家里,那是因为孙女儿早就在宫里一遍又一遍地跟所有关心那块石头、好奇那块石头的人说过,他那块石头,就是婶娘为了一直握着我们家的管家大权这才弄出来糊弄您的,为的就是得到您的支持,好继续越过我父亲前后三位妻房把持着我们家的管家大权、把我们家的财帛全部搬到她的私库里面去!老太太,如果不是当初抄检了婶娘的私房从里面找到几样要紧的东西正好印证了孙女儿的话,那一年,宝玉就要因为伤寒病故了!”“可是您,您现在是皇后……”“就是我是皇后又如何?这历朝历代还少了被废黜的皇后?隋文帝是如何上位的,您难道忘记了不成?老太太,把宝玉养在内宅,是保住他的性命的唯一的法子。”贾母忍不住双眸含泪,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想着林丫头……”“就是因为这样,林妹妹才不适合。”贾琰耐着性子解释道,“一来,林妹妹身上有封爵。老太太,您想,我得皇家礼聘之前是什么封爵?也不过是郡君而已。林妹妹跟我当年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另外,林妹妹手里有人。林家的世仆们有多能干,上头清清楚楚。老太太,就是换了孙女儿,听到宝玉跟林妹妹定亲的消息也会怀疑之前宝玉的不懂事儿是不是让他平安长大的假象,有了林家的人手之后他是不是马上就要一飞冲天了。”“怎么会……”贾琰道:“所以,老太太,林妹妹的将来,如果不是嫁入皇家的话,她最大的可能就是嫁给某位深得万岁信赖的王爷,又或者是嫁给某位皇子。她是不可能一辈子留在我们家的。”贾母傻眼了。过了好一会儿,贾母才道:“娘娘,你的意思,林丫头也很有可能进宫?”贾琰道:“如果我们家行事有差,让万岁厌恶的话。”“那娘娘……”“老太太,别打林妹妹的主意。在太上皇和万岁那里,姑爹是功臣,林妹妹是功臣之女。我们也不过是仗着亲戚的关系,替皇家养着林妹妹而已。所以,什么都不要做。我们要对林妹妹好好的。也只有林妹妹好好的,我在宫里才会好。”贾母无法,只能道:“那,依娘娘说,宝玉的婚事,应该如何?”贾琰想了想,小声道:“老太太,若是云妹妹没有定亲,那么她倒是最适合宝玉的。一来她有些大大咧咧,行事也不够周全,更没有父母兄弟,跟史家两位侯爷侯夫人也不甚亲近。这样的云妹妹,只有身份,却没有家世之累。更重要的是,云妹妹手里没有几个人,本身能力也有限。要不然,就是跟宝姐姐那样——我说的不是琴妹妹,她也不适合——宝姐姐本来出身不好是事实,而且没有父亲,上头母亲绵软有的时候还是个糊涂人儿,下面的哥哥更加不成器只会给她拖后腿,她本身的见识又只局限于内宅,这样的人,也不可能给宝玉多少助力,最多也只是把宝玉的生活起居照顾得妥妥当当的。再不然,跟凤姐姐那样的,如果凤姐姐能知道什么事儿能伸手什么事儿不能伸手,她也是适合宝玉的。当然,若是宝姐姐的堂弟薛蝌起来了能帮助堂姐了,或者是凤姐姐的哥哥成器了、做官了,除非是她们跟娘家断绝关系,否则,她们一样会让宝玉处于险境。”贾母傻眼了。数来数去,竟然只有已经定亲了的、而且是她自己都看不上嫌弃她行事不周全性格也不好的史湘云最适合贾宝玉!第158章说贾母精明, 她也精明, 说她糊涂, 她也糊涂。原著里,贾家之败, 她要付一半的责任。可是她对贾宝玉的慈爱却不是假的。跟贾琰交谈过后, 贾母对贾宝玉的处境更加担心了。贾母不觉得贾琰有这个必要骗她, 更重要的是,她也没有发觉贾琰在骗她。她确实地感觉到的,就是贾琰是真的这样担心的,担心贾宝玉娶了一个出身高贵、本身容貌才德都是顶顶尖儿又背后势力强大的媳妇会招来皇家的忌讳也给他们贾家带来灭顶之灾。这样一想,贾母倒是有些后悔当初史湘云被送回史家的时候她没有第一时间跟两个侄儿商量好, 为贾宝玉定下史湘云了。