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一盏夜灯      更新:2023-06-26 17:32      字数:5074
  这应该是安之12年来最最开心的一段时间。生活平稳而精彩, 学业对她完全没有难度,有朋友有言蹊在她身边,一切都似懂非懂的萌芽状态,日子像打了柔光镜头一样,灿烂而美好,也不用急着去明白什么东西,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年。初三一开始,全级老师紧锣密鼓进行备考工作,对于安之来说,她早就学完了课本上的知识,令她有些兴奋的是,这学期终于开始学化学了。化学,是她外公教的科目。想起给她编过的元素周期表的顺口溜。也许大部分的同学的目标只是考高中而已,但安之不是,她要进邶城最好的化学专业的大学,也是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学校——邶城理工。她小时候听外公讲,那个年代他没有机会深造,只读了个大专,分配到了他们镇上的中学教书。虽然能养家糊口,但是内心多少有些遗憾。安之想替外公完成他的梦想。所以即使她早就会了教科书上的内容,她依然给自己制定周计划,按照课程表,做主科的习题册和试卷,进行自己第一轮的基础知识点全方位复习,其他时间花在化学这科的拓展知识上。每周忙得极为充实,干劲十足。言蹊在她27岁的这年迎来了她事业的转折点。为了响应国家文化部的号召,邶城电视台科教文化频道和综艺频道联合准备推出一系列的文化科教节目,推崇中国古代的诗词,成语,汉字文化。上级领导非常重视,为了达到寓教于乐老少咸宜全民参与的节目目的,交给了年轻有干劲的制作团队。而廖承宇就是其中的导演之一,他向总导演提议用年轻的形象优秀女主持人。经制作团队的商议,决定采用双女主持制度,言蹊就是其中一位。这无疑是难得的事业机遇,而且节目是在黄金档播出,因为是大学生参与竞赛的节目,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台前幕后到主持人,从赞助商的合作,到各大高校的协调申请批准,以及评委老师的邀请,中间环节分杂众多,每一环都很重要,一环都不能松。言蹊便搬到了电视台的公寓住,把安之送到了老宅。碰巧她初三了,饮食方面也要特别注意。萧雨桐在春天的时候怀上了第二胎,这个意外来的孩子是不符合政策的,为了生这个孩子,言以东早早做了书面报告,缴纳了社会抚养费,还受到了处分,至少三年是不会往上升迁了。然而言家上下却很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言以东把熊孩子双胞胎送进了全封闭式的军队学校,心姨每天惦记着给萧雨桐养胎,连同安之一起照顾。全家上下都喜气洋洋的,就是盼望能生个女孩。“也不知道老言家是怎么了,四代同堂就小五一个女娃娃……希望这是个女宝宝。”心姨念叨着。萧雨桐感觉良好:“特别乖,也不闹孕吐,一定是个女宝宝。”怀孕的萧雨桐整个人都是母性的光辉,人也特别慈悲温柔,她笑着说:“不是只有小五一个,安之也是我们言家的女娃娃。”心姨喜不自禁,“好好好,再来一个凑成仨。”安之从未这么近距离的感受着一个孕妇在她周围,萧雨桐已经六七个月,腹部圆乎乎的,像一个球一样,她的脚会肿起来,走路都会有点累,但坚持着每天会在老宅的花园里散步,跟腹中的胎儿说话,会念书给她听,含着微笑。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和温柔,不动气不发火。安之有次赶上她胎动,感觉到那里明显有个力道踢了踢她的手心。原来生命是如此神奇,这个还未出生的婴儿,就被所有的人都放在心上呵护。是那么被人期待着。安之不禁想,在13年前,自己还在陶臻臻肚子里的时候,她有没有一刻这么爱抚着她,有没有因为她的每次胎动而惊喜过,有没有一刻期待过她的来临。想得再多又能如何呢?安之木然了。在老宅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心理活动,因为离杨蒙蒙的家里远,所以她父母也不同意让她过来。言蹊也忙得没有时间顾及她。她又大了一岁,在除了言蹊之外的人,总是特别乖巧。安之初三第一学期几乎全都住在老宅,由司机王叔接送。言以西每个月回来一到两次,看爷爷奶奶,给安之开小灶。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吃饭,睡觉,写作业,上网。