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5      字数:5962
  总兵万露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充满了血腥的决定。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让赖宏昌照着他的步调走,而且赖宏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投降的打算。这并不容易。首先,要让赖宏昌走他想让他走的路撤退,或者说,要控制好这个力度,不能让赖宏昌部溃逃,必须让他们选择有序的撤退,这就是最困难,也需要细致把握的地方。然后,就是控制住对方败逃的方向和路线,这也要花费不少力气了。不过,好在有王氏一族的人暗中帮助,即便万总兵对八百里黄沙原不熟,可是这里是王氏的根据地,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里了。更不要说,万总兵已经先一步在赖宏昌身边按下了棋子。赖宏昌在春夏之交扬起反旗,结果,仲秋还没过,他跟他的残部就已经成了万露和万露的手下的战功!当然,附带的,还有遍地血红的八百里黄沙原。就跟万露预计的那样,这片土地上,不听话的人,都被连根拔起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捷报送到京师,皇帝龙颜大悦。他不但给万露和相关人士加官进爵,还把自己的三子封为晋王,并且给了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一套班底——这些人的主要任务,还是在黄沙原上种草!当然,也不是不能养羊!实际上,中原缺少羊毛,所以,皇帝的命令是,要养羊,可以,圈养!没有圈养的,抓到一次就罚钱!皇帝会解开这条禁令是没有办法。因为羊毛越来越贵了。从新式纺纱机的问世到黄沙原之叛,由子就是这羊毛。京师一带,一包羊毛从最开始的十几个铜板到后来的几百文再到夏天的一两银子一包,如今已经暴涨到了三两银子一包!这已经不是几倍的利润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现在,羊毛都比羊贵!不是皇帝发愁,而是一只羊都换不来跟它同体积的四包羊毛!而且从这个趋势看,羊毛还有继续往上涨的趋势!如今宣徽府已经停工,而山海关那边的将士们的冬装还没有凑起来!更不要说各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也不得不把贾琰的黄沙原绿化计划跟羊圈计划结合起来,在黄沙原上建立大规模的羊场,然后雇佣专人去种草,雇他们的孩子打草养羊……因为这次兵燹,皇帝还特地把晋中几个州府历年欠下的人丁税都给免了,还免了三年的赋税以鼓励生产。也就是说,这几个州府以前欠下来的人丁税就不用缴了,未来的三年,也不用缴税。国家赋税这一块,就从三年以后开始缴。消息灵通之人,迅速涌入晋王封地,广置田园。无论是不是搭上了宣徽府的线,无论是不是家里有新式纺纱作坊,反正,三年以后,晋中成了中原最大的棉纺基地。这里面又以薛宝钗薛宝琴姐妹的动作最大。她们都有钱,手下又有人,所以,在晋中一带购置足够的庄园,然后种草养羊,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当然,先一步动手获利也最大的人,自然是贾赦。至于林黛玉,因为沂王府的缘故,反而收敛了许多,只建了草场和羊圈。赵良栋再度回到了这片土地上。他依旧带着人在这里种草,不过,比起之前,规模大了不知道多少。数百年后,有西方的经济学者把这次的叛乱称之为东方版的“羊吃人”,但是东方学者却嗤之以鼻,认为对方以偏概全,明明大晋文宗皇帝和文昭皇后是为了治理黄河、造福天下,跟羊毛贸易有个屁关系。不过,贾琰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也知道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她不说,因为她是皇后,她必须保持沉默,但是在她的心里,有一本账。而这一年,后宫之中最大的事情,边是吴充容因为儿子的功劳,在多年以后再度登上了贤妃的宝座。就连严梦茹,也因为娘家外加她自己极力奉承上殿之故,升上了婕妤,成为皇帝后宫中升迁最快的嫔妃。