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更新:2023-06-26 10:57      字数:4959
  虽然我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依旧跟霹雳戏迷有很大的出入。但是,我依旧冒犯了喜欢这个角色的广大霹雳戏迷。我很抱歉。前年的时候,我因为听了别人的道听途说,因此下笔的时候写了一篇根本不能算同人的同人,让你们心爱的角色变得完全失真,我很抱歉。而且当时我不知轻重,在自己半懂不懂的时候,跟人在评论区里面跟人讨论霹雳角色,误导了我当时的部分的书友,我很抱歉。我因为愤怒而失去了理智,违反了我们的约定,我很抱歉。还有我当时因为太过生气失去理智把搞事的人跟霹雳真正的戏迷混为一谈,而说出了逼我说风采铃是完美女性这样的话,我很抱歉。第300章无论是崖州还是琼州新任知府、琼州市舶司都早早地得到了消息, 所以, 对新式桨轮船即将来到南洋一事, 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当然, 鉴于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的条件, 从北海到南洋, 大多数船只的航期都很难估算,受季风和洋流的影响,船只到达的时间往往能够相差半个月以上。所以,当码头上得知新式桨轮船按时到达的时候,琼州新任市舶司最高长官提举曾葉着实愣了一下, 等听说只有一艘的时候,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急切地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是遭遇了敌人,或者埋伏吗?”曾葉当然知道,南洋诸多藩国是多么的野心勃勃,想要从大晋的身上啃下一块肉。作为大晋琼州市舶司提举, 曾葉自然不会对航海之事一无所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相反,他很清楚, 从北海到南洋,这么遥远的距离,新式桨轮船竟然能够说好哪天到就能够三天之内到达,这说明, 这种船只,受季风和洋流的影响很小, 不像现有的船只,船期能够相差出一个月去!这样的船只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海洋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而在这方面,大晋已经走到了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的前面。负责传话的小吏可不知道这个,他只是如实地报告自己知道的事情:“回大人的话。方才水师孙总兵那边已经传出话来,说是的确遭遇的埋伏,而且还是茜香国大军。不过,他们那一百条船在我们的船面前,就跟纸糊的一样,就唰唰唰,那么来回穿凿了几次,就没了一半多。还俘虏了四十条船。现在,我们的船正押着这些船往琼州来。方才那条船,就是前来通报,希望孙总兵能够派人接应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曾葉听得热血沸腾。他佯作镇定地挥手让那小吏退下,自己取过纸笔,才要写,却发现,自己激动得连笔都拿不稳。师爷刘绩忍不住道:“东翁?请问……”“茂功啊,你可知道,我盼着这一天,盼了多少年了吗?”刘绩还没有反应过来。“东翁?”曾葉道:“我祖籍南直,打祖父那一辈,就举家迁徙到了金陵。别的不说,当年的金陵市舶司多繁华啊?海外多少番邦的船只都在那一带停靠,就为了向当年的高祖陛下和太宗陛下进贡。可是呢,我大晋什么都好,却偏偏学了前朝,禁海!你想,那些金毛碧眼的蛮夷都已经把商船开到我们大晋的金陵来了,那么下一次来的,是不是他们的战船呢?”刘绩傻眼了。他当然知道,曾葉在担心什么。没错,百年前大晋开国之初,红毛蛮夷、黄毛蛮夷的船就行驶到了大晋的海域,那么,百年之后,他们的战船是不是就在大晋的门口了呢?刘绩想了想,道:“大人,这新式的桨轮船掣肘太多,比方说,煤炭。我们琼州最多的是什么?是沉香木,是檀香木!这些,都是银子!”不是刘绩说,朝廷要他们为桨轮船准备煤炭,根本就是拿银子在烧!曾葉道:“这件事情,本官会写在折子里面。大不了,学那个什么胶林一样,划一片地,专门种那种快升快长、用来烧炭的树?再不然,我们就鼓动崖州那边的人一起,去南洋诸岛找石炭?诏令里面不是说了吗?石炭、泥炭都是好用的。”刘绩忽然失笑:“昔年大家都说,云中那边苦,周围的山里都是黑石,根本就不能用来耕种。因此大家都不愿意去。如今看来,那哪里是什么贫瘠之地!根本就是黑色的金子!晋王可是坐在了聚宝盆上了呢。”云中那边四周都是煤山,还要受雁门关总兵的挟制,本身就是刷不出什么政绩的地儿,还是个受气包。