唯一每天可以期待的就是和言蹊打电话的时间。周六日言蹊有时会回来有时不会。白天还好,到了晚上,老宅特别安静,安之一个人在三楼的房间里做功课,每天固定给言蹊打电话,有时她晚上也要开会,回来时累得声线都是沙哑低沉的。但是安之总是需要听到她的声音。跟她聊着一些琐事,小到学校班里的同学开小差被老师抓住,大到萧阿姨的肚子开始一点点变大起来。或者是言以南又跟他第n任女朋友又分手了。或者是言以西好像跟柳阿姨开始约会了?(消息待定)她跟杨蒙蒙在放学后的操场背着出师表。她跟她讲第一次做化学实验,是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制取氧气。安之当着实验小组长,领着组员成功用五种方式成功制取了氧气。她发现自己从内心底地热爱化学,做完实验,洗干净实验器具,认真地写着书面报告。那天,同班同学都走光了,她走到教室的门时,侧头,黄昏的晚霞正巧静谧地铺满了整间实验室。有一种骄傲的华光。安之被震慑到了。她觉得自己有很多话要跟她说,喜怒哀乐,琐碎繁琐的,总想跟她分享。但是终究是在电话里,而言蹊明显是累着撑着在听她说话。渐渐地,就不会说那么多了。渐渐地,她会刻意地压制自己,不去打电话给她,即使有,也是短短几句,挂电话让她去休息。“过一段时间我不忙了,乖,陶陶。”言蹊这么说。安之就是这个时候上网看网络小说的。从杨蒙蒙那里学了来太多,尤其是那句“哦,女生跟女生,就是百合呀,不过我不怎么吃啦,在晋江也有。”安之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里,锁好着,从未将其拿出来验证。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推开那个世界的大门,只是推开一条门缝,安之紧张得心直发抖,她随便点开了几本……发现根本就看不进去。也许她还没做好能够接受的准备。她的心事颇为沉重,在夜里也很难入眠,即使是睡在言蹊的床上,而这张床上,因为她久不回来,只有晒过太阳的味道。即使她自己用了一模一样的香氛洗发水和沐浴露,都没有言蹊在她身边的感觉。她想起小时候,言蹊为了哄她睡觉,几乎读遍了所有的童话小说,还有泰戈尔的诗集。夜深难眠,她干脆在书桌上看书做功课。偶尔脖颈酸了,抬头,只有院里的灯在静静地陪着她。“你可知道,我总是在日暮时分,书影与书影之间,宁静的悲哀里,最想念你。”在书里安之读到这样的句子。感觉有千言万语,细细咀嚼,却说不出来话来。她拿出小时候练字的白纸,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写下,一遍一遍地抄写。第42章十一月上旬, 萧雨桐在医院顺利生下一个六斤多重的男婴。孩子很健康, 被护士抱去喂奶后, 她还没完全恢复体力就靠在床头擦泪。言家的其他人虽说也有些失望,但有新生儿还是很值得喜庆的事情。毕竟按心姨的口头禅:“那几个小的别说生孩子,结婚对象都不知道在哪儿呢!”心姨温和劝她:“不能哭不能哭, 你坐月子呢!”“也好也好, 将来儿子给你娶媳妇,也算是女儿了。”心姨继续劝她。萧雨桐几乎要哭:“那怎么一样呢,娶了媳妇忘了娘, 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言以东杵在一旁, 笨嘴笨舌不知道如何安慰妻子。他们都以为是女孩, 所有的婴儿用品都买了适合女宝宝的了,连新的婴儿房的墙壁都刷了温柔的粉色。他刚也想说一句:“男娃也挺好……”萧雨桐一个怨怼的眼神飞过来:“都怪你!”几个小的看着他们的大哥吃瘪,闷声偷笑,言以东:“……”算了,不说话了。大哥都不说话, 几个小的也不知道说什么, 各自找借口准备回去。“你安心在这住几天,然后我们转月子中心, 我先回去拿宝宝的衣服……”萧雨桐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也不用拿什么新的了, 拿大胖小胖小时候穿过的就可以了……”在言家, 女娃比男娃矜贵多了。安之后来知道这事,也有点忍俊不禁。邶视新筹划的文化节目系列在国庆期间开播。打头的是一个诗词节目——《诗词大会》。赛制创新,计分累加制度, 并邀请高校的教授,文化届名人作为评委。播出三期后,收视率还可以,但在网络上一点水声也没有,上级领导虽然说点头认可了,但是团队精心准备了两个多月,难免有些泄气。邶城不比水城和江城两大做综艺的电视台,他们善于吸取韩国和欧美的经验,买版权,炒梗,请人气明星,所以每次收视率都红红火火破纪录。