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2      字数:5183
  贾母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他们的皇后娘娘能够早早地生个小皇子出来了,这个期盼,甚至超过了贾宝玉。不,应该说,曾经贾母在贾宝玉的身上寄予厚望,是因为她以为贾宝玉会让贾家再兴旺个百年。而现在,贾琰坐着凤舆进宫跟皇帝大婚,让贾母无比清楚地意识到,真正会给贾家带来荣华富贵的,正是他们家的皇后娘娘。比起皇后之尊,贾宝玉就跟十五的圆月下的萤火虫,一点都不起眼。贾母的期盼,早就转移到了贾琰身上。贾母道:“若是我能够看到皇后娘娘生下小皇子就好了。”贾赦连忙道:“老太太,您放心。娘娘执意要做五十天的月子,为的就是养好身子,只要养好了身子,就是来年不行,后年也能给老太太生个小皇子出来。老太太尽管放心。”贾母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身子好,才能够撑得住一次又一次地生产,娘娘在生下小皇子之前能够安心地养身子,这比什么都强!”虽然上了年纪,可贾母对内宅的那点儿事儿门儿清。如果这次的五十天的月子事件不是皇帝要求的,而是贾琰主动要求的,那么,贾母可以说,在皇帝的心中,贾琰绝对留下了一个不眷恋权柄的好印象。虽然说皇后是皇帝的妻子,“体同天王”,会典中也明明白白地说了,皇后拥有跟皇帝等同的地位,但是,也是那么一说。不得皇帝的心的皇后,在宫里就跟摆设差不多。如果没有弹劾和贾雨村的事儿,贾母绝对会说贾琰走了一步好棋。可是现在,贾母却只能忧心忡忡地打发邢夫人进宫探望贾琰。贾母年事已高,所以,就是她有心,贾赦和邢夫人也不愿意看着贾母巍颤颤地进宫去给贵人磕头。所以,第二天一大早,邢夫人就提交了申请,希望进宫探望皇后,也因为她是皇帝的岳母,因此不需要跟竺家那位太夫人一样,等上半个月才能够进宫,实际上,她不过在宫门口等了一个时辰,就被领到太上皇后的宫殿,听了太上皇后的一番话,然后才被允许去清凉殿。在太上皇后那里听了一番话,邢夫人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作为过来人,邢夫人当然知道儿媳妇不好做。哪怕是现在,王夫人已经彻底倒台,贾赦在贾家的地位已经无比稳固,可邢夫人在贾母跟前,依旧要陪尽小心。不仅仅是因为邢夫人没有生养,还因为贾母是邢夫人的婆婆。就是贾琰这位皇后娘娘在邢夫人做后盾都没有用。邢夫人就是不能跟贾母高声儿。这是规矩。臣子之家尚且如此,更何况这宫里?邢夫人早就有心理准备,知道太上皇后怕是不那么和气,可是等她从太上皇后宫里出来,依旧在宫门口一个踉跄,差一点摔倒。六宫总管戴权连忙扶住了邢夫人:“夫人小心。”邢夫人连声道谢,还小声道:“对不住,我不是有意的。”戴权哪里敢跟邢夫人这位皇后娘娘的母亲高声儿?更是拿出了自己在宫里浸|淫|几十年、打滚了大半辈子才练出来的笑容,道:“夫人说得哪里话。太上皇后娘娘也是希望皇后娘娘能够早早地为皇家开枝散叶,因此才语气重了一点。夫人不必担心,皇后娘娘行事自然是没话说的。”几句话,说得邢夫人心里越发慌慌的,尤其是一路走来,都看不见人影儿,更是让她格外不自在。戴权见状,眼珠子转了转,道:“夫人想来是在好奇,这宫里号称内侍就有十万,可是举目望去,却是见不到几个人影儿。夫人心里怕是疑惑至极。”邢夫人道:“让公公见笑了。”“不妨事儿,不妨事儿。”戴权笑道,“夫人有所不知,宫里的规矩极严,轻易不许到处走动。别的不说,就说清凉殿后面的御花园。说是给诸位娘娘们赏玩的,可实际上,就是九嫔之首的昭仪娘娘想去御花园里逛,也要先向清凉殿提出申请。如果是德妃娘娘或者是敬妃娘娘想游览御花园,要事先请专人将御花园清场,免得被那不长眼的小东西冲撞了去。下面的婕妤娘娘们,不是重要的日子根本就不会出自己的宫室。因此,宫里虽然人多,可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的宫室里面行走,并不会到处走动。”大晋王朝的皇宫很大,占地就超过四千亩,伺候的宫人光内侍就超过了十万,可是那又如何?规矩如此,因此从表面上看,还真的看不到几个人。宫人宫妃偶遇君王这种事情,真的只可能在话本里面看到,在真正的宫廷里面,发生的可能性无限趋向于零。第181章邢夫人还没有到清凉殿, 已经有宫人通报了贾琰, 因此, 贾琰并没有入睡,而是靠在引枕上, 跟林黛玉、探春、惜春几个说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先是邢夫人对贾琰行国礼, 然后是林黛玉、探春、惜春三个给邢夫人行家礼, 礼毕,各自落座,邢夫人也做在贾琰床前第一张椅子上,方道:“娘娘,我, 臣妾刚刚从太上皇后那边过来……”看见邢夫人语带为难, 贾琰立刻道:“我明白了。