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于隐      更新:2023-06-27 09:27      字数:4388
  “你昨晚不是说,明天还要在上吗?”苏醒伸手进去。“对呀,我是说明天,又不是今天。”“小调皮,跟我玩文字游戏,真把我当文盲了。”红梅被苏醒摸得浑身痒,咯咯直笑。第四十三章红梅和苏醒又开始挑担出门了。因为要走远路去徐家村, 怕货重,小两口并没有带多少货。本以为到徐家村那边才开始卖货, 没想到还没到那儿呢,货已经卖了一半。剩下的货在徐家村第一个队就卖完了。由于路远,这时已是中午,小两口拿出早上煎的饼和水煮鸡蛋当午饭吃。等回到家快下午三点了, 苏醒和红梅还去地里干活。苏荷花说这几天不忙,又把他们俩赶回家休息了。红梅正好拿出织一半的毛衣坐在门口接着织, 苏醒在井旁磨着砍柴刀,打算明天下午去砍柴。苏醒边磨边说:“家里的柴烧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几天下午都得去砍柴。”“我也去,以前娘家的柴主要是我和秀梅砍的。”红梅说话时手里勾着线, 十分熟稔地织着毛衣,天蓝的颜色, 看来是给苏醒织的。“‘醒大个’!‘醒大个’!”二婶慌忙跑了过来, “我那两个儿媳又打起来了, 两个儿子不争气也跟着打!”苏醒回头很淡定地看着二婶,然后“哦”了一声, 他已经拉过好几回的架了。巧的是,每回两个堂弟和堂弟媳打架时, 二叔都在后山较远的地里干活,二婶只好来喊他。苏醒放下砍柴刀赶紧过去,红梅也小跑地跟上。这一去瞧,红梅可吓着了, 她没见过妯娌打架能打得这么狠的。二婶大儿媳的脸被抓出好几条血痕,脖子上还有一条,估计要破相了。但二儿媳可没好哪儿去,头发被扯掉不少,额头上头皮都渗血了,如果额头上扯掉的头发不长起来,就要秃了。两人还揪在一块儿呢,二婶越拉她俩越打得狠,所以最近几回打架都是喊苏醒去拉,他力气大,控制两个女人丝毫没问题。只见苏醒上前一把扼住一人的手腕,再扼住另一人的手腕,两人都使不上劲了。苏醒再将两人往两边扯开,“你们打架打上瘾了吗!”另一边,他的两个堂弟也还在打,两人扯着胳膊推推搡搡,然后两人扯在一块儿倒在地上接着打,怎么瞧着像两人玩摔跤。苏醒又过来拉扯他们兄弟俩,二婶也过来边拉边骂,“不争气的臭小子,我养你们干啥,为了点东西整天吵架,活没干匀就玩命打,是嫌我跟你爹还没死是吧!”二婶的两个儿子都比苏醒小一些,两个堂弟一个刚满二十四,另一个二十二,可人家都各自生两个娃了。二婶还有两个女儿出嫁了,一个前年出了嫁,一个去年嫁的。他们一家子现在有十口人吃饭,每天鸡飞狗跳的。以前两个儿子刚结婚时还算平静,后来两个儿媳先后生了孩子,家里矛盾就越来越突出。老大和大儿媳勤快,两个孩子是两个小姑帮着带。老二和二儿媳都懒一些,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两个小姑带的,现在刚生的这个是她和婆婆两人一起带。因为两个小姑子出嫁了,帮不上忙。由于家里有四个小孩子,二婶从去年春天开始单干后就没下地。就这样,大儿媳看不惯,说老二和二儿媳懒,现在开春了,活儿都是公爹和她男人以及她自己干的。老二干活还不如一个姑娘,干一会儿歇一会儿,半途还要跑回家看他那出生没多久的儿子,二儿媳只知道吃饭睡懒觉,喂了奶就把孩子扔给婆婆。更重要的是,老二家的大儿子总是打老大家的小闺女,偏偏老大家的儿子也不知道帮小妹妹。家里的鸡蛋也几乎是老二家的大儿子抢着吃,其他人还没拿筷子呢,鸡蛋就被吃完了。刚才就因为老二家的大儿子抢老大家的小闺女手上的糖吃,大儿媳过来帮小闺女抢回来,二儿媳恼了,说嫂子怎么抢小孩子东西,跟个小孩子计较什么。