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紫月纱依      更新:2023-06-27 04:01      字数:5161
  如果有一天,萧明川再度选择抽身而去,他要怎么办?胡思乱想了一会儿,顾渝屈起手指敲敲自己的脑门,试图让自己清醒过来。好端端的,干嘛把自己想得像个怨妇,不管萧明川以前做过什么,这次还真不是抛下他离去,荣亲王府的案子和明日的大朝都在等着他,自己有什么值得抱怨的。侧目看看窗外大亮的天光,顾渝知道时辰已经不早,萧明川说不定都要回到宫里了,就扬声唤人进来伺候。就算是静养,也不用天天躺在床上,他打算用过早膳去看看小青鸾。穿戴梳洗完毕,早膳已经摆上了,是萧明川提前吩咐的菜色,有顾渝最爱的小黄花。顾渝随口问了句:“陛下可是用过早膳再出发的?”得到的回答却是,萧明川夜里就走了,按脚程算此时早该在宫里了。他若是赶得急,回宫再用早膳也是来得及的。“陛下连夜走的?”顾渝对这个回答表示惊讶。他记得清清楚楚,萧明川昨日说过,事情不算急,今日上午出发即可,怎么突然就改了主意,半夜里就上路了。桌旁伺候的小太监点点头,肯定道:“陛下丑初一刻就离开寻梅山庄了,临走前特别嘱咐,今早不能打搅了殿下,要你好好休息,好好养病。”顾渝又是一愣,他想到了一个自己不太敢相信的可能,就是萧明川的行程是因为他而改变的。最初,萧明川说今日走,是不知道他身体不适,打算带他一起回去,却不想他夜里奔波。后来发现自己病了,陈太医说不宜上路,他就把自己留了下来,轻骑简从连夜回了宫。会是这样吗?顾渝不敢确定却又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说服自己。萧明川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为了讨好自己的话,他没必要做到这样的程度。顾渝很确信,自己之于萧明川,还没有那么高的利用价值,值得他如此费尽心思来讨好自己。相信萧明川是看到了自己对他的痴心一片所以被感动了,顾渝同样无法说服自己。在他对萧明川最好的时候,为了他就算放弃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时候,萧明川对他也不过是敷衍应付。而在岭儿出生后,他对萧明川已经是尽可能地无视了,他怎么可能还会被感动。说到底,还是萧明川突如其来的态度大转变让顾渝方寸大乱。原本,顾渝以为自己和萧明川已经划清了界线,他们将顶着夫夫的名号过着互不干涉的生活。此前,他们也是这样过的,他安心抚养岭儿,他每月过来点卯,彼此之间全无交流。顾渝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的,当他不再对萧明川抱有期待的时候,他也不会再被他伤到了。谁知突然之间,萧明川就跟吃错了药似的,好不容易争取进宫的叶铮不要了,天天围着他和岭儿打转。顾渝曾经憧憬的一切,在他死心之后终于得到了,可他没法心安理得去接受。这不是萧明川一遍遍对他说相信他就可以解决的,顾渝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想到这里,顾渝莫名有些懊恼,畏畏缩缩优柔寡断,他快要不认识这样的自己了。他贪恋萧明川心血来潮给予的温柔,他却不相信他能一直这样对自己温柔下去……见皇后面上的表情阴晴不定,碗里的饭菜也还剩了一半就不怎么动了,小太监战战兢兢地问道:“殿下可是有哪里不适?还是觉得饭菜不可口?你吩咐一声,御厨和太医都在待命呢。”顾渝回过神,朝着小太监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昨日晚膳用得太少,今日又起得太迟,顾渝早就饿了。他决定什么都不去想,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三下五除二搞定碗里的饭菜,顾渝把碗递了出去:“再来一碗。”小太监接过碗,兴高采烈盛饭去了,皇帝先前吩咐过,皇后每顿用了什么用了多少他们都要记下来,回宫后如数禀报给他,要是皇后胃口太差,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也落不了好。用过早膳,顾渝准备去看青鸾,被小太监拦住了。“皇后殿下,太医说了,你要静养。陛下也吩咐了,不让你多劳累。”小太监的声音略有些颤抖,明显是对顾渝的身份有所顾忌,可他还是勇敢地拦住了他,可见是萧明川特意嘱咐过的。顾渝无奈地端起茶碗,轻轻抿了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奴婢姓施,名叫施可。”