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作者:紫月纱依      更新:2023-06-27 04:03      字数:5801
  萧岭急忙给他解释:“我爹是皇帝,我就叫他父皇,你爹是王爷,就该叫父王了。”青鸾还是不太懂,不过萧岭每回见着萧明川都会叫他父皇,所以他没有迟疑,朝着萧明青叫道:“父王!”不管了,岭儿不会骗他的,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萧明青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突然,整个人都傻掉了,完全没有任何回应。温弦的反应跟萧明青差不多,不过他不是惊喜,而是懊恼。青鸾的脑子多简单啊,什么弯弯绕绕都没有的,他跟他玩循序渐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要是他早点教,青鸾早就叫他爹了。皇帝夫夫也是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萧岭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如果青鸾是被其他人养育了七年,温弦和萧明青不急于告诉他真相是对的,因为孩子未必能够接受。可青鸾是被猴子养大的,他没有这些概念啊,你跟他说了他可能不懂,但却不会不接受。见萧明青没理他,青鸾重新叫了声:“父王!”声音比刚才提高了不少。萧明青陡然醒过神来,疾步上前走了几步,一把抱起了青鸾,用力地搂进怀里。温弦不甘人后,跟着凑了过去,把父子俩都给抱住了,嘴里还在教着青鸾:“鸾鸾,快叫我爹。”青鸾没有出声,扭头去看萧岭,那才是他更熟悉和信任的人。萧岭点点头,笑着扑倒在顾渝身上:“鸾鸾,你快叫呀!”青鸾这才开了口:“爹!”说着挣扎了两下,要从萧明青身上下来。顾渝生怕萧明青误会,忙解释道:“鸾鸾不喜欢被人抱的,他觉得不自在。”温弦也在旁边跟着帮腔,他单独带着青鸾玩过几次,对他的脾性还是有点了解的。萧明青虽然有些舍不得,到底不愿意拘束了儿子,就把青鸾放了下来。青鸾左右看了眼,跑回萧岭身边坐下了,父王和爹的称呼之于他,没有太特别的含义。萧岭坐直身体,伸手在青鸾手背上摸了摸。两个孩子对视了眼,双双笑了起来。尽管儿子并不亲近自己,可萧明青说不上多失望,萧明川和顾渝养了青鸾大半年,青鸾跟他们亲热才是正常的,只是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微微的酸涩。“鸾鸾跟我们不熟,熟悉了就好了。”儿子开口叫爹了,温弦再没有不满足的。“你们快点把婚事办了,就能把鸾鸾领回去了。”萧睿和顾安之的棋局终于结束了,从两人的表情判断,获胜的人应该是萧睿。谁知萧明青却摇了摇头:“这个事情不急,还是看……鸾鸾高兴吧。”萧睿凝神看他一眼,正色道:“青儿,这就是你不懂了,孩子是越养越亲的。”萧明川垂首不语,暗自想到,其实也不一定,我母后养了我二十多年,怎么就没有养亲。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感情,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你是不是喜欢他,他是可以体会到的。第109章 盛夏青鸾是承庆四年五月二十出生的,转眼就要满七周岁了,萧明青和温弦还好,儿子丢了这么些年,如今终于能见着了,还会管他们叫父王和爹,就是不能天天见面,心里也是很满足很欢喜的。倒是前不久刚获悉自己升了级的代国公夫人和温二太太急得不行,她们盼了多少年了,好不容易盼来个漂亮的大孙子,却不能抱回家养着,这怎么行呢,两人时不时就联袂进宫给顾太后请安。两位表嫂频频进宫是为了什么,顾安之岂有不知道的,不就是希望儿媳妇可以早点进门么。