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作者:今夕何如      更新:2023-06-27 02:30      字数:5450
  ·之后的一段时日,文成周变本加厉地忙碌,早出晚归,甚至夜不归寝。文家人早已习惯了如此,卢筱只是担心他太过操劳伤身,除了劝他多休息之外,也只能在饮食上更为妥帖照顾,一日三餐,两次点心汤水,还叮嘱来升,一定要提醒文成周按时用餐,不可拖延遗漏。她精心准备美食,还多准备了多份食物,给文成周的幕僚食用,因此一到用餐时候,文府小厮把热气腾腾的食物汤水送到门下,来升接应进去,把食盒一打开,便是满室香气扑鼻,勾人食欲,就算文成周还想晚点用餐,他的幕僚们也耐不住腹饥之感,拉着他一同用餐了。但在九月底的某一天,文成周却提早回来了。文玹本来正要去张大风的酒肆,见文成周这么早归来不觉讶异,上前询问道:“爹,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文成周神情淡淡的,摇摇头并未说话。文玹更觉奇怪,再看文成周身后跟进来的来升神情极为沮丧,心中便是一沉,肯定是出了什么事。卢筱本来在内院陪着文老夫人说话,听闻文成周回来了,便从里面出来,也讶异看着他问:“成周,这么早回来?”文成周朝着她轻轻一笑:“以后我都不需早出晚归了。”卢筱一愣之后,便明白过来,忧心忡忡地道:“成周……”文成周倒是淡然自若:“你不要多虑,只是不再任丞相而已。”他嘴角略带讽刺笑意,“蒙圣上恩典,俸禄照旧,还升了一级,如今我是观文殿大学士了。也好,这下就有时间多陪陪你们了。”文老夫人得知文成周提早回府,也让阿梅扶着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听闻他辞了相位,有如耳边打了一声晴天霹雳,不禁忧心如焚,一叠声地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成周,你忠心报国,这么多日废寝忘食为国操劳,为何会辞官?圣上说了什么?还会不会有降罪?”她震惊之余脸色惨白,手脚亦止不住地颤抖起来。文成周见状,怕她受不住打击昏厥,急忙迎上去相扶:“娘且安心,不会有降罪。先回屋去吧,这事慢慢听我和你说,只是我不再担任丞相之职而已,其他一切照旧,娘且放心吧!”进了屋里文成周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文老夫人自己提出的变法不为圣上接受,自己坚持己见才惹怒了圣上,要他辞官回家。但这只是政见不同罢了,圣上还不至于会降罪,只是他要就此赋闲而已。文老夫人这才没那么心惊肉跳,她虽然仍是伤心于文成周忠君报国却落得如此下场,但也知他心中不会好受,她若再加以抱怨,只会让他更不好受,长叹了口气后,反而安慰他道:“为人君臣,忠于国事,尽力而为,也已问心无愧了。”文成周点头称是,安抚完文老夫人,让阿梅陪着老夫人歇息,他与卢筱、文玹离开老夫人房间,回到外院书房才把事情真正经过告诉她们。文玹这才知道,原来文成周有意变法,但以殷相为首,不少朝中重臣强烈反对,最主要的反对理由就如她之前担心的那样,担心会减少官员贷出常平仓的金额与数量,也就会大大减少国库收入。按照目前的做法,常平仓贷出是两分利,半年一期,其实年利有四分。文成周的新法却将半年一期改为一年,仍然为两分利,且限制常平仓可贷份额为一半,另一半则雷打不动,仍旧作为荒年或灾年时调节米价所用。