这下好了,大儿媳本来就恼,过来拉扯二儿媳,结果就打起来了。老大和老二见她们打起来,都想帮自己老婆,结果他们兄弟俩也打起来了。说起来每回吵架打架都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可最后都打得两个女儿血淋淋的。拉开后,二婶抹着眼泪说:“等你们的爹从地里回来就分家!”傍晚,方荷花和苏保国回来时听说了这事,就过去瞧瞧二婶,顺便看看侄子侄媳妇伤得怎样。不瞧不觉得什么,反正他们总是吵呀打呀没个完。可这一瞧,方荷花心里怕怕的,她可是有四个儿子呢,往后都成了家,要这么打起来,那还不得出人命啊。二婶说等吃了晚饭,叫方荷花和苏保国过去帮着分家,还说老公公和老婆婆过世得早,苏保国和方荷花是孩子们的大伯大婶,如果分家时分得不好,也不好当着大伯大婶的面打起来。吃晚饭时,方荷花看着四个儿子和红梅,沉默了一阵,说:“亲兄弟要相互体谅相互帮衬,你们要是像二婶家两个儿子那样,我和你爹就干脆早点死了得了,免得被气死。”苏醒听这话饭都吃不下去了,“妈,说什么死不死的,我们兄弟四个不会的。”苏福和苏庆、苏喜心里都在嘀咕,要真打起来,还不是大哥打他们的份,从小到大都这样的。方荷花瞅了瞅苏醒,又瞅瞅那三个儿子,说:“老大,以后你少打三个弟弟。你们三个呢,要学大哥那样勤快,为家里出力,别总想着偷懒耍滑!”“哦。”四个儿子同时应声。苏保国见四个儿子挺听话,美滋滋地吃着小菜,说:“我儿子不会,我管教得好。不像你们二叔只知道干活,他几个孩子从小都是放养,小时候孩子们在外面打架或是被别人欺负,回到家你二叔问都不愿过问一声,哪能不出事。”方荷花斜眼瞧她男人,心里在想,那可不一定,这还是老大刚结婚,以后的事谁知道。她再看看红梅,想说什么又吞了下去。那个严桂芝还不一定能成为家里的二儿媳呢,往后几个儿媳会相处得怎么样,方荷花心里还真吃不准。不过看眼前表现,红梅应该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人。吃了晚饭,苏醒和红梅以及弟弟们又去河对面看电视,方荷花和苏保国去帮忙分家。待苏醒几人看电视回来,方荷花把二婶家分家的事说了,无论田和地,还是家具碗盆之类的,都分得很均匀。苏保国感叹一句,“他们十口人要分三口锅做饭,真是浪费柴,还浪费劳力!不过也好,各自过各自的,往后应该打不起来。”方荷花哼了声,“那可不一定,同在一个屋檐下,能分得那么清?你就等着瞧吧。”接下来几天,苏醒和红梅卖货都挺顺利,卖了八天货都卖完了。苏醒再休息一天就要去砖厂了,正好这一天苏保国要带着苏福去严桂芝家提亲。虽然请了李光礼当媒人,方荷花仍然叫老大跟着一起去,这样李光礼看在好朋友的面上肯定更尽心一些。红梅赶紧把婆婆借的那三十五块钱还了,因为上门提亲肯定要花钱的。苏保国接过三十五块钱,和苏醒商量着去镇上买啥东西去提亲。苏醒说,和他当时去红梅家一样吧。苏保国和方荷花觉得老大说得没错,儿子娶亲花费各方面都一样,到时候就不会扯皮说偏心谁了。红梅跟着婆婆和苏庆一起去山上砍柴,红梅砍着砍着就砍出心事来了,如果福子提亲成功,紧接着就要订婚宴请,彩礼钱也不知啥时候要给,到时候家里就要花大钱了。今天带去的三十五,估计订婚宴请后就花得光光的,婆婆手里再没钱了。过年前那些赊猪肉的人只有一人来还钱,到了端午节要送节礼怎么办?如果严家急着要彩礼钱怎么办?苏醒说了,福子订婚结婚和送节礼等全都要和他一样。红梅在心里算了算,提亲时送礼大概十五块钱的东西,如果女方不同意,这些东西倒是可以退。订婚宴请女方来吃饭要花二十六块钱,端午节还要送四十多块钱的礼。如果苏醒在砖厂干活的钱及时能发,他上交给公婆后,这些倒也刚刚应付得过来。这还没算彩礼钱呢,不过彩礼钱可以等卖了西瓜和花生凑出钱再给。