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他身边的女人
作者:浅墨淡香      更新:2022-05-06 02:09      字数:5766
  容嬷嬷看着若兮说道:“君良,可能不是君家的血脉!”

  若兮一愣,片刻才回味过来容嬷嬷所言的意思,嘴角扯起一丝玩味的笑容,“你这意思……是那个老太婆红杏出墙?”

  “……”

  容嬷嬷摸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大小姐,这意思,是你的祖父被带了绿帽子,你那么开心,真的好吗?

  她咳嗽几声,又喘了几口气,才说道:“那次老奴无意中偷听到老夫人和宜妃在吵架,隐约听到宜妃讽刺老夫人什么混淆君府血脉,日后有何脸面去见君家的列祖列宗之类的话。”

  她看了一眼若兮,低声说道:“至于详细的情形,老奴就不清楚了。”

  若兮沉思半响,才对着浅碧使了个眼色。

  浅碧会意,从荷包内取出一小瓶药出来,走到容嬷嬷身边,递给她,“嬷嬷每日吃一粒这个药,我再配以针灸,你身上的毒便可被逼出来。”

  若兮接着说道:“这几日大厨房那边送来的饭菜,你偷偷处理掉吧,我会让三夫人那边另外给你安排吃食的。”

  容嬷嬷捏了捏手中的药瓶,有些着急地问道:“那……大小姐什么时候可以将老奴弄出这君府。”

  若兮敲了敲桌子,“过几日吧,等再过几日,你就完全自由了,到时我会带你去见六殿下的。”

  容嬷嬷看着若兮眸中闪过的志在必得的目光,忽而心安了几分。

  太子府,碧落院,是苏侧妃的院子。

  洞房花烛夜,自是缠绵悱恻,二人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又是一番嬉戏洗漱后,两人便相携着进宫拜见皇上皇后,再回到太子府时,已是晌午。

  两人又相携着直接去了晴香园,彼时太子妃已经估摸着时辰,让人备好了午饭。

  两人进去时,瑞涵正带着人在摆桌子,看见他们进来,急忙停了手上的动作,躬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侧妃娘娘。”

  本来坐在上首的太子妃也站起身来,微微福身,“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心情极好,“都起来吧。”

  他松开苏幸雨的手,对着太子妃虚扶了一把,“你现在身子不方便,都是自家人,这些虚礼以后便免了吧。”

  太子妃淡笑着谢过,然后直起身来。

  一旁的苏幸雨眸光流转,便上前一步,对着太子妃福下身去,“妾身见过太子妃娘娘,娘娘万福!”

  太子妃这才认真看向苏幸雨,昨日蒙着盖头,直到此刻,她才看清楚这位侧妃娘娘的长相。

  只见面前的女子一身粉红色华衣裹身,外披同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细细挽了个芙蓉髻,上头插金镶珠石云蝠簪,一小撮秀发垂于胸前,略施粉黛,竟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清纯之美。许是初承恩露,双颊边有着若隐若现的红扉,整个人清灵透彻之余又不失妩媚勾魂,果真是个惹人疼惜的女子。

  太子妃含笑将她扶了起来,捏了捏她的手心,“苏侧妃不必多礼,刚殿下不还说了,都是自家人,这些个俗礼便都免了吧。”

  说着她又看向太子,“殿下和苏侧妃一早进宫,折腾了一上午,想必都饿了吧,本宫这里已经备好饭,不如就先用饭吧。”

  太子点头,一撩衣摆,便在饭桌的中间位置坐了下去,然后指着他旁边的位置对苏侧妃坐下,“幸雨也快坐下吧!”