可是这新式桨轮船一出来,云中城的重要性立刻上了几个台阶。曾葉道:“是啊。这种用火的船只,以后肯定会成为海上最多的船。”刘绩道:“东翁,您还没说呢。在今日之前,谁会想到,明明是走在水上的船,怎么会要靠火力驱使呢?这怕是古人千百年都想不到之事!我想着,太上皇后娘娘既然让火上了船,她不会让铁浮在水上吧?”曾葉先是一愣,也跟着失笑:“很有可能哦。”说笑一阵,曾葉也有了头绪。他在奏折里面提醒朝廷注意越来越多的红毛、黄毛蛮夷来到大晋海域,同时,也极有远见地提出了,新式的火力桨轮船对未来的巨大影响力。提醒大晋朝廷,既然这种桨轮船的核心部件是用铜所造,那么,吕宋岛的重要性也会突显出来。他在奏章最后呼吁朝廷加强防备,一定要牢牢地把吕宋岛拿捏在手里。@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就在曾葉窝在书房里面写奏章的时候,琼州的将士都在为新式的桨轮船而欢呼。之前琼州遭遇的什么事情、朝廷为什么从长江水师调遣人马,他们的家眷为什么也受命,现在就在来琼州的路上,他们都清清楚楚。不是他们说,他们一辈子在水上讨生活,他们很清楚船的重要性。船,才是水上人的命!更大更好更快的船,有的时候,能够让水上人多出两三条命来!所以,别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激动。琼州可不仅仅只有军队,还有以商人之名来此探听消息的。其中有个叫郝明山的人,在海边看到这艘新式桨轮船的时候,当时就变了脸色。他很快就带着自己的手下乘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大约半个月之后,他带着两个在南洋有不小的名气的倭寇首领的头颅重返琼州,向大晋方面请降。琼州知府代表大晋方面接受了他的请降,并且让琼州总兵孙绍祖收编了这个人和他的部下。有柯承业这个先例在先,沿海各地官府并不会轻易责难这些向大晋请降的倭寇,只要他们迷途知返,大晋都会接受他们。更不要说,大晋方面,如今正需要大量的人马,要征伐茜香国呢。作者有话要说:大同,古称云中。第301章曾葉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煤炭和铜的重要性的人。作为亲眼看到火力桨轮船第一次试航的人, 闻彦修就是第一个上本, 要求国家把吕宋岛升为直隶州并且从内地迁徙大量的人口过去的臣子。他在奏章中明确地申明, 要求大晋对火力发动机技术严格保密,泄密之人, 应当视同通敌叛国, 夷三族, 以儆效尤。@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闻彦修的奏章在内阁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年轻的皇帝拿着奏章来找贾琰的时候,贾琰正在看工部和将作监的最新报告。贾琰其实很想让下面开始研制铁船,但是,她也知道,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高楼大厦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的, 而她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火力发动机在这片土地上推广开来。而火力发动机如何推广?贾琰推演了数遍,之后竟然哭笑不得。要推广火力发动机,要么, 就是大量地改建现有的巨艋型战船,要么, 就是全国范围地推广纺织业,把发动机用到纺织生产上去。只有被充分使用,才能够得到更多经验,才能够促进火力发动机更新换代。所以, 皇帝把闻彦修的奏章送上来的时候,贾琰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过来, 而是道:“皇儿,你虽然还没有加冠,但是,你已经是这个国家的君主了。有些事情,应该学会自己决定。而母后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历史上,从来就不曾少过接触过权柄就舍不得放下的帝王之母。别的不说,从吕后开始,多少王家悲剧,都是从权势二字上来,这一对对母子反目的,还会少吗?跟贾琰这样,只关注工部和将作监,很多很多事情,贾琰都保持了沉默,即便是坐在金銮殿上,都轻易不会发出声音,任由皇帝自己跟那些臣子做决定。虽然不是没有人说,牝鸡司晨不是好现象,但是年轻的皇帝坚信,自己的母亲并不是这样的人。就跟今天这样,皇帝带着奏章来请示母亲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大多数时候,贾琰并不过问,最多也只是叫皇帝把内容复述给她听,然后问问皇帝的想法,大多数时候,贾琰并不发表意见。