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白1
作者:浅墨淡香      更新:2022-05-06 02:09      字数:4556
  中秋前夜,按照惯例,宫里会举办宴会,三品以上官员和家眷均在宴请之列,也是皇上想要与百官同贺中秋佳节的意思。

  若兮带着浅碧浅夏到门口时,正好遇见老夫人扶着贺嬷嬷的手走出来。

  自从上次红果的事情之后,若兮便懒待在老夫人面前装模作样,这还是两人自那次之后首次照面。

  若兮看着老夫人身上深红色的诰命宫装,展颜一笑,“老夫人这身诰命宫装,倒真是好看,希望能长长久久地穿下去!”

  她言笑晏晏地上前两步,上前微微倾身,“一直穿到死的那一刻!”

  说完便对着老夫人牵起嘴角,冷笑一声,飘然转身离去。

  老夫人阴森森地看着若兮水绿色的背影,扶着贺嬷嬷的手微微用力,“不是让你快点动手嘛,怎么这丫头还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

  贺嬷嬷心下一紧,低头小声说道:“老夫人恕罪,大小姐身边的人守得紧,奴婢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这……”

  “行了!”老夫人冷然地打断她,“今晚宴会之后,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要见到她……死!”

  贺嬷嬷眸光微闪,不动声色地点头,“是!奴婢知道了!”

  老夫人这才冷哼一声,脸上恢复淡淡的表情,带着贺嬷嬷往最前面的马车走去。

  晚宴依旧设在御景殿,若兮随着人群宁慈殿给太后皇后请过安后,便带着浅碧先往御景殿而去。

  闲着无聊,若兮便依旧找了个僻静一点的亭台,靠着湖边坐着,逗湖里的鱼儿玩。

  若兮估摸着宴会开始的时间,将手上剩余的鱼食一股脑儿全扔了下去,引得湖里的一群鲤鱼争先恐后地围了过来,那景象竟是颇为壮观。

  若兮呵呵一笑,拍了拍手,领着浅碧出了亭台,转上边上的一个长廊,准备去御景殿。

  正好褚烨从长廊的另一边缓步走了过来,他的身后跟着冷风,还有,一身浅黄色宫装的殷素素。

  若兮刚踏出去的步子顿时停了下来,她微微抬头,看着褚烨面无表情地一步步走过来,然后目不斜视地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殷素素经过若兮身边,嘴角微微牵起,她停下脚步,对着前头的褚烨说道:“王爷,素素跟表姐说几句话,待会儿直接去殿内寻你吧。”

  褚烨回头,目光扫过若兮面无表情的脸,然后对着殷素素微微点头,便带着冷风先走了。

  这边殷素素看着紧盯着褚烨背影的若兮,浅浅一笑,“素素都不知道,原来表姐也与王爷相识呢,倒是真巧!”

  若兮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殷素素摸了摸手腕上的一串红珊瑚项链,一脸叹息地说道:“只是可惜了,王爷他近日刚好经历了一些事情,似乎忘掉了以前的事情,只记得素素了。”

  她看了若兮一眼,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表姐你也不必伤心,王爷如今最听素素的话了,只要素素去跟他说,他一定会对你以礼相待的,表姐你……”

  “我倒是高看你了,想不到你也是个喜欢呈口舌之快的庸俗之人。”若兮冷冷地看了殷素素一眼,淡淡说完,便越过她直接往前走去,浅碧急忙跟上。

  殷素素眸光一闪,冷笑着开口,“表姐想不想知道素素是怎么给王爷解的毒?”

  浅碧回头看了殷素素一眼,眉头微皱,她急忙回身对着已经回过头来的若兮说道:“小姐,宴会就要开始了,快到殿里去吧,今夜还有正事呢。”

  若兮看了她一眼,目光微微飘向殷素素,便转过头去,带着浅碧快步走开了,留下殷素素一个人在那里暗自沉思。

  宴席开始,酒过三巡。

  若兮抿了口酒,对着身后的浅碧微微点头,然后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步地走到殿中央,对着皇上跪了下去,扬声说道:“皇上,臣女有话要说!”