遇丰年适当抬高价格入米,防止谷贱伤农;在荒年则适量降低价格出米,平抑物价,拯济百姓。这样一来,就连延兴帝也觉为难,虽文成周的新法是惠民之策,但如若按其法执行,国库收入会减少也是明摆着的事实。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亦分为两派,一派支持文成周,一派支持殷正祥,争执不休,难分高下。今日早朝时殿中侍御史吴大人上书举劾文成周受贿,指他收受南方旧部下送来的贡品南芡,又提及他在临安府提拔过一下属,而那名下属是文夫人的远房亲戚。那名下属的祖母虽为卢氏女,却曾经携幼子改嫁,还是远嫁临安府,他父亲一同跟着改了姓。连那下属自己都不知自己与文夫人还是亲戚,更别说是文成周了,文成周自然据理力争。延兴帝亦知这些文官政见不同时,往往互揭其短,这些全都是小节,他本不会在意。如果只是这样,当然不会影响到文成周的相位,但另一位侍御史张大人却站出来,举劾文成周与端亲王曾在别庄私下会面。而据其所言私下会面的时日,就在白矾楼刺杀案发生的前几日。延兴帝闻之面色微变。这才是真正触了帝王大忌的事。文成周见状,心中暗叹一声,遂主动辞去相位。延兴帝当即准予。但本朝从太.祖开始便厚待文官,丞相若是辞官后,俸禄并不会降,反而会有格外恩典,以示优厚大臣,因此文成周虽然挂冠,俸禄却不降反升,还提了一级。卢筱心中仍有隐忧,怕此事还有后患,但事已至此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她只怕文成周就此失意惆怅,便柔声安慰他。文成周却反而微笑道:“前段时日我忙于政事,疏于陪伴你与几个孩子,这下正好得闲,就此陪你去各处逍遥散心,岂不是快事?”卢筱轻笑出声,点点头,望向他的眼神温柔似水。文玹心中也是纷乱如麻,不知该安慰父亲好还是不安慰他更好,一抬头见天色不早,才想起今日约了孟裴,他特意告假早退在张家酒店等她,她却因父亲突然辞相一事,震惊担忧之余,竟然完全忘记此事了!第154章文玹出门晚了, 匆匆赶去张大风的酒肆里,孟裴已经在里面等着了。酒肆里用帘子隔开几个雅座,他打着帘子坐在里面, 见她进了店, 便起身朝她走过来。张大风见她不如往日那般进来就面带微笑, 不由担心起来:“阿玹你怎么晚来了?阿裴等你快一个时辰了。”文玹歉然望向孟裴:“抱歉,我……”孟裴轻轻摇头:“无妨。出什么事了?”他久候她不来, 只怕她出事, 便命成然带人去查探发生了什么事,待见到她安然进入酒肆, 他的心才放下, 等得久那都是小事, 不足挂齿。小酒亦丢下点菜点了一半的酒客,朝她跑了过来:“阿玹,出啥事了?”店里人来人往,文玹不便与他们详说,朝小酒道:“没出啥事,我只是出门晚了,你先干活去, 开店做买卖哪有丢下客人不管的道理。”小酒挠挠头, 半信半疑地回桌边去接着让酒客点菜。一边还回头往看他们说话。孟裴见她微带忧色, 轻声道:“去后面说吧。”文玹点点头。三人来到后面酒库,文玹把文成周被侍御史举劾与端王私下会面,不得不辞去相位一事低声说了。偏偏此事还不能解释, 总不能说那天在桃源庄会面是为了商议如何抓捕古二吧?那不是更要遭延兴帝疑忌了吗?孟裴不由负疚,歉然道:“阿玹,文相公是被牵连的,若无我大哥与古二之事,文相公绝不会与我父王见面,更不会遭到这样的举劾。”张大风奇道:“阿玹,你爹向来与端亲王走得不近,皇上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还会怀疑他呢?把事说清楚就好啦?那天我也见了皇上,瞧着挺好说话的呀?”