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3      字数:5213
  其实,无论是在当初的潜邸,还是在现在的皇宫, 她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周德妃还是赵敬妃,她们都知道, 这次,宫里肯定是要出大事了。虽然太上皇后是皇帝的嫡母,身份尊贵,但是, 真正遇到事情,她们还是皇帝的妃子, 而皇帝是她们的天!无论太上皇后如何尊贵,无论太上皇后背后有什么人,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她们就必须站在皇帝这边!所以,周德妃和赵敬妃急急忙忙离开了,而竺贵人,因为晚了一步,被太上皇后强留了下来。周德妃和赵敬妃离了太上皇后的跟前之后,并没有马上会自己的宫室,而是去了清凉殿。当然,在这个档儿,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贾琰,肯定不会见她们的,贾琰正在接受御医的诊治,而皇帝则直接甩出两句话:“不见。让她们少在这里碍眼。”外头的周德妃和赵敬妃两个听说了内侍的转述,越发惊恐了。可这里到底是皇后的清凉殿,而且皇后还怀着身孕,她们不能也不敢在这个档儿触皇后娘娘的眉头。所以,周德妃少不得再度请示道:“公公,万岁既然不喜欢我们在这里,您看,我们去后面的喜雨亭等候消息如何?”喜雨亭乃是清凉殿御花园的一座凉亭,四周十分空旷,从视觉上,又是半悬在一座假山上的,因此,只要清场一下,就是一个不错的谈话场所。而周德妃和赵敬妃,作为后宫正二品的命妇,她们的确有这个权力,游赏御花园并且将御花园内的指定地点清场。这完全是符合宫规的。这内侍很快就去向掖庭令叶知秋请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叶知秋听说,挑了挑眉,终究还是点了头,让下面执行。只要是没违背宫规,他是没有资格说什么的。而且,妃子又不是皇后,皇后在自己的清凉殿范围之内游赏御花园,完全不需要跟别人报备。而妃嫔们要游赏御花园,哪怕只去了其中的一处,最后也是要登记在册以备日后查证的。好不容易,周德妃和赵敬妃两个在喜雨亭坐下,她们两个身边伺候的人也都安排在了亭子四周,确认没有人偷听了,周德妃这才拉住了赵敬妃的手,压低了声音,道:“妹妹,这,这事儿不对啊。好端端的,太上皇后娘娘怎么会……而且还不顾皇后娘娘身怀六甲……”赵敬妃的视线微微扫过四周,这才同样压低了声音,道:“姐姐也是这么想的?不瞒姐姐,妹妹已经琢磨过好几回了,就……您说,在这背后,撺掇着太上皇后的,会是谁?”在赵敬妃的眼里,约莫就是太上皇后背后的家族之类的,不想,周德妃远远地,用衣袖半遮半掩地隐晦地指了指太上皇的宁寿宫方向,口中道:“妹妹慎言,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能问的。”赵敬妃倒吸一口凉气。她不是蠢货,当然看到了周德妃的小动作。赵敬妃原本以为不过是太上皇后的家族,可现在看来,如果是太上皇的话,那……赵敬妃立刻就开始思考如今宫内的形势,而周德妃则端起了茗碗,垂着眼睑,不说话。显然,她也开始了思考。虽然说太上皇禅位已经十多年了,虽然说当年太上皇是以身体不适为由禅位的,可是这十多年下来,不要说宫里人,就是宫外都知道太上皇的身体好着呢。可是太上皇的身体康健,就意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太上皇是否能够放下手里的权柄。但凡掌握过权柄之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失去权柄。太上皇说是禅位了,可是要太上皇放弃权柄,这怎么可能?谁都知道,在这宫里,权柄,就是上位者的另一条命!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掖庭府有两套班子,其实,就是因为太上皇和当今皇帝,都不愿意让别人的手伸到自己的身边来。哪怕掖庭令只有一个,可下面的班底却是泾渭分明的两套!这也是宫里公开的秘密。皇帝不会放心自己身边的全部都是太上皇的人,经过当年老义忠亲王自焚东宫一事的太上皇也不会乐意自己的身边有皇帝的人。所以,如今的掖庭府是两套班底。掖庭府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因为是深宫妃嫔,所以外面的很多事情都不会传到她们的耳朵里面。因为是深宫妃嫔,所以很多身边的事情,她们都看得透透的。因为这些事情跟她们的性命息息相关。就拿今天的事儿来说罢,太上皇后会不知道宫里的规矩?太上皇后会不知道皇后身怀六甲需要养胎?可是太上皇后还是把身怀六甲的皇后叫去了欽晖殿,还让皇后娘娘在太阳底下罚站,这本身就是一种异常。能让太上皇后不顾皇嗣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除了太上皇,还能有谁?