施可不知顾渝的用意,老老实实回了。“施可,这个名字倒是不错。”顾渝随口赞了句,“你把陈寅叫过来,我有话问他。”只要顾渝不出门,他的吩咐施可哪敢违背,和当值的同伴用视线交流了下,赶紧去了。过了会儿,脸色不大好看的陈太医来了,萧明川临走前把他从床上叫起来耳提面命了一番。此时听说皇后传他,陈太医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他又有哪里不舒服。好在顾渝没事,他就是问道:“陈寅,我不出山庄,就在院子里转转,可以吗?”陈寅哪里敢管顾渝的行程,当即吓得面色发白,他拿不准皇后到底什么意思。“我知道陛下嘱咐过你们,我也不打算让你们为难。我就想知道,陛下是不是说过,我连房门都不能出了。”顾渝简直要抓狂了,他不过是偶感风寒,萧明川至于把他软禁起来吗。陈太医想了想,认真道:“外面风大,殿下凤体未愈,不宜出门。”“那我去青鸾的房间?”影卫的住处紧挨着皇帝夫夫,去看青鸾走游廊过去即可。陈太医再想了想,这回算是同意了:“只要不会吹到风,殿下略走走也好。”顾渝彻底无语,为什么萧明川人都已经回宫了,比在他的时候还要烦人。青鸾的身体素质很好,不要说是小孩子了,就是一般的成年人也比不了他。萧明川那一箭又准又快,换成其他人中了箭,保准现在还躺在床上不得动弹。可青鸾倒好,顾渝昨日见他时,他被朱雀追得满屋子乱窜,虽说伤口崩裂了,可随便换个人来,他就没有那窜来窜去的力气。今日顾渝踏进青龙的房间,一眼就看到青鸾不大安稳地坐在桌子边上。青鸾还是没有穿衣服,上半身赤裸着,胸前的伤口被重新包扎过了,下半身勉强挂着条短裤,似乎让他很不舒服,两条腿不停地蹭来蹭去。青龙早知顾渝的到来,没等他进屋就原地跪下迎驾。青鸾却是万事不懂,顾渝都走到他面前了,他还是坐得稳稳当当,不过是扭头看了顾渝一眼,眼神隐约显得有些委屈。顾渝惊讶于青鸾超人的恢复能力,心里甚至想着,这是不是和他野外的生活经历有关。随即,他转念一想,自己可能是弄反了因果关系。不是因为青鸾是猴子养大的,所以身体素质好,而是他生命力顽强,才能跟着一群猴子摸爬滚打,也平平安安地活了下来。桌上摆着好几样水果,都是去了皮切成丁的,有苹果、雪梨和香蕉,还有一瓣一瓣的橘子。顾渝不解其意,转头问陈太医:“青鸾不能吃熟食吗?”小孩子爱吃水果很好,可能当饭吃吗。陈寅笑着回道:“一步一步来,青鸾从小没有吃过熟食,肠胃未必能适应,而且从他熟悉的东西开始,能更好地培养他正确的用餐习惯。”顾渝这才留意到,桌上盘子摆了好几个,却几乎都是满的,不大符合青鸾的战斗力。再一细看,青鸾手里歪歪扭扭拿着双筷子,他试图用筷子去夹吃的,却没一次能够成功。可能是恼了,也可能是肚子饿了,青鸾把筷子一扔,伸手就要去抓离他最近的香蕉。不过他的手还没碰到盘子边沿,青龙就轻轻一筷子敲在了他的手背上。青鸾委屈地把手缩回来,再可怜兮兮地看着顾渝,他似乎认准了,他会帮他。顾渝温和地笑笑,用手指了指掉在地上的筷子。顾渝承认,看到那样一张漂亮的小脸用那样委屈可怜的表情看着自己,他真的有点忍不住,可青鸾都六岁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必须学会的。青鸾抽抽鼻子,从凳子上跳下来,捡起了自己扔掉的筷子,拿起桌上的湿布巾擦了擦。顾渝顿时明白,青鸾扔过不止一次筷子了。但是青龙不让人帮他捡,还要他自己捡了擦干净,而他也记住了这一步骤。看来是他多虑了,青鸾真的是很聪明的。重新尝试了好几次,青鸾勉强夹起了一块苹果,可惜还没送进嘴里就掉到了桌子上。顾渝实在看不下去了,走到青鸾的背后,用手握住他的手,帮着他夹起了一块雪梨。有了顾渝的帮助,青鸾总算吃到了今天起床后的第一口食物,顿时笑得眉眼弯弯,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顾渝只帮了青鸾一次,可他似乎从中受到了启发。接下来的几次,青鸾的手一次比一次稳,最后终于成功地夹起了一瓣橘子。青鸾扭过头,朝着顾渝笑得更灿烂了。比起顾渝在寻梅山庄的舒心日子,萧明川就要焦头烂额得多。荣亲王府的内情比他想象中复杂许多,顾太后有意无意地问起他们的小青山之行,可最让萧明川感到棘手的是萧岭,他发现自己有点搞不定儿子了。萧明川和顾渝出宫时,萧岭答应地很好,会乖乖跟着顾太后。可萧岭生来从来没有离开过顾渝,如何可能不想他,尤其是顾太后不会像父皇爹爹那样凡事纵容他。好容易盼到萧明川回宫了,萧岭欣喜万分,再一问,顾渝没有回来。小皇子顿时不干了,小嘴一扁呜呜大哭起来,谁都哄不住。第41章 询问得知登闻鼓被人敲响,顾安之就猜到萧明川要提前回来了。自从弘熙皇帝改了规矩,悬挂于广德门外的登闻鼓就再未响过,可它一旦响了,就意味着不是小事。