或者说,贾琰的意见比太上皇少得太多了。皇帝道:“母后,正是因为此事跟母后手头的事情有关,儿臣才会带着这本奏章来见母后。无论如何,还请母后看一看。”贾琰微微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才接过了那本奏章。对于前面的把吕宋定为直隶州的内容,贾琰点了点头。大晋人能够想到这一点,她很满意。大晋东方的这片岛链必须掌握在大晋的手里。要不然,遗患无穷。枢密院和政事堂有人能够想到这么多,自然是好事。而后面的火力发动机部分……贾琰笑了笑,抬起头,对皇帝道:“灁儿,你可知道,我现在每年从自己的私库里面掏多少钱出来,用在这个火力发动机上吗?”这个名字,本是贾琰亲自制定的。虽然大晋上上下下都觉得,这个名词又长又拗口,可因为是贾琰指定的,所以这个名字就这样确认了下来。皇帝立刻肃容道:“回母后,儿臣知道,母后特别从私库拿出了五百万两白银。”贾琰道:“那么,你也应该知道,我手里的私库,原本是你皇祖父的,有的是你父皇托我保管的。而这些产业,每年的收益,主要是用来支应玄衣龙禁尉和紫衣虎贲卫的开销的。换而言之,偶尔为之,从这里头调遣银两也就算了,但是,一旦成为惯例,这两支密卫就会出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两支密卫,如今正在海外执行秘密任务,没钱不行。这可都是关系到大晋海疆的安全的重要任务。“儿臣知道了。”皇帝想了想,道:“那母后的意思是,以后,这笔钱走国库?”“你以为,政事堂会同意吗?”皇帝立刻摇了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不是皇帝说,国家每年岁入才四五千万两纹银,这还要军饷军备啥的,就要掏去一大半。而且文武百官的俸禄都是从这里支应的,大晋各地每年闹灾,赈济的钱粮也是从国库走的。还有各地的水利工程,都要从这里面挤银子。大晋的国库,本来就是捉襟见肘。火力发动机的这笔银钱,别说是从国库走,就是皇帝开个口,政事堂都要跳起来。皇帝道:“母后,那您的意思是……”贾琰道:“朝廷没钱,这是事实。要不然,母后也不用算计上高句丽。如今高句丽是平定下来了,也正式归了我们大晋。但是,治理也是一个极其头疼的问题。既然这片土地已经是我们大晋的,我们就不能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横征暴敛。那不利于百姓归心。”“儿臣知道,母后。”贾琰道:“灁儿啊,你也是知道的,就是金银铜铁,进了火炉子,也是要变形的。这也是母后最担心的一点。也就是这一路上风平浪静,更准确的说,是因为那些蛮夷对我们的新式船只的速度心里没数,这才错过了拦截的机会。若是全力行驶,或者进入战斗形态长达半个时辰,这种火力发动机是会出事的。”说着,贾琰就递过去一份报告。皇帝一听,吓了一跳。他接过报告,三下五下地看完,这才抬起了头,道:“母后,您的意思是,这种船,根本就不实用?它只能昙花一现。”贾琰拍了拍皇帝带来的奏章,道:“可是皇帝,枢密院也说了,这种新式的船,它的速度惊人,将是海洋水师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三次试航,只怕整个海上都已经知道了新式火力桨轮船的消息。我们停下了,你以为,别人就不会造吗?橡胶可不是我们大晋独有的。”皇帝立刻请示贾琰:“那,母后的意思是,制造更好的火力发动机?”贾琰道:“对。接下来,我打算用钢铁。”大晋那位疑似穿越者的太|祖|皇帝留下了炒钢法,这也是当年大晋能够硬生生地夺了江山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个法子,所以大晋的钢铁制品的平均成本才不那么高。当然,炒钢法跟钢铁制品,这些都是国家管制用品。好比说贾琰,明明是制作火力发动机需要大量的优质钢铁,但是枢密院没有看到火力发动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拒绝为太上皇后的“奇思妙想”提供钢铁!对!以贾琰的身份和地位,贵为太上皇后,垂帘听政的太上皇后,她就是有钱,政事堂和枢密院都一致不肯点头,批复她的申请!这才是贾琰不得不使用铜的重要原因。皇帝想了想,道:“可是母后,儿子也听说了,将作监也试过,用铁制作这个,似乎是容易炸膛。”贾琰道:“应该是钢铁的配方不对。总之,这个法子,是一点一点地实验出来的。如果皇帝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分别用钢铁和铜来制作。”“可是母后,这样一来,只怕糜费甚巨啊。”贾琰道:“所以,母后打算把这东西向民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