可家里这么多人要过日子,再怎么紧巴巴着过,也得要一些花销吧。想来想去,红梅觉得到时候可能只有她和苏醒出钱了,她手里现在有两百八,其中还包括苏昌盛借的五十,其实她只有两百三。按理说,她也挣了不少,最开始她和苏醒两人凑起来只有九十多块。可是这两百三只够她进一次货,本来她还想等着攒多些钱进更多的货,免得总是跑省里。现在看来,想多进货是不可能的,估计到时候还不如以前进的货多。想到这里,红梅心里确实有些烦闷。第四十四章苏醒和他爹、福子以及李光礼四个大男人提着礼浩浩荡荡去了严家, 严家还真没想到苏家这么快就来提亲了,而且来这么多人, 看来很重视这门亲事。苏福见到严桂芝就把红梅帮忙一起买的那个头箍拿出来送给她了,严桂芝淡淡地笑了笑,没说什么。令大家措手不及的是,李光礼一说是来提亲, 严家就同意了,没多费一句口舌!严桂芝虽然表现极淡, 但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李光礼有点懵,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竟然没机会说出来。苏保国就说,那好,赶紧订婚吧。他和严桂芝爹妈商量着三月十五订婚, 因为严桂芝年纪较大,就不像别人那样订两年了, 订个一年吧, 今年底或来年春结婚, 具体日子得看两人的生辰八字。苏保国问严家要严桂芝的生辰八字,这样才好确定到底哪月哪天结婚吉利。他结果接过严桂芝生辰八字一看, 严桂芝比苏福还要大上七个月!苏保国看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紧接着两家又商量彩礼的事, 苏保国说希望一切和家里老大一样的来,多的没有,少也不可能,都是儿子不可能偏心。严家都没啥意见, 只说希望彩礼钱秋季赶紧送过来,因为要拿钱提前准备嫁妆,给晚了就来不及打桌椅和嫁箱啥的。严家虽然有几百块钱存款,但也是有两个儿子的,且都结了婚有孩子,严桂芝的哥嫂是不可能同意家里拿钱出来,哪怕提前先垫着都不可能。苏保国想了想,秋季已经收了西瓜和花生,彩礼钱是能凑出来的。但是想到还要打梁床、衣柜等各种家具,还有“三大件”,这些钱可都没着落啊。不过这些苏保国是不可能说给严家听的,只是一个劲的点头。苏福见这事都说定了,连订婚的日子都定好了,他也是要娶老婆的人了,心里那叫一个欢喜。他瞧着严桂芝总是忍不住笑呵呵的,可是严桂芝并没有回他一个笑容,而是转过头去,很冷淡地倒茶或干家务,好似与苏福订婚的并不是她。一旦苏福说起齐爱华,她才会跟着搭话,眼神也亮了不少。坐在旁边的苏醒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心里挺为二弟担忧的。不过他也在想,或许严桂芝跟二弟结婚后会那颗心会慢慢变热乎的,这种事不能着急。中午他们父兄三人回家了,方荷花见事情这么顺利,乐得有些合不拢嘴。“前几年天天担心儿子们会打光棍,没想到去年老大一年内订婚结婚,现在老二的事也定下来了,咱家以后肯定是人丁兴旺。”苏保国拿出酒瓶硬是喝了一小盅助兴,两个多月滴酒未沾,他有些憋不住了。可这么一小盅他实在没喝过瘾,但方荷花拦着,他只好把酒瓶盖起来,不知怎么又想到烦心事了。“严桂芝会成为咱家二儿媳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但钱……一年内是怎么也挣不来的。”方荷花低下头吃饭,嘀咕道:“到时候再说吧,走一步算一步。”她心里却已经在筹划这事了,比如从儿子们的两个姑姑那儿借些,再从他们的两个舅舅和小姨那儿借一些。而且老大在这一年内就能上交近两百多块钱呢,只要砖厂还能干下去的话。另外,老大和红梅做小买卖到时候也能出一些。