没错,柯敬业,不,现在叫柯承业了。他为了表示对皇后的尊敬,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承业,以避讳皇后娘娘的娘家长辈。柯承业把很多东瀛平民运到吕宋岛上。东瀛人温顺又凶悍,对付吕宋岛上的土著,根本就不费什么事儿。而且大多数东瀛平民又勤奋老实,经过数百年的动荡,格外珍惜现在的生活。哪怕的开采矿石这么辛苦的工作,他们也十分珍惜。尤其是,现在他们能够吃上白米饭,这是以前的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米饭,在东瀛,那是贵族和大人物才吃得起的。就是因为这些东瀛人,加上吕宋的铜矿石又埋藏得很浅,让大晋的铜钱铸造非常顺利,除了少数跟羊毛这种极端情况,市面上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变得日渐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变得大方,给文武百官加了薪水还晋封了一批后宫,就可以理解了。第255章二十八岁的贾琰, 在这个年代, 绝对是个老女人了, 可对于两世为人的贾琰来说,别说是二十八岁, 就是三十八岁, 她也敢说, 她正拽着青春的尾巴。当然,她完全是有这个资本的。二十八岁的贾琰依旧貌美如花,十年的皇后生涯更为她增添了尊贵的气息。如果不是邢夫人带着巧姐进宫来看她,她都不曾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巧姐的模样生得极好,跟贾琏贾琰一样, 都继承了贾赦的那双桃花眼, 看着人的时候,就是不笑,也是含情脉脉的模样。这样的一双眼睛,生在男人身上, 尚且要惹出一身的桃花债,更不要说生在年轻女孩儿身上。就是贾琰, 偶尔揽镜自照的时候,她也会叹息,也亏得这个时代对女孩子的约束重,如果不是这个时代高门大户的女孩儿都藏在深闺, 若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更大唐一样开放,就冲着她这双眼睛, 都不知道要惹出了多少麻烦事儿!看着下面对着自己跪拜的贾萱,贾琰忍不住笑道:“一晃眼,竟然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我记得我进宫那年,巧姐还不记事儿,一转眼,巧姐都这么大了,竟然跟当年的四妹妹一般高了!不,也许巧姐的身量比四妹妹还高些。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这么一想,我都觉得自己老了。”邢夫人笑道:“看娘娘说的,娘娘青春正茂,哪里能说老?”贾琰笑道:“我到底已经不是刚进宫时的鲜嫩模样了。”不是贾琰说,这生了孩子的女人跟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区别真的很大,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臀围。就是身材保养再好,生过孩子的女人的臀围要比做姑娘时要大一圈。如果不是皇帝态度一如从前,待她极好,房事也顺利,要不然,贾琰都要怀疑皇帝是不是更喜欢没有生养过的女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对了,母亲,四妹妹如今如何了?她不是早就定亲了吗?我的添妆礼都备好了,却一个信儿都没有。”邢夫人忍不住道:“娘娘,四丫头可怜呐。好容易出了父孝,也定了亲,就等着过门了。不想,那家的哥儿竟然从考场里面抬了出来,不到五天,就没了!”“那岂不是又是三年?”在这个年代,女人守了望门寡,就是要另寻亲事,也要给前头的未婚夫守上三年。这是规矩。“正是。只是珍儿是个不讲究的。之前的父孝,还是老爷看着他才不曾出事儿,这二十七个月的丧期下来,他哪里还忍得住?!如今那府里也荒唐得紧,也越发乱了。你珍大嫂子也只管得住自己。因此,四丫头也冷了心,一度闹着要往家庙里去!要我说,即便是我们贾氏一族的家庙,到底是外头,哪里比得上家里?如果不是珍儿实在是不像话,四丫头小小年纪又哪里来的这些想头?因此,如今四丫头住在园子里,却已经跟居士无异。”没错,贾珍就是个在女色上管不住自己的!在这方面,贾琰都不抱什么希望!