  皇上本在与太后说话,闻言眯眼看向下首跪着的水绿色身影,眉头微皱,“兮丫头啊,你有什么要跟朕说。”

  他的目光扫向左上首面无表情的褚烨,眉头皱得更紧了,褚烨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暗叹怎么还会发生失忆这种事情,偏连这兮丫头都忘了,还带了个莫名其妙的女子回来,说是什么救命恩人。

  最恐怖的是,在外人面前一向不近女色的烨王殿下,今夜的宴会,居然还带了那女子来,没看见下面的百官都在猜什么烨王府早有女主人什么了的吗?

  他又看向下面跪着的若兮,心中暗道,这丫头不会是想要将此事大闹出来吧,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般想着,他便对着若兮说道:“兮丫头啊,你有什么事情,不如改日进宫来,再详细跟朕说吧,现在……”

  “不!皇上!”若兮微微抬起头来,“臣女有话,必须现在说!”

  周围的百官和家眷见若兮居然胆敢对着皇上说“不”,都如见了鬼一般地看向她。

  沈婵在一旁看得有些胆战心惊,想要出列去劝她回来,但自己的身份,又不敢随便出去。

  老夫人倒是暗自得意,说吧,说吧,最好是这丫头疯病发作,忤逆皇上,直接将她斩首得了。

  若兮却不管这些,将手上拿着的一叠写满字的纸高高举到头顶,“臣女要状告君老夫人,请皇上为臣女做主!”

  她故意用了内力,整个大殿没都听到了她所说的话,众人都是一愣,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有些本来起身离桌敬酒的官员或是家眷都急忙小心地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

  皇上微微皱眉,示意身边的李尚全。

  李尚全会意,快步走下来接过若兮手上的纸,又快步走回皇上身边,递给皇上。

  君老夫人也是大吃一惊,她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走到若兮身边,又颤巍巍地跪了下去,哑声说道:“皇上恕罪,兮丫头最近神智有些失常,请允许臣妇将她带回府中好好教导,定不会在让她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的。”

  皇上用力捏了捏手上的纸,看了一眼君老夫人,没有说话。

  他顿了一些,才看着若兮说道:“她可是你的祖母,你确定你自己在做什么吗?”

  若兮点头,一字一句回道:“回皇上,臣女清醒得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皇上点头,“好,你要告她什么,有何证据,细细说来,若是事实,朕定会为你做主的。”

  君老夫人瞪大双眼,急急喊道:“皇上!”

  皇上锐利的眼睛看向她,她出口的话便只得咽了回去,脸色阴沉地看了若兮一眼。

  若兮却是目不斜视,稍稍整理了思绪,才开口说道:“皇上与在座的诸位大人夫人小姐,请你等作证,臣女今日不顾孝义,状告家中祖母,实非无奈,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于父母,臣女不能让祖父蒙羞,让父母冤死。天子面前,臣女若有半句虚言,愿遭天打雷劈。”

  老夫人如见鬼一般看向她,正想说话,却被皇上出言打断,“兮丫头,你有话但可说来,朕自会给你做主。”

  他一直以为,作为君昊唯一的遗孤,君良又是个愚忠的,君家对若兮应该还算不错才对。

  当年听闻若兮被送到她外祖父身边,他虽然也曾怀疑过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但后来宜妃说得言之凿凿,他也就信了这是若兮外祖父的要求罢了。

  如今看来,倒是他忽略了,若果真是有内情,那他一定会追究到底的。

  想到这里,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君老夫人,然后沉声说道:“君老夫人无需着急,既然兮丫头说出来,你便先让她说说,若有不对的,当着朕的面,她还能冤枉了你不曾?”

  “但是……”,君老夫人虽然确信若兮不可能会有什么证据,但不知为何,听若兮刚才的口气,她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行了!”皇上却没打算再给机会她,冷声打断她,说着转头看向李尚全,“君老夫人年纪大了,让人扶她回座位上坐着吧。”

  君老夫人脸色微白,但皇上发了话,她只得随着宫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去,竭力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若兮樱唇微启,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里嘴角微微弯起,然后才抬起头,对着皇上说道:“臣女要状告君老夫人三条罪状!”

