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作者:今夕何如      更新:2023-06-27 02:23      字数:4850
  “尸首呢?”“埋了。”“埋于何处?”张玄淡淡看了他一眼:“难道我会告诉你们,好让你们去再把他挖出来吗?”一旁的成然哼了声道:“你十句话里没有半句是真的,信口胡言不过是临死一搏罢了。”张玄只盯着孟裴道:“我爹爹若不是去世,我怎会抛下他,来寻找从未见过,亦不知如今在何处的生父?我若不是为了寻找生父,在山里躲过几个月,寻个偏僻的小村子住下,你们就是再过十年也抓不着我,我为何要跑来临汝城,当真是活腻了吗?”她继续道:“我生父如今是否还在汝州不知道,可汝州署衙门里定然有记录,文姓并不多见,以你身份应该可以轻易查到。倒时便可知我是否信口胡言。”孟裴望着张玄双眸,只觉他眼神清澈,毫无闪烁回避。文姓还当真不算多见,年前刚升任的左丞相便是姓文,当时他已经与孟赟一起随着王御史离京,从邸报得知这位文相上任的消息,并未与其谋面。他记得文相是从临安府调来京中的,初任中书舍人,没几个月后就凭着一份折子被皇上钦点觐见,升为中书侍郎,再两个月后成为左丞相。这升迁速度,可称罕见。然而文姓虽不多见,却也不是只有左相才能姓文,张玄所说的文县令未必便与他有何关系。若是张玄在汝州境内听过文姓县令的事迹,亦有可能借机发挥……左右无事,又是汝州的事,便去查一查也不费事,若是时间与年纪对不上,就可证明他是扯谎,但万一是真的……张玄见孟裴沉吟不语,想来是对她的话产生了兴趣,便又道:“还有一事,我真是女子,你们若要收押我,只能关女监。”成然拿眼狠狠瞪着张玄:“这会儿还在胡言?”孟裴淡淡道:“找妇人来一验便知。”不一会儿马车渐渐减速,慢慢停下,自是到了汝州署。成然正要去拉张玄下车,想起她方才说自己是女子之言,便临时改了手势,只抓住绑她手腕的绳索,带着她下车。夜色已降,署衙正门已经关了,众人从边门进了署衙,梁知州从里面迎了出来,笑容满面:“二郎果然了不起,不过半天就拿住了一个逃犯。来人啊!把犯人带下去。二郎不如先入内喝杯茶,稍歇一下便用饭吧。”“梁大人先等一下。”孟裴道,“此犯可能是个女子,梁大人可否请妇人来验看一下。”梁知州闻言讶异地看了看张玄。州署后面有座两进的小宅院是为知州与其家人准备的,当任的知州若是未购置或租借自己住宅,便可居于其中。梁知州家底不错,加之这小宅院实在太小,便另租了一座宅子,与州署不过隔了一条巷子。他当即便命人去找来两名仆妇,把张玄带入州署后面小宅院,找了间空屋验看。不一会儿两名妇人出来:“禀报大人,确是个小娘子。”梁知州捻须道:“原来倒是通缉令上错了。”错也是金州知州胡修平犯错,与他无关,那胡修平才能平庸,只会谄媚逢迎上官。这大风寨的清剿还是他亲自带队去的呢,通缉犯却连男女都能搞错,也真是糊涂无能到了极点!想到这里梁知州甚至有点幸灾乐祸了,面上仍是一片沉稳:“既然是女犯,便先单独收押吧。”孟裴阻止道:“梁大人,此犯身份仍然存疑,还请梁大人把她暂时关于此处,我想先去查查署衙的记录。”梁知州闻言吃了一惊:“二郎是说本署的记录?”心中直犯嘀咕,难道这出错之事还与本州有关了?可这犯人明明是金州逃过来的啊。“不知二郎想查看那些记录?”“汝州境内官员升调贬迁记录,从十三年前至今。”梁知州一听没他什么事,这才放松下来,陪着孟裴来到书房,不一会儿两名捉刀小吏捧着厚厚十几本簿册过来了,陈年的簿册都细心地拂去了灰尘蠹虫,看着干干净净地。梁知州瞧着小吏放下簿册,问道:“不知二郎要查找什么,可需下官帮忙?”“多年前也许有位文姓县令在汝州上任。梁大人若是忙的话,便不用管我。留几个人与我一起查找便可。”孟裴翻开几页瞧了瞧,记录都是按着时间与地域记录的,全翻一遍亦要花不少时间。这个时辰早过了散衙的点,梁知州因等孟裴回来才留在署里没回家,孟裴这会儿要追查犯人身份,他亦不好先走,便吩咐人去附近食店买些点心汤食回来,自己留下帮孟裴一起查找。