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宣宗皇帝的话说得明明白白,不是这般大事,就不要来麻烦皇帝了。而弘熙皇帝的规定明确说了,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恶意上访。如此严苛的条件下,谁人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开玩笑,以至于登闻鼓三朝不曾响过。皇帝不在宫里,顾太后总揽政事,他在第一时间过问了有关击鼓人的信息,然后就愣住了。萧隽,荣亲王世子萧隽。这是一个顾安之事前完全不可能会想到的名字。长久以来,会击响登闻鼓的人多半是那些无官无爵的升斗小民,他们没有官职在身,遇事若是被当地官吏刁难,往往走投无门,登闻鼓的设置给他们提供了上达天听的机会。萧隽虽然没有在朝上担任实职,可他是萧明川亲封的世袭罔替的亲王府的世子。他有什么事,完全可以直接给皇帝上折子,若是私事,不好公开说,也可以进宫求见他或是皇帝。两百多年前,大周朝刚开国,高祖皇帝分封功臣,封了世袭罔替的四王八公。四王分别是荣亲王、睿亲王、邯郸王和临淄王,其中荣亲王是高祖皇帝的胞弟,睿亲王是高祖皇帝的庶子,邯郸王和临淄王因为只是高祖皇帝的族亲,所以只封了郡王。两百多年后,四王中的三家都已没了兵权,荣亲王府便是其中一家。顾安之的祖母是昔年荣亲王府的清河郡主,两家也算得上是世交,顾安之自认为对荣亲王府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可他愣是想不出来,他们能闹出什么事,需要让世子去击登闻鼓。待到得知萧隽击鼓的理由,顾安之的惊讶已经有些掩不住了。萧隽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荣亲王萧砚堂,罪名是他杀害了荣亲王妃。顾安之对萧隽不熟,反而是年轻时和萧砚堂打过交道。顾安之印象中的萧砚堂是个内向到近乎腼腆的年轻人,倒是他的那位王妃,一看就是个精明能干担得起事的。记得当初萧砚堂成亲时,老荣亲王和老王妃都是欣慰不已,说是有了这个媳妇,凡事就放心了。顾安之虽然有点看不起自己的小表叔,可他不得不承认,舅祖父和舅祖母言之有理。像荣亲王府这样的人家,子孙不需要有太大的出息,只要不谋反,内里不斗得跟乌鸡似的,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萧砚堂性子软,王妃强势一些,正好可以互补。岂料二十多年后,两人的儿子击响了登闻鼓,告父杀母。顾安之一边派人给萧明川送去急奏,一边让人把侄儿顾湘召进了宫。顾湘一向和萧隽交好,重阳宫宴那日,萧隽没有进宫赴宴,顾湘干脆也就没来,而是陪他喝酒去了。顾安之相信,从顾湘的口中,他应该可以问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不多时,顾湘闻召而来,他的脸色阴沉沉的,显然是知道萧隽的事了。出乎顾安之意料的是,顾湘对荣亲王府的内情毫不知晓。他还说,那天陪萧隽喝酒,他除了抱怨萧砚堂偏心,也没说别的。后来萧隽喝醉了,还是顾湘把他送回去的。“你确定你没有看错?”顾安之凝眉思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透着诡异。荣亲王妃久病的事整个宗室都知道,就是顾安之也有耳闻。可她病归病,病情一向却还稳定,太医都说还能坚持几年。今日早上,荣亲王府上报宗人府,说是王妃去了,众人还有些吃惊。不想到了午后,更惊悚的事发生了,世子萧隽敲响了登闻鼓,状告荣亲王杀妻。顾湘很认真地回想了遍,确定道:“我没看错,那时的萧隽与平常无异。我了解萧隽的性格,他不是藏得住事的人,若是他当时就知道了什么,不可能还有心情拉着我喝酒。”如果顾湘的话成立,萧隽就是在重阳节之后才知道真相的,顾安之陷入了沉思。顾湘想说什么,可又无从说起,正在犹豫之际,有个小家伙跑了出来。“二舅舅!”萧岭躲在帷幕后面,偷偷听着顾安之和顾湘说话,见他们说完了,就笑嘻嘻地跑了出来,一头扎进了顾湘的怀抱。顾湘并不知道萧明川和顾渝去了寻梅山庄的事,他原本还寻思着,今日既然进宫了,跟顾太后说完话就去坤宁宫转转,看看他的傻弟弟和宝贝小外甥。顾湘蹲下身,张开双臂,一把抱住迎面扑来的萧岭,问顾太后道:“伯父,岭儿怎么在这里?”顾渝有多宝贝萧岭,顾湘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很好奇,萧岭怎么一个人来了慈宁宫。顾安之微微挑眉,神色复杂地道:“皇帝去了寻梅山庄,渝儿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