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6      字数:5316
  邢夫人道:“当然知道!不止你父亲,就是我身边,也有万岁的人呢!我们家有多少家业,万岁清清楚楚。”要邢夫人说,也亏得是当今万岁,换了别人,只怕还不知道怎么馋呢!就是当年以仁德闻名的太上皇,不也抄过臣子的家吗?贾琏迟疑了一下,道:“母亲,儿子的意思,等三年孝满,茂儿也十六了,给他找门亲事,分他些产业,让他出去过活可好?”“他是你儿子,这事儿,你看着办就好。只一样,不能超过嫡子应得的三分之一!还有,你父亲指定的祖业祖产的这些,不能动。”“是,母亲,儿子记住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还有萱姐儿。她到底是你第一个孩子,年纪也大些,这么多年来,又是她在你父亲跟前替你尽孝。你也该为她找门好亲事才是。她比茂哥儿还大两岁呢!”贾萱如今都十五岁了。如果不是在孝中,都要办及笄礼、相看人家了。可偏偏家里先后办丧事,只能耽搁了下来。三年以后,她都十八岁了!贾琏迟疑着道:“母亲,这,您看,儿子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南面,对京里都不熟。也认不得什么人家。您看,把萱姐儿嫁到严家……”“不行!”邢夫人斩钉截铁地道:“琏儿!你把萱姐儿当成什么人了?还是你根本就忘记了,萱姐儿是我一手带大的?!把她嫁到严家!亏你想得出来!算了!你认不得什么人,大不了我回头求了娘娘!反正娘娘也只说不过,有她在,贾家的女孩儿不会进宫,可不等于说,萱姐儿就不能嫁到皇室宗亲家去!就凭着娘娘在!我们萱姐儿想嫁给谁都没问题!”邢夫人的声音一拔高,贾琏就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等邢夫人说完了,贾琏哪里还敢反驳,只能连声应是。邢夫人道:“琏儿,我知道,你想让茂儿早早地成家,分出去过,就是怕家里的钱财太多,引人注目。那我也就直说了。萱姐儿的婚事,我会去求了娘娘,但是萱姐儿的嫁妆不能简薄了。你看着办!”邢夫人也不知道贾琏是故意呢,还是耳根子太软,要她说,八成是贾琏的耳根子太软!这样的人,天高皇帝远的,在外头还好,若是在京里,或者是别的地方,迟早会出问题。邢夫人连夜写了一封信,让人递到玄武门口了。稍晚一些时候,严碧琚就听说了这件事情,她一面感动于丈夫的温柔,却也知道,丈夫如果这样下去,对家族、对她的儿子们都不好。她如此劝贾琏,道:“老爷,我跟了您这么多年,您把我放在心里,是我三辈子修来的福气。可是老爷,您除了是我的夫君之外,还是这庆荣侯府的主人,是娘娘的兄长。还请您多多为家里考虑才是。”“可是,这也着实委屈了你。”严碧琚摇了摇头,道:“老爷,我不委屈。您难道忘记了吗?当年我父亲可是要把我献给老太爷的。能嫁给老爷,是我的福气,我哪里还能不知足呢?老爷,早些把茂儿几个分出去也好,省得将来祸起萧墙,毁了老太爷一辈子的心血!”“可是母亲说,萱姐儿……”严碧琚立刻道:“老爷,我们在南面这么多年,大姑娘替您在老太爷、老太太跟前尽孝,这些原本是她该得的。老爷,您先跟妾打个底儿,您打算给茂儿多少家当?”贾琏想了想,道:“五十万吧。”严碧琚立刻摇了摇头,道:“老爷,这太多了,您给个三四十万的就差不多了。他,终究是庶出。反而是大姑娘,您很该给她五十万的陪嫁。”贾琏立刻摇头:“这怎么可以?她,她终究是个庶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若是老爷不同意,那就用我的私房补上!”严碧琚好说歹说,终于让贾琏点头,等三年孝满,就给贾茂说亲,然后让贾茂带着三十五万的家当出去过活。而将来贾萱出嫁,贾琏就给二十万两银子的陪嫁外加十万两银子的压箱钱。第262章这些事情, 很快就传到了清凉殿, 很多人, 包括博陵公主都知道了。失去父亲之后,贾琰有一阵子没有缓过神来, 即便贾母过身之前她把十皇子给生了下来, 却也提不起什么兴致。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 人是好好的,可孩子被抱下去了,她就呆呆的。看见这样,博陵公主着实担心,有一天, 博陵公主忽然忍不住, 顾不得宫规和礼仪,扑到母亲身上,紧紧地搂着母亲,放声大哭。女儿的哭声终于惊醒了贾琰, 贾琰轻轻地拍着女儿的背,道:“好了, 七斤,娘没事儿,娘没事儿。”博陵公主不顾衣裙上全是洒了的汤药,哭着道:“母后娘娘, 您,您可把七斤吓坏了。”贾琰摇了摇头, 道:“七斤,娘可跟你说过娘小时候的事儿?”博陵公主摇了摇头。贾琰道:“啊,那个时候,娘还是庶女。”“娘原来是庶出吗?”“对,娘本来是庶出。那个时候啊,那个贾州判住在我们家的正堂里面以荣国府主人的身份出去应酬交际,反而是你外祖父,明明继承了爵位,是正经的爵爷,却住在了后花园里。