  “其一,暗中毒害臣女的父母,使其冤死;其二,在嫁入我君府之前就珠胎暗结,混淆我君家血统;其三,几次三番意图谋害臣女。”

  她所述三条罪状,每一条都足以惊起千层浪,整个大殿的人都仿佛停止了呼吸,目光不时地在君家众人,若兮和皇上之间来回。

  君老夫人浑身颤抖,要不是贺嬷嬷在身后死死将她拉住,她被皇上射过来的目光镇住,她差点就直接冲出去将若兮给撕了。

  君良却是一脸震惊地站起身来,冲着若兮大喊:“兮丫头,你在胡说什么?你在说什么?”

  若兮微微侧目看了一眼君良,抿了抿唇,没有说话,只淡淡移开了目光。

  大殿内沉静了片刻,皇上微微有些沉重的声音在众人耳中响起,“你说她毒害你父母?”

  “是!”若兮肯定地点头。

  一直没出声的皇后看着若兮,温声说道:“你说君老夫人毒害君昊大人夫妇,这是为何?”

  若兮苦笑一声,“因为,臣女的父亲不是她亲生的,如果臣女的父亲死了,那他用性命拼出的荣耀就可以落到她亲生儿子的身上了。”

  若兮祖父的事情,本不是什么秘密,都城中也无人不知现如今的这位君老夫人不过是个继室罢了,而且是从妾升上来的继室。

  皇上看着若兮,“你说她毒害你父母,到底是怎么回事?”

  若兮磕了个头,继续说道:“皇上,当年臣女的父亲出使十几年,虽然历尽艰辛,但他的身体在祁连时,臣女的外祖父便已找过上好的大夫为他调理过,绝不至于就身体虚弱到那个地步的。臣女记得,父亲回来君府没多久,便卧病在床,然后过不了多长时间,便已病逝。外人都觉得,那是出使累积起来的一身病导致的,但臣女却一直都对这个说法持有怀疑态度的。”

  “再说道臣女的母亲,”若兮眸中隐有泪光闪动,“母亲与父亲情深似海,这点不错,但臣女肯定,母亲她就算再伤心,也绝对不会就这样没有任何交待就弃臣女而去的。所以,从五岁开始,臣女就已经坚信,父亲与母亲的死绝不可能就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他们,肯定是被别人害死的。”

  君老夫人再也忍不住,豁地站起身来,指着若兮说道:“兮丫头,这一切不过就是你的揣测罢了,你怎么可以就凭借这份揣测,就这样在圣上面前诬陷你的祖母,祖母知道十年的时间,让我们祖孙俩关系有些疏远,但你也不能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来呀!”

  若兮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老夫人急什么,若兮还没有说完呢。”

  她抬头看向皇上,“皇上,臣女正是带着这样的怀疑,这次回来之后便多方探查,终于被臣女找到了清楚当年事情的关键人,进而证实了臣女的猜测并非仅仅是猜测,而是事实。刚才臣女呈上去的那叠纸张中,其中有一封便是臣女的母亲当年临死之前的亲笔信。”

  她看着皇上从桌上取出那封信,继续说道:“当年臣女的母亲已经察觉出了臣女父亲身死的蛛丝马迹,奈何独立无支,所以想要写信寻求臣女外祖父的帮忙。可惜,这封信没能递出去,便被人截了下来,而臣女的母亲,也因此被害。”

  老夫人大惊,不明白怎么还会有这样一封信的存在,当年明明已经销毁了的呀。

  皇上拿出那封信细细看了下去,越看脸色便越发阴沉,他看完后便将手中的信递给一旁一直没出声的太后,然后看着若兮说道:“你说你找到了知晓当年整件事情的人,那是谁?”

  若兮微微一笑,“回皇上,那人现在就在宫外侯着,等待传召,臣女求皇上传召她上殿。”

  “传!”皇上听了,朗声说道。

  众人便都安心等着,纷纷猜测此人会是谁。

  一柱香后,一个一身素色衣裳的人出现在大殿门口,众人一见,都是一惊,而老夫人,更是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