平心而论,内务府操办萧明青的婚事不算慢了,顾安之实在找不出理由催促他们,只好安慰代国公夫人和温二太太,儿媳妇和大孙子都是他们家的,早几天晚几天没关系,总之是跑不掉的。顾安之好说歹说,总算是把两位性急的表嫂劝回家了,回头萧睿又在催他了,说让内务府的人加快点速度,尽快把萧明青和温弦的婚事给办了,不要再往后耽搁了。顾安之挑了挑眉,好整以暇地笑道:“温家表嫂那是娶儿媳妇,急一点也是人之常情,阿睿你是嫁儿子,怎么也这么着急?”他还只是萧明青名义上的嫡母,想起他要嫁出去心里都是怪怪的。萧睿闻言神情一滞,沉默片刻方道:“哪是我急着要嫁儿子,是傅昭仪快回来了。”萧明青的新王府虽然已经改建好了,但是他是下降,按照惯例婚前是不能住进去的,哪怕他们儿子都已经七岁了。所以过去这些天,萧明青都是住在宫里的,倒是方便每天到慈宁宫看青鸾。“傅太妃回来了!她怎么这么快?”从惠安到上京的距离可不算近,萧明青快马加鞭赶回来路上也要好些天,傅太妃是坐着马车回来的,也许还带着辎重,那就更慢了,没道理这么快的。“我估计青儿出门不久她就出发了,不然不会到得这么快。”要是傅太妃回来了,她岂不是要住回宫里。萧睿已经是驾崩多年的“先帝”了,怎么能和傅太妃碰面呢,那样会多出许多事的。顾安之明白萧睿的意思了,他们必须要把萧明青的婚期提前,最好是傅太妃到了上京就成亲,这样傅太妃直接就能住去萧明青的王府,否则傅太妃回来了,他们根本没有理由不让她回宫住。内务府的人最近快要忙疯了,本来惠安王的婚事就办得急,以前哪里有王爷是说成亲马上就要成亲的,人家都得先准备上两三年,可是到了惠安王这里,皇帝一句话说了,最多半年必须办好。岂料筹备工作刚开了个头,千头万绪还没理清呢,顾太后又发话了,说是半年时间太长了,要让他们再快点,不必要的程序通通都砍了,最好赶在五月份之内把事情办妥,要是干不好……传话的人说了,顾太后的原话就是这样,干不好会怎么样,他没说出来,请自己体会。内务府的人吓惨了,立马开始精简程序,同时对萧明青寄予深深的同情。好端端一个王爷,莫名其妙被人嫁出去不说,婚事还要被人苛刻,看来就是生在帝王家,也是有许多的身不由己的。那些胡乱猜测的人哪里知道,萧明青听说婚期提前了,心里的喜悦一点都不亚于温弦。萧明青最近在宫里住着,除了慈宁宫哪里也不会去,便是去了慈宁宫,也只是见萧睿和青鸾。饶是如此,萧明青也能感觉地出来,萧睿和顾安之的关系变了,变得和以前的疏离冷漠完全不同。萧明青从不追究萧睿当年的死遁是怎么回事,那和他没有关系。萧明青看得出来,如今的萧睿和顾安之,还有萧明川和顾渝,那是真正的一家人,他和他们掺和在一起,感觉就像是多余的。也许顾安之和萧明川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芥蒂,但是有顾渝和萧岭在,那些都是小事。萧明青安静地在宫里当着透明人,他已经不属于这个地方了,离开了反而会更自在。在萧岭的建议下,萧明青和温弦的婚期被定在了青鸾的生辰那日。傅太妃是在婚礼前三日抵达上京的,她没有回宫,说是搬来搬去的太麻烦了,不如一次到位,直接住进了萧明青的新王府。婚礼由南阳王主持,虽然规模不算大,只请了宗室近亲和温家世交,但是气氛是足够的。由于萧睿发话了,青鸾在大婚当日跟着萧明青出了宫。傅太妃和温家两位夫人都商量好了,在二孙子出生前,青鸾一边府里住半个月,惠安王府就是原来的丹阳公主府,和代国公府比邻而居。谁知青鸾回到家里很不习惯,第二天就吵着要回宫,他还是对皇帝夫夫更加熟悉。萧明青和温弦商量了下,各自说服了自己的长辈,把青鸾送了回去,他们舍不得儿子不开心。进入五月,气温节节攀升,紫金江以北更是滴雨未落,甚至近期都看不出有要下雨的迹象。幸亏萧明川早有先见之明,强行让人换了抗旱的作物,虽说产量会低不少,但不至于因此绝收。之前有人说过萧明川太冒险了,就是天象有干旱的预兆,这么大面积地强令百姓改换作物,要是到时候气候没有干旱到那样的程度,搞不好会激起民愤的,因为那样的损失真的是太惨重了。萧明川谁的话也不听,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做法,他没办法告诉其他人,今年的旱情堪称百年一遇,就是现在种下去的这些抗旱作物,好多都未必能有收成,今夏的第一场雨要等到七月份了。