你大舅舅早亡,你二舅舅被养在了贾州判那边,而我,被我祖母抱走了,而你三舅舅还在襁褓里面,不知事儿。那个时候大概是你外祖父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候。我还记得,我巴着新太太,厚着脸皮蹭了新太太的车回去给你外祖父请安的时候,你外祖父脸上的惊喜。实际上,我那个时候心里也在打鼓,怕新太太讨厌我,怕你外祖父不喜欢我。那个时候,我那个奶嬷嬷就喜欢这么吓唬我。我也一度当了真……”“后来呢?”“后来?我发现我们太太虽然与家里不同,却是顶顶和气的一个人,而且很喜欢小孩子。而你外祖父,当我第三次去给他请安的时候,他就送了我一支新的簪子,还跟我说,女孩子就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支簪子,母后一定好好地收着吧?”贾琰摇了摇头,道:“我那个奶嬷嬷本不是个好的,喜欢偷我的月钱、我的首饰。偏生我那个时候在我祖母的荣庆堂后面住着,吵嚷起来的时候,惹得祖母很不高兴,加上有人在背后挑拨,连母亲也落了不是。因为那人在祖母跟前说,是太太撺掇的……然后,我就被关了起来,禁足了差不多三个月。”说着这话的时候,贾琰的声音又低了下去。“母后,那后来呢?”“等我找到机会去父亲跟前哭的时候,那支簪子已经找不回来了。甚至太太也一度被父亲误解,在那段日子里受了不少委屈。也亏得太太心性好,就是下面有许多闲言碎语,依旧不曾怪过我。我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一点一点地跟太太亲近起来的。”贾琰道,“不过,父亲知道之后,第一时间,就把我那个奶嬷嬷,连同她的家人,统统发卖了出去。而且,我也变成了在父亲的东大院里小住,然后小住就变成了长住,再然后,我就在父亲的院子里面发现了红薯。”“红薯?”“对,父亲说,这红薯,容易长,叶子绿,茎却是紫色的,又软,容易装饰。父亲的小花园里面还有用红薯的藤扎的拱门。结果,我竟然淘气地去扒红薯的根,然后就发现,那红薯的茎块特别大。我就好奇地跟父亲对嘴了两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然后母后跟外祖父,就发现了红薯的好来了?”“对。其实,要我说这本来就是父亲的功劳,不想,最后还是便宜了我跟哥哥。”贾琰道,“我这辈子,多亏了父亲护着。如果不是父亲,我被人欺负死了也没人知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如果不是贾赦,如果不是那几次厚着脸皮爬了邢夫人的车子,说不定贾琰就要走上原著里的贾迎春的老路了。回顾此生,贾琰比任何人都清楚,这辈子她得了贾赦多少庇护。虽然说贾赦把她记成嫡女,一半是为了跟贾母赌气,一半是为了跟贾政王夫人别苗头,还有一小部分是因为骨肉天伦,可是对于贾琰来说,她能够走到今天,贾赦的能力和作用,无人能及。博陵公主立刻道:“母后,如果是这样的话,您更加不应该颓丧下去才是!您可知道,庆荣侯府出事儿了。”“怎么了?”博陵公主立刻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贾琰一目三五行地迅速看完,淡淡地道:“我这个哥哥,从来就是糊涂又心软的。要不是他这个性子,他当初不会给别人当跑腿的小厮都跑得那么起劲。”跟王熙凤结婚都两年多了,被贾政当成管事奴才使唤,竟然一点都没发现不对劲。也是没谁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要贾琰说,有的时候,她这个哥哥,智商真的需要充值!“母后?”“横竖他料理庶务有些长才,就让他在家守着那份家业便是。”既然贾琏这么多年都没有长进,那就让他回家吃自己好了。只要不让贾琏补缺,就能够把贾琏犯错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说不定还能够给自己捞些名声和好处。至于别的,贾琰说过,她不拦着严碧琚的几个孩子上进,这是实话,而且这几个孩子年纪也不大,等他们长大,少说也要十年。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见母亲恢复了斗志,博陵公主安心许多。她道:“母后,有件事情,女儿想跟你商量。”“你说吧。”“外祖母在信里说,她想推荐几个人给母后使唤。可巧,女儿也不小了,将来也要管家理事儿的。您看,这些人,女儿先见见?若是好,再向母后推荐?”“好。这件事儿,就交给我们的七斤了。”不就是严家吗?如果贾琰直接出手,那就招某些人的眼了。还不如由博陵公主出面,就是出了事儿,也不过是小孩子心性,闹出了笑话。