对于贾琰来说,只要贾珍不蠢到在父孝里头饮酒作乐让御史抓住了把柄,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贾琰想了想,道:“四妹妹心里终究是怎么想的呢?母亲,不是女儿说。我如今是皇后,要护着四妹妹一辈子,也容易。可是这世道对女人可不公平!现在四妹妹是清静了,我却怕她晚景凄凉。别人儿孙满堂,她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可不是这话。我原是这么劝的。我们家已经不是从前,靠着娘娘,她能愁什么婚事!可是她……唉!”贾琰想了想,道:“母亲,您下一次就带四妹妹进宫一趟,我亲自问问她。”在这个年代,哪家出了嫁不出去的女儿,可是十分丢脸的事儿,而且是整个家族一起丢脸。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法律也不许女人一辈子呆在娘家不嫁人。就是贾琰有这个权势,能够护着惜春不被官媒胡乱许了人,可是作为看着惜春长大的姐姐,贾琰还是希望惜春能够有个理解她又能够护着她的丈夫,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说完了惜春的事儿,贾琰有问起了贾母那边的事儿。“对了,母亲,这些年,老太太可好?”邢夫人想了想,道:“虽然我每个月都要过去五六趟,可老太太终究是年纪大了,精神不是顶好。不过,三丫头倒是平平安安地出门子了,宝玉还是老样子,反而是环儿,已经考中了秀才,就是乡试也下过一次了。只是没中。那边的政老爷倒是想让环儿继续走进士科,因此环儿依旧在努力。不过,婚事倒是定了。据说是一个举人的女儿。”这门亲事,还是探春帮忙找的。不得不说,探春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虽然红楼圈子里面如此数落原著里的三春:说擅棋全无沟壑、说擅字全无风骨、说好画冷情冷心,说的就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不过,人们只说探春品性不好,“全无风骨”,却不是说探春没本事。至少,探春出嫁之后,这小日子也是过得蒸蒸日上。王仁别的地方不好,有一点,他有点欺软怕硬。就是贾政这边分宗出来了,跟贾赦已经是两家人,在法律上,探春也不是皇后娘娘的姐妹了,可是探春结婚的时候,贾琰依旧送了丰厚的添妆礼,甚至不比薛宝钗当初结婚的差,王仁就知道,皇后娘娘没有忘记这个妹妹。因为这个,王仁就以妻子之礼待探春。也许跟贾宝玉一样,王仁也是个家里蹲的,而且王仁跟探春之间跟这个世道的大多数夫妻不一样,不是男主外女主内,甚至很有些男主内女主外的样子,可是这不等于他们的日子就过得不好。王仁就跟当初的贾琏一样,对原配妻子终究是有几分情义的,探春虽然跟王熙凤一样精明厉害,却比王熙凤知书识礼,很多事情,就是她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可是她依旧摆出了跟丈夫商量的语气,虽然最后行事肯定是照着探春的意思行事,却让王仁扎扎实实地感受到了尊重。也许现在王仁和探春夫妇不过是平民,但是他们的感情很好。跟贾琰一样,探春头一胎也生了女儿,如今肚子里又揣着一个。看怀相,有经验的人都说,她这一胎必定是个儿子。“那么,王子腾呢?虽然说不是三妹妹的公爹,可三妹夫幼年丧父,终究是他给养大的。若是不表示表示,只怕外头看着也不像。”@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邢夫人道:“娘娘,这话,我也劝过三丫头。只是,三丫头说,她男人记着旧事,不肯低头。”这个旧事,自然是指王子腾夫人心存着自己养一个儿子因此跟王夫人一样把王仁往废物养的旧事了。虽然探春不理会王子腾夫妇也不算错,可放到外头,总会有人觉得她心硬如铁,对名声不是好事儿。要邢夫人说,既然如今他们夫妇的小日子过得不错,手里漏点什么,照应王子腾一二,就是不看在亲戚的情面上,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也是不妨的。可是探春如此,外头看着,终究是有些不像。贾琰叹息一声,道:“三妹妹,也许三妹妹有自己的打算吧。这终究是她的家事,我们最多也只是看着而已。”邢夫人听说,也叹了一口气。是啊,这是探春的日子,她终究只是探春的伯娘了。别说贾政这一房已经分宗出去了,就是没有分宗,探春上头有王夫人这个名义上的娘,还有贾母这个亲祖母,也轮不到邢夫人多嘴。