而在西宁河流域,连绵的雨水从端午节开始就落个不停,从山间的溪流到西宁河的各路支流,水位线都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升高,照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最多六月初就会有河堤支撑不住了。萧明楚和顾湘的订婚程序还没走完就被萧明川派了出去,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必要的时候迁民泄洪。不管怎么说,主动破堤可以提前把当地的百姓迁走,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可以降到最低。早先,满朝文武大部分都是不理解皇帝的,他们倒不是不觉得今年会有大灾,而是感觉萧明川把事情的严重性看得过度了,真的会有那么严重的旱情和汛情吗,大周开国以来从来没遇到过。顾安之也觉得萧明川太过谨慎了,如果事情没有发展到那样糟糕的程度,那么他的这些应对措施,就是非常严重的失误。但是萧明川很坚持,他说只要坐在皇位上的人还是他,他就会这么做。萧明川说出那句话的瞬间,顾安之有些失神,他恍惚以为自己看到了曾经的景和皇帝。“如果最终的事实证明,我做的这些事是多余的,那我可以下罪己诏,但是现在,我一定要这么做。”萧明川知道人们在抵触什么,可他如果不那么做,前世发生的那些悲剧就还会重演一遍。最后,顾安之选择了相信萧明川,他突然发现皇帝不再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了。早些时候萧明川的旨意颁布出去,不是没有人在背后骂过他,萧明川严令不许追究此事。不过从六月初开始,那些曾经在背地里骂过皇帝的人,开始把他像神一样供起来了。紫金江以北的旱情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干得连喝水都成了困难,如果不是皇帝严令改了抗旱作物,很多人家会颗粒无收的。现在地里的作物虽然也是干得不像话,好歹还是有那么点收成的。能做的都做了,萧明川心里丝毫不敢放松,在自然之力的肆虐下,人力其实是很渺小的。萧明楚那边就有不好的消息传来,他们在炸河堤泄洪的时候遇到了当地村民的阻挠。那些人倒是没有正面对抗,他们留在自己家里和跪在即将成熟的地里不肯走,导致萧明楚的行动没法继续。因为一旦强行炸开了河堤,留下的人就全部都得死,那是数以千计的人命,萧明楚下不了手。由于人手不够,萧明楚一时没法把所有人都弄走,双方僵持了将近半日。然而就在这半日里,西宁河下游的梁涧溃堤了,淹没了万顷良田,死伤不计其数。萧明川闻讯震怒不已,他下旨痛斥了萧明楚一顿,随即给他加派了人手,同时下了死命令,下次再遇到有人阻挠破堤,不论是谁格杀勿论。一个梁涧就够了,他绝不许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从此,萧明楚变得强势了许多,凡事再不手软。有梁涧的教训在前,也没人敢在迁民破堤时反对了。你乖乖听话走了,回头朝廷会有银子和粮食的补贴,要是误了大事,那就是死罪一条。朝廷的事情勉强理顺了,人力能做到的,萧明川全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等待了。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顾渝的产期越来越近,他的日子也是越来越难过了。孕夫的体温本来就比常人更高些,顾渝平时算是很不怕热的人了,今年却是过了端阳就开始喊热。但是比较可怜的是,太医不让顾渝多用冰,说是寒气入体的话,会比中暑更麻烦的。顾渝已经热得不行了,听了这话简直就是烦躁,这么热的天,他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水,哪里来的寒气。