  苏幸雨眸光流转,有些踌躇地看着他。

  太子妃淡淡一笑,便走到另一边坐下,边吩咐瑞涵道:“瑞涵,快去请苏侧妃坐下吧。”

  瑞涵急忙上前,想要去扶苏侧妃,苏侧妃却微微一闪,脚步轻移,没让瑞涵近身,便走到太子旁边的位子坐了下去。

  瑞涵也不在意,从容地走回太子妃身后,为她布菜,太子和苏侧妃自然也各有婢女为他们布菜。

  饭毕,婢女们手脚麻利地将饭菜撤了下去,又另上了上好的碧螺春来。

  太子妃优雅地抿了口茶,似是不经意地说道:“听闻苏侧妃诗名远播,不知何时能让本宫见识一下。”

  说起这个话题,太子似是很兴奋,接口道:“可不是嘛,幸雨她之前可是诗……”

  “殿下!”苏幸雨笑着打断了他,“妾身那点本事,哪里敢拿出来在太子妃面前献丑。妾身听闻太子妃未出阁前就有都城第一才女的盛名,一直钦佩不已呢,若能见识一番,那才是修了三辈子才得来的福气呢。”

  太子妃淡淡一笑,本身也不过是随意说说罢了,便也客气两句推了过去。

  几人又说了会子话,太子便又携着苏幸雨离开了。

  这边太子妃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眸光微转,看向身后的瑞涵。

  瑞涵急忙说道:“奴婢已经安排了人在碧落院,只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只是个三等的洒水丫头,她近身的都是自己从苏府带来的丫头。”

  太子妃微微点头,“此人一见便是个不简单的,慢慢来,不必太过激进,免得引起她的怀疑。”

  太子妃看着院子里的盛开的鸡蛋花,神情有些恍惚,不知为何心里涌起一股不安,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了自己的腹部。

  皇宫,宁慈殿。

  自从上次越国哈塔皇子和紫霞郡主的事情发生之后,太后便让人将小佛堂搬到了宁慈殿正殿后头的一处偏殿内。

  佛堂内,正中央供着一尊抿着嘴唇眼神慈悲的佛像,面前供奉着一碟苹果,一碟仙桃,还有一碟粉红色的馒头,还有四盏酥油长明灯,周围摆设都无灰尘沾染,显见得是有人固定来此打扫的。

  佛像下放,太后一身素色宫装,跪在一张金黄色的蒲团上面,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双手交叉在胸前,不停地转动着手上的佛珠。

  离着她几步远的地方,宜妃安静地候在那里,也是一脸虔诚地看着上面的佛像。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太后身形微动,放下手来,似乎是要起身的意思。

  宜妃急忙快走几步到她身边,小心地将她扶了起来。

  太后的目光飘过她的脸上,淡淡说道:“你怎么来了?”

  宜妃跪下去帮她整理了以下裙摆的皱褶,又站起身来扶着太后往外走去,轻声说道:“臣妾今日正好闲着,特地来陪陪太后!”

  她回头看了一眼在雾气萦绕下越显神秘的佛像,又微笑着说道:“母后这般虔诚,佛祖定会保佑大褚国祚昌盛的!”

  太后脸色平淡,并未说话。

  回到正殿,厉嬷嬷便领着两个宫女进来,给太后和宜妃上了茶,又另外备了几碟小点心。

  宜妃优雅地伸出涂着蔻丹的手指,捏了一块桂花红枣糕,咬了一小口,便笑看着太后说道:“母后刚才还问臣妾来这里做什么呢?您瞧,只有来您这里,才吃得上这般好吃的点心呢。”说着她又看向太后身后的厉嬷嬷,“厉嬷嬷这糕点的造诣真是越发了得了,该让那些个眼睛长到天上去的御厨们看看,也让他们自惭形秽去。”

  厉嬷嬷微微一笑,福了福身,“娘娘谬赞,老奴愧不敢当!”

  宜妃把那桂花红枣糕吃了,又抿了口茶,才看着太后说道:“母后,臣妾听说,臣妾那外甥女前些日子给母后和二殿下惹了不少麻烦,臣妾在这里代臣妾那不着调的外甥你向母后您请罪了。”

  这要是若兮在这里,定是要骂她一句多管闲事,你算哪根葱?能代表本小姐吗?