文玹摇头,帝王之心最难揣测,何况结党这种事是越描越黑,解释不清楚的,她低声道:“自古为帝者最不能忍的就是自己信任的重臣有二心,哪怕是一星半点的怀疑,也会越酿越深,爹也只有此时立即辞相,才能洗脱嫌疑。”孟裴轻声问道:“你爹没事吧?”文玹眉头微蹙道:“他看起来还好,并未显出失意之色,但我觉得他只是不愿我们更担心罢了。”他之前还满腔抱负,要革新变法,却被奸佞陷害,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却不得不挂冠赋闲,他又怎么会甘心呢?孟裴亦清楚这点,低叹了口气道:“你今日来得迟了,这会儿该去接二娘三郎了。”张大风却显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文玹看了他一眼,讶异道:“爹你在想什么?”“啊,没什么没什么……”张大风连连摇头,“你赶紧去吧,别迟了接你弟弟妹妹。”文玹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但时辰确实不早了,她也就不再追问,与孟裴一同出了酒肆。·文玹上车后,朝孟裴道:“我还有些话要和你说。”孟裴点点头,跟着她上了车。咏夏不由拿眼直瞧他。孟裴朝她微微一笑:“你也有话对我讲?”咏夏呆了呆,脸一红转头不看他了。文玹不由笑了笑,但心底压着的事让她心情沉重,笑容很快就淡了。她正色对咏夏道:“你和阿莲到前头坐着,我和孟公子谈的事情,你们不能听。”咏夏犹豫了一下,但看文玹神情严肃,且今日发生之事确实是重大,她也知道轻重,便点点头,与阿莲一起坐到车前头的车辕座上去了。文玹接着吩咐于伯驾车,等车子驶动起来,借着马蹄声与车轮滚动声掩盖,她压低声道:“你应该知道我爹因何被举劾吧?”孟裴对于朝中最近的风雨争端十分清楚:“你爹想改青苗法,朝中反对的最激烈便是殷相。你爹一辞相,变法派势弱,得到最大好处的就是殷相一党,此事背后定有他们在做手脚。”这件事并不仅仅牵涉到了父亲,端王也涉事其中,文玹望着他:“你父王如何……”孟裴语调低沉:“他在白矾楼一事之后,已经被皇伯父疑忌,今日此事被举劾后,恐怕疑忌更深。”文玹蹙眉道:“我只是想不明白,王爷与我爹见面安排得十分隐秘,那位张侍御史又是如何知道的?”孟裴神色凝重地望向她,这也是他一得知此事后第一个想到的问题:“那一天会面虽然安排隐秘,还是有几个人知道内情的。这几个人都有可能是泄密之人。”殷正祥这一步棋,连端亲王都被坑了。这让文玹不由得想到,白矾楼那件事,难道里面也有殷正祥插手?可当时他险些就被古二杀了啊!前日马辰刚传回密信,他在应天府查到,延兴二年,曾觉因罪入狱后,其母由于震惊伤心过度,得知消息的当夜里人就没了。其妻袁氏身怀六甲,带着家仆上下奔波打点月余,耗尽家财才将其罪赎免,却在归家途中心力交猝落胎,血崩不治。曾觉出狱后却发现家破人亡,痛哭失声,哽咽不能语,之后遣散家仆,卖去祖宅,就此失去踪迹。三个月后蔡宏被杀,并被砍去头颅。在此期间,殷正祥始终在太原府任知府。而就在第二年的正月里,古二进了大风寨。再过一年,殷正祥丁忧去职回到祖籍,三年后入京起复。古二在七夕夜里,对孟裴隐约提过当年之事,他说家人被他牵连,因他而亡。古二便是曾觉,他的仇人就是殷正祥,此事几乎已无疑问,独缺人证或物证。而古二之所以这么恨殷正祥与蔡宏,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殷正祥是他所犯罪案的主官,其中应另有隐情。但十五年前的旧案,要查清事实并非易事,更难的是将其与殷正祥联系起来。