而这次节目是原创的,赛制没问题,参赛选手也是各行各业热爱文化的人,台前幕后,每一个环节都没有问题,而且还在黄金档,网络没有啥水花,就是火不起来。这个情况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出现了转机。某天,在微博上出现了一条长微博“哇!邶视这个节目有意思,双御姐主持,我居然看出了百合。”跟言蹊一起主持的是比她早进两年的林薇。跟她身高差不多,原来在儿童频道,原来不是专业出身,几经波折,好不容易调进来综艺频道。长相美艳,声音软媚第一期节目她穿一身红色旗袍,身材凹凸有致,明明是淡妆,确实宜嗔宜喜。而言蹊穿白色两件式的改良旗袍,盘扣精致,裙面一株墨荷。光站在那里,在水一方的伊人。长微博的封面就是她们并立,一红一白,对着镜头微笑。长微博截了她们不少的图。节目流程是根据赛制的,两人一人轮流负责,唱题,对答案,请评委老师解答。偶尔也会有。小互动,开着早就设计好的玩笑套路。但是经动图截出来,出色外表的两人,一妩媚,一清灵,一对眸,一起笑,就显得真的有些暧昧。尤其po主措辞一直往暧昧方向带,连红白玫瑰都话都出来了,就差没写一篇可歌可泣的百合文。结尾高举几个字“百合大法好!”这条微博上午十一点发出来,到下午五点的转发量才寥寥,可是晚上七点多的时候,一个大v转发了,几个大v转发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了,有些萌百合的妹纸发现了,立刻转发量成倍增长。几乎全是舔屏党。出人意料地当周网络有了不少的点击量,电视率也小幅度上涨。本来节目制作又优良,年轻人多数来了兴趣,都是应试教育下成长的起来根正苗红的青年少年,谁来不会背几句古诗词?加上这几年多多少少对“外来”的综艺节目有了抵触心里,更加欣赏这个节目。竞赛类的综艺有个好处,一旦你投入了,特别是与其中参赛者一起答题一起比赛的时候,会有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网上刮起来一阵自来水的风暴。后来越来越红火,口碑也很高。团队才真正松了一口气,觉得壮志已酬。原来这个宣发的主意来自于廖承宇,他有相熟的朋友在搞自媒体运营,多是帮明星搞一些宣传,非常熟悉这些炒作方式。只是以往邶视高高在上,连宣传爱打口号,太过官方。廖承宇这次也是另辟蹊径,没想到结果很惊喜。总导演给予了肯定,一方面加强了平日那种官方的宣传,落实到学校。另外一方面在网络上就冲着年轻人的萌点来,有意无意地撩拨。言蹊是什么时候知道她有点火了呢,那天她从商场出来,几个年轻的女孩子一直在偷摸看她,忍不住上前:“言蹊小姐姐,能给我们签名吗?”言蹊:????小姐姐?柳依依在电话里笑:“恭喜你呀,小五,你变成了姬圈新晋的女神。”言蹊:????她在微博上搜,先是懵,再是摇头笑。她问廖承宇:“这样真的好吗?”廖承宇笑着说:“这只是一种宣传的方式。”言蹊心底多少有点不舒服,她在微博还发现了有人似乎在写同人文。有种愈演愈烈的模式。那些再正常不过的节目互动在别人的眼里居然是这样的解读?而且事实上,她与另一位主持人林薇的关系也一般,属于点头说说天气聊聊衣服的关系而已,想到网上有一群人在yy她们的关系,言蹊觉得有些尴尬又膈应。而与言蹊不同,林薇似乎十分享受这种状况,她甚至实名认证了自己的微博,有一天还放上一张自拍,在化妆间,她在镜头眨眼吐舌笑,后面有个角落是言蹊在化妆。还学了某对明星公开恋情时采用的话:“我们。”一天之间,转发过五万,底下好多留言:“百合大法好”,“官方盖戳,小姐姐真棒!” ‘啊啊啊啊啊!”除了小众圈在萌,其他大v属于看热闹作调侃状。言蹊忍住不快,装作不知道。更妙的时候,林薇在私下底跟她说:“哎,言蹊,你别误会啊,我对女人没意思的……”言蹊看了她一眼,淡淡说:“我也对女人没意思。”“哦?”林薇拿出化妆镜查看自己的妆容,笑:“没事呀,我只是觉得你这么漂亮的女生,至今还是单身,有点不可思议而已……噗,现在什么社会了……真要是同,也没什么……我对同性恋真的没意见啊……”言蹊神情带了一点冷意。从跟她搭档的时候,老好人周姐就悄悄地告诉她,林薇在台里的人缘很诡异,在异性和同性面前完全不同样子的人,她本来就不是专业出身,据说走了不知什么门路才进来,一开始都在打杂,后来嘴巴甜认了一个师傅,人家把她当妹妹看,手把手带着,还帮她纠正发音,练口条。但是她恩将仇报,居然跟人家的老公不清不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