只不过,贾母是那个样子,王夫人又是一副样子,探春嫁的又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子,这日子也着实不容易。“还有兰小子。”提起了贾母和贾政那边,邢夫人就有很多话要说,“兰小子终究是那边老爷的承重孙,无论是他祖母还是他娘都对他寄予厚望……”贾宝玉既然靠不住,贾环本不是王夫人的肚子里爬出来的,又跟赵姨娘更亲近些,王夫人可不是只有贾兰这个孙子可以指望了?所以,为了拉拢这个孙子,王夫人往贾兰身边塞了很多漂亮的丫头,李纨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拦着,也能够把儿子叫到跟前一通的训,可是后来发现不对劲,她也只能给儿子塞人。因此,贾兰的年纪不大,屋子里倒是莺莺燕燕地一大群了。偏生贾政本身不大管这些不说,他的注意力都被贾环给吸引住了,因此等大家发现的时候,贾兰屋子里好几个丫头都已经不是姑娘的身子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这样的贾兰,怎么可能在科举中考得好名次?偏生王夫人和李纨两个心又大,一心想给贾兰找个能够帮得上他的媳妇,因此,明明跟贾环差不多的年纪,可贾兰如今也不过是个童生,连秀才都不是。更不要说婚姻了。但凡知道了这些事儿的人家,听到贾兰,没有不摇头的。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还记得吗?贾琏跟尤二姐的女儿,大名叫做贾萱,乳名是巧姐。第256章好吧, 贾政那边, 隔三差五地闹出一啪啦的戏, 让京师百姓饭后茶前不知道添了多少谈资。饶是贾政已经分宗出去了,可贾赦提起这个胞弟的时候, 也只能摇头。那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他还能如何呢?“如此看来, 二叔将来,竟然只能指望环儿了。”“谁说不是呢?”贾代善没得早,那是因为他是沙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浑身都是伤,因此才早早的没了, 连贾珍都不曾见过他的面。可是贾母是经历顶个儿长寿的老太太老诰命, 若是贾赦贾政兄弟都像了贾母,两个都是长寿的主儿,那将来,贾政说不定就指望着贾环给他养老送终了吗?贾琰想了想, 道:“别的我不能做主。但是给蓉儿平调到通州或者是保定却是可以的。这样,蓉儿回家也便宜些, 就是要把族里的事儿一起管起来也容易。总之,现在我们贾家出来做官的人越来越多了,多少人都盯着我们,这个时候, 我们家绝对不能乱!对了,蓉儿的亲事如何了?”邢夫人道:“哪里这么容易?那秦氏不好, 可蓉儿到底是我们贾氏一族宗族嫡支的哥儿,未来的族长。他的妻子就是将来的宗妇,怎能马虎?可是珍儿的行事在那里摆着,谁人看得上这样的亲家!”虽然贾珍自己不在乎,可京里有数的人哪里不知道?贾珍这个人在女色上把持不住自己不说,还是个喜欢爬灰的。贾蓉又常年在外头,把自家闺女嫁到这样的人家,可不是把自己的闺女往火坑里面推吗!而舍得自己的女儿的人家,贾蓉自己又看不上。所以,贾蓉的婚事,竟然比贾宝玉还难些,以至于这一年年的,就这样耽搁了下来。听见邢夫人这么说,贾琰立刻想起了一个人来。若是论身份和行事,这位倒是顶顶适合的,就是贾家高攀了,因此需要她这个皇后出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这样一想,贾琰反而放了下来。这位姑娘的身份,没有皇帝点头,就是她看中了也不行。“那么,哥哥呢?母亲,虽然哥哥一直在南边,有严姨娘伺候着,可是哥哥毕竟是父亲的长子,也是庆荣侯府的世子。若是他没有嫡子,这祖宗基业和爵位……”邢夫人道:“娘娘就没有想过琮儿?”毕竟,在国法上,贾琮才是贾琰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我从来没有让琮儿继承家业的打算。母亲,规矩不能乱。家里的爵位,还有祖宗基业,就只能由哥哥的嫡子来继承。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含糊的。否则,就是乱家之兆。”听见贾琰这样说,邢夫人可着实松了一口气,道:“娘娘,虽然事情还没有定下,却也有八九分了。”“哦?是谁?”“娘娘可记得琏儿的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