而且,以太上皇后的行事和为人,太上皇要在背后指使她,怕是连亲自出面都不用,只要一两个宫人就完了。之前赵敬妃是不敢想,可是得了周德妃的指点,她已然全无怀疑!是啊,除了那位,还能有谁?在沉默了整整一刻钟之后,赵敬妃终于没忍住,道:“那,德妃姐姐,您说,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周德妃看了看左右,道:“敬妃妹妹客气了,外头的事儿,我是不知道的。妹妹只管往皇后娘娘身上想去。”赵敬妃一愣,继而恍然大悟。原来皇帝在太上皇后跟前说的那些话不是骗人的。皇帝跟太上皇的争夺,已经从朝堂和军伍上扩展到了外面,无论是皇后的采邑,还是这水师,都是皇帝跟太上皇交锋的一次次投影。怪不得万岁最后不过是等元皇后百日之后就册立的新皇后,原来,皇后也不过是皇帝手里的剑和盾牌而已。想到这里,赵敬妃不禁怜悯起了竺贵人。实在是,实在是被宠久了,连心眼儿都被堵上了!原本万岁达到目的之后,说不得会回到你身边,可是现在呢?你自己犯蠢,当然,万岁就是日后离了当今皇后,也会宠爱新人。何苦来!这宫里,本来就是不争才是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第209章不说周德妃和赵敬妃听到皇帝下达抄家旨意的时候是什么反应, 且说清凉殿里面, 在接受御医的诊治的时候, 贾琰已经是面带微笑的,看得走过来的皇帝心中一跳。皇帝看到贾琰捧着大肚子要起来给他行礼, 赶紧快步上前, 把贾琰按住了, 自己在贾琰身边坐下,道:“皇后,你还好吧?”贾琰对着皇帝欠了欠身,道:“万岁,臣妾还好。”“今日, 是朕拖累了皇后。”@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万岁说得哪里话。身为万岁的妻子, 支持万岁,乃是我的本分。只不过我没有料想到母后娘娘竟然会如此生气。而且事情已经发生,现在再来介怀,毫无意义。我能够做的, 就是保重自己,让自己不致于气坏了身子, 也尽量保全这孩子。”看着连宽大的大衫都遮挡不住的肚子,皇帝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道:“怎么这么大。御医,会不会是双胎?”这句话, 皇帝放在心上已经很久了,今天, 也只不过是没忍住,最后问了出来而已。段御医无奈,只能再拜君王,道:“启禀万岁,娘娘的确怀的是双胎,之前是月份还浅,因此不显。”皇帝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贾琰见状,连忙挥手,让段御医等人退下。等房间里面就剩下他们两人,外加几个心腹的时候,贾琰就按住了皇帝停留在她肚子上的手,道:“万岁,今天的事情,我们不是早就预料到了吗?”没错,皇帝早就知道有人会反对他开海禁,不仅仅是朝臣反对,宫里也会有人反对。这宫里,就有一个人,通过甄家享受这海外贸易带来的利润,却坚持着禁海政策。其根本目的,就是想用海外贸易的利润,喂饱某几个大家族,然后靠着这几个大家族的势力,稳固自己的权势。要皇帝来说,这种办法并不能带来忠心,只会养出一批白眼狼。将来真的有什么事儿,这些白眼狼也只会心生埋怨,而不会做什么有用的事儿。反而,对国家、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直都在的。当年决议做孤臣的时候,皇帝就想改变现状,而现在,也不过是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时候了。如果是十年前的皇帝,八成会认为自己还年轻,太上皇又身体不好,他晚两年再执行就可以了。可是现在,皇帝不这么想了。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太上皇昏聩,但是,现在的一国之君是他,他不想做亡国之君。想到这里,皇帝忍不住把另一只手伸过来,盖在了贾琰的手上:“朕有幸,能遇到皇后。”是的,皇帝很清楚,孟皇后样样都好,行事也周全,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孟皇后是不会站在他这边的。孟皇后也知道主张禁海的那些大臣们背后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可是为了皇权的稳固,也为了防止有些人利用这一点颠覆皇帝的皇位,孟皇后是绝对不会跟着皇帝做这种事情的,却不知道,不,应该说,对于皇帝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孟皇后总是抱持着保留态度。这样的孟皇后,注定了不会成为皇帝的有力臂助。贾琰笑道:“万岁,有万岁这句话,臣妾就心满意足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们共同面对的。