孟裴先找出十三年前的记录簿册,在书桌后的圈椅上坐下,一页页翻过去。翻过大半本后,还真找到了文姓官员的记录,当年是在汝州淮县上任的。而这位文县令的名字更是让孟裴吃惊,文成周,不就是那位升迁之速惊人的左相之名么?若不是同名同姓,便是说张玄可能是文相之女?梁知州亦半惊半喜:“原来文相公竟在汝州任职过,哎呀,想不到啊想不到……”既然知道文成周起初是在淮县上任,后几年的记录便好找多了,很快查到七年前文成周因考绩极为优秀,升迁调任去了两浙路,在临安府任职。这倒是与文丞相的来处对上了。梁知州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今日那女犯与文相公是……”孟裴嘴角微弯:“据她所说,是文相公的亲生女儿。”“啊?!”梁知州又是一惊,“可别是她听说过文相公的名讳,眼见被擒,为了逃脱罪责而胡编乱造的吧?文相公若失去亲女,为何不找呢?”“梁大人又焉知文相未曾找寻过呢?”十三年前文成周只是一介县令,劫案又是在别州境内发生的,他无权跨州县办案,恐怕要找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孟裴又道:“若说是知道左丞相姓文,胡编乱造,她又怎么会知道文相曾在汝州境内上任县令?毕竟是十三年前之事,她从金州来临汝,一路上经过数县,但淮县却还在临汝之东,也不会是在路上偶然听来的。”梁知州捻须沉吟道:“难道她真的会是文相公之女?”“若文相当年真的在金州境内遇劫,定然会向当地县衙报案,亦会提及幼女失踪一事。”“下官这就写信给胡大人。”梁知州亦无权直接去向别州的县衙下令查案,只能通过胡修平。孟裴想了想道:“还是我写信给他吧。”以胡修平的作风,若是收到梁知州的信,把这事琢磨清楚了再写信让余县把当年的记录找出来,恐怕历时太久。且若让他知道此事与大风寨的张玄有关,恐有不妥,亦不知会不会隐瞒掩饰一些相关细节。这封信还是他来写比较合适,无需提及张玄身份,只需请胡修平追查当年是否确有文成周被劫一事即可。他摊开信纸,略作思忖后下笔,很快写就两封信,盖上私章,唤马辰入内:“一封信着人发往金州,另一封你亲自送往京中。”马辰领命而去。·软禁自那两名妇人进来验看过出去后,不一会儿屋门又被打开,张玄抬眸去瞧,见门外是成然而非陌生衙差,便稍觉安心。他们没把她投进牢里,应该是信了她所言,至少是觉得有其可能,这会儿大概去查证了。成然没进屋,只板着一张无甚表情的脸,侧立在门口看守着她。张玄道:“你放心,我这会儿绝不会逃的。”她还指望孟裴替她查出文县令如今在哪儿呢。成然却没理她,虽没有盯着她,目光仍留意着她的一举一动。“成大人,可否给点水?”张玄放软了声音道,“大半天没沾水啦。”成然不耐地皱皱眉,仍然没说话,隔了会儿,瞧见一名小吏匆匆经过,便叫住他,要他拿点饮水过来。小吏拿着水瓶与碗过来时,成然没让他进来,自己接过水瓶与碗,拿进来放在桌上。张玄望着他真诚地说了句:“多谢。”成然微显意外,回道:“举手之劳而已。”“于我却是雪中送炭呢。”张玄微笑道。她虽然渴却怕喝太多会想解手,不敢喝得太快,双手拿着碗小口啜饮,也算是无聊等待中有点事做。不知等了多久,张玄忽然见有人来,既有期盼又觉紧张。她在屋里,从她角度看不到来人,只能见到成然向来人行礼:“梁大人。”梁知州与成然说话时,有妇人入内打扫清洁。不一会儿,两名衙差抬着一张卧榻进来,又有名妇人抱着厚厚的被褥入内,铺在卧榻上,还有人端着食物进来放在桌上,一碟羊头签,一碟芥辣瓜儿,一碟五色包子,一碗金丝肚羹,还都是热气腾腾的,香味着实诱人。张玄早就饿得前胸贴肚皮了,可乍见这阵仗,让她吃惊得忘了饥饿。即使他们确实找到了当年文县令的上任记录,在还不能确定她是否真是文县令女儿的情况下,不至于如此“盛情款待”吧?即使真确准了她是文县令之亲女,也没这么好的待遇啊!莫非这位文县令飞黄腾达,如今已是高官了么?