母后一定是嫌弃我身体不好,又不贤良。而且,怕是还跟母亲说过为万岁拣择妃嫔一事。”邢夫人道:“娘娘都知道?”贾琰道:“太上皇后的性子,我如何不知道?不过是因为万岁打登基以来, 这后宫里面一直没有新生儿,我那个丫头还是这些年宫里第一个健康落地的孩子, 因此才格外得万岁的宠爱罢了。太上皇后娘娘这是馋了,想要小孙子小孙女了,因此才会如此罢了。”邢夫人先是一愣,然后凑近了贾琰, 小声道:“娘娘,您该不会是不愿意……”贾琰笑道:“母亲, 您以为,我这是嫉妒了?”邢夫人立刻讪讪的,说不出话来,边上的林黛玉探春惜春三个也尴尬。这种话,本来就不应该在林黛玉和探春惜春这样的未成家的年轻姑娘们面前说的,可是贾琰没有让她们离开,她们也只能略带尴尬地低着头,听着。至于心里……探春的脸上没有十分明显的表示,但是林黛玉和惜春的脸上都露出的了几分不忍来。她们都是至情至性的性子,换成她们,要她们主动给丈夫找小老婆纳妾——当然,妾和小老婆可不是通房丫头,这可是两个概念——她们做不到。贾琰颇带几分意味地道:“母亲,我是坐着凤舆从朱雀门抬进来的皇后,堂堂正正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跟万岁拜了天地的皇后,这宫里无论进了多少人,都越不过我去。我需要嫉妒下面的妃嫔吗?”这也是当初贾琰向皇帝提出请求的真正原因。也只有举行过婚礼,跟皇帝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拜堂,她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不然,她就是做了皇后,这后位都不稳当。邢夫人一愣,道:“娘娘,您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贾琰道:“母亲,虽然皇家跟臣民之家不同,但是,身为正妻拥有的权利,皇后一样都不少。若是我为万岁拣择妃嫔,真正着急的人不是我了。”邢夫人小心翼翼地道:“娘娘是说……”贾琰道:“母亲,您只要知道,宫里有一条规矩,那就是宫妃们一过三十五岁就不能侍寝了。”二皇子的生母吴充容和四皇子的生母周德妃都已经过了三十五岁,而赵敬妃和竺贵人则也临近这个节骨眼儿了。邢夫人微微瞪大的眼睛,道:“娘娘的意思,难道是……”贾琰笑道:“没错,我会替万岁拣择嫔妃。但是我不会从宫女中挑选,我会只会让宗正寺向四品五品官员家礼聘那些没有婚约的嫡女。中宫笺表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万岁点头之后正式提交。另外,也请母亲回去转告老太太和父亲,只要我在宫里,我们贾家的女儿就不会收到皇家礼聘的诏书。”这也是贾琰说过的,她没有兴趣让皇帝将就那些婢女宫人之流,也不会向皇帝推荐自家姐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她绝对不会说说了事,但是,她需要娘家配合。贾琰不怕父亲贾赦给她拖后腿,她担心的是贾母起了别的心思,比方说把林黛玉也送进宫之类的。贾琰不想跟林黛玉最后连姐妹都做不了。她是那种绝对不会跟姐妹分享丈夫的性子,所以,她绝对不会允许贾母这么做。邢夫人吓了一跳:“娘娘,您真的是这么想的吗?”不是邢夫人说,自古以来,宫廷之中,姐妹姑侄共侍一夫的事儿都不稀奇。就是贾母也曾经想过,从贾氏一族里面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帮贾琰固宠。这也是邢夫人这次进宫之前,贾母布置给邢夫人的任务。只是邢夫人也知道贾琰的性子,因此迟迟不敢提。邢夫人也没有想到贾琰竟然会这么说。不是邢夫人说,邢夫人都曾经想过让林黛玉进宫帮贾琰固宠的可能,不过终究因为林黛玉的身份和林如海的缘故以及林黛玉本身的出色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林黛玉进宫,那恐怕不是帮贾琰固宠而是夺了贾琰的宠了,因为她实在是太出色了,出色到了足够掩盖贾琰的光芒,哪怕贾琰有皇后光环加持。对比邢夫人的震惊,探春的错愕,林黛玉和惜春的脸上就只有欢喜了。虽然说贾琰让她们三个进宫,有帮她们再镀一层金顺便告诉天下她们三个有她这个中宫皇后罩着的缘故,可是无论是林黛玉还是惜春,她们都是极聪明的女孩子,而且还都没有那么强的上进心。也就是说,无论是林黛玉还是惜春,她们都不想进宫。惜春还好些,回去求一求自己的父亲也就完了,可林黛玉的婚姻,贾母却能做一半的主儿,如果贾母一意孤行,林黛玉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很有可能会被拖累,最后坏了名声,说不定未来的婚姻都会被填进去。