“若是殷相在王府有眼线,知道你父王与我爹会面,说不定他在白矾楼一事之前就知道古二试图杀他复仇,但若是他知道,为何不先杀了古二灭口?他自己都差点就被杀了啊!”文玹低声说出自己的疑虑,孟裴凝眉不语,好一会儿才沉吟道:“当时我曾叫过一声留活口,但皇伯父身边的侍卫仍然将古二当场诛杀。”“你觉得是为了灭口?你伯父……?”文玹不由瞠目,这下她连延兴帝都怀疑上了。但她转念一想,延兴帝如果这么做,目的何在?若真有意图,也只有为了对付端亲王吧?但是他贵为天子,金身玉体,即使要陷端亲王于不义,也不用这样以身犯险。古二为复仇不顾一切,连命都不要了,自然也不会顾忌皇帝是否会受伤,若万一当中出什么差错,他甚至有可能一起被杀。孟裴亦摇摇头:“不会是他。”“那就只有殷相了。他若有心谋划,在圣上身边安插一名跟去白矾楼护卫的侍卫应该不是难事,被砍一刀可能是苦肉计,也可能是算漏了。你父王身边也有他的眼线。”文玹道,“他是目前来看,唯一得利的人,护驾有功,古二又被灭了口,他因此再无后顾之忧。”孟裴却摇摇头:“表面看起来得利的人,未必就是真正幕后之人。”文玹愣了愣之后才明白过来,他指的是他母亲中毒一事。孟裴对她提过,当时他找到父王在城中的一所宅子,却发现樊太医亦在其中,向其询问是否找到下毒之人,父王的回答语焉不详,并未明说是否找到,只让他再等几个月。他觉得父王其实心里是有数的,只是目前不能动她罢了。其实听他说再过几个月,文玹也猜得到是哪个暂时不能动的人了。她也不提那个人,只关切地问他:“你娘最近已经不会犯头疼了吧?”孟裴轻轻点头:“她已经两个多月没犯过了,应该是余毒都清了。”她伸手握住他的手。孟裴将她的手举到唇边,轻轻亲了一下,将她拥入怀中。文玹本来心绪极为不安,爹爹突然被延兴帝疑忌,不得不辞相,而白矾楼一事真相扑朔,欲理还乱,未来之事吉凶难卜,她只觉苦恼无比。但依偎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听着他稳健的心跳,让她的渐渐平静而坚定。两人安静地相拥了一会儿,孟裴低声道:“如今看来我父王与殷相都未必是幕后那人。”文玹想到了那位身在南京应天府的贤王,应天府离开封不过两百余里,若是真有心筹谋些什么,也不是难为之事。她轻轻点头:“但先不论白矾楼真相如何,殷相绝不会是无辜之人,一切疑点也只有先从他查起。”孟裴心中一样明白,怀疑只是怀疑,就算是要扳倒那人,也要一步一步来。“即使只能查出十五年前的罪证,也能重重打击殷相一党。”文玹道:“首先你父王身边的眼线要尽早找出来。”孟裴默默点了点头。文玹细细回忆过往事情,忽然心中一凛:“你不觉得奇怪吗?”“什么事奇怪?”孟裴诧异问道。“元德元大人,他只看我舞刀舞了一遍,就说这是郝家刀,当时我只佩服他见识广博,对武术涉猎极广,才能识破刀法名称。可按着我们目前所查到的线索,古二很可能不是郝姓人氏,他所习刀法更不一定就是郝家刀。”孟裴蹙眉:“你怀疑元德?”文玹问他:“有多少人只看人使一遍,就能认出刀法招式,却偏偏还认错了?元大人是否是妄断糊涂之人?若不是,他是否有误导之意?且我父亲去桃源庄会王爷之事泄密,他也是嫌疑之一啊!!”孟裴挑眉:“不如试他一试?”文玹点点头:“试一试便知!”第155章文玹接上文珏文瑜, 回到家里。一瞧见文成周亦在家,文瑜喊了声爹爹,接着便欢呼起来:“今晚能早点用饭了!”卢筱无奈嗔道:“贪吃鬼, 你就只知道能早点用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