张玄等了一会儿,梁知州却也没进来,更没有露面,只在外与成然说了几句后便走了。成然进屋,把她手腕上绳索解了,神色仍是冷冷的:“你如今还是犯人,不能离开这间屋子。”张玄松了松酸痛麻木的双腕,坐下吃了起来,边吃边思索自己处境。他们定然是找到关于文县令当年上任的记录了,且原主的亲生父亲一定成了梁知州得罪不起的人,但他又未能确定自己是否真是当年的文县令之女,因此他并不出面,但也不想太过苛待自己,万一自己真的是当年的文县令之女,他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张玄正想着,一转眼瞧见门口忠于职守的高大男子,便拿起那碟羊头签与金丝肚羹,走到门口朝他递过去:“成大人没用过晚饭吧。”成然一愣,并未伸手来接,眸中还略带警惕。“这两碗菜我没动过,你吃吧。”张玄笑着道,“算是方才那瓶水的报恩。”成然眸中眼神缓和了些,略作迟疑后还是接过去吃了起来。张玄回到自己桌前,吃了几口,看成然吃得很快,一口一个,羊头签转眼就没了,一碗肚羮也没几下就见底了。她忽起玩心,慢悠悠说道:“成大人,味道如何啊?”梁知州这是着人去酒楼买回来的菜点,味道自然是好的,成然正想点头说不错,猛然觉着她语气不对,又惊又怒地看向她:“你放了什么在里面?”张玄无辜地摇头:“什么都没放,不就是梁大人送来的菜么,你不是一直盯着我一举一动么?我能往里面放什么?”成然确实是一直盯着她,因此才放心吃的,可越是张玄如此说,他越是怀疑她做了手脚,不由暗悔方才的糊涂。想来想去,她只有把食物端过来时碰了碗,难道是那时放了什么不好的进去么?他心有所想,一时之间竟真觉得腹中有隐约的异样,脸色变得极为不好看。张玄见他这样子终于憋不住拍桌大笑:“真的什么都没放,成大人别想多了!我真的只是为了感谢方才你给我那瓶水喝。我觉着这包子挺好吃的,才问你那两个菜味道好不好啊。”成然气得冷哼一声,打定主意以后绝不与她多说半句无必要之言,也绝不再碰她给的东西。·张玄住进署衙后面小院里时还是女犯的身份,什么都没有。梁知州有个女儿年方十四,梁夫人便将女儿穿不下的半旧衣裙整理了几身,让人送过来。一日三餐则是从附近食店里买来的。她在州署后面的小院里住了好几日,每日倒是丰衣足食。只是门外时时有人看守,除了成然,还有另外两人与他轮班,都是孟裴的人而非汝州的官差。另有两名妇人睡在屋内,美其名曰服侍她,虽说确实端茶送水送衣物,不过却是寸步不离,连她去个茅房两名妇人亦陪着一起去,不离视线。夜深时,她乍然从梦中醒过来,辗转无眠,不由想起爹爹,想起小酒和崔六,想起山寨里那些被招安的人们,不知他们此时在何方,又是否安好。怅然低徊中,她不由自主想起现世的家人,爸爸妈妈不知道能不能捱过去失去她的痛苦,她一直没敢去想,只怕自己忍不住,却怎么也忍不住。这里不是大风寨,身边没有会问她为何会哭的人。终于滚烫的泪水淌下脸庞,喉间的呜咽难以自抑。门外的高大男子背抵着墙,低低地叹了口气。·次日清晨,张玄醒来觉得双眼发涩,也不知昨夜是哭得累了还是太过困乏,不知不觉睡着的,眼角犹带干涸泪痕。她揉揉眼睛,拍了拍脸,振奋精神起床洗漱。她转眼瞧见门外那一角肩头,笑嘻嘻问道:“成大人,要不要来下盘棋?”成然等着换班的人来,看她笑吟吟地,怎么也不像半夜会偷偷哭泣的样子,忆起昨夜听见的呜咽声,心一软,暗叹毕竟还是个孩子啊,便答应与她对弈。成然想她年纪还小,便主动执白,没想到她棋风老辣,他一个大意被她占了先机,失了在西南角争的一块大劫,败局已定。成然怒推棋盘:“不下了!”张玄拿棋子轻敲棋盘:“注意棋品。”成然黑着一张脸道:“认输,不下了。”张玄举着三根手指:“我让你三子,你执黑,可好?”成然仍然黑着脸:“我马上换班了,不下了。”要一个十多岁的小娘子让他三子还是他执黑先手,这么悬殊的水平他还下个什么棋?他又不是棋痴非要下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