所以,贾琰如此决定,真正拯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林黛玉。“是,我就是这么想的。”贾琰干脆利落地如此道,然后又问:“对了,母亲,林妹妹几个进宫陪我也快一年了,家里可好?老太太可好?父亲可好?琮儿读书可用功?还有宝姐姐,她如何了?”邢夫人连忙道:“娘娘放心,家里一切都好。娘娘旧年为我求了两位女官,也亏得她们,方才把我们家给撑了起来,不曾闹了笑话。老爷那里也有人跟着,因此这次遭人诬陷的事儿连个浪花儿都没有翻起来。老太太身子骨倒是康健,就是越来越像个小孩子,只能顺着来。琮儿还太小,先生倒是说以琮儿如今是水平,今年的童生试倒是不愁的,就是乡试要多磨练两年。你父亲就说,琮儿年纪还小,干脆过两年,等他十五岁了再下场也是一样的。至于二老爷和宝玉,依旧是老样子。二老爷就跟老爷当年一样,天天在家里喝酒抱丫头,至于宝玉,他的婚期已经定了。”“婚期定了?还没有办婚事吗?”当初史家联合贾母对薛宝钗的算计,贾琰可是清清楚楚的。薛宝钗跟她同龄,今年也十八岁,就是按照正常的婚嫁程序,她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是。是薛家提出,宝玉的年纪还小,因此等两年也是不妨的。”贾琰道:“可是老太太不会同意的。”邢夫人道:“是的。薛家说宝玉今年才十五岁,略小了一点,可老太太说,宝丫头的年纪不小了,女孩儿青春耽误不得,而且老太太和二老爷也希望宝玉身边那个早一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儿。”下层百姓人家,如果家计不顺的,倒是有让女儿一到十五岁就出嫁的,反而是男孩儿,怕结婚太早损了元精对寿命有碍,所以就是民间,男子结婚也多是放到十七岁以后。因此,在民间,十八岁的男子迎娶比他小三岁的女子为妻,这种婚姻是百姓认定的最合适最般配的婚姻,如果倒过来,哪怕是亲上加亲的表姐弟结婚,也有些许违和感。更别说,这桩婚事里头,是女方比男方大了三岁。贾琰叹了一口气,没说话。探春带着几分惊讶几分不解,道:“娘娘,您这是……”贾琰道:“事关军国大事,我不便与你们多说。”林黛玉道:“边关?娘娘,是不是,是不是竺大将军要进京了?”贾琰微笑,没有回答。但是,她的笑容依旧说明了一切。邢夫人的心,立刻揪了起来。竺大将军,那可是竺贵人的强力后盾。如果他回京了,那对宫里的影响……不是邢夫人说,如果竺大将军的影响力足够,对国家和朝廷的影响力足够,贾琰为皇帝拣择妃嫔一事十有八|九是行不通的。邢夫人几乎是忧心忡忡地离开了宫廷,带着林黛玉、探春、惜春三个回到了贾家。贾母听说,心中也多了一番心事。无他,竺大将军战功赫赫,在军伍中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第182章虽然消息没有传开, 但是, 这宫里从来就不缺消息灵通之辈, 尤其是这年秋天的战报送到京师的时候,宫里的气象立刻变了。最明显的就是, 太上皇后对竺贵人的态度比以往又亲切了三分。而太上皇后对贾琰, 依旧是那副模样。这不, 这日太上皇后照例满面春风地跟竺贵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对刚刚出月子的贾琰道:“皇后,之前的事儿,本宫就不说你了。但是,最初你提出了来的, 为皇帝拣择妃嫔一事, 你可有准备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贾琰道:“劳母后动问,此事,儿臣已经咨询过万岁的意见了,万岁说不急……”太上皇后立刻语带不悦地道:“皇帝当然说不急!皇后!这是你的事!”见太上皇后不悦, 下面的三位妃子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贾琰道:“请母后娘娘明示。”太上皇后怒道:“皇后!你还要本宫如何明示?本宫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贾琰道:“母后,宫里不比外面, 儿臣又是皇后,自然是事事以万岁为重。任何事情,儿臣都是先问过万岁的意见 ,从来不敢自专。”太上皇后被贾琰堵得说不出话来, 半晌才道:“皇后,你这是在敷衍本宫喽?”“儿臣不敢。”“那你是几个意思?这拣择的事儿, 是你先提出来的!”“儿臣只负责提出意见,最后的决断,还要看万岁的意思。”太上皇后气得直瞪眼。皇后以万岁为重,事事听从皇帝的意见,这可不能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