只要不违背了国法,不,应该说,就是犯了国法中的某些条款,只要不惹了皇帝的忌讳,博陵公主也不会有事儿。见母亲点了头,博陵公主也笑靥如花。她不喜欢那个严婕妤,哪怕这个女人现在连给她的母后晨昏定省的资格都没有。第263章正在这个时候, 就看见皇帝带着七皇子进来, 一进门, 就笑道:“七斤啊,你跟你母后在说什么呢?你母后兴致这么好?”后面的秦王已经在帘子外面跪下来拜见母亲了。这边贾琰才让儿子起来, 那边博陵公主已经跟父亲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父皇, 母后在跟女儿说她小时候的事儿呢。母后说, 她小的时候跟贾家先头的太夫人住在一起,不是跟外祖父外祖母住在一起的,就有那些小人欺负母后,偷母后的月钱首饰。如果不是外祖父,母后可惨了呢!”博陵公主的话勾起了皇帝对贾家早年的记忆。他道:“是啊, 你外祖父是个好的, 当年朕跟你弟弟一般大的时候,你外祖父就已经是你皇伯父老义忠亲王的伴读了。你皇伯父出事儿之后,他的旧臣大多都改弦易辙,只有你外祖父, 回了家,在家里一住就是一二十年。当年如果不是母后跪在朕面前告状, 说家里的奴才作奸犯科,要朕帮忙替贾家收拾这些张狂的奴才,朕也不会知道你外祖父在那些年里头受了那么多委屈。”无论事情的起因如何,对于皇帝来说, 忠臣总是讨喜的,哪怕这个忠臣忠的不是自己。贾赦不肯出来做官, 把功劳让给了儿子女儿,那是他的忠!虽然以前皇帝从来没有表示过,但是,这不妨碍他对贾赦的欣赏。尤其是贾赦过身之后,他再回顾贾赦的这一生,往日里不觉得,现在想起来,竟然是样样都好!淳顺,这就是皇帝对贾赦的评价。博陵公主立刻就道:“父皇,既然这样,那有人要欺负外祖父外祖母一手养大的表姐,这可怎么办啊?”“哦?发生什么事情了?”博陵公主跟贾琰交换了个眼色,把那封信拿了出来,道:“父皇,这是前两天外祖母叫人送进宫的!您看,舅舅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要把表姐嫁到严家去!他也不想想,表姐即便是庶出,好歹也是外祖父外祖母亲手养到这么大的!”皇帝看完书信,这才道:“你这个舅舅啊,从来都是耳根子软的。心也软。”“那他是怎么爬上这布政使的位置的?”“你外祖父可是给他找了一堆的师爷,你母后还求了朕,给他塞了好几个能干的属官,加上他运气好,赶上立了大功劳。升迁,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儿。”皇帝转头对贾琰道,“皇后,你对国舅有什么安排吗?”贾琰道:“皇上,我哥哥能力有限,性子和手段也平平,方才我还跟七斤说呢,他也就在打理庶务上有些长才罢了。更何况,我娘家也跟别家不同,父亲走后给我两个兄弟留下的,可是上千万的家当。冀中、齐鲁、豫州,这几年又添了晋中和秦川。这些,可都是中原极为要紧的地方,而我娘家在这些地方都有大批大批的产业。因此,绝对不能乱。万岁,真要我说,与其让我哥哥出孝之后就任什么官职,还不如让他在家把这些地方管理好。然后您给他什么爵位什么高帽子高俸禄戴着,让他乖乖地呆在家里就成。”一句话,就别让他呆在朝堂上做什么官就好。皇帝道:“这的确是个好法子。不过,国舅终究好年轻,他还不到四十吧?现在就要他退下来,只怕意难平。”博陵公主道:“看父皇说的,等二舅舅出孝了,父皇和母后再跟他好好说说不就成了?横竖舅舅的耳根子软,只要把话说明白了,不怕他不听!”@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说得皇帝也笑了起来:“正是,贾琏就是个软的。到时候,跟他说一说就成。”看见贾琰脸上也浮现出了点点笑容,皇帝可算是松了一口气:“皇后,你可把孩子们给吓坏了。”贾琰收起了脸上薄薄的微笑,道:“皇上,虽然说我打落地就生在富贵家绮罗丛里头,可是没有父亲的话,我只怕就跟当年的林妹妹一样,名义上不是孤儿,实际上却跟孤儿没什么两样……父亲一走,我,我就好像失去了娘家……”皇帝见状,伸手把贾琰搂进了怀里,博陵公主见状,连忙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着一直跪在外面的弟弟一起出去了。身后,隐隐地传来父母低低的说话声:“我知道,我知道。当年母后走的时候,我也一样……”皇帝口中说的母后,自然是指端懿皇后。端懿皇后走了以后,当年还是个半大孩子的皇帝,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过得跟孤儿没什么两样。虽然有亲生父亲,虽然有一二十个亲兄弟,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孤寂,皇帝至今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