  太后倒是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依旧淡淡说道:“罢了,小孩子家家的,小打小闹罢了,还真当回事了。”

  “只不过……”,太后颇有深意地看了宜妃一眼,“你那外甥女倒真不是个简单的,你还是得好好打压打压,别日后闹出什么大事,一发不可收拾。”

  宜妃眉眼一跳,急忙起身回道:“是,臣妾谨遵母后教诲!”

  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碗,淡淡说道:“坐吧!”

  宜妃谢过重新坐了回去,感受着殿内有些压抑的气氛,她便又笑着开口说道:“母后见过太子殿下新纳的侧妃没?臣妾刚才正好在皇后那里见着了,倒真是个难得的美人儿呢?也难怪太子殿下非要娶她不可了。”

  听宜妃提起这茬,太后脸色有些冷,微微将目光移向身后的厉嬷嬷,厉嬷嬷急忙说道:“启禀主子,太子和苏侧妃早上来过宁慈殿这里,那时您正好在佛堂里,奴婢便做主将他们打发走了。”

  “罢了,哀家也懒待去看这些人!”太后淡淡摆手说道。

  宜妃眸光流转,似是不经意地叹道:“唉……咱大褚皇家这一个个的,怎么都是情痴呀!太后,那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皇上他还……”

  “行了!”太后冷声打断了她出口的话,一双锐眼冷冷地看向她。

  宜妃心下一跳,急忙从椅子上滚落,跪在地上,“臣妾一时失言,母后恕罪!”

  太后的表情始终冷冷的,一时间并没有喊她起来。

  正在这时,外头的宫女进来禀报,“启禀太后娘娘,华嫔娘娘在殿外求见!”

  太后淡淡点头,出口的声音没有半点波澜,“让她进来吧!”

  跪在地上的宜妃有些着急起来,若是让华嫔进来看见自己这般狼狈地跪着,她背地里定是要笑话自己的,说不定还要到一众嫔妃中间宣扬,那自己可就没脸见人了。

  她把请求的目光看向太后,太后看了她一眼,淡淡摆手,“行了,起来吧!”

  宜妃如蒙大赦,急忙站起身来,她一站起来,华嫔便已带着两个宫女摇摇走了进来,看见宜妃,倒是微微一愣,然后收摄心神对着太后躬身行礼,“臣妾见过母后,母后万福金安!”

  太后示意华嫔起来,华嫔便又似笑非笑地对着宜妃福了福身,“宜妃妹妹好,倒不曾妹妹也在这里,也真是凑巧了!”

  宜妃微微一笑,知道太后最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耍心机吵闹之类的,故而只简单说道:“是呀,华嫔也来给母后请安呢!”

  又说了几句话,宜妃便识趣地声称还有事情,便退了出去。

  这边华嫔看着宜妃去了,才上前两步看着太后道:“母后,臣妾有件事情,想跟母后商量商量,不知母后此刻,方便不方便?”

  太后看了她一眼,示意厉嬷嬷,厉嬷嬷会意,便带着殿内的一众宫女出去了,片刻间殿内便只剩下太后和华嫔。

  华嫔看了看太后的神情,才小心地说道:“说来倒是一件好事情,前些日子梁儿就跟臣妾提过了,只是又突然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才搁置了下来,但是……”

  “直接说事情!别在这里弄一堆长长的铺垫,弄得哀家听得头晕。”太后淡淡打断了她。

  华嫔有些尴尬,勉强笑笑说道:“是!是梁儿他,想娶君家大小姐君若兮为侧妃!”

  太后冷笑一声,“怎的?看见太子取了个侧妃,他也要娶,他就这点本事?”

  华嫔干笑两声,急忙说道:“母后误会了,这娶那丫头为侧妃的事情,梁儿是早就提出来了,只不过最近事情多,才拖了下来,正好赶上了太子娶侧妃的事情罢了。”

  太后拿起桌上的茶碗,抿了口茶,才缓缓说道:“他们不是都闹成那样子了吗?小二还要娶她?娶回来干嘛?打架?”

  华嫔用手背擦了擦鼻子,知道太后是个果断的人,便也不赘言,直指重点,“梁儿说,褚烨对那丫头的心思明显不纯,若是能娶了那丫头,对褚烨应该是个打击!”