史湘云是贾母能够接触到的、身份也最高的适合贾宝玉的女孩子了。因为心里抱了遗憾, 在日常中,贾母难免带了些出来。史湘云自然是洋洋得意的。因为一家有女百家求本来就是对这户人家和她们家的女孩的肯定。可是史湘云完全没有想到,如今的贾家可不同了。贾家出了一个皇后,跟左右宰相、六部尚书这样的大权在握的重臣们的确会跟贾家保持适当的距离, 但是对贾家也十分客气,绝对不会得罪了新皇后的娘家。而那些次一等的权贵、文武大臣们自然是极力讨好贾家, 各家的女眷们也时不时地去贾家拜访,当然, 负责招待的, 自然是贾母和邢夫人。邢夫人也就罢了,她知道自己的事儿,因此早早地求了贾琰, 让何尚侍、温尚侍两个帮她做了培训,需要陪客,尤其是那种身份特别高贵的,她也会跟贾琰借何尚侍温尚侍两人中的一个帮忙镇场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去看边上的尚侍的脸色。因此虽然有人觉得邢夫人是个不抵事儿的,可邢夫人那边好歹不曾出过什么事儿。反而是贾母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竟然传出贾宝玉跟史湘云青梅竹马,就是史湘云定亲以后也跟小时候那样,跟贾宝玉两个一起住在贾母的上房,而且还是隔着碧纱橱那一层薄薄地木板住着。碧纱橱里面有点动静,外头就能够听见。还有史湘云定亲之后还帮着贾宝玉做针线,而且还是肚兜这种私密物件!这些话最后还是传到了卫若兰的耳朵里面。对于但凡有些气性的男子而言,夺妻之恨和杀父之仇是相等的奇耻大辱。史湘云现在虽然没有正式嫁给卫若兰不假,可是在这个世界,定亲就跟后世的结婚没什么差别,都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史湘云跟卫若兰都定亲还时不时地去贾家小住,还让人传出这样的话,卫若兰能不恼怒?虽然卫若兰没有这个底气把贾宝玉拖到角落里暴打一顿,但是,上门退亲却是可以的。保龄侯和忠靖侯自然不愿意退婚了,如果史湘云被退亲了,他们自己的闺女就别想嫁人了,而且他们的名声也肯定坏了。史家两位侯夫人反应也极快,请了卫家太太还有卫若兰的几位舅母、姑母过来,在屏风后面坐着,然后派人把史湘云接了过来。史湘云虽然蠢,却也知道被退了婚,她就只能被送进家庙去,因此哭着对婶娘道:“婶娘说的哪里话?我就是年轻,也不至于糊涂至此!宝玉,宝二哥哥是住在绛云轩的,我就是住在姑祖母那边,也是跟着姑祖母住在暖阁里面,或者住在园子里面。哪里有过这样的事情?”“那针线呢?”虽然没了袭人,贾宝玉那里也有轻狂的丫头,史湘云自己也不讲究,还真的给贾宝玉做过体己物件,不过史湘云可不会承认,她道:“为什么偏说我?难道就我有个金麒麟不成?这金玉良缘本来说的就是宝姐姐的金锁,跟我的金麒麟又有什么相干?若是这个金玉良缘应在我身上,为什么直到宝姐姐进京之后才传出这样的话来?!当初宝姐姐拿着那个金锁出来显摆,说有玉的才能配得上的时候,二姐姐还说过,我们这样的人家的女孩儿,哪个会少了项圈、璎珞、寄名锁等物什!为什么偏偏说我?原不过是欺负我一个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兄弟的孤女罢了!”“真的跟你不相干?”保龄侯夫人听见史湘云这么说,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她不怕史湘云真的做过这种事情,她怕的是史湘云连抵赖都不会。史湘云会这么说,可见她还长了一个心眼儿,而不是一窍不通的蠢货。倒是忠靖侯夫人,依旧介意史湘云给贾宝玉做肚兜的话:“你真的没有给宝玉做过针线?”