在用贾琰的皇后的名义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皇帝就已经把某些可能性考虑在内了。所以,在太上皇后把贾琰叫去欽晖殿的时候,皇帝就已经猜到太上皇后背后的那个人谁。这也是皇帝十分干脆利落地跪在太上皇后身前的原因。既然知道了背后之人是谁,其余的,就不重要了。而且,皇帝也很清楚,他虽然登基十年,可是这皇位却依旧不稳固。如果是他的兄弟们,他绝对有办法压制,可问题是,在跟他争这个权柄的人,是太上皇!皇帝很清楚,如果他跟太上皇后起了冲突,经过发酵和传播,最后肯定会变成他顶撞嫡母兼养母,然后就会变成他的不孝之名名扬天下。这就是他为什么在得到太上皇后允许之后,就带着贾琰离开。因为多留无益。贾琰也知道,作为长辈,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太上皇后如果真的全听太上皇要把事情闹大不想留任何的余地的话,她也不会挑选在这个时间发作。她完全可以在皇帝上朝的时候发作,然后让自己站上一两个时辰,等皇帝赶来求情的时候,自己怕是早就流产或者是动了胎气。哪里会跟现在这样,只站了约莫一刻钟,就无事了?这就是宫廷,什么事儿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切表象,十有八|九都是假的。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最要紧的就是,自己的气量要大。不然,你自己把自己气个半死,可在别人眼里,你生气的那一点事情,就跟芝麻一点儿大,完全犯不着。见贾琰是真心这么想的,皇帝也着实松了一口气。皇帝很清楚,就是太上皇后心眼儿都被荣华富贵给糊上了,可是最基本的,不能对孕妇和皇嗣动手,这是宫廷生活的铁则。太上皇后如果连这个都不懂的话,那她只怕早就墓木已拱,死得不能再死了。又哪里来的机会,最后越过六妃爬上皇后的宝座?哪怕是跟太上皇后不怎么亲,好歹那也是自己的养母,从自己十岁出头一直把自己养到成年。应该知道的东西,太上皇后还是知道的。所以,皇帝很清楚,如果太上皇给太上皇后下了命令,太上皇后最后会怎么做。他也知道,夹在自己和太上皇之间,太上皇后的日子有多难熬,要不然,太上皇后也不会不跟着太上皇搬进宁寿宫,而是自己独居慈安宫了。只是这里头的事儿,皇帝不好说出口。如果换了一个人,只怕还要皇帝解释个大半天。贾琰能够自己领悟到这一点,皇帝还是很高兴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第210章在清凉殿坐了没一会儿, 皇帝就急匆匆地回勤政殿去了。皇帝这里才走, 那边, 太上皇后的心腹夏太监就带着一堆的礼物进了清凉殿,倒是让在喜雨亭里面等候的周德妃和赵敬妃两个不得不在配殿里面继续等。见到贾琰的时候, 夏太监满脸都是笑, 一张老脸就好似盛开了的菊花:“奴婢见过皇后娘娘。方才娘娘听了小人撺掇, 正在气头上,因此才发作了皇后娘娘。娘娘这会儿也后悔了,生怕伤着了皇后娘娘肚子里的小皇子,特特地叫奴婢替娘娘来向皇后娘娘赔罪。”贾琰一听,就笑了起来, 道:“看公公说的。别人不知道, 我还不知道母后娘娘?说到底,都是我不好,没有调养好身子,不能跟当初怀着博陵公主的时候一样, 天天去给母后娘娘请安、为母后娘娘派遣寂寞。原是我的不是,怎么能说是母后娘娘的错呢?母后娘娘的难处, 万岁与我都是知道,更何况,我们原是做小辈的,母后娘娘心气不顺, 我们听着便是,哪里有跟母后娘娘生气的理儿啊。”夏太监也是个人精, 立刻就抓住了重点。皇帝和皇后都没有生太上皇后的气。“哟~!这多亏了是皇后娘娘,通情达理,若是换了别人,怕是要跟娘娘生了嫌隙了。”不管怎么样,眼前这位才是如今的一国之母,而他伺候的太上皇后不过是个摆设。哪怕两个人都不管事儿,可实际上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更不要说,太上皇后本来就没有儿女,还要靠着皇帝过活。得罪深得皇帝的宠爱和信赖的皇后,对于太上皇后来说,并无好处。夏太监哪怕是太上皇后的心腹,他也不敢对皇后无礼。对于夏太监来说,皇后不生气,也不计较,对于太上皇后对于他来说,都是极好的事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夏太监道:“奴婢再请教皇后娘娘,关于皇后娘娘肚子里的小皇子,御医可说了什么没有?”贾琰笑道:“御医说,之前月份还浅,因此看不出来。今日倒是确定了,我这肚子里啊,是双胎。”@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夏太监吓了一跳:“双胎?”不怪夏太监惊恐,如果皇帝还是当初的皇子,那也就算了,嫡长子和嫡次子是孪生子,根本就无关大局。可是在皇家,妾妃生下双生子,最多也不过是双双没了继承权。又或者,皇帝已经有了嫡长子的情况下,皇后生下孪生子,那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