  太后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她看了一眼一脸小心的华嫔,把手中的茶碗放了回去,凝眉沉思了半响,然后一字一句地对着华嫔说道:“你回去告诉小二,哀家……会让他如愿的!”

  ?

  时间过得飞快,当第一片落叶在初秋的阵阵凉风下吹落在地上时,大地便已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若楠院的楠树叶子也在一点点地变黄,阵阵秋风拂过,发生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秋天的故事。

  秋天的故事,似乎总是带着莫名的伤感,树树秋声,山山寒色,这声这色,仿佛都埋藏着一点凄凉,一点感伤,让人的心也不自觉地跟着沉沦,陷入莫名的孤独与寂寥。

  若兮安静地坐在若楠树下,暗自推算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等了这么久,筹谋了这么久,她要确保每一步都没有纰漏,她要一次性地将那人从高高的位子上跌到尘埃里,她要让她血债血偿。

  “小姐,小姐,好消息!好消息!”浅夏飞奔着从外头跑进来,把若兮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若兮很没形象地掏了掏耳朵,瞪了一眼浅夏,“我说你这丫头能不能别老是这样一惊一乍的,要把本小姐吓死呢!”

  浅夏有些委屈地抿了抿嘴,瞬间低下头去,闭着嘴巴不说话。????????????????????????????????????

  若兮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拔高了一点声音骂道:“行了,少在这里给本小姐装委屈,又话快说,不然让白灵今晚半夜找你玩儿去!”

  浅夏急忙抬起头,一脸笑容说道:“别别别,奴婢说,奴婢说!”她俊俏的黑眼睛转了转,然后一脸神秘地说道:“刚才六殿下身边的人递了消息过来,有烨王殿下的消息了,小姐猜,是什么?”

  若兮看也没看她,悠悠喊道:“白灵……”

  浅夏“啊”地一跺脚,“是烨王殿下要回来了!”

  若兮一愣,盯着浅夏:“要回来了?不是说没那么快吗?怎么这么快就要回来了?”

  浅夏眨着眼睛笑道:“是呀,据冷风给来的消息,应该可以在中秋的前一天回到都城。”

  她笑嘻嘻地看着若兮,“这样说来,小姐您不是可以与烨王殿下一起过中秋了吗?”

  若兮瞪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却莫名地涌起一股暖流,让初秋的风也莫名地带来一丝暖意。

  转眼便是褚烨回归的日子,这日,若兮与褚宜、简昕然他们约好,一起在聚德楼的雅间等着褚烨入城。

  聚德楼正好在都城的主道上,褚烨回来,定是会经过聚德楼门口的,在雅间上,他们也正好将外头的景象一览无余,只要褚烨一出现,他们就可以下去迎接他了。

  褚宜的脚经过这些日子的调理,已基本恢复了正常,虽然走起路来,还是会有点拐,但是已经基本不需要别人去扶着走了。

  几人边喝着茶,边不时地将目光看向外头。

  “呀!那不是烨王殿下吗?他们回来了!”浅夏的叫声突然在雅间内响起。

  几人同时抬眼往外看去,却见官道上,一行人骑着马徐徐而来,当先的人一身墨色衣裳,刀削般的脸庞依旧透着棱角分明的冷峻,乌黑深邃的眼眸让人忍不住沉沦进去,许是一路风尘,他的肤色显得有些许黑黝,使得他整个人更有一番常人难及的成熟魅力,秋风吹过,拂起他的墨发,更给他增添了几分狂傲不羁。

  若兮看着他嘴边微微扬起的嘴角,那是他看向她时经常会有的动作,心下一跳,正向飞身下去给他一个惊喜。

  就在这时,一匹稍微偏小一点的马从褚烨的身后走入众人的视线,若兮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去,却见马上一个一身素白骑装的女子言笑晏晏地看着褚烨,不时地凑到褚烨身边与他说上几句话,两人竟是一副极其熟稔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