史湘云想了想,道:“婶娘若是一定要我答,我只能说,旧年我刚学打络子的时候,曾今用宝二哥哥的那块通灵宝玉练过手。至于针线,那个宝姑娘惯会揽事儿的,又会讨好人。婶娘若是问我,又何不问她?谁不知道,二姐姐成了皇后娘娘之后,宝二哥哥就是再不成器,也是她改换身份的通天梯?”言下之意,比起她这个已经定了亲的史家大姑娘,薛宝钗才更加有可能。听见史湘云这么说,史家两位侯夫人着实松了一口气,叫人给史湘云打水洗脸,收拾妥当之后,才让她回房休息。她们还要应付客人呢。史湘云这边倒是很快就过关了,但是因为很多人都听说了史湘云为贾宝玉做体己针线的事儿,因此,长辈们替史湘云辩白的时候,难免就会带上薛宝钗,这立刻让薛宝钗的名声扫地。本来薛宝钗的身份就差一些,而且她已经十六岁了,有了这样的话,她除了贾宝玉,也没有别的出路了。这让薛宝钗背着人狠狠地哭了一场。按照薛宝钗原来的计划,她可以不嫁贾宝玉,但是她可以嫁给别人!就是差了辈份不能嫁给贾芸,她也可以嫁给贾氏一族里面下一个被贾琰青睐的年轻人,又或者借了自己在大观园住了几年跟贾琰亲近的关系嫁到严家去也是可以的。可是现在,她名声扫地,竟然无法嫁给别人了。薛宝钗心中哪里不恨的?薛宝钗心里不好受,薛姨妈更加不好受,她甚至要去找贾母要个说法,被薛宝钗苦劝着拦住了:“妈,不管怎么样,那是老太太,娘娘的亲祖母。哪里是我们能冒犯的?”薛姨妈道:“可是,可是你的前程……”薛宝钗不等薛姨妈说下去,就抢着道:“妈,越是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越发不能乱。若是我们这会儿赶着上去,就显得我们自个儿轻贱了。横竖现在已经是夏天,到秋后也不远了。今年各地风调雨顺,娘娘曾经说过,她最担心的,就是这谷贱伤农。女儿想着,我们不妨用一个合适的价钱收购红薯,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粮价过低,伤了百姓,二来,这也对娘娘好。若是我们能够讨好了娘娘,来年,不,快的话,也许我们家今年就能得一份体面。妈,到时候,别人就不会说是我们要攀高枝儿,而是说有人阴谋算计,看不得我们好了。”薛姨妈听说,也只得罢了。她们如今还在贾家住着,难道还能去找贾家的太夫人的麻烦不成?第159章薛宝钗是个有主意的, 她知道这是中了算计, 也深深地厌恶史湘云。只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 也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辩白而且这种事情是越描越黑,因此她只能人前人后避着贾宝玉走, 就是不得不跟贾宝玉面对面的时候, 也十分端庄自恃, 不肯与贾宝玉言笑,偶然不得不跟贾宝玉谈话,也尽挑贾宝玉不爱听的仕途经济,惹得贾宝玉每每凑上来不不久就会扭过头去。因此,只要是跟贾家熟悉些的人都十分纳闷:说这位薛家姑娘想攀高枝儿的话, 那为何这位姑娘天天往娘娘身边跑?为何这政老爷家的哥儿极力亲近, 她却是如此端庄守礼的模样?有那好事儿之人不免跟贾家的奴仆们打探。贾家的奴仆被上头教育过后,倒是不敢说自家姑娘的事儿了,但是说薛宝钗的事儿却是不妨的,更别说薛家在背地里使了银子。因此, 王夫人算计着薛蟠的性命、算计着薛家的财产的事儿被传了出去,王夫人骗婚想让薛宝钗给贾宝玉做妾的事儿也被传了出去, 就连薛家、薛宝钗早就跟王夫人结了仇一事都给传了出去。知道这些事儿的人再去看薛宝钗,都不觉得这个女孩儿和她的家族有跟王夫人、贾宝玉母子结亲的意思, 因此, 同情她的人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