不过太医这样说了,顾渝也不敢肆无忌惮地用冰,万一出了什么事儿,他还是怕的。萧明川劝过顾渝,实在不行就搬去太平行宫,带上萧岭他们几个,那边要稍微凉快些。顾渝却不答应,说他一个人没法同时照顾三个孩子。萧明川知道顾渝这是借口,他又不是自己去,伺候他的宫女太监,几个孩子的乳母嬷嬷,肯定是要全部跟去的,没什么照顾不来的。顾渝还是不肯,他说想要离萧明川近点,一个人跑去其他地方生孩子,感觉好凄凉。萧明川没法再说什么了,他是肯定去不了太平行宫的,只能委屈顾渝继续在宫里熬着。由于胎儿长得太好,季宜害怕顾渝生起来不顺利,每天给他安排了不少活动。顾渝尽管身子沉得要命,可想起当初难产的经历就一点都不敢松懈,岭儿已经很可怜了,小丫头不能再这样了。萧明川心里也是怕的,暗地里问过太医很多次,皇后到底能不能顺利生产。好在季宜说了,顾渝的胎位没有问题,他人年轻又是第二胎了,只要平时多活动,保证足够的体力,肯定能安产的。顾渝的预产期在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料算好的日子过去好几天了,小公主还没动静。这可把萧明川给急坏了,不是已经到时间了吗,他家闺女怎么还不出来,是不是哪里有什么问题。季宜给顾渝把了脉,说是胎儿没有问题,让再观察两日,不行的话就催产了。尽管季宜说了,催产对孩子没什么影响,可顾渝还是很怕,他真的是有心理阴影了。萧明川心疼不过,只能继续逼太医,既要想办法催产,还不能让皇后有压力,务必做到尽善尽美。第110章 福宁小公主迟迟不肯出来,皇帝夫夫还不是最心急的,萧岭每天起码往坤宁宫跑三趟,每回来了就问一件事,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妹妹,顾渝都被他问得有点怕了,他是最希望女儿快点出来的人了。这日,萧岭又是放学就来了坤宁宫,他先陪着顾渝用了午膳,用完就趴在他的肚子上小声跟妹妹交流感情:“乖妹妹,你快出来,哥哥给你准备了好多新裙子,每条都可漂亮可漂亮了……”萧岭话没说完,小公主就用力一脚踹到了他的脸上,惊得萧岭坐直了身体,不安地问道:“爹爹,你疼不疼?”妹妹的力气好大,踢在他脸上都那么有劲儿,不知道爹爹会不会很疼。顾渝摇摇头,长长地吁了口气,在侍书侍剑的帮助下翻了个身,换了个稍微舒服点的姿势。最近几日,顾渝已经要被自己沉甸甸的肚子搞疯了,他是站着坠得难受,感觉肚子像要掉下去;坐着腰酸背痛,多坐会儿就是全身酸痛;若是平躺下去,就是胸口憋闷,几乎喘不过气来。顾渝被折腾地没法,整个人临近崩溃的边缘,最后只能半躺在软榻上。不过同样的姿势他也不能躺久了,不然腰还是难受,感觉就像要断了,两条腿也肿得厉害,就像两个硕大的水萝卜。如果不是季宜逼着,顾渝真是一步也不想动弹,天知道他现在动一动有多难受。偏偏季宜说了,想让孩子尽快出来,又不想用药物催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活动了,比其他什么法子都管用。“好妹妹,可不许欺负爹爹哦。”尽管顾渝表示自己没事,萧岭的动作还是比之前轻柔不少。顾渝温柔地抚上萧岭的发顶:“岭儿乖,爹爹累了想睡会儿,你回慈宁宫做功课好不好?”萧岭听话地点头应道:“我不打搅爹爹休息了,爹爹好好睡,我做完功课再来看妹妹。”等萧岭出了寝殿,顾渝扶着肚子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侍剑,你叫季太医过来。”侍书侍剑愣了愣,齐声惊呼道:“殿下,你是要……”生了,两人面上浮现的都是喜色。“你先叫他过来……”是不是真的顾渝也拿不准,但是感觉有点像了,还得太医看了才知道。侍剑不敢耽搁,亲自出去找人了。萧岭和萧懿行搬走后,东西配殿都空了出来,萧明川前些天叫人把西配殿收拾